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成长简短励志故事

2017-03-24

那些明星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经历过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那么明星成长简短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明星成长简短励志故事:配角帝

在与郭德纲合作之前,他的事业正稳步上升,开始独当一面。他是著名相声艺术家石富宽的弟子,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影视导演系,参加过《编辑部的故事》《新刀马旦》《海马歌舞厅》等家喻户晓的电视剧的拍摄,并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担任节目编导和主持人。2002年他正式与郭德纲合作,担任捧哏演员。在与他的合作中,郭德纲的相声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挤对他,虽说郭德纲要比他小好几岁,但他从来没有真的生气,反而用他的机智、敏捷烘托出郭德纲的幽默。许多观众都反映,只有他才能“捧”住郭德纲,是他让郭德纲大放异彩。观众认为,他已和郭德纲一起成为当今屈指可数的相声大家。但就算已经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就算有了广泛的认可,他依然甘心在德云社做一片绿叶,用尽全力支持配合着郭德纲。

他就是于谦,虽然以他的实力,他足以重新开辟自己的事业,担任主角,接受属于自己的光环,享受王者般的荣耀,而不是作为一个配角,默默地站在主角身边,甚至在主角接受观众的欢呼时,还要退后一步,承受那份失落。但是谁也不能否定,于谦成功了,在“捧”起郭德纲的同时,他也奠定了自己在相声界的地位。

其实在任何事业上,都会有主角配角之分。固然,在一项事业中,主角和配角的分量有轻有重,但更多的是因为分工的不同,主角可以成功,配角一样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甚至许多人的影响还会超过主角。香港著名演员吴孟达几乎一直都是演的配角,但他的影响已超过了许多演过主角的演员,被誉为“金牌配角”。大陆也有一位配角专业户,他就是著名电影演员牛犇。牛犇共拍过上百部电影电视,是影坛上的“常青树”,许多和他一起拍过电影的主角不过是昙花一现,而他已成为大陆影坛的传奇人物。

不仅影视界或娱乐界有这样大牌的配角,在其他方面同样有许多功勋卓著,甚至功高盖主的配角。乒乓球运动员乔红比邓亚萍先拿过世界单打冠军,但与邓亚萍配合双打后,她总尽量地多理解邓亚萍,让邓亚萍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默默地甘当配角,支撑着邓亚萍的事业。老好人的她同样成就了自己在乒坛的地位,她先后获得国家体委“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体育运动一级奖章”和“中国乒乓球运动杰出贡献奖”等殊荣。所以有人说,如果没有乔红的配合,邓亚萍创造的时代在双打上可能会有很大的遗憾。而一部三国史,本是魏蜀吴三国君主的博弈,但流传到现在,已然成了诸葛亮的传记,让人几乎忘了诸葛亮只是一个国家的军师,真正指点江山的应该是他的主公。

综上所述,配角并不是无足轻重,在他们的岗位上,他们也是主角,一样有他们成功的天地。在他们的天地里,他们一样是英雄,一样能成就自己的丰功伟业,而且不少时候丝毫不逊于名义上的主角。现在有个词创造得比较好,就是“某某帝”。用在配角身上,十分精妙,那些成功的配角真的可以称为“配角帝”,虽是配角,但他们是自己领域的王者。所以,不必为身为配角而烦恼,甘当配角、当好配角不仅是一种大爱,更是一种智慧,配角同样大有可为。

明星成长简短励志故事:吴冠中一生不负丹青

看吴冠中的画,犹如欣赏一首唐诗、一阕宋词,那是一种阅尽繁华见真纯的意境。小而精致的运笔,简约洗练的线条,卓而不凡的气势。在他的画中,静中有动、由近及远、浅处见深,零散间蕴含大气候,辽阔处遇见小惊喜,叫人在笔墨浓淡之间生出无限遐思。

黑、白、灰是江南的主调,也是吴先生作品创作色彩的基石。他将画与诗、家与船、水乡与渔村融为一体,使江南的名胜成为画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我一辈子断断续续总在画江南……”西湖令吴冠中陶醉,使他非常眷恋,他在书中写道:“苏堤垂柳、断桥残雪、接天莲叶、平湖秋月……我几乎画遍了西湖的角角落落,春夏秋冬,浓妆淡抹总新颖。”

画廊济济,展览密集,许多画匠为争抢饭碗而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外界的喧嚣并没有影响吴先生的画风,他坚持守望朴素的心灵,秉承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并振聋发聩地指出:“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一语震惊画坛。的确,作为一代画师,吴先生的画秉承不染之风,轻灵飘逸,用笔极简。他画过一幅《阿尔泰山村》,尺寸在97厘米×180厘米。整幅画基本没有色块,尽皆线条构成,而且大多是黑线,配以少量红细线。他以为这些线表现了阿尔泰山的雄伟壮阔,层层叠叠,美不胜收。吴先生用线手法多样,以线条为主的作品还有《大江东去》《汉柏》等。比如《春如线》,美得一见倾心,令人窒息,大师不画红花,不画绿柳,而将黑灰错落的点和线渲染全屏,只是一些星点夹杂的红和绿啊,就像灵秀的春姑娘撒下织网,直把人间万物俘获一尽,置于苍茫无望间任其渐渐复苏。比如《轻舟远黛》,寥寥竹叶几笔舟线,一泼墨成一山河,岁月沧桑尽出其里,万千心事尽在其间。

