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文章

2016-11-08

北京胡同,起源于元朝,是老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北京胡同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北京胡同文章:北京胡同

想象中的北京胡同,是静谧、整洁和谐和安闲的。当我进入胡同区,坐在人力三轮车上,伴随着清脆的铃声,穿梭在齐整的四合院中却少了这种感觉。

我的北京胡同之旅是从北京最早的胡同烟袋斜街开始,它全然不是印象中的样子。除了古旧的凹凸不平且积满泥水的青石板证明它的历史,两边的房屋则丝毫看不出岁月的沧桑。房屋虽极力想保持古朴的风格,但看起来格外别扭。住家与店铺混杂着,内衣毫无遮掩地晾在街边,嗡嗡的苍蝇肆无忌惮地戏谑着墙脚的垃圾。

穿过了烟袋斜街进入胡同区,才慢慢地找回了一点感觉。午后的阳光照在胡同里几棵稀疏的杨树上,又从叶隙间漏下来,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鸟儿、蝉儿似乎也不忍打破这份宁静,默默地不做声。远离闹市的胡同,有种清幽,恍如隔世般。没有地图,只知道所有的胡同都四通八达,也就不管那么多了,瞎走,难不成哥这方向感堪称妖孽的人还会迷路?我在胡同里不按方向瞎逛着,也正因如此,才令胡同之旅惊喜不断,充满趣味。比如说,拐两个弯儿,碰到了钟鼓楼,再走一段,摇曳风骚的柳荫后竟是恭亲王府,也就是大贪官和申家的后花园。还有北京市第十三中学,竟是涛贝勒爷王府。哈!坐在百年的老式建筑里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大概别有一番趣味。这所学校,将古典与现代完美地结合了起来。七拐八拐,撞到梅兰芳先生的故居。这是个标准的四合院,是有钱人才住得起的宽敞房子。而今在电视上看到的四合院,也是几家合住,很少有独门独院了。

徜徉在胡同里,看路两旁的房子都刷上了青漆,有些地方青漆脱落了,露出了斑驳的墙壁。买一沓胡同明信片,净是些残垣断壁,房顶上长了杂草,门口停辆破自行车;小贩担着担子,剃头师傅挑着挑子,磨刀的推着车子,吆喝着走街串巷。秋日的胡同里已经有些凉了,我都不禁添上了一件长袖外衣。冬天呢?寒风从胡同穿过,雪阻住了路,卖炭的吃力地蹬着三轮车艰难地前行……

是的,北京的胡同正在衰败。一部凝固的历史,百年京城的人文缩影,就这样一点点地被高楼大厦蚕食着。许多人总在呼吁、呐喊:“把胡同留下一些给后代。”这想法固然好,可对那些三代同堂老少一室的小市民和普通老百姓来说,为了保留胡同而让他们挤在斗室里,未免不公平。现在的胡同,有的真已经残破不堪,仅有那些刻意保护的文物还比较漂亮,其他的只剩门前模糊的石墩,失去了棱角的棋盘和参天地古树记录着胡同昔日的繁华。而这一切,必然会被现代化的东西所替代,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在胡同之旅将要结束时,我走进了一家清真小吃店,选了临街的座位坐下,嗅着炸糕、包子的香气,透过落地玻璃望着街上。华灯初上,胡同里的各个院落升起了袅袅炊烟,玩耍的孩子被母亲喊回家吃饭。我又环顾店内,八仙桌边的食客正大快朵颐。从人们脸上,我看不出对高楼的向往,也读不到对胡同的深情留恋,或许在胡同里生活已成为一种历史的惯性,也或许,他们从心里悄悄期待变化……

北京胡同文章:印象 . 北京胡同

北京胡同,起源于元朝,是老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起四环外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温馨恬静的四合院,带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古老的传统特色、浓郁的文化气息,把元大都的棋盘式格局与现代化的环形加放射布局联系在一起,将一个古老又年轻的胡同文化呈现到世人面前。

逛北京胡同,一定要“串”,不用带有明确的目的地,不用怕迷路,带着一颗平常心,慢慢绕,你会发现,每条看似一样的胡同都有他独特的故事与魅力,就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带着恬淡从容的微笑,娓娓讲述他漫漫的传奇人生。

我就暂住在东城区的鼓楼、后海和南锣鼓巷附近,是老北京居民生活风貌保留得最完整的地区。每时每刻都能感觉到自己被层层名胜古迹包围,细细品味又似在翻阅北京的百科全书。每天傍晚我都喜欢背个相机,伴着夕阳的黄昏,穿梭在浩繁散乱却又多姿多彩的胡同,用胶片定格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琐碎景象。相比起被浓郁的商业化气息渲染过了的南锣鼓巷,我更喜欢在那些宁静清幽的胡同内自由穿梭,体味传承了千年的老北京文化。

