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偏沉带动四肢

2016-12-02

太极拳重视用腰,认为“腰为一身之主宰”(杨澄甫),“太极不动手,圆用腰来走”(杨少侯),“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王宗岳),要求用腰带动四肢。下面由小编给您介绍:骨盆偏沉带动四肢。欢迎阅读!

骨盆偏沉带动四肢

太极拳重视小腹,因为“腹内松静气腾然”(王宗岳),小腹之内有丹田,“丹田为太极参动之源”(王壮弘),太极拳“所有的动作与呼吸,无一不由丹田主宰,丹田里牵动,丹田里供给”(李雅轩);认为“周身之劲往外发者,皆发于丹田;向里收者,皆收于丹田”(陈鑫)。

然而,腰腹是放在骨盆上的,是以骨盆为依托进行运作的。腰腹带动全身靠的是地心引力。腰腹接受地心引力中间又隔着骨盆,受着骨盆的调节,腰腹丹田的主宰作用必须通过骨盆偏沉才能发挥出来。所以,巧妙得于骨盆中,全身运动的内涵深处在于骨盆的偏沉。

骨盆位于腰腹之下,大腿之上,是由左右两胯和后面的尾闾联合组成的圆盆形骨架。其中每胯的后上部叫髂骨,后下部叫坐骨,前部叫耻骨。耻骨中会阴穴两侧的部分叫耻骨下支,小腹下端的部分叫耻骨上支。尾闾上部接腰推的是宽大的骶骨,下面是尖小的尾骨。骶骨夹在两髂骨之间,宽度约占骨盆总宽度的三分之一。所以,骨盆综合了裆跨尾闾的全部运动功能,下向腿脚送力,上控腰腹运行。骨盆一动,全身无处不动。

骨盆偏沉带动四肢

一、骨盆偏沉与丹田蠕动

骨盆像托着一个大水囊一样托着小腹。小腹内的taijiquan8.com脏器都是柔软的。在小腹放松的状态下练拳,内中柔软的脏器像半囊水似的随着骨盆的运动而蠕动,形成丹田内转。丹田内转是一种行拳的动力,对全身都有带动作用。丹田产生带动作用的原因有二:第一,小腹内脏器具有一定的重量和流动性,蠕动起来会产生一定的离心力、向心力、惯性力和翻滚力;第二,在立身中正的状态下行拳,身体各部位所受地心引力合力的作用点(重心)就在腹内蠕动的脏器之中,随脏器的蠕动而移动。重心点的位置是全身各部位运动姿势和平衡关系决定的;反过来,重心点的位移必然会引起身体各部位姿势和平衡关系的调整,即引起肢体运动。基于上述两点,所以太极拳要求全身各部位的运动都要起于丹田,归于丹田,从丹田,支持丹田。

全身各部位对丹田蠕动都有影响,其中影响最直接的,一是上面横膈膜随呼吸的升降,二是前面腹肌的收放,三是命门的推拉和肚脐的吞吐,四是左右两胯的虚实升降,五是下面会阴的提落,六是后面尾闾的运动。但不论哪一条,都受骨盆偏沉运动的影响。例如,因为骨盆后侧的尾闾偏沉前收,骨盆前侧的耻骨上支上托内卷,才有肚脐内吸和命门后撑,才有腹肌上提内收,才适于吸气,才有横膈肌的下降,因此也才有丹田的向上翻卷。所以说,丹田是随着骨盆偏沉而蠕动的。骨盆向哪边偏沉,丹田就向那边流动;骨盆哪边上托,丹田那边就向上翻卷:“这边偏沉一点点,它就往这边流,那边偏沉一点点,它就往那边流。偏沉,一点点起来了;偏沉,一点点下去了。"(王壮弘)

