我的父亲母亲影评3篇

2017-03-19

我的父亲母亲影评1

着眼中国婚恋观念的转变,年代剧依然魅力不减。从包办婚姻到自由恋爱再到离婚风潮崛起以及小三概念的泛滥成灾,中国人眼里的婚恋不是知音体能够诠释清楚,一批批年代电视剧让观众了解到中国式的婚恋,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社会的变革。爱情是浪漫的主题,而婚姻却是现实的围城。

最近上映的《我的父亲母亲》以主人公儿子口述的方式讲述了一对共患难的夫妇是如何经营爱情与婚姻,如何在历经世事的变迁终于放手“面子”婚姻,让各自寻回适合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其实捆绑式的婚姻在七八十年代可谓成千上万,真正自由恋爱组成家庭的可以说非常之少,先结婚后恋爱并不是构筑幸福的理由,因为有些人是无法到达彼此的内心世界。婚姻也是时代的产物,是利益关系的联姻,是一种成全别人的牺牲,但这样的爱情一点也不幸福。

故事以淳朴的叙事风格再现了年代的婚姻悲喜剧,陈志和张翠花,马庆升和叶秀萝,这两对婚姻的不幸,和那样的时代脱不了干系,为了生活人们不得不学会放弃和隐忍。生活不是一盘棋,没有更多自己命运的掌控权。故事聚焦这样的两对婚姻,真正的意义应该是告诉我们,捆绑的婚姻没有幸福,嫁接的爱情并不会白头偕老。张翠花用自己的热情和无限的折腾换回了自省,爱一个人死心塌地,但这个人其实并不爱你,所以她最终选择了一个爱自己的人唐志良,也可说她最终找到了让自己满意的伴侣。当婚姻掺杂太多目的,这样的婚姻不是生活,而只能是交易。同样叶秀萝也没得选择,为了生活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和马庆升的结合其实就是一种错误,无非这种错误一直在寻找一个无果的答案。现实的阴差阳错,将纯美的爱情扼杀在摇篮里。张翠花的放手成就了陈志和叶秀萝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梦想,同时她也是拯救了自我,也只有唐志良让他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该剧其实也是一场婚姻的保卫战,张翠花一家对陈志的好,让陈志无法独立自己的婚恋观,只有容忍和迁就,或者是更多的回报,才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而马庆升也是和张翠花具有一样的秉性,就是通过自己全身心的付出去绑架一场没有感情的婚姻,张翠花的动机更多是一种盲目的爱和付出,而马庆升的付出更多是一种投机,当然他们的结果都不幸福,因为他们的婚恋观有误,其实在那样的时代,又有多少爱情是自由的。该剧同时还植入了一个“小三”角色,其实像陈志对爱情忠贞对家庭负责任,而马庆升却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的双手埋葬自己的婚姻,所以他认为自己的付出必须有所回报,当回报无望时,他只有将感情寄托在“小三”小田那儿,可小三的欲望并不是那么简单。欲海沉浮,婚姻的本质变得多元而复杂。

从《中国式离婚》到《金婚》再到《娘要嫁人》和现在的《我的父亲母亲》,年代剧曾经吸引大批的观众,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中国,不幸的婚姻很多,幸福的婚姻很少。而《我的父亲母亲》聚焦的城乡爱情婚姻的观念,固然不是诸如现代版的《婚姻保卫战》之崭新矛盾,它俨然就是一本活的婚姻教科书,珍惜美好的爱情,播种幸福的婚姻,不能因为更多客观的条件而将婚姻作为一种交易或是赌注。真正的幸福快乐,就是和对的人一起慢慢变老,没有过多的渴求,没有更多的奢望,这似乎是理想的婚恋观念,但植根现实却又那么不堪一击。

我的父亲母亲影评2

影片一直有两根线,一根明,一根暗,父亲作为暗线始终衬托并推着母亲这根明线不停地变化延伸。电影里更多镜头是给了母亲,讲述她对父亲的怀念迷恋,而父亲出现的次数则很少,更多时候就一个背影或侧面,甚至干脆把他藏起来。比如修建学校和吃公饭那两节故事,导演宁愿多次把镜头交给碗和其他扛木材的工人,也不肯给父亲一个正面,连背影都没有,而另一面却反反复复给母亲正面的特写镜头,对比如此鲜明强烈。看到后面才知道,原来导演是想通过这种明暗对比使得母亲的形象通过观众的眼睛快速流进心里,而父亲却以隐藏在母亲身上跟随着到达观众的心里,可见导演的巧妙。导演不是不看重父亲而是用心良苦地把父亲裹进了母亲的高尚的情怀中。

