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评价电影《大圣归来》?
这世上,有多少这样的快意,定海神针,一万三千六百斤,搅得满天神佛不得安宁。
这世上,又有多少这样的不甘,七十二变,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整整五百寻。
你说这金箍棒的主人是一只猴子。
可我看见的,分明是我们自己。
1.
作为一个写剧本的,我想说说它,可作为一个小粉丝,我又想无脑地夸它。
这影评真难写(笑)
首先我个人认为,电影本身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它的节奏是失衡的。
第一幕是龙头,但第二幕豹身欠妥,第三幕虎尾则差了一口气,大战再多30秒,还能提高足足一个档次,亦能掩盖中段的松散。
初始笑点足,是因为做在了小和尚与猴子身上,第二幕塌缩,个人感觉是山妖与八戒在分戏,观众对这两个角色的喜爱感并不强,他们身上过多的笑点,未免有些不讨喜。若是多来些猴子与小和尚大石压腿的窘境,定好过让猪和妖怪好一阵鼻孔挖来挖去。
但总的来说,瑕不掩瑜,它仍是一部扎实,认真,且在细节处有情怀的电影。齐天大圣孙悟空,腾云驾雾小白龙,参禅念经的小和尚,这与功夫熊猫的盖世五侠,颇不一样,熊猫是邵氏的精气神,猴子是古典的精气神,只是套了个好莱坞的叙事结构,但从人设上来说,他仍是古风的。
从开头女人狼崖一跃,到老和尚抱起了盆中婴儿,这是绘本故事的开头,配上黄英华的曲,就是一幅80年代的小人书,跃然纸上。
有人说电影情感丰富,实际上,片子本身的承载量远没有那么多,如果猴子换成了某个龙傲天,你们可以想想。
真正成功的,是猴子本身,他的设定作为一个人性的英雄,灼烫了一代人回忆的泪点,观众走进影院,是带着比影片本身还要饱满的情绪,这种情绪,徘徊囤积了许久,一直在寻找这样一部电影宣泄。
才有了洪水般的好评。
可以说,是对国产电影的爱之深,也是对孤单没落的齐天大圣,一次俯身的告白。
所以有人不服气,不要不服气,可以看不惯,但也仅仅是看不惯。
观众都不傻,谁让观众满足,谁就能登峰。
所以首先恭喜票房过亿。
我也满足地看见,它成为我们追忆狂潮的推手,更成为小朋友们心中的闪光,我喜欢看影院里小朋友的表情,他们目不转睛,就像当年的我自己。
说一下配音,相当精彩,小和尚吐字不清,拿捏准确,反倒返璞归真,大反派童自荣老先生,其音色果真翘楚,听者入迷,遥想当年,这声音还属于那黑袍的俊剑客,画Z的小狂魔。
开篇配乐是《闯将令》,好一梭水银泻地,铜锣鼓点,铿铿锵锵地登场,如果我没记错,1964年,万籁鸣的《大闹天宫》也是这一出戏,唢呐声吹波而上,让人眼热。
你们可以想象,半个世纪之前,同样岁数的小朋友,他们也像如今电影院里的毛头小子一样,伸长脖子,跟着一曲叮铃咣啷的锣鼓声,见着幕帘子左右分开,现出一只猴子。
于是他们张大了嘴巴,不可思议,小手拍得通红。
第一次见到了孙悟空,成了人生里的一个大英雄。
于是这间坐满人的放映厅,如我这般年纪的人,多是感动泪流,而后排则是小朋友们,没心没肺的咯咯笑声。
我们缅怀,但更多的,它并非泪流的电影,它理应是欢笑的,属于第一次见到悟空的人。
就像电影最后的鸣谢名单,映在字幕里的小朋友,最小的只有八个月,他们做了我们很想做的事情,我一度很嫉妒,但我又觉得,这份片尾名单里,只能是这些孩子。
我想这猴子原本就是孩子心里的英雄。
他应该赠给小朋友们,每人一颗脸盆大的蟠桃,毕竟现在的他们,曾经的我们,都如此,如此的喜欢着他。
2.
十万雷霆十万天兵,金枪铜鼓百丈红巾。
这概是我见过最好的开场,也是孙悟空最好的开场。
山巅上的猴子,大红披巾吃饱了风,眼前千层高的云塔,泼墨之中,升起一片佛光普照,仙庭兵马,尽是些高高在上,尽是些趾高气扬,十万个人,捉他一个,还要踏上十万只脚,要他永世不得翻身。
可这猴子只是孤零零地坐着,也不知想些什么。
看起来,像个人了,像个形单影只的人。
他不再是顽劣的,狡黠的,粗莽的,如同以往一样,漫无目的地与人作对,也不是真人电影里那些谈情说爱的,多愁善感的,又或者是某个武打明星的化身,动感十足的。
导演安排这只猴子孤零零地坐,便要好过他昂首挺胸地站。
这意境才像足了我们自己,颇有一种无可奈何,好寻出些英雄末路,这猴子身边一个人也没有,却还要来,分明是心有不甘,这些个对手金光铠甲,高高在上,出来战也要敲锣打鼓,好不痛快却又要指着鼻子骂你,你还要来。
你真是太渺小了。
小小弼马温。
可谁让我不服。
3.
