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宽容的成功故事3个

2016-12-02

宽容像一首诗,一首快乐的诗;宽容像一首歌,一首美妙的歌;宽容像一曲钢琴曲,一曲动听的钢琴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名人宽容的成功故事,欢迎阅读!

名人宽容的成功故事1:

一个脾气太爆的人,这个人就是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脾气太爆,越南骗了他一回,他就把人家灭了十来次

而在讲朱棣之前,先请另一位登场:安南伪王胡一元。

胡一元是安南的一个伪国王,而安南就是现在的越南啦。

安南在汉唐时一直归中原管辖。那个地方瘴疬重,治安环境也不好,所以是政治犯劳动改造的不二选择,大家看汉唐的历史,有倒霉蛋被流放,罪轻的流放到湖南江西,重一点的流放广东。判政治死刑的,那就是流放到安南的交州爱州了。

到了唐末,中原乱成一团,安南趁机搞割据,成为半独立小王国。

而为什么称胡一元为伪国王呢?因为这个胡一元本来不是安南国的国王。安南国的国王叫陈日昆,这名字也不知道谁起的。胡一元只是陈日昆的一个大臣,权臣,后面把陈日昆弄死,自己当起了国王。

而胡一元原本叫黎季犛,当了国王之后,改名为胡一元。至于为什么叫胡一元,而不是胡一饼,那就不知道了。

好了,胡一元在安南开胡之后,跟明朝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安南本来就是中原故土,现在虽然有点半独立的意思,但毕竟还是奉明朝为正朔,按受明朝的册封,就是父子交接班,也该给明朝打报告求批准才行。这直接改朝换代了,当然要明朝点头。

所以,胡一元跑来打报告,说以前的陈氏已经绝户了,没有子孙了,我的儿子胡汉苍是前陈氏国王的外孙,就他关系近,所以让他当了国王。

朱棣也不笨,他是搞这个起家的。所以派了官员到安南去考察。

胡一元包个红包就把明朝考察团搞惦了。回来一报告,陈氏确实死绝了。

那胡家接着干吧。朱棣封了胡汉苍为国王,交待他:“事大恤下”,什么意思?就是对明朝要尊重,对下面要抚恤。

事情似乎就结束了,而一个人的出现打乱了一切。

一个叫裴伯耆的人来到南京,此人自称是安南陈氏国王的旧臣,他告诉朱棣,胡一元是纂位,陈氏都是被胡一元杀的。

朱棣给裴伯耆安排住宿,说你先休息一下,这个事情我们要调查一下。

朱棣心里清楚,自己是被胡一元忽悠了,但朱棣并不想用兵,毕竟这个胡一元还知道给明朝打报告,认可明朝的领导。而安南国王是胡一元还是陈一元有什么关系嘛?所以朱棣不想折腾。

但接下来,又一个人的出现逼得朱棣没办法视而不见了。

又一个人来到南京,这个人号称是前安南国王陈日昆的孙子,叫陈天平,他逃过了胡一元的追杀跑到老挝求帮助。老挝一看,这种大事我搞不惦,我带你找我们的老大明朝去。

这个事情就不好办了,因为是老挝带过来的。要是不理,以后还怎么维持大明帝国的固有秩序?以后谁还服明朝呢?