在整部影片,两个主人公只有极少对白,导演的镜头也竭力回避父亲,却极力强调母亲。比如挑水那一节,父亲从出门到被热情乡人抢去水桶,都始终处在远镜头中,模模糊糊,而与此同时却反复给母亲一个又一个特写镜头,这还不够,还特地给母亲安排了一个把挑好的水倒进井里的细节,很形象很细腻地刻画出母亲当时微妙的心理。导演如此重视母亲却又如此“忽略”父亲,绝非一次两次。又比如母亲听父亲讲课,母亲的表情生动传神且变化丰富,而父亲却被封闭的小教室代替,只剩下了他朗朗的教书声。再比如,母亲冒着风雪等待父亲归来,以及到她病倒那一节,母亲苦苦的等待和倔强的追求表现得细微精致感人至深,而父亲却一直没有出现,最后出现了也只是在门口偏里。是一个乡亲在学校外面喊了几声“骆先生,招娣来看你了”后他才推开门缓缓出现在门口,也仅仅就在门口。这么一场艰难的等待,这么一场美丽的爱情,这么一场感人至深的重逢,此时此刻观众对他们的见面抱有了极大的期望,“紧紧拥抱,哭泣,亲吻”等等感人热烈的画面已经不容分说地都抢先于镜头出现在了我们脑子里……但是导演却竟然在这样的高潮即将爆发时“粗暴”地切走画面,所以我们甚至没有看清门口里头的父亲的具体神情,哪怕一张脸。很遗憾。

导演为何在高潮时还坚持把父亲隐在后面?更反常的是,为什么我们还没有看到他们漫长的隔离后的重逢导演就让“我”的回忆戛然而止,而回到现实,只留给我们一个大风雪中母亲在山坡独自等待的背影?这让我们索然无味,仿佛前面的情节都白看了,甚至对影片产生了失望之情。失望后细细想来,我们甚至很不明白父亲哪里来的这么大魅力魔力,难道仅仅就是爱情?如果仅仅就停留在爱情冲动的层面上,这主题未免太过浅显。在没有大是大非的故事冲突,没有父亲具体细节的描述,这种仅仅源于一方的迷恋的爱情不免显得莫名其妙和粗糙。在“我”的回忆结束观众心生失望之际我们不禁要问,父亲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是怎样一个人?甚至怀疑导演是不是没有能力把故事衔接下去,但显然,导演有这样的能力,他很好地把故事继续了下去,更没有让主题呆板地停留在爱情的简单冲动上,他也没有把父亲的价值停留在仅仅“有文化”这点魅力上,不过在“我”回到现实中时导演却依然坚持镜头上对父亲的忽略。这简直是歇斯底里。

这时候父亲已经死了,几乎所有影片都不会对死者给太多镜头,但是在这部影片里,一直被隐藏的父亲形象已经在观众心里膨胀,翻腾,所以我们情不自禁地会要求影片对父亲做出必要解释,让父亲由暗处出来使他的形象明朗化,至少你该在逻辑上说服观众为什么母亲那么迷恋他,几十年还如此迷恋,如果没有这点逻辑这影片也就站不住脚了。老年的母亲说:“听你父亲的教书声听了几十年听不厌。”这显然是表面的借口。而导演没有让我们失望,在“我”回到现实中,在处理抬父亲的棺材问题上导演突然给影片安排了“抬父亲的那天来了很多人,我都不认识,但他们都是父亲的学生。”这样一个意外。这个意外太意外了,也太精彩了,实在是起了柳暗花明的功效。

乍一看这个意外很突然,但是猛然回想,就会发现这个意外其实已经被影片开始阶段“要不要抬”铺垫得十分严密到位,所以这个意外很打动人,从心底深处把人瞬间感染、打动,让刚才还失望迷惘不解的观众深深地套了进去,就仿佛一股强大的风把整部影片掀了起来一样,让整部影片瞬时间豁然开朗,也让隐藏得几乎要发霉的父亲形象霎时变得明亮耀眼,鲜明夺目,而且厚重异常。掷地有声一般地告诉了我们这是怎样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它的魅力已高高跳出母亲的那份爱情。已经闪烁出别于爱情又恰恰因此俘获真爱的人性光辉:他是一个深受学生爱戴的伟大而平凡的老师。

于是就有了影片结尾时在黑白色调的画面里,大雪纷飞中,有一排长长的送行队伍(各个年龄层次的成年学生),这让人感动得落泪,并且和原先担心的人手不够,道路艰难,形成了强烈对比,这种对比深深震撼着观众们的心。而在处理这段抬回来的情景,导演又采用了多个画面模糊交融的形式,跟里面送行的人争先恐后抬棺的情景紧密融合,使得画面在一种隐隐作痛的情境中进行。所以,面对厚厚积雪和茫茫荒野,面对长长送行队伍和争先恐后抬棺的人,如此在黑白色调中在影片即将结尾时我们每一个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因为我们总算明白了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个几十年被学生深深爱戴让妻子深深迷恋的有着巨大人格魅力的小学老师。也理解了母亲为什么当初和现在都这么迷恋父亲,因为她一直被父亲那份对学生的爱深深感染,而那教书声倒是外在的了,从而也理解了“我”为什么理解了母亲坚持要抬。