骨盆偏沉的部位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一路像钢琴弹滑音似的,虽是一扫而过,但扫过的每个键都会向下按响,不会漏掉、跳过。骨盆依次偏沉的变化路线,既可以是前面耻骨上支与后面尾闾之间的,也可以是左右两胯之间的。左右之间的路线既可以是比较模糊的,也可以是比较清晰的。能清晰感觉到的既可以从一胯轴(股骨顶)绕过后面的尾闾到另一胯轴,走个半圆;也可以从一胯(一般是从实胯)的环跳穴经坐骨、裆、另一胯的腹股沟、胯轴到坐骨,走个S线。具体走什么路线,与动作、放松和意念关注都有关联。意念不能不想,又不能想得太认真,还是勿忘勿助、自然而然好。骨盆依次偏沉的路线不同,丹田的蠕动方向也就不同,或前后,或左右,或上下,或斜向,不论向什么方向蠕动,过程都是润滑的、圆转的,所以,丹田蠕动又叫丹田内转。骨盆依次偏沉的路线不论怎么走,第一,每个偏沉点都是着自身重量,顺着地心引力向下松沉,都是自然松出来的,而不是相互推拉,不是用力做出来的。第二,骨盆与腿之间的关系是骨盆向腿送力,是腿随骨盆偏沉变化虚实。即使上体要借腿脚的伸蹬之力时,骨盆也要向下塌住劲,上体也只能借腿脚向下伸蹬的反作用力,而不能直接用腿向上顶骨盆。不是腿向骨盆直接送力。即使骨盆如球旋转,也像杂技中人在球中走一样,人脚就是偏沉点,使球通过偏沉点的不断变化而自己转动,而不是人在球外推动。不能用两腿的交叉力扭转骨盆。尽管松出动作来比较难,但一定可以。尽管用力做出动作来更习惯、更容易,但一定要避免。练拳要像戒毒一样戒力,功夫才有长进。松出来的动作才具有【请不要乱说话,词语被禁止】的品质。

二、骨盆偏沉与重心移动

身体重心是身体各部位所受地心引力合力的作用点,也是身体各部位重量的综合平衡点。重心移动,主要不在于身法的进退顾盼,不在于腿法的伸屈变化,那都是形式,是被动的。重心移动的本源和本意是体腔内重心点的移动。重心点的位置,一般与骨盆应当偏沉的位置上下相对、相互作用。练拳时的重心点通过骨盆的偏沉部位向下沉,沉意顺腿贯到脚下。重心点沉到骨盆的什么部位,骨盆的什么部位就向下偏沉。因为重心点的位置总是偏于实脚侧的,所以,总是实脚侧的骨盆向下偏沉。反过来说,骨盆的偏沉也能引导重心点移动。第一,骨盆向什么方位偏沉,重心点就向什么方向移动,从而带着身体向同一方向移动。是骨盆偏沉,也是重心点移动带着身体移动。第二,骨盆靠近哪条腿的部位偏沉,重心点就向哪条腿移动,那条腿就随之气向下沉,松屈变实。是骨盆偏沉,也是重心点的移动变化着两腿的虚实、伸屈。重心点就是动力点,是地心引力在体内的表点。全身都应当通过放松,自觉地随着重心点的移动而变化、而动作,也就是随着骨盆的偏沉而变化。其中,骨盆偏沉的变化是源头,是向腰腿,进而向全身传达重心点变化信息,传递地心引力的源头。骨盆偏沉的位置和分寸正确,全身各部位姿势就容易正确。骨盆偏沉的若是不对,全身上下则对也不对;即使外形像是对,内在劲力也不顺,也不对,拳势也有病,所以才有“其病必于腰腿间求之”(武禹襄)的要求。“腰腿间”就是骨盆,不顺要在骨盆偏沉上找原因。

重心移动是由骨盆偏沉引动的。意念在通过骨盆偏沉引导重心移动的过程中,更关注的常是左右两胯的依次偏沉,关注原实胯、裆、新实胯的连续偏沉。原实胯偏沉是环跳穴松沉引动,坐骨松沉续动。原实胯坐骨不是正对着脚偏沉,而是向着两脚之间地面的某个点向下坐,以打破平衡,引导重心向两脚中间移动。同时裆部放松,裆走下弧线的前半弧。偏沉的部位过裆后,由渐实一胯底的腹股沟向下放松,以引导重心继续移动,使裆走完下弧线的后半弧。当重心移动基本到位时,新实胯的坐骨微微下坐,一可平衡前面腹股沟的松沉,带动胯底前后左右全面向下坐实,以便将实腿桩墩似的扎下去;二可推动另一胯腿伸蹬生力;三可以反作用力支持腰脊上伸,向手送力,实现劲贯四尖;四可为下一式再回移重心时坐胯做准备。前后两个实胯都应下坐,但目的不同,做法不同。

两胯偏沉依次走,虚实变化如水流,一抑一扬生神韵,勿忘勿助任自由。实际上,不论什么动作,不论实胯虚胯,都不能向上挺,都应向下松,叫下胯,只不过是松的部位和松的程度不同而已。一般来说,实胯偏沉的重点部位是坐骨,因此,实胯的要领为“坐”。虚胯也应向下放松,放松的重点部位是上面的髂骨,即腰两侧卡住裤带的骨头。其中,虚脚向前的(虚步)是松落同侧的髂后嵴(上后角),虚脚向后的(弓步)是松落同侧的髂前嵴(上前角),因此,虚胯的要领为“落”。由此总结出下胯的基本规律是:一、实胯坐,虚胯落;二、实胯坐又分虚势的实胯坐和实势的实胯坐;三、虚胯落又分虚步的虚胯落和弓步的虚胯落。

