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语书法_阿拉伯语书法图片欣赏

2017-05-19

阿拉伯书法,即Arabian calligraphy,是伊斯兰时代的阿拉伯文字书写艺术,起源于手抄本的《古兰经》。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阿拉伯语书法,希望你们喜欢。

阿拉伯语书法欣赏

阿拉伯语书法图片1

阿拉伯语书法图片2

阿拉伯语书法图片3

阿拉伯语书法图片4

阿拉伯语书法图片5

美轮美奂的阿拉伯书法

阿拉伯书法,即Arabian calligraphy,是伊斯兰时代的阿拉伯文字书写艺术,起源于手抄本的《古兰经》。阿拉伯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字体繁多。一般认为,11世纪是划分阿拉伯书法时期的界线,之前为古体时期,之后为新体时期。它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和世界文化艺术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阿拉伯人民用智慧为人类文明创造的精神财富。

库法体

al—Khatt al-Kufi

库法体属古老的一种书法体。伊斯兰教以前,库法体早已在阿拉伯半岛流行。当时,该半岛北部及豪拉山周围的人使用希拉体和安巴尔体,此即库法体的前身。伊斯兰教初期,库法体备受推崇,很快传遍各地,遂正式以伊拉克历史文化名城库法而命名。广泛用于书写《古兰经》、清真寺建筑装饰、宫廷文献和雕刻碑文,打印钱币以及向邻国及各部落致书、缔约等,成为当时伊斯兰教传播的重要工具。尤其是用库法体书写《古兰经》,一直延续了几百年。到阿拔斯王朝时期,库法体达到鼎盛时期。自11世纪起,一般不作书写之用,而广泛作为装饰性字体流行于世。库法体的特点是粗犷有力,棱角分明,具有整体感。该体种类颇多,据统计,仅在伍麦叶王朝时期就约有50种之多,以后又有发展。但根据其书写要求,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1)有饰型库法体。即在字里行间添加各种花、叶、枝、藤等图案。(2)无饰型库法体。即只有文字而无点缀装饰。(3)几何型库法体。即其字母笔画多为直角,且能组成方、圆、长、多角等几何形状。为增加其美感,装饰图案多用彩绘加以表现。库法体还用于书写机关、学校、商店的牌匾,报刊、书籍、商品及影视戏剧的标题与广告;各类建筑、工艺品的装饰等。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库法体传播的地区较之其他字体更为广泛,故又称伊斯兰体。在其字体的种类、造型、花样、美感等方面,均堪称阿拉伯书法之最。

苏鲁斯体

al—Khatt al-Thulthi

“苏鲁斯”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三分之一”,故译为“三一体”、“三分体”。属于阿拉伯文大楷,从流行的纳斯赫体发展而来。最早出现于阿拔斯王朝初期各地清真寺的装饰、壁文等,曾起过早期库法手写体的某些作用。创始人为大书法家伊本•穆格莱(866~940)。他为三一体制定了书写规则,提供了书写模式。该体具有端庄、高雅、华丽、壮观等特点,其字体高大而豪放。书写时词与词、字母与字母可以互相交叉、重叠,或串联、盘缠在一起,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字母有2~3种

写法,且能以花草、树木、水果、人物、鸟兽、建筑或自然风景等形象编织字体。故书写技术难度较大。阿拉伯人称苏鲁斯体为“书法之母”,说明它在各种书法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苏鲁斯体亦有很多分支,但总体上可分为正规三一体和盘缠三一体两大类。苏鲁斯体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诸如书写《古兰经》的章名、经文警句、机关单位的牌匾、书刊的题目以及各种商业、文艺、体育广告等。穆斯林家庭中的装饰如中堂、匾额、壁挂、镜框等也常使用苏鲁斯体书写。

纳斯赫体

(al—Khatt al—Naskhi)

“纳斯赫”一词系阿拉伯语的音译,本意为“誊抄”,故又称作誊抄体、手抄体。它是伊斯兰教以前出现于阿拉伯半岛的一种书法体,属阿拉伯文小楷。最初由叙利亚人创造。由于当时的文具商、誊抄者多采用此体誊抄报刊文件,故又称誊印体、印刷体。因纳斯赫体规定标音,故伊斯兰教初期曾用此体抄写《古兰经》。伍麦叶王朝时期,纳斯赫体有了一定的发展,被认为是当时最规范、最优美、最易认读的书法体。

10世纪起,纳斯赫体正式形成为手写体。该体字母清楚、端正、庄严,容易辨认。其字母大小均有严格规定,适于日常生活的通信与记录文件,抄写经书典籍。因而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有阿拉伯文的“直系祖先”和“标准字体”之称。1097年,纳斯赫体在埃及被用于铸造钱币的文字。阿尤布王朝时期,该体达到最高水平。自11世纪以后,纳斯赫体已广泛用于抄写《古兰经》等,几乎成了《古兰经》的专用体而沿用至今。近现代以来,多为报刊首先采用。

波斯体

Persian fonts

15世纪形成于波斯(今伊朗)的阿拉伯书法体,故名。发明者为15世纪波斯著名阿拉伯文书法家米尔·阿里·大不里士(约1360~1420),并使该体成为波斯历代相传的一种新书体。16世纪起,该体先后传到土耳其、阿富汗、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等地,影响广泛。波斯体来源于纳斯赫体,后集“纳斯赫”与“塔里格”(Ta‘1iq,悬体)于一体,自成一派,该体属草书,一般不标音和点缀。字母大小长短悬殊,词句间隔松紧不等,其中曲线笔画较为突出,书写时要随时变换笔头,以随势运笔。从整体看,该体自上而下向右倾斜,字形圆润、潇洒,有如行云流水,跌宕多姿。传统上被看作最优雅的书法体。

迪瓦尼体

a1-Khatt a1-Diwani

“迪瓦尼”为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王朝宫廷、衙署、行政机关,故称公文体或宫廷体。15世纪形成于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创始人为胡萨姆·鲁米(生卒年不详),曾被定为官方正式公文如王室敕令、签署文件等的书写体,在苏莱曼一世(1520~1566)统治时期最为流行。该体字形委婉清柔,潇洒飘荡,书写过程中,其字母的形状大都要运用圆弓形予以表现,且不加标音和装饰符号,使其整体有如浮云滚滚,波浪起伏,令人赏心悦目,该体既有文字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在土耳其和阿拉伯各国都有多种书写方式。现在,阿拉伯国家的官方书信、文告或节日庆贺之词仍多沿用此体。

卢格尔体

al—Khatt al—Ruq‘i

“卢格尔”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意即行书。该书体形成时间较晚,18世纪始在土耳其受到重视,后流传整个伊斯兰世界。它是土耳其的书法家们根据古代阿拉伯人无规则手写体进行创新,最后制定了卢格尔体的书写规则而形成。其特点是手写自然,简洁明快,书写时依靠笔尖即能完成字母的构形,故该体一出现,很快就被人们所接受,在政府机关和民间广为流行使用。卢格尔体在阿拉伯各种字体中最简便,最大众化,是工作记录、通信、交际中最普通的一种书法体。土耳其著名书法家穆罕默德·伊宰(1841~1902)的行书在阿拉伯国家尤其埃及较为普及。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