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关于讲纪律有规矩发言稿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能不能守纪律、讲规矩,是检验党员、干部的试金石。只有从思想上、行动上严格践行,才会不走岔路、少走弯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党员干部关于讲纪律有规矩的发言稿3篇,希望能够帮到你。
党员干部关于讲纪律有规矩发言稿篇1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党员要坚持以知促行,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其中,“讲规矩、有纪律”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讲不讲规矩、有没有纪律,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标尺。
一、什么是“党纪和党规”
党的纪律,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工作纪律等,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
党的规矩,党章、党纪、国法,还有党的优良传统,都是全党必须遵守的规矩。
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国家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全党必须模范执行。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是自我约束的不成文的纪律,同样需要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懂得并自觉遵守这些规矩,个人才能不触雷、不踩线,党才更有凝聚力、战斗力。
二、为什么 “讲纪律,有规矩”
第一,有利于保证党的政令畅通。党员干部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可以使工作少出问题、干部少犯错误。
第二,有利于保持党的自身纯洁。形成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的风气,能够从思想上和组织上逐渐净化党员队伍。
第三,有利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员干部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四个服从”和坚持“五个必须”,才能形成和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如何做到“讲纪律,有规矩”
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
一要自重:就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誉,塑好自己的形象。
二要自省:就是要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符合“三个代表”要求,是否符合党员的身份,是否正确行使责任和权力,就是在无人监督时,更要自律、洁身自好,不能因小失大。
三要自警:就是作为一名党员,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要时时以党纪国法告诫自己,用党性原则要求自己,从点点滴滴处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自觉做到为国尽力、为党分忧。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严格执行各项规定。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用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增加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同时吸取反面典型的教训,引以为戒。
四要自律:就是要用严格的纪律要求自己。要进一步增加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身作则,管好自己,做到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要自觉抵制“行为不检点、作风不端正”的行为。
绷紧“严守纪律和规矩”这根弦,加强党性修养,永远心存敬畏,慎独慎微,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有所作为、创立新功,努力成为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合格党员。
党员干部关于讲纪律有规矩发言稿篇2
讲规矩、有纪律,是检验党员是否服从组织领导、是否对党忠诚的有效途径,也是衡量合格共产党员的重要标准。
讲规矩有纪律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党不以规矩则乱,人不以规矩则废。”要求广大党员讲规矩、有纪律,首先就是要党员们用纪律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明白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既是对之前系列活动的延展和深化,更是一次对于规矩、纪律的深入学习过程,也是广大党员自觉运用规矩、纪律标准对自身的一次检验,避免出现“心中无党纪、眼中无规矩”的现象,避免出现“错把权力当能力、错把公权当私权、错把利益关系当朋友关系、错把职务影响当人格魅力、错把潜规则当行为规范”的现象。就此层面而言,当前中央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必须把讲规矩、有纪律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做合格共产党员是与讲规矩、有纪律相伴相随的,而理想信念则是讲规矩、有纪律的思想源泉和精神支柱,理想信念的树立为初始所在。试想,如果没有理想和信念,其结局必然无法摆脱规矩偏离、纪律动摇的后果。我们此次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也是如此,就是要真正地树立和形成知晓规矩、认同规矩、遵守规矩、维护规矩、敬畏规矩的思想意识,增强自身防范风险、抵御风险的能力,明辨大是大非,真正忠诚于党、忠诚于组织、忠诚于人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勇于面对问题,积极处理解决,在遇到真正考验的时候更要立场坚定地按规矩办事,按组织纪律办事,一定要旗帜鲜明地讲规矩、守纪律,还应该在实践中把这个范围扩大。增强法律意识,不仅要积极学习党章和遵守党内的规矩和纪律,同样也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在工作中真正把规矩和纪律放在重要位置,工作讲规矩、做事有纪律,才能充分展现自身的政治觉悟和价值追求。
讲规矩有纪律需要党性观念的持续锤炼