纵横交错的胡同,织成了荟萃万千的京城。清晨缓缓来临,沉睡的古老城市在夜幕中渐渐苏醒,在每条胡同的进出口都会有一两家卖早餐的摊铺,一个茶蛋、一张油饼、一碗粥、一碟咸菜,方便又实惠,在一顿营养早餐的激励下,充实而灿烂的一天就开始了。用过早餐,年轻人坐地铁上班或者上学去了,老大爷坐在一张小板凳上,戴着一副金色边框的老花眼镜,悠闲地看着报纸,旁边卧着一只慵懒的狗狗,可能习惯了身边安宁祥和的环境,狗狗顶多警觉性的耸起耳朵听听身边络绎不绝的脚步声,不会带有攻击性地站起身来朝行人汪汪。退休的妇女穿着宽松休闲的衣服,拎着菜篮子穿过迷宫般的胡同买菜去,胡同里的菜市不大,就是一家小小的摊铺,类似于一家小小的超市,小商贩们不需要吆喝叫卖,只需要等顾客选好了要买的菜,拿到门口称重收钱即可。不用出胡同,日常生活也打理得有滋有味。一条几百米的胡同里几乎包括了老百姓生活所必须的各类服务机构,俨然一个小社会。胡同深处是无数温暖的家,老北京的四合院,不同于城市里高耸入云霄的电梯房,不像繁忙的城市人,住了几十年都不知道隔壁的邻居姓甚名谁。四合院里欢声笑语,可以一起做饭、吃饭、洗衣、打扫、聊天,妇女们的家常不外乎就是儿女的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琐事。街坊在胡同里走着,也会热情的打招呼,问好,唠两句家常。时常碰到跟我一样瞎串胡同的外地人迷路了跟他们问路,他们必定用地道纯正的京片子为外地人指引方向,大气又友好。不过北京人口中的“东西南北”对于我这个没有方向感的重庆人来说仍旧是一头雾水。

胡同里的人崇尚老子的“无为”思想,讲究知足常乐,当“北漂”一族带着满腔热血,喊着励志的口号,无所不用其极的要在这个城市站稳脚跟的时候,胡同里的人还是保持着一颗清心淡泊的心,笑看人生的潮起潮落。可能有人会说,这种封闭的胡同文化意味着思想保守、意味着行动落后。但是这种宽广的心胸,在面对挫折时还能保持平和的自我,这种不浮躁、不功利、不媚俗的心态,确实是我们这个喧嚣纷杂的社会中稀缺的价值观。

雍容而不华贵,小家而非碧玉,文化深厚而不张扬,韵味悠长而不庸俗。这也许就是北京胡同的魅力所在吧。

北京胡同文章:北京的胡同

“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如牛毛”,这句话真说出了咱北京的一大特点。我家就住在城东的一个名叫东营房的小胡同里。当然,这条胡同只能算九牛之一毛了。

咱北京胡同的名字也叫绝。什么耳朵眼胡同,小半截胡同,笔管胡同,九道弯胡同……多么形象!用不着身临其境,就能知道这些胡同的样子。火药局,白纸坊,弓匠营……说的是老辈子这地方干哪一行的多,像我所住的东营房,当年一定是驻扎军队的地方,我们可以从好多胡同的名字里知道一些北京的历史知识。

我爱这些胡同言它们虽不宽敞,但车辆不多,来来往往的人都看着眼熟,再加上胡同口“站岗”的那些戴红箍儿的老奶奶们,给人一种强烈的安全感。在胡同里生活,用不着担心重大交通事故,失窃的可能也很少。你想,胡同里要是进来一个生人,谁不去多打量几眼、问个明白呢?街坊胜过最牢固的防盗门。我爱这些胡同。它们是我们的乐园。放学后,摆上两个书包当“大门”,就可以举行一场男孩间的小足球比赛。女孩子用石块画几个方格,就可以“跳间”,画一条横线,就可以夹包。不管是跳绳还是踢毽,都占不了太大的空间。只要完成了当天的作业,就可以兴高采烈地玩到天黑,家长从来不会千步。我爱这些胡同。同学间有什么事,交流起来特别方便。这道题不会做了,上隔壁同学家去问问,用不着让人家从“猫眼儿”里把你看个够,换上施鞋才放你进去。今天他病了,我就能及时把假条带到学校,用不着麻烦家长。同学们放学后聚在一起,在胡同里老槐树下天南地北地海聊一会儿,便觉得这一天过得有收获,有意义。

我爱这些胡同。胡同里头故事多。电影电视里好多吸引人的作品,背景都是北京的胡同。什么《城南旧事》、《四世同堂》、《夕照街》、《渴望》……离开了咱这胡同,作家们就少了一半生活。我写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没离开胡同,是胡同给了我用不尽的生动的作文材料。

我在胡同里生、在胡同里长大。我爱北京的胡同。就算可后我搬进新建的楼房,我依恋胡同的心也不会改变。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