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局限性

2017-06-15

在财政政策实施中还存在许多局限性实际问题,这些问题要影响到政策效应。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财政政策局限性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财政政策局限性

在财政政策实施中还存在许多实际问题,这些问题要影响到政策效应。

首先,任何一种财政政策都有其正效应,这就是说,在一项政策实现其最终目标时必然产生某些副作用。例如,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刺激经济的同时,也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实现充分就业的代价是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在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会使利率上升,抑制投资,这就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这种挤出效应减少了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的作用。

其次,宏观经济政策仅仅是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政策问题,实际上政策效应还要受到许多非经济因素尤其是政治因素的影响。国际上的政治斗争、国内的政治问题,都要影响政策效应。因此,仅仅从经济角度来分析政策效应是不够的。实际上,决策者在决定政策时要对各种经济与非经济因素作出综合的分析,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政策效应。

最后,就经济因素而言,宏观经济学也并不是完全的,这样,也就难免作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影响财政政策效应。

分析财政政策的局限性以及解决策略

1998年下半年,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投资、消费需求不足,出口下降,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我国政府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及其配套措施实施五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增加需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而且,积极财政政策本身只是一种反经济周期的短期性措施,并不具有长期性,因此,连续多年的运用之后,有必要考虑其淡出问题。尽管如此,积极财政政策是否淡出、何时淡出,要看经济现实需要,不可能由人为的计划来决定。本文首先探讨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政策调整问题,最后是本文的结论。

一、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局限性

(一)国债发行规模过大,速度过快,加剧了财政困难,也加大了财政风险

1998年下半年,政府增发1以X)亿元建设国债,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投资需求。1999年,为加大政府投资,继续发行noo亿元建设国债。2以刃年,又发行1500亿元建设国债。2加1年,中央财政在发行1以】)亿元建设国债的同时,还发行了500亿元特种国债。2印2年,预计发行1500亿元建设国债。连年的大规模的国债发行,使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和债务依存度大幅提高,财政负担大大加重,财政风险加大。而且,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长期化,好的、效率高的项目越来越少,国债资金的边际使用效率也越来越低。

(二)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同时,宏观税负却过快增长

尽管为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一是对居民储蓄利息征收所得税,实行鼓励消费的税收政策;二是实行鼓励投资的税收改革;三是增大出口退税力度。但从总体上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这几年,我国税收收人连年大幅增长,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这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调控方向不一致。宏观税负的过快增长大大抵消了财政支出政策的扩张效应。我们知道,增加企业和投资的税负是一国在经济过热时抑制过度投资需求的政策措施。因为,征税会降低投资和资金的利润率,加大企业的投资成本,削弱企业再投资的资金能力。

(三)财政投资的增加未能有效推动民间投资的增长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以社会上存在着一定量的闲置资源为前提,而这部分闲置资源依靠市场的力量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运用国债的形式,才能加以利用。但由于国家财政投资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效应并不突出,加之多年来我国的财税政策主要是以防止和抑制经济过热为目的,并未能及时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动进行及时的调整或者说调整的力度很不够,而且,财政投资主要是靠政府政策性投资行为的推动,市场机制的内在驱动因素较少,这一方面说明政府主导型的投资增长格局未有根本改变,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未因财政投资的增加而明显地改善,激励民间投资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社会投资的热情也就难以被有效地激发出来。

(四)较低的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支出预期的增加,制约居民对一般消费品的需求,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难以显现

1998年以来,我国的失业率一直在3.1%左右,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一部分居民的可支配收人锐减,较低的居民收人水平制约了居民的消费需求。而住房、医疗、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居民未来支出的预期加大,也抑制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尽管政府采取了放宽住房、汽车信贷条件,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提高城镇居民生活保障等政策措施,试图改变居民消费预期,刺激消费需求,启动消费市场,但始终成效不大。客观地讲,消费不振的原因很复杂,既有消费结构相对稳定,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过大等长期因素,也有一些短期因素,其中居民收人增长缓慢和居民预期消费的不稳定成为启动消费市场直接的制约因素。而当前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能很好地解决居民消费预期增长问题,即期消费自然难以提高,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也就无法显现。

(五)农民负担未有根本改善,收入增长缓慢,广大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难以挖掘

积极财政政策的目的就是通过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来推动经济增长,而要真正实现总需求的增长,就无法回避广大农民的消费增长问题。尽管国家在农村推行税费改革,但由于现行财政体制的原因,县、乡两级财政的负担最终都压在农民身上,因此农民负担较费改税前没有很大的改善。因此,近年来农村农民收人增长速度趋缓,城乡收人差距越来越大。现在,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民收人的重要来源,但由于通货紧缩的影响,农产品价格上升空间不大,相当一部分农产品的价格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国际平均水平,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人的前景黯淡,与此同时,耕地面积的减少,导致农民收人总量的下降。在农民负担没有减轻的同时,收人增长的空间又不大,导致广大农村居民形成较低的收入增长预期,从而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出现了农民消费增长慢于收人增长的局面。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五年来,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由于现在的客观经济状况,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仍须继续实施,只是在今后的政策实践中有必要对其作一些适当的调整,同时要注意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问题。

(一)加强财政政策的市场取向以启动社会投资

从这几年来财政政策的实践来看,其主要是通过以政府为主,发行国债,以财政投资的形式扩大需求,改变物价水平持续下行的局面,使企业在市场上有利可图,扩大投资,进而使国民经济走出通货紧缩,但是实际结果却是税负增长过快抵消了国债发行的作用,国债项目没有形成持续的就业机会,投资、收人、消费之间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只有市场取向的促进社会投资的财政政策才能比国债性的投资更多和更长久地增加就业,扩大社会总需求,持续地推动经济增长。也唯有如此,才能解决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二)积极财政政策应从扩大政府开支为主转向扩大开支与结构性减税并重

我们知道,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措施就是增支和减税,而实际的政策实践是一方面在连年大规模发行国债,另一方面是税收收人连年大幅增长,五年来税收增长甚至超过了国债的发行,应该说这是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驰的。为弥补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的财政赤字,适当的税收政策是必要的。这几年来,尽管税收收人的增加一部分确是由于加强税收征管的结果,但税收收人呈现的超快增长严重地影响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