但是,这个陈天平不会是假的吧。

过了一段时间,正好安南使者到南京来汇报工作,朱棣冷不丁把陈天平叫出来,结果安南的使者一看,马上跪下,哇哇地哭。

得了,这是正品行货,安南陈氏确实有大冤,明朝不能不理。朱棣也很讲究,先给胡一元发个信,说你丫骗我啊,你说人家陈氏死绝了,原来是你弄死的。你说这事咋办吧。

第二年,胡一元的回复来了,胡一元先是检讨了自己的行为,表示犯下了大罪,现在愿意悔改,并把王位还给陈天平。

还真行咧,知错能改就是好同志嘛,所以朱棣很高兴,说你不错,明事理,这样,朕也不亏你,你把王位还给人家小陈,我让你当公侯,封你一个郡。你世世代代传,永远饿不着。

于是,朱棣派兵送陈天平回国,到了边境,胡一元果然派人来接,十分恭敬。再到安南境内一个险要的地方,突然杀出一队兵马。

这些人边冲边喊,说“远夷不敢抗大国、犯王师,但这个陈天平是个假货”等等。

冲进来,也不对明朝的人下手,只把陈天平抢走杀了。当时明朝护送的大理寺卿薛品看到自己的快递被抢被毁,当场自杀以谢其职。

大国之风骨,可见一斑。

消息传回南京,彻底把朱棣的洪荒之力另加小宇宙爆发了。

“蕞尔小丑,罪恶滔天,犹敢潜伏奸谋,肆毒如此,朕推诚容纳,乃为所欺,此而不诛,兵则奚用?!”

我对你好,你却敢骗我!打!用力打!不打国家的兵用来干嘛!

朱棣派了八十万大军,可见老朱是真的发火了。指挥这支大军是右将军张辅,年仅31岁。

张辅人年轻,但手法老到,一去先打宣传战,把胡一元的罪行二十条刻在木板上放到河里顺流而下。等于发了一个头条号新闻,经安南的百姓转发后,大家都知道了。

胡一元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号称搞了二百万的兵马,当是安南的总人口不过七八百万,不知道这二百万兵是怎么来的。

胡一元躲在一个叫多邦的城里,准备顽抗,他的想法是抗二年,只要明朝一退兵,就万事大吉了。可没想到的是,明朝大军声势太大。一进攻,四面人山人海,守城的安南士兵吓得箭都不敢放就逃走了。

这个时候,终于出现一个称职的对手:大象!

杀到城内后,冲出一支大象军。大象皮厚体大,当时是巷战,一冲就是倒一大片,明军差点支撑不住。这个时候,明军这边也冲出一批怪兽来。

四条腿的怪兽,头上蒙着布,布上画着狮子脑袋。

大象是胡一元的秘密武器,这种怪兽就是明军的秘密武器。这个动物其实是马,马本来是怕大象的,但蒙上了布就是眼不见心不怕了。

头上的布画着狮子,这把大象们吓得够呛,明军又在后面放火铳,大象顿时来个大转体,直接朝安南的士兵冲了过去。

这个是老祖宗传下的技艺了。脑洞老师出版的《读懂春秋,就懂了当下》就介绍过,在春秋最著名一战城濮之战时,晋军就使用蒙虎皮的马进行冲刺。

安南军队大败,胡一元被活捉送回南京,用生命给南京的百姓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

按说事情该结束了,但朱棣干了一件不太讲究的事,他说好要扶持陈氏政权的,可一看安南都被军队平了,还要陈氏干什么啊。所以在安南设三司,准备把安南变成中国的一个省。这样一来,安南人不干了,他们虽然在汉唐就是中国行省,但野惯了,不服从中央直接管理了。所以频频起事。一起事,朱棣就派兵打,一打就是压倒性胜利,前前后后平了十来次。

但安南人挺顽强,打一阵好一阵,过一会又起来闹。而朱棣又把都城搬到了北京,蒙古那边的事情成了他最关注的事情。所以,到了明英宗的时候,明朝正式册封安南国王。算是不折腾这一块了。

这样,直到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安南一直奉明朝为正朔。

名人宽容的成功故事2:

穆律罗是17世纪西班牙最有名的画家和贵族。在他众多的奴仆中有一名叫塞伯斯蒂的青年奴仆,对画画有种与生俱来的喜好。穆律罗给学生上课时,塞伯斯蒂就在一旁偷偷地学习。

一天晚上,塞伯斯蒂一时兴起竟然在主人的画室里画起画来,以至于穆律罗和他的贵族朋友出现,他都没有发现,穆律罗并没有惊动塞伯斯蒂,而是静静地望着他笔下优美的线条出神。塞伯斯蒂画完最后一笔,这才发现身后的主人,他慌忙跪下,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年代里,塞伯斯蒂是可以因此而被主人处死的。

这事成了贵族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就在他们纷纷猜测穆律罗会以何种方式严惩他的奴隶时,他们却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穆律罗不仅给了塞伯斯蒂自由,而且还收他作了自己的弟子。