大概有很多年,我没有在荧幕上看见这只猴子,所以再次与他相逢,不由得又想起他的故事。
听说他有千般变化,却被压在了五行山下。
小和尚说的真好,身如玄铁,火眼金睛,长生不老还有七十二变,一个跟头啊,就是十万八千里,他学的真是像,跟你我一样,我们中的很多人,在小和尚这么大的时候,也以为孙悟空就是天大的英雄。
七十二变,那得多厉害。
可后来知道他敌不过佛祖,我是不服气的,小人书翻到最后,知道他功德圆满,成了斗战胜佛。
儿时的我觉得这算什么,明明你那么牛逼,你怎么就成了佛陀,坐着莲花宝座,你那一万三千六百斤的金箍棒,输给了头上方寸的金箍,前半本大闹天宫,快意恩仇,怎就成了后半本的仙侠鬼怪,普度成佛。
后来过了好些年,我有些长大了,觉得猴子做的对,猴子成了佛,也好过他的兄弟们,不是收做了坐骑,被别人的腚眼骑在头顶,便是死在了法宝与铁棍之下。
开篇里金光铠甲的,高高在上的,才是对的,他们骂你,骂得好,为你好,踩着你的脸,骑在你头上,你那么小,出不了五指山,逃不出三界外,可不得骂么,可不得骑么,可不得踩么。
不自量力,嚣张找打,我打。
这故事最后,妖怪们该死的都死了,猴子落得善终,得了佛主的庇护,保那唐三藏修得正果。
所以大家忙忙碌碌,也不过是求一个正果。
然后谁都忘了花果山顶那只孤零零的猴子,那可真是太久远的故事,我得费上很大的劲儿,才能想起来。
我才发现,猴子没变,我变了,猛一回头,多少年了,心中的偶像走马观花,他早没了。
丢了一枚紫金冠,少了两道凤尾翎。
要这铁棒有何用,要这变化又如何,唱得真好,全是世俗的哀愁。
4.
小和尚童声一起,我就知道,这电影情怀打得准精,只不过现在的我,少了这份心性,成年已久,断不会追着什么怪力乱神,才会知道,也有悟空成不了的大器,吐不出的浊气。
可毕竟心有不甘,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是这样一位儿时的偶像,承载了这一代人不吐不快的憋屈,你看这天上地下,电视网络,都是大牛的神仙,要你看这,要你想那,指着脑门子骂你,拿臭烘烘的来恶心你,你还躲不得,骂不得,不看不行。
这帮二郎真君,八臂哪吒,托塔元帅,什么时候消停过。
什么时候消停过。
可我又力不能逮,我心里的英雄,又镇在了五行之下,这种委屈和愤懑,憋了很久,所以我逢人说,这电影只做了一件事,揭了那山顶的黄纸符,放出一波心中的野猴子。
这种情绪也是电影本身出彩的原因,他给了我们一个交代,童年你以为无所不能的,如今也惶惶然无力,而就在你以为最无力的时候,他却高高跃起。
前半段的小和尚,是童年的自己,后半段的猴子,是现在的自己。
我们看这部电影,才凭空生出一番自怨自艾,孤芳自赏,独自啜泣。
但这是好事,这种东西,就是创作者起了个头,无数人点缀其上,化成的一种情怀。
所以当你我在荧幕上看见猴子痛哭流涕,我无比地感叹,因为你可真是弱啊,就算你要抓住什么,也总归会轻易地脱手,你以为你是英雄,可惜英雄气短,你以为刚刚开始,原来只是到此为止。
活脱一个成年的写照。
于是那数十年不遇的一刻才显得尤为爆裂,火光冲霄,金云透顶,叠成一把烧红的烙铁,一撮不灭的炉灰,扒开了屏幕,狠狠烫在观众心口。
戳人心的一抹大红,一万三千六百斤的金箍棒,滚滚灼烧的铜石熔甲。
那就是童年的我们一直想成为的东西。
这猴子是我儿时的一场英雄梦,他不能容忍这些人指着他的鼻子骂,也不能容忍他们那些高高在上,趾高气扬,他本是天生石猴,又是那紫金冠下的不朽。
什么巨灵神将,什么二郎真君,什么九天玄女。
我去你的吧。
还有你这该死的小哪吒,是他是他就是他。
这大抵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的粉丝会如此的自豪,它跻身于两部强IP电影之间,默默无名到横空出世,本身就是悟空的延续,也是喜欢这部电影的人,所凝聚的力量。
十万天兵诚奈我何,好一道圣火,烧了那三界玄宫,九鼎丹炉。
有一天我成不了你,但你也要争气,就算我势单力薄,我也会帮你。
因为你是我一直想成为的人,你不能输,你是英雄。
你要证明给他们看,你的雷霆与传奇,你要告诉他们,你不服气。
小和尚扑闪着大眼睛,呆头呆脑地指望着你。
他说了那么多,你可别让他失望了。
齐天大圣,孙悟空。
就讲到这吧,最后。
大圣,欢迎回家。
你才是大师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