讲规矩、有纪律,本身就是提升党性修养的现实要求。在以党章为根本标准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和增强党性修养,极大地丰富了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这也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目标和追求,同时也是尊崇党章党规,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主要途径。一方面,讲规矩、有纪律就要在持续的理论学习中增强党性修养。党员要加强理论学习,包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在现阶段,特别是要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不断用新的理论、观念武装自身,持续进行思想改造。党员如果在思想理念上模糊不清,对理论认识理解不深入,对规矩和纪律把握不准,必然会导致在工作实践中的方向偏颇,极易引发党性的弱化。另一方面,讲规矩、有纪律要不断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党性修养。关于党性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党性原则;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要强化组织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社会实践活动是锤炼党性的重要平台,民主集中制指导下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增强党性修养、磨砺合格党员的熔炉。应该坚持把“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作为党内生活的常态,使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组织纪律修养以及思想道德修养,最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增强党性修养。只有经过长期、严格的党内生活环境的历练,才能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铸就高尚的党性修养和党员品格。
讲规矩有纪律要坚持公道正派
公平公正、行事符合组织要求,是讲规矩、有纪律的核心所在,尤其体现在选人用人方面的公平公正,这也是最严格、最实在的规矩和纪律。做合格共产党员,就必须要把讲规矩、有纪律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在干部的选拔任用方面也是如此。一个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从最初的培养锻炼到后来的提拔使用,都离不开考核和管理、考察和监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恰恰要有“规矩纪律”,所以与规矩和纪律是密切相关的,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选拔任用过程来充分体现规矩和纪律,在遵守纪律的基础之上,依据规矩来选人用人,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和维持公正、做事公平、守护公道,坚决防范和抵制各种违背纪律、摒弃规矩的不正之风,真实而真正地做到在规矩面前平等、在纪律面前遵从,进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和提升公开选拔的公平、公正,避免“人情成分”的因素。俗话说“堤溃蚁穴”,同样道理,如果在干部的选拔任用过程中都脱离了讲规矩、有纪律的原则性要求,就会造成党员干部的心理失衡,进而形成思想上的涣散和分流,并使其逐步丧失人格、抛弃原则,最终导致为官上的失守。假如思想上松了,表现在行动上就会更加松散,所以一定要在讲规矩、有纪律的警戒之下,经常厘清和整理自身的思想观念,及时纠正和祛除违背组织原则的不良作风,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言论和行动,真正做到时刻在思想上讲规矩,有纪律的警戒线,并且在行为上时刻认清和明确这一界限,时刻铭记,事事坚持。
讲规矩有纪律关键在于从严律己
“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做合格共产党员的根本在于讲规矩、有纪律,其关键更是在于从严律己。从严律己,就是要不断地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更要提升道德境界,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规范。正所谓“一点一滴见精神,一事一情有严实”,广大党员对于规矩和纪律的领会与把握不仅体现在大是大非上,更多的则表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小事小节之中,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越是细小的事情,越能真实地反映出普通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与内心、人品与作风。《尚书》中记载了一则小故事:周武王灭商之后,一时威望大增,四方朝贺。进贡国中有旅国进献獒一只,皮毛光滑、高大威猛、精通人事。召公见武王甚是喜爱,担心其玩物丧志,就竭尽全力奉劝武王远离此獒,修德慎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国家治理和保护人民之中,并写下“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意思就是,如果不顾惜细小之处的修养,终将会严重地损害到大的德行,进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故而从严律己尤为重要。也只有如此,才能牢记“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努力做到公私分明。讲规矩、有纪律应该贯穿于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工作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规矩更是一件事情一件事情、一点一滴地累积起来的,只有严于律己,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才能防微杜渐,才能按规矩办事,才能真正遵守纪律,讲求实效,落在严处。
党员干部关于讲纪律有规矩发言稿篇3
“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旗帜鲜明地阐述了什么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我们党有哪些纪律和规矩、党员干部应该如何遵守等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联系总书记2014年“两会”期间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和2014年10月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中对领导干部提出“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要求,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提到了根子上、戳在了麻骨上、点在了要穴上。守纪律、讲规矩、有作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紧迫课题。
