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生物知识的记忆效果
与其他学科相比,生物学没有历史遗留问题。每个学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学习方法得当,将会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对于高中生物的知识点是必须要记忆的,了解一些提升记忆的效果的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下面介绍四种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联想记忆
记忆的最基本规律,就是对新的信息同已知的事物进行联想。联想是指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由海想起鲸;由花想到浇水),犹如一个个钓钩一般,能把记忆着的事物钩钓出来。
联想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不过作为一种创造能力,它还有待于我们在后天加以发展,这无疑有赖于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假如有人问你,美国的国土是什么形状,一般人当然说不清楚,可是问你中国国土是什么形状,很多人会回答“像一只公鸡”。人们比较熟悉公鸡的形状,因此把中国与公鸡联系起来,就牢记不忘了。因此学会联想,不仅有助于我们记忆,更有助于我们迅速回忆起所记事物。而该方法在生物教学上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初一的教材上“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有关于植物缺乏营养元素,书上有一段文字如下:
缺磷肥,叶、茎呈现紫红色的斑点,新根少,生长缓慢。
缺氮肥,生长缓慢,叶色发黄,甚至早熟早衰。
缺钾肥,植株不高,叶片边缘像火烧一样,生长不旺盛,最后干枯。
由于三者的缺乏症很容易混淆,较难记住,于是我便自己想出让学生利用联想记忆法(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缺磷肥,把磷想成紫红色的菱(磷)角,也就是叶、茎呈现紫红色的斑点,缺氮肥,就想到蛋(氮)黄(叶色发黄),缺钾肥,想红烧甲(钾)鱼,也就是叶片边缘像火烧一样,然后再记住如果植株缺乏这几种元素都会出现生长缓慢的现象。如此记忆,好象在享受一顿美餐,不仅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而且不易忘记,可望形成持久记忆。
二、实验记忆
生物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课改后的生物教材加了大量的实验,其目的在于加强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还能提高获得知识的能力、整理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学生只有认真投身于实验中,思考其中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使相应部分的知识记忆深刻,然而以前的实验课学生都是在杂乱和无序的课堂中度过,安全的做完实验步骤已经很不错了,更别提加深记忆教学内容了。
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验开始之前,让学生事先完成实验设计,根据方案开展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新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动脑筋去思考讨论探索。对一些因错误而产生的现象也让他们会分析,找出原因。
一些简单的实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既体验到初步感知的成功,教师再通过问题启发、讨论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从而总结出某些基本规律或得出相关结论,进一步的掌握新知,使得知识得以迁移及升华。例如:“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的实验。
我先让学生按书上的实验步骤操作,在看到实验结果后,让学生再倒过来对每一步问一个为什么,如果不这样操作会怎样?1.为什么要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再移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2.为什么要将叶片的绿色褪去?3.为什么要滴加碘液?
同时利用一些有趣的实验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充分发挥他们观察实验时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学生用着这种方式上实验课学生不仅觉得有劲,而且能增长知识。从记忆的角度看,由于手脑并用,亲历经历必然有助于形成牢固记忆。
三、趣味记忆
趣味记忆,指利用谐音、顺口溜、歌诀等帮助学生记忆,因为生动形象的、内容有趣的材料,在头脑中留下的记忆保持量,远远超过内容枯燥乏味的材料。在课堂上举出一些在多年教学中积累生动的例子、有趣的比喻、精彩的故事,不仅增加课堂效果,而且易于增强记忆。例如:在讲到提出细胞学说的两位科学家施来登和施旺,学生很难搞清哪个是植物学家,哪个是动物学家。于是,我让学生回忆过年时贴的对联:“五谷(植物)丰登(施来登),六畜(动物)兴旺(施旺)”。
又如在复习阶段,教师可采用游戏的方式完成复习。用传统的做讲习题的方式复习,对于生物这门课来说,由于学生缺乏主动性,效果未必理想,因此可以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来进行。先把本章的习题以及答案交给学生,给他们较短的时间记忆,在有奖惩制度(小组捆绑式)的情况下进行抢答或者接龙完成题目的讲解。题目和学生可能重复出现,所以学生在保持思想高度集中而又具有很高的积极性。以致于好几节复习课下来,当我说下课时学生不禁鼓起掌,这掌声中不仅表达了他们对于复习效果的满意,更表达了他们对这种复习法的赞同。而这给我的启示是:要让学生享受学习,教师应当营造最佳的课堂氛围。
四、生活记忆
生物知识与平时的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生活。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物知识就在身边,感受到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
例如:在讲到叶片的结构时,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很难理解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于是我从一个生活中的现象说起,我问学生:你们有没有留意过当冬天来的时候,地面的落叶正面朝上的多还是反面朝上的多?还是一样多?在激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后,告诉他们答案反面朝上的较多。并由此引入即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树叶分为正反两个表皮面,正面的细胞排列很密,里面有许多叶绿体,称为栅栏组织,相对来说正面就比较重了;而反面呢,由于细胞内的叶绿体很少,排列的很疏松,称为海绵组织,所以反面相对来说很轻。当树叶落下来时,由于地球的吸引力的作用,树叶着地时总是重的一面朝下轻的一面朝上了。尽管比较理论化,但由于学生事前对该问题形成“兴趣关注”,所以记忆深刻,教学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