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与中医学的结合作用

2017-02-10

陈式太极拳是我国太极拳派中成立最早的门派,其创拳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式太极拳与中医学的结合作用。欢迎阅读!

陈式太极拳与中医学的四大结合作用

其一,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相结合

人体是一个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降窍、皮肉筋内等组成的整体。它维护机体的协调统一,主要就是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十二正经及十二经别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循行于脏腑和官窍之间;奇经八脉联系与调节正经。

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的人都会感觉到身心愉悦,周身放松。这是太极拳对人体经络发生改变的作用。

十三经筋与十二皮部联络筋脉皮肉。陈五庭将人体经络学说中的联络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就形成了太极拳技击理论之一的“一静无有不静,一动百骸皆随”。

其二,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运输作用相结合

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濡润滋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之所以畅通无阻,通达于周身,营养脏腑组织,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必须得依靠经络系统的传注。

陈王庭将经络系统的运输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通过经脉运行血气而营养阴阳,以养丹田刚中柔表之气,溢发于体外,助于技击施展;濡筋骨,使自己体格健壮,表里筋骨坚实,内气充足,以此承受、化解外来之击;利关节。

使演练者身体各部位活动轻灵,以己不动化彼之动,后趁势出击,克敌制胜。

其三,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作用相结合

所谓感应传导,就是经络系统对于外界的刺激的感觉,有传递通导作用,即为人体的触觉系统。陈王庭将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作用应用于太极状术之中,保证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顺利完成。正如《拳论》云:“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其四,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相结合

人体的经络系统不仅具有联络作用、运输作用和感应传导作用,同时,它还能够保持人体各部机能活动的平衡与协调。

陈王庭将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领先经络的平衡与协调作用对身体的和部位进行灵活调节,变幻虚实,以虚诱敌,引实落空,避其实而击其虚,从而克敌制胜。

拳术与经络学说的结合,使太极拳术独创了顺应经络变化的缠绕螺旋运动方式而滋生的缠丝劲,旋转发力,增大出拳发劲的威力,令人难提难防。

陈式太极拳的美容养颜功效

练习陈式太极拳可以使人皮肤细嫩、面色红润,起到美容的作用。陈式太极拳的螺旋缠丝的训练,可以起到减肥的作用。

中医讲美容主要涉及气血两个因素。血虚时,皮肤就会显干燥,缺少柔润的颜色,而血热时既体内毒素过多,不得排泄,就会面部发疹生疮。“气为血帅”。

“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与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当气分不足时,面色就会萎黄,而当气分热重,人面就会发燥生疮。

陈式太极拳最大的优点技是螺旋缠丝,这也是养生最好的招式,其特点与人体排毒原理相符,因此经常练习对内脏有很大的作用。

陈氏太极拳密传丹田内转法的内呼吸(丹田呼吸),一开一合的鼓荡与外呼吸(肺呼吸)相互配合,推动人体气血不断地周流全身,濡养肌肤。《黄帝内经》中讲:“肺主气,司呼吸”,“肺朝百脉”,“肺主皮毛,其华在面”,“肺与大肠相表里”。

陈氏太极拳的内外呼吸法,与《黄帝内经》中的观点是一致的,使肺的功能得以加强,练起来微微出汗,使体内的毒素从汗液中排出,丹田呼吸,产生真气,真气运行,涤荡五脏六腑,使脏腑得到自我按摩,肝肾的血液循环加快。

使血液中的毒素加速排出,同时也使肠蠕动增强,以利粪毒素的排出,由于体内的毒素加快排泄和血液循环加快,使人体气血充足,面色红润,肌肤细嫩,健康美容。

练习太极拳可以加快新陈代谢,无论男女老少都需要新陈代谢,这样才能使血液有活力,使人体更年轻。

陈式太极拳与中医学的结合作用相关文章:

1.练习陈式太极拳要注重养生

2.太极拳对祛病健身的影响

3.陈氏太极拳对肩肘腕的要求

4.陈式太极拳拳法理论来源

5.太极拳探究

6.太极拳中的系统观

7.太极拳的走劲发劲规律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