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语文课文《隆中对》期末练习试题

2017-03-31

在我们复习语文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做试题卷,锻炼我们的做题能力,这样子才能够使我们的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下面是小编网络分享的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课文《隆中对》期末练习试题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课文《隆中对》期末练习试题

文言文阅读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自董卓已来 ( ) (2)名微而众寡 ( )

(3)挟天子而令诸侯( ) (4)利尽南海 ( )

【小题2】下面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B则名微而众寡/国险而民附

【小题3】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小题4】问题探究: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6分)

【小题5】请用原文的语句填写以下空白(4个)

①诸葛亮认为与曹操“不可与争锋”的原因是“ ”。

②诸葛亮认为刘备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

【小题6】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什么的重要性?试从文中找出相应词语作答。(4分)

【小题7】你还知道有关诸葛亮的其它故事吗?请列举一两例来。(4分)

《与顾章书》(吴均)

仆(1)去月谢病,还觅薜萝(2)。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3),孤峰限(4)日,幽岫(5)含云,深溪蓄翠,蝉鸣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6)幽居,遂葺(7)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8)。山谷所资(9),于斯(10)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11)

注释:(1)作者谦称。(2)〔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3)〔森壁争霞〕阴森陡峭的峭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4)(限)遮断。(5)〔幽岫〕幽深的山穴。(6)〔重〕这里是向往的意思。(7)〔葺〕修建。(8)又名竹米,隐士所食之物。(9)〔资〕出产。(10)这里。(11)〔仁智之乐,岂徒语哉!〕意思是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非虚妄之语。

【小题1】文中作者描写了石门山怎样的美景?(用文中语句回答)(4分)

【小题2】作者选择石门山为归隐之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小题3】你对作者的归隐之举持何态度?请简述观点及理由。(4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小题1】第①段中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的主要人物是 。(2分)

【小题2】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3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恐托付不效 (3)以伤先帝之明

【小题3】下面句子中划线的“之”与“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4分)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吾欲之南海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永之人争奔走焉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5】你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4分)

语言表达

诸葛亮如今已经成为了智慧的代名词。古今中外曾有许多与智慧有关的故事,诸如司马光砸缸、智取威虎山等等。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表现智慧的事件。试自拟标题,用一两百字叙说一个与智慧有关的小故事,并与大家交流一下。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