这是贵族们决不允许的,他们开始疏远穆律罗,也不再去买他的画,贵族们都说穆律罗是个十足的傻瓜。

穆律罗对此却不以为然,他听了只是一笑,那些傻瓜又怎能明白,塞伯斯蒂将会是我穆律罗最大的骄傲。

300年后,一位历史学家在写到这个故事时,补充了两点:

一、事实证明,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往往是他自身的才华,塞伯斯蒂证实了这一点。

二、一个受后人尊敬的人,不仅仅是他的传世作品,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穆律罗正是如此。

而在意大利的藏馆中,塞伯斯蒂的作品与他恩师穆律罗的名画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都是价值连城。意大利人是这样看待这件事的:他们是17世纪最杰出的两位画家,他们是师徒,都很伟大。那些说穆律罗是傻瓜而没有买他的画的人,才让人觉得是多么地浅薄。

名人宽容的成功故事3:

1874年11月30日的夜晚,伦敦的布伦海姆宫灯火辉煌,一群贵族男女在这里翩翩起舞。突然,一位活泼、美丽的贵族夫人连声叫喊肚子疼痛,人们赶快把她扶到就近的一个临时女更衣室。温斯顿·丘吉尔——一个早产儿,就这样非同寻常地来到人间。

丘吉尔是英国显赫的贵族公爵马尔巴罗家族的后代。英国除了王室以外,公爵家庭总共不超过20个,马尔巴罗家族按封爵次序名列其中第十位。丘吉尔的母亲詹妮是美国百万富翁杰罗姆的女儿,1873年与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结婚,1895年1月24日伦道夫因病医治无效,溘然去世,终年46岁。这时的詹妮虽已40多岁,但依然美艳惊人,风姿绰约。不久,她便萌生了嫁给一个25岁男人的想法。然而消息一经传出,立刻遭到众多亲友的反对。就在詹妮几乎要放弃了的时候,詹妮25岁的儿子、与母亲要嫁之人同岁的丘吉尔,坚决地握住她的双手:“亲爱的母亲,就算全世界都反对您,我也会勇敢地站在您这边,所以,请您也一定要勇敢。”儿子坚毅、鼓励的目光,让詹妮义无反顾地披上了洁白的婚纱。但这桩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

10多年过去了,詹妮的儿子丘吉尔已经凭借卓越的才能跻身政坛。60岁的詹妮也要再次迎来婚礼。这次的决定同样遭到众人强烈的反对,尤其是儿子的那些反对派们。詹妮犹豫了。这次与上次不同,丘吉尔打小就怀有雄心壮志,并且具备实现远大理想的能力。她不想因为自己贻误儿子的前程。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儿子又一次握住了她的手:如果让我在我的仕途与您的幸福之间作选择,我心甘情愿的选择后者。请您不要再有任何顾虑。母亲幸福,我才幸福。詹妮又一次无比快乐地迈入了婚姻的殿堂。婚礼上,儿子依然像上次一样,坚强地站在她的身边,而另一边则是比儿子还要年轻的36岁的新郎。能够两次接受母亲的婚姻,也许很多人都做得到。而面对沉重的压力,丘吉尔两次接受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人作自己的继父,这需要多么豁达的胸怀。

1908年8月15日,伦敦报纸登载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33岁的内阁贸易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先生与23岁的克莱门蒂娜霍齐娅小姐订婚。举行婚礼的这一天热闹非凡,宾朋满堂,欢歌笑语。证婚人是财政大臣劳合乔治,而他选择的男傧相却是他在下院的一个坚决反对者——包括休塞西尔勋爵。当时丘吉尔推行一系列争取工人拥护的社会改革,休塞西尔勋爵在内的贵族集团坚决反对这些改革。这里反映了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人们可以在下院和政治集会上相互咒骂,如同仇敌,但在个人生活中却能成为亲朋好友,相敬无间。在政治生活中虽然是公敌,却不妨碍他们在私人生活中称兄道弟。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也这样说过:“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污蔑的人。……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西方近代的这种文化现象是多么的耐人寻味。

宽容比自由更重要!这宽容来源于对每个人权利的尊重:我虽然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我虽然不支持你的行动,但我坚决维护你合法行动的自由!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