三、骨盆偏沉与腰腹开合

重心移动与腰腹开合是协调一致的。重心移动中裆走下弧的前半弧时,正是腰与腹相合互抱之时;重心移动中裆走下弧的后半弧时,正是腰与腹上下分开之时。不过,在意念关注上,重心移动与腰腹开合也有些微区别。重心移动意念更关注骨盆左右之间的偏沉,腰腹开合意念更关注骨盆前后之间的偏沉。通过骨盆前后交替偏沉,腰与腹通过开合相互借力、相互推动,从而把腰为主宰和丹田带动结合起来,共同支配全身运动。

凡需意气合聚、肢体屈缩、劲力积蓄时,骨盆后面的尾闾着自身重量、顺着地心引力向下松沉、向前收敛,一是带动上面的腰椎向下松沉;二是推动下面臀向前敛、裆向前翻;三是撬动前面耻骨上支向上收卷,托起小腹(丹田)向命门贴靠,与腰互抱相合;四是牵动上面肚脐内吸、命门后撑。这样,腰腹裆胯一段是后向下、下向前、前向上、上向后地旋转。这种旋转的杠杆力和向心力使腰与腹互抱相合,合为一太极,从而牵动腿脚气向上行,牵动腰、脊、臂气向下行,实现聚气、蓄劲。

凡需意气开放、肢体伸展、劲力外发时,骨盆前侧的耻骨上支自身重量、顺地心引力向下松沉并微向后收,一是放下前面的小腹,使丹田向下松沉;二是推动下面裆向后收,会阴穴由朝向前下方转为向正下方,臀部由敛变泛;三是撬动后面尾闾上托一下,进而推动竖腰、伸脊;四是推动上面命门前送,肚脐前吐。这样,腰腹裆胯一段是前向下、下向后、后向上、上向前的旋转。这种旋转的杠杆力和离心力使腹向下,腰向上,腰与腹逆向相开,分阴分阳,从而推动下半身气向下行,上半身气向上行,实现气开、劲发,劲贯四尖。

腰腹开合,“看似腰动实非腰动,是腹动,看似腹动实非腹动,实乃丹田人身至中之位动”(王壮弘),实乃丹田的核心部位动。“人身至中之位”就是丹田的核心部位。丹田的核心部位,就是腰与腹互借杠杆之力的支点,就是腰与腹顺逆旋转的圆心。腰与腹互动时能感觉到丹田核心部位的存在,因为其他地方都动,只有这个部位是不动的。轮动轴不动。腰与腹为一阴一阳,丹田的核心部位就是阴阳之间的“中”,之间的太极本体。骨盆与腰腹作为一个整体,又是全身的“中”,是全身下为阴、上为阳之间的太极本体。每一动都是“中”先动,即太极本体先动,然后才开合阴阳。阴阳开是从“中”开出去,阴阳合是向“中”合回来,从而开合全身,实现“一动无有不动”。

四、骨盆偏沉与上下相随

太极拳主张提顶吊裆,即头顶百会穴与裆中会阴穴在一条垂直线上。这条线穿过丹田的核心部位。骨盆偏沉以会阴穴为支点,并通过提顶吊裆的一条线与丹田的核心部位、与头顶、与上半身相贯通。骨盆是上体的底座,是腿脚的根节。骨盆偏沉,引动全身。

例如一:腰腹相合时,肚脐内吸、小腹提收、耻骨上支上卷,因此腹股沟及大腿根上收内吸,两腿内侧及前侧皮肉上提,两膝上纵,脚心内吸。与此同时,尾闾沉收、命门鼓坐、腰脊松沉,牵动两肩下沉,肩与胯底的腹股沟及大腿根相吸相合:牵动两肘弯屈下坠,肘与上纵的两膝相吸相合;牵动两手劳宫穴内吸,手心与脚心内吸似一线相牵。这就是上下相随的第一种随法,也是外三合的第一种合法。