在他去世前,有人曾提议以“东西贯中”办一个展览,并用这个特别的方式来回报吴冠中对故乡的热爱,但他大摇其头,以自己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拒绝了。画如其人,不媚俗,不流于浮华是吴冠中的人品。吴老这一生清心寡欲,虽然作品在国内外市场频频拍出数百万美元、上千万人民币的高价,却并未抬高他对生活的欲望;尽管他向社会捐赠了数百幅价值连城的名作,自己却居住在只有几十平方米小屋里。一次讲座,新加坡著名摄影师蔡斯民拿出了一组绝版照片——“吴冠中毁画”从未曝光过的图像讲述着吴老把200多张作品撕掉的故事。回想那段场景,蔡斯民仍心有余悸:“我在旁边看得真是心惊肉跳,这一张就是一百万元啊!”晚年的吴冠中,曾作为当时中国健在的画家中身价最高者,一次又一次地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2010年6月,在北京翰海举行的春拍会上,吴冠中的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拍出了5712万元的高价。

吴先生的画是一部书,他的一生何尝不是一部耐人寻味的读本。自传《我负丹青》云:“身后是非谁管得,其实,生前的是非也管不得。”一代大师做了一辈子丹青,却拒绝市场的规则,他觉得绘画不在技巧,内涵最重要。“我不该学丹青,我该学文学。”他梦想成为鲁迅那样的文学家,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丹青负我”。大师勤勉写生,始终不满于己,他说他的画并没有画好,逼仄于许多感情而无法以画笔来表现,由此声称,“下辈子不当画家”。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优秀的艺术家莫不将自我融于自然,在汲取天地之精华中颐养书画。吴冠中先生一生不负丹青,他把心埋进土地里,把对故乡山川的眷念之情寄予画幅中,使其与心灵共融生。

明星成长简短励志故事:叫我牙套妹

从1998年5月5日戴上牙套之后,我的人生也跟着牙齿一点点地改变,有的时候松,有的时候紧,有的时候舒服,有的时候痛苦,我常常在想,牙套在这两年来,就好像是我的朋友,陪我经历了好多好多事。

刚开始戴牙套的时候,我妈一直很担心我在演艺圈混不下去,因为她觉得艺人就是要尽量美观,戴着牙套上电视好像很怪,但伟忠哥一直鼓励我说,戴牙套是很健康的事,而且如果我戴着牙套,还能够大大方方地面对观众,也可以让大家对牙套不那么排斥了,因为一定有很多戴牙套的学生被同学笑,不外乎就是什么大钢牙之类的,所以导致戴牙套的人觉得自己好像很丢脸。我非常赞成伟忠哥的话,甚至还迫不及待地想戴着牙套上电视,希望让全国的观众看看,戴了牙套的我,还是一样可以豪迈地大笑。

戴着牙套主持的节目,除了“娱乐百分百”之外,还有“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和大s及吴宗宪一起主持,在节目中吴大哥常叫我牙套妹、大钢牙之类的,但我个人也觉得挺好笑的,所以一点也不介意,还会反诬他大头鬼。有一次过年的特别节目,我们一起演短剧《花木兰》,我在里面饰演花木兰这个角色,最后结局是,我露出牙套,发出强光把敌人全都杀死,结果想不到竟然有很多人跑来跟我说,好好笑哦!而且收视率也不错。从此以后大家对于我戴牙套的事也就欣然接受!

唯一一个说过我戴牙套丑的人,就是陈小春,不过他绝对不可能会记得的。那时候他来上“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吴大哥正在采访他有关绯闻的事,聊着聊着好像就聊到他喜欢哪种女生,其实我和大s常常在主持“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时候偷偷聊天或发呆,我很喜欢这样借着一个东西来发呆,尤其是在跟一个根本不想和他聊天的人聊天时,这招实在很好用,然后适时地接一些“对啊、是哦”之类的话,让大家觉得我好像在听他们对话,不过这招被吴大哥很快就识破了,有几次我和我姐趁吴大哥在访问来宾的时候偷偷聊天,到后来,他直接就在节目中叫我们不要再聊天了!言归正传,突然之间我听到什么小s的,回了魂之后,原来吴大哥正在问陈小春觉得我怎么样,结果他竟然说我戴牙套好丑,正当我想骂他的时候,全场已经换了一个话题,这件事就这样放在我心中两年多,我也没有告诉陈小春,因为他一定会觉得我是个爱记仇、小心眼的人,其实我也没有很气啦!只是因为当时我还蛮欣赏他的,还幻想他会觉得我挺可爱之类的……你也知道,那种少女的妄想,不过还好我牙套拆了之后,我们再碰面,他说我漂亮!我想陈小春一定万万想不到,他会出现在我的书里吧!

后来我发现,常常有戴牙套的人跑来跟我要签名,他们每次都会说:小s,你看,我也戴牙套耶!我真的会对这些戴牙套的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就像每次看到养狗的人我也会有这种感觉,总觉得我们在经历同样的事情。所以我们通常都会聊起来,你还要戴多久啦、会不会痛啦、多少钱啦……一些关于牙套的话题,也会有很多人跑来问我:小s,你觉得我要不要装牙套?或是:小s,我就是看你戴牙套我才戴的耶!渐渐地,在我心里有了牙套族这个世界!就像我心里的其他世界:爱狗族、美食族、臭脚族、烂脸族、不会天天洗澡族、心机重族、很想红族……

所以我妈担心的事并没发生,牙套反而还让我在“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这个节目中红了一阵子,不过这倒也让我开始担心,会不会牙套一拆之后就不红啦?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