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前辅导攻略

2017-02-16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更要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应试策略,欢迎阅读!

高考语文考前辅导攻略

一、瞄准考试说明,全面梳理考点题型特点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也是同学们复习迎考的航标灯塔。考前一个月,语文复习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全面梳理考点题型特点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瞄准考试说明,在保持整体推进的前提下,重点强化薄弱的考点与题型,冲刺备考才会更具方向性、针对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凡是考试说明中列出的考点,包括高考日常复习训练中极少涉及的“标点符号”“提炼语意”“变换句式”等,都应该自我检查并强化巩固。每年高考试卷的题型并非固定,限于考场题量,只能是“选择性抽查”,但同学们复习备考,必须细致全面。

古诗文阅读部分,文言文除实词、虚词、翻译等常规题型以外,以前常考的“辨析文句意义”仍需加以训练。诗歌鉴赏考查虽在形式上年年有变,但考点题型不外乎形象、语言、主旨情感和艺术技巧(原为“表达技巧”),因而尤其要在读懂诗歌、细致审题、系统答问上下功夫。名句默写的考查,要特别关注新增篇目。

现代文阅读部分,同样的考点题型会因不同的文体而略有不同。近年来文学类文本考查多为小说,但根据考试说明“考查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因而散文的备考千万不能忽视甚至遗漏。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的复习备考,也应同等重视,不可偏废。

作文部分,要细致对照考试说明中“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每一条要求,全面梳理自己作文中的优势与劣势,首先要确保拿到“基础等级”的分值,然后再优化彰显自己的“亮点特长”。对于暂时存在的明显问题,可以突击训练予以提升;而有些发展等级要求,比如材料新鲜、论据充实、句式灵活、善用修辞等,也是稍加训练可以达到的。

二、对照课程标准,全面回归课本基础积累

高考前一个月,除全面自查考点题型过关情况以外,对照课程标准,全面回归课本基础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高考试卷虽然年年稳中有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不仅仅是指“考试说明”中的“考试能力要求”和“考试内容及要求”,还包括“命题指导思想”所说的“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从而有利于实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可见,高考题型的“变”与“不变”,其根本意旨在“课程标准、能力考查、语文素养、素质教育”,而落实这个意旨的日常养成就在于教材课本。

有不少学生甚至教师认为,高考试卷几乎从来不考课本内容,甚至认为高考与课本就是几乎毫不相干的“两张皮”,因而往往忽视课本的基础积累,而深陷于考点题型的应试训练。这其实是舍本逐末之举。高考试卷题型粗看似乎并非源自课本,但所有应对考点题型之知识、方法、能力等,无一不是来自课本。譬如语言文字运用的知识与能力,古诗文阅读的翻译与理解,现代文阅读的句段赏析与文意探究,写作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均是日常课本学习过程中所得。语文课本其实是语文素养基础积累“弹药库”与“练兵场”,舍此二者只身前往战场打仗,其结果自可预期。

因而在考前一个月,同学们务必要挤出时间回归课本基础积累。这其中包括对一些经典篇章的反复诵读,无论是文言文、古诗词,还是现代散文、小说,甚至课文后的“积累与应用”、专题后的“写作指导”与“写作实践”,都是高考应试必须具备的基础积累,一则积累语文基础知识,二则积累语文常规语感,三则积累语文基本能力。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胸有课本之“成竹”,方能考场“画竹”成,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三、理性面对高考,全面调整考前心理状态

考试界多把高考迎考与临场发挥称为“高考心战”。现代考生要在高考中获胜,必须具备五个因素:一是综合知识水平,二是智力功能与临场发挥,三是体力因素,四是考试经验,五是心理素质。这其中心理素质至关重要。

高考前一个月,正是高三学子心理最不稳定的时期。在经历了一模、二模及三模考试之后,绝大多数学生都会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认为自己的成绩基本定型了,甚至会分析三次模考的曲线图和平均成绩,以此预测高考结果。这其实是一种极不科学的做法。且不说这样的预测与真正的高考并非必然的因果关系,单是这个所谓的预测,无论预测结果为何,都会带来负面影响——要么失之放松、麻痹大意,要么压力“山大”、负担重重,要么心灰气冷、自失前程。

正确的心理策略应该是,理性面对现状和现实,客观分析优势和劣势,适度调整放松与紧张,尽力克服疲劳与焦虑,既不过分看重模考成绩,又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毕竟模考只是过程性考试,其根本作用只是让自己体验考场过程,反思存在问题——自己“反思”到的问题,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问题,例如弱势的题型、薄弱的考点、疏忽的细节等,不待老师指出,自己就可以主动修正、强化训练了。尤其在考前几天以及高考期间,更要避免做出不合实际的幻想假设,如此方能以坦然的心境,积极的心态,全面迎接真正高考的挑战。

四、科学迎接挑战,全面展示考场综合素养

临近高考两三天,一般不宜做太多新题,因为高考是考查综合素养和基本能力的,这些素养和能力并不靠做新题获得,主要是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反思并从中温故知新。考前一天还有两件事要做,一是准备好考试用具,二是保证好饮食和睡眠,这也是可能导致心理紧张的方面。为了缓解心理压力,不妨翻阅一下最新的时事报刊,或是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看一会儿电视娱乐节目,但也不宜过度放松和放纵,轻微一点的紧张感还是需要的。

语文是高考第一科,考试前一天不宜睡得太迟,要比平时略早一些方好。考试当天也无需起得太早,只需按平常习惯或略迟一些即可。前往考场前,可以随意翻一翻语文课本、日常训练或是作文素材,但不要追求系统性和正规化,更不要给自己施加新的计划和任务,确保以轻松的心态和自信的状态进入考场。

进入考场后,要选熟悉一下考场环境,保持心态的平和稳定。考前5分钟拿到试卷后,千万不要急于马上做题,而要先浏览一下试卷的总体题型和题量,做到心中有数,这将有利于开考后的做题心态和解题节奏。无论试卷题目难易如何,都要给自己一个心理定势“难易面前,人人平等”。遇有拿不准的题目,要静下心来慢慢回忆平时所练,或老师曾经讲过的类似题型,即使是从未见过的新题型,也不要紧张,关键在于准确审题,细致答题。做完一部分题目后,可瞻前顾后一下,便于调整解题节奏,确保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全部题目。如果还有多余时间,务必认真细心逐题检查,确保不出现技术性、操作性丢分。

总之,高考既是知识、体能与心理的较量,也是实力、智力和毅力的检验,还是精心、严谨与细致的比拼。只有保持体力、增强实力、拥有毅力、尽以心力,乐观自信、严谨认真地全力发挥,才能赢得高考语文的最后一战,让梦想的雄鹰展翅飞翔在湛蓝的天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