守纪律、讲规矩、有作为,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涵盖了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品德建设等各个方面,是衡量好干部的重要标准。党员领导干部“守纪律”,就是要认真汲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牢固树立党章意识,把守纪律的自觉意识浸在骨子里、融在血液中,严律己、固底线、做表率。“讲规矩”就是让规矩和制度入脑入心,明白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自觉用规矩和制度校正自己的言行,认真把握好度,不逾矩、慎用权、敢担当。 “有作为”就是要有出以公心的大气、迎难而上的锐气、敢于担当的胆气和正风肃纪的正气。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守纪律讲规矩”强调的是“忠诚、干净”和“三严”,“有作为”突出的则是“担当”和“三实”。“守纪律讲规矩”不立,“有作为”就成了空中的楼阁;没有“作为”,“纪律规矩”就成了空洞的概念。因此,必须坚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有作为”上使劲发力。
守纪律讲规矩的着眼点是治理胡作非为。毛泽东同志曾在1941年提出一个著名论断:“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意思是党的建设,既要靠正确的路线方针来指导,也要靠铁的纪律来约束。守纪律讲规矩是做好工作、干好事业的前提和基础,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忠诚度的 “试金石”。 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腐败案例,尤其是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塌方式腐败,反映出一些地方、系统和单位,党的规矩、制度、优良传统没有得以传承和执行。纪律规矩早已存在,但在一些人脑子里却成了“纸老虎”、“稻草人”和“橡皮泥”。纪律松驰,就会政令不畅,政出多门,派生出小圈子、小团体,阻碍党的团结统一;纪律涣散,就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内耗,阻碍政策意图的实现。一个党员干部,如果自行其是、随心所欲,就难免“踩雷”、“触电”、“越界”、“犯规”,甚至滑向腐败堕落的深渊;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如果松松垮垮、自由散漫,没有红线和底线,就会成为“无舵之舟”、“一盘散沙”,不但不能干事、干不成事,而且还极有可能问题丛生、贻误大事。
守纪律讲规矩的立足点是防止乱作为。《淮南子》有言:“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守纪律讲规矩”,一直是我党重要的作风和形象“名片”,也一直是我党不断获得前进力量的重要保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部条件的变化,不守纪律、不讲规矩者多了起来。党的十八大以后查处的消极腐败案件,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无视纪律、不讲规矩、肆意妄为等问题的严重性,也从反面印证了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古人说,“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官德引领民风,官风决定政风。党员领导干部“守纪律、讲规矩”,把自己的一切行动限制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不越雷池半步,就能够带动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举措平稳“抢滩”、顺利“闯关”。相反,如果对党纪法规不认真遵守,甚至违法违纪,就有可能“触礁”、“搁浅”,给自身和党的事业带来损失。发生在去年初的衡阳贿选案,正是由于少数党员干部长期以来诚信缺失、规矩扭曲、纪律废驰而造成的必然结果。
守纪律讲规矩的落脚点是要求有作为。“守纪律讲规矩”贵在自觉践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上指出,“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要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这番话语重心长,促人警醒。“一个行动,抵过一万句口号。”要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一种修养、境界和操守,就决不能停留在喊口号上,而应该在牢牢强化纪律、规矩意识的基础上,时时用党纪国法、党的优良传统等对照自己的言行,处处以各种纪律、规矩为指南和准则,在一言一行上体现纪律要求,从一点一滴中强化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这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将守纪律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出台各项规定、禁令,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这让一些领导干部感到“不自在”、“不适应”,有的甚至认为,要求这么多、纪律这么紧,不如干脆不干活、做“太平官”以明哲保身。
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干工作、做事情固然要遵规守矩、依法行政,但面对当前繁重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更需要有履职尽责、为民解忧的担当精神。在涉及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上,要迎难而上;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要顶得上去;面对各种歪风邪气,要敢抓敢管。如果一味怕担责而不思进取,只会贻误发展时机、耽搁改革大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风险更大、难题更多的挑战,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勤于履责、勇于担责、敢于负责,在敢于担当中大胆作为,在真抓实干中建功立业,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要敢想敢做敢担当,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自觉消除私心杂念,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面对大是大非敢亮剑,面对矛盾纠纷敢化解,面对急难险重敢冲锋,面对风险失误敢担责,面对歪风邪气敢斗争,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危急关头站得出来,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干工作,靠实招实干实绩树形象、聚民心、促发展,真正做到明责、担责、尽责。
守纪律,讲规矩,有作为,体现的是做人做事做官的端正态度,体现的是优秀的政治品格、党性修养、价值追求和职业素质,是党员领导干部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的明确要求,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抓好干部作风建设。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强化实干意识,弘扬担当精神;强化权力监督,推进反腐倡廉。作为党员干部,既要恪守忠诚守纪律,严格要求讲规矩,更重要的是要勇于担责有作为。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考,必须直面难题顽疾,不躲不绕不拖,以舍我其谁的气魄,敢于碰硬,敢作敢为,把重任扛起来;当改革涉及突破利益藩篱时,更应当把个人荣辱得失放一边,坚决打好作风建设这场硬仗持久战,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