例如二:腰腹相开时,肚脐前吐,小腹及耻骨上支向下放松,因此腹股沟及大腿根向下舒展,两腿气向下沉,膝向下找脚,脚心下落吻地。与此同时,尾闾托一下腰,腰顶脊,脊上伸,腋下空开,开肩送肘,肩与胯底向下舒展的腹股沟及大腿根上下相开;伸肘送手,肘与向下找脚的两膝上下相开;手心外吐,手心与脚心外吐似一气催开。这种上下相互排斥,对拔拉长,就是上下相随的第二种随法,也是外三合的第二种合法。

从上述两例可以看出,小腹及耻骨上支的下沉上提,直接制约着两腿的伸屈,间接影响着上肢的动作;腰脊及尾闾的下沉上伸,直接制约着手臂伸屈,间接影响着下肢的动作。以腰脊为主带动上肢,以小腹为主带动下肢,练拳更容易得机得势。

例如三:若欲提左脚时,不要直接提左胯带动,而应当下沉并内收右胯,用右胯托起左胯。进而顺下右膝,踏实右脚,是右侧向下,为实;提起左膝,带起左脚,左侧向上,为虚。为了平衡,上肢的虚实则应与下肢的虚实恰好相反。如“右弓步掤臂”一势,是右脚为实,左脚为虚,而上肢却是实脚侧的右腋空开,右肩松开,右肘撑开,右手掤开,与下肢上下相开,表现为虚;同时,虚脚侧的左肩下沉,左肘下坠,左手下按,与左下肢上下相合,表现为实。是虚脚侧的上下肢相向相吸,实脚侧的上下肢逆向相开。所以,四肢旳虚实应当是相邻者相反,交叉者相同,形成阴与阳互补相济的关系。这是上下相随的第三种随法,也是外三合的第三种合法。许多人主张外三合是四肢交叉相合,也是出于四肢虚实交叉者相同,出于平衡关系的考虑。但我觉得,同侧上下虚实相反,其实也是一种合法,同样有利于平衡。

例如四:由于实肢表着力量,具有更好的引动作用;虚肢表着轻灵,具有更好的相随性,所以行拳有一条“以实带虚”的规律。其中表现比较明显的,一是在骨盆偏沉偏轻的作用下,以实脚带虚脚,如欲提虚脚或欲出虚脚时先把实脚侧沉下去,以利相带或相送,二是在骨盆左右旋转的作用下,以实手带同侧的虚脚,即陈鑫先生说的“上面手如何运,下肢足如何运”,“足随手运,圆转如神”。如“扣脚摆掌”,虚脚尖内扣外摆,是由同侧手臂平摆带动的;“跟步推掌”,虚脚跟步是由同侧手掌前推带动的;“收脚抱球”,虚脚收到实脚内侧是由同侧手掌收抱带动的;“收脚下捋”,虚脚回收是由同侧手掌下捋带动的;“金鸡独立”,虚腿屈膝提起是由同侧手臂上挑带动的;“肘底捶”一式,所有小动作都是虚脚随同侧的手走,即“右足随右手运行,左足随左手运行”(陈正雷)。这是上下相随的第四种随法,也是外三合的第四种合法。

上下相随,就是上下相合,就是一动无有不动。上下相合的主要内容就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括同一侧的上下相合及不同一侧的上下交叉相合,统称为外三合。此外,“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孰非外合”(陈长兴)!也属上下相合。上下相合之外,同样在骨盆偏沉的带动下,还有左右相合,如左右两肩、两肘、两手、两肋、两腰、两胯、两膝、两脚,都要一一合住。左右相合与上下相合劲力同源、动作相关、行止一致。不论上下相合,还是左右相合,不论相向相吸,还是逆向相开,都是相合,都要协调一致。相合的意思是:一要合住形,即相互的空间位置、动作姿势要符合规范;二要合住劲,即内劲要同源、相通、互借;三要合住神,即“神气呼应如两人照脸说话”(陈鑫)。相合的目的是“自顶至足,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相联而为一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之,其斯之谓欤!”(陈长兴)

当然,骨盆偏沉不是孤立的,需要全身各部位的共同支持。身体各部位支持骨盆偏沉的方法,一是要放松,松则敏感,松则轻灵,松则随和:二是要被动,不要主动,不要自动, 要静静地等待着骨盆偏沉的带动。骨盆不论哪一侧偏沉,同侧的腰腹和腿脚就随之松沉下去,是着自身重量,顺着地心引力松沉下去。这是动力。另一侧腰腹和其他三肢即按着虚实规律随之分虚实,出动作。这样,全身各处的拳势动作就随着骨盆的偏沉(一边向下放松)自然而然的松出来了。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