现在,我们也就明白了,导演始终将父亲隐着,却一直将母亲凸出来,无非就是想借着爱情里简单的暗恋把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深深仰慕表达出来,而且导演一心要把一个拥有人格魅力的先生包裹在这美丽爱情的深处。所以导演不是想强调爱情的爱情而是用尽心思渲染出包含着人性光辉的平凡的爱,这样的情节设计可谓独具匠心。如果说这份爱情是美丽的景致,那包裹其中的人性美就是这景致中最美的核心。或者我们说:母亲是一种美丽,镜头背后隐着的父亲就是这美丽的迷。影片就是在为我们讲述并揭开这样一个迷。

上面文字是从思想情感来分析影片如何包含和展露了人性美情感美。从艺术手法上对它进行分析,本影片很好地使用了铺垫的手法,在故事结构上,围绕一个要不要抬展开,逐步解释母亲抬的原因,和我由不抬到抬的态度变化。在思想性方面则围绕母亲对父亲倔强的情感,逐步解释为什么迷恋和迷恋什么。另外影片对比手法也运用得极为恰当,两根线一明一暗互相衬托推动,使得母亲对父亲的迷恋一步一步深入,悄无声息,同时把父亲的魅力一点点烘托出来,也悄无声息,突然间轻轻一点那美丽的花朵就绽开了。而村长担心的抬不了和后面长长的送行队伍以及争先恐后的抬棺人群的意外对比,却是把主题猛然间升华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就是在这个有关人性的境界里,我们看到了一个被导演“忽略”的父亲的清晰面孔,看到了爱情永不退色的光芒,并且让我们想象的理想爱情有了一种亲切的可触摸感。

我的父亲母亲影评3

张艺谋1999年上映的《我的父亲母亲》讲述的是一个简单而又能够让人崔然落泪的故事,讲述了一对青涩男女的爱情故事,一份坚守的爱情。导演用倒叙的方式,以两人儿子——生子,这一独特视角向我们展开了那份纯净的爱情。以一条崎岖的山路为引索追溯到那个久远的年代,导演以平缓自然的手法将那段温情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

整个电影中画面用的回忆是彩色的,而现实是黑白的.这样一反常态的色彩安配,黑白的现实开场,父亲去世,儿子归来,母亲却固执的要用人力将丈夫从那条山路抬回来,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回忆为彩色,现实为黑白,鲜明的对比是母亲的心境。她的坚持让儿子想起父亲母亲的往事。然后由儿子的讲述开始了回忆,进入了正式的故事,落后的山区来了位教书先生,招娣儿是山区里最漂亮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因招娣儿的执着而开始延续了这份感情。

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整个故事都在相对安静而又平和中进行,没有歇斯底里,没有过于激烈的冲突,悠扬的音乐,淳朴的感情,真个画面看起来很唯美,北方的四季不断的轮回而那不断变化的色彩与女主角的心情不断的交织,简单干净的情节和同样简单干净的画面,配上柔美悠扬的音乐女主角为了制造邂逅,那种不断的等待,每一个细节,每一份心思都显现的真实存在,细腻的描绘,其中女主角为了寻找男主角送的发卡,在十几里的山路上不断的行走,还有在给男主角做东西吃的时候显示的那般细致和充满感情,甚至在说话时的那份羞涩和暧昧不清都静静的让人们为之动容。每个细节都说不上多么的有意义,但都饱含纯粹的美好。这种与我们身处现代充斥着种种利益复杂的感情让人充满深思回味。

整个片子的很大部分都集中在由章子怡饰演的女主角上,通过的是那些不断积累的细致行为,通过了女性的视角来阐述这段深刻的爱的感觉,来表达出那种顽强甚至倔强的爱,在如画的秋季色彩,还有那条望不到尽头的山路,给予女主角各种特写笑靥如花,那扬起的嘴角,红红的脸颊,清澈的眼眸,红色棉袄还有扎着的麻花辫,为了倾慕的人做的种种在不在理智中又合乎情理的事情。穿上新棉袄去看他;为了能听见他教书的声音每天在村里的前井打水;用漂亮的青花瓷碗装好吃的摆在第一个位置上;刻意的在他会经过的路上等他;看到他走向井边赶紧把已经打上来的水倒回去;劈柴烧水认真的为他做一顿派饭;试图一遍遍的追上那辆远去的车,只为了让他吃上自己包的蘑菇馅饺子;记着他腊八回来固执的站在村口的路边等他,直到全身冻僵。

整个电影的画面是相当值得谈的,回忆的彩色现实的黑白,在配上那音乐,最后的在白雪中的行走人群抬棺材的接力,浩荡的黑色人流行走在皑皑白雪中的场景拥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肃穆,还有背景的诉说,那些以前父亲的学生不远千里来抬棺材,黑白的色彩,把白雪覆盖的画面显的更加朴素,犹如国画般无尽的留白,让人深思。

对于爱情,我们或许忘了其原始的状态,张艺谋的这部《我的父亲母亲》的朴实,贫困的山村,旧旧的校舍,还有那些纯正自然的风景,而简单的故事就犹如一片秋季自然凋谢的落叶,没有花儿的那般鲜艳,但是有过色彩。没有山盟海誓,有的只是那读书声。让我们现代人更多的思考了,那份纯粹而又难道的爱需要我们的坚守。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