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管报告范文3篇
我们都希望解决老百姓所殷切希望完善的不足,创造一份和谐、文明、安全的放心消费的社会环境,下面小编整理了安全监管报告,供你参考。
安全监管报告范文一
“食品安全已经严重危及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主动脉,食品违法犯罪已经严重危害到我们每个炎黄子孙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焦点1:“今年1月,远安县食安办在铲除食品制假售假黑窝点“利剑”行动中,查获1起违法添加AB水生产“毒豆芽”案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审作出“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期1年执行,并处罚金5000元”的刑事判决”
焦点2:“**年9月在公安部门统一协调指挥下,河南等地公安机关成功侦破特大生产、销售病死肉系列案件,摧毁一跨7省区犯罪网络,案值9000余万元”
焦点3:**年4月17日江西余江县公安机关侦破一起特大非法屠宰、销售病死猪肉等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案值3000余万元”
焦点4:“据统计,仅**年全国侦破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法律方面案件4.3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万余名”
焦点5:“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称,**年工商系统共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案件11.7万件,日均320起,案件总值2.6亿元,”
焦点6:“6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北京出席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时强调:“食品安全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必须标本兼治,长抓不懈,要让德治和法治两个车轮同时转起来,促进社会共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相信看了上述几组简单的数据后,可以想象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为什么如此坚决的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甚至第一次让我们意识到食品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关联。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平安,即是治国者的宏大理想,也是老百姓的朴实追求,“舌尖上的安全”实属民生中细小琐碎的柴米油盐,更关乎百姓的福祉。
**年6月,在刚刚成立组建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里,我们四名新来的同志共同在思考着该如何开展我们的工作,发挥我们的职能作用,更好的发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的监管功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切实为更多的偏远、落后的镇、村一级的老百姓做好食品安全宣传、引导、监管服务,解决老百姓所殷切希望完善的不足,创造一份和谐、文明、安全的放心消费的社会环境,我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楼河监管所四名工作人员,带着这样问题,通过,走访、座谈、交流、探讨等多种方式,对所管辖的辖区相对比较集中、问题突出的几个村组,市场及行业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调研,收集了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意见和建议163条;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农村食品安全主要集中在安全意识薄弱、社会各方面整合程度低、社会文化失调、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消逝的综合结果、责任制度不全、监管力度不大、监管环节脱钩、惩处力度不大等各方面原因形成如今由食品卫生到食品安全以致于要称食品犯罪的境地;
近些年来,各级领导逐步认识到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整合加强食品监管队伍的建设,明确食品监管责任部门,其宗旨就是为了大力改变以往多重监管,责任不明,相互推诿的历史局面,以适应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变革下的社会发展形势,太多的案例和事实和数据让我们触目惊心,发生的那些悲惨的事件历历在目,时刻再提醒着我们每一位食药监人;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壮大,祖国在腾飞,近年来诸多数据显示给我们的结论是沉痛的,教训是深刻的,路程是艰辛的,前途的光明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在通过不断完善监管机构,健全法律法规,整合成立加大监管力度等一系列措施来治理食品安全,在以往的基础上赋予了我们食药监管部门新的使命和艰巨的责任,也同时让我们看到了国家领导人与各级决策机构坚定的决心和寄予我们食药监人巨大的信心和美好的期望,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机会,更是一次艰难的挑战!
在如此严峻的社会形势,事故频出的食品安全监管环境下,我们全体食药监人将勇敢的接受挑战,英勇奋战,我们为此骄傲,自豪!
我们作为农村食品监管的守门员,要如何把好乡村老百姓“进口”安全的第一道关呢?
通过调研走访,我们将收集的乡村老百姓最为关心问题整理后认为主要存在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营者、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相关的知识缺乏正确的认识;
二、食用油使用的安全、病死猪肉的销售、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材料和各类化学添加剂的使用;
三、农副产品、禽蛋、畜牧、水产品抗生素、激素剂残留、校园周边劣质食品、集贸市场假冒伪劣食品集中、餐饮行业环境脏乱差、
四、传统食品加工、小作坊生产制售监管上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
这些基层群众反映强烈,农村普遍存在、出现问题概率大的现象,我们调研小组提出几点解决建议,仅供参考:
一、以政府为主导,以点带面引导乡镇、村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理念;指导大力促进一些食品卫生安全的普及知识。不让人们对于所食之物一问三不知。要让人吃得有底,吃得有数。不论市场如何发挥企业如何调整,关键的解决方式还在于政府的态度和参与程度。即政府监管者的思想导向。因此,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首先是强化政府行政主导。在中国目前的治理结构中,行政权占据主导地位,这既是我们的优势,也是一些问题的根源所在。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优势,又尽可能地避免由此而引发的各种监管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市、镇级领导大力的支持与指导,在取得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对所管理的辖区通过消费安全宣传、消费安全知识的技术和信息指导,消费安全的法律法规的正面引导和相关违法案例的反面警示,让经营者、消费者在对食品安全的思想认识上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变;
二、 逐步加大软、硬件建设;提高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业务水平,掌握食品、药品的基本原理、常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能及时在巡查监管中通过细节发现问题;强化监管手段和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配备现代化科学、合理、高效的监管设备实施监管,逐步实现责、权、利统一的现代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科学推动“德治”和“法治”两个车轮同时转动的重要力量;法制规范和科技保障同推进,着力强化监管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不变段提升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
三、依法建立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长效监督管理制度;受农村经济条件和信息传递滞后缓慢的影响,我们必须结合当地经济和人员的实际情况为经营者制定食品经营制度,不能现搬硬套的使用已有的在乡镇一级无法实现和落实的制度;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村食品经营和消费中发现的问题;发挥“法治”和“德治”监管的作用,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分别制定合理的监管措施和方法;从他们容易接受也易于改善的地方着手,逐步的去提高经营者的法律认识和责任意识;如我们一进去就对这些不合格的经营场所采取取缔,查封,停业的措施,这样做合法!但不合理!势必将引发和经营者之间的对立矛盾,也没有如此强硬的手段能保证能取缔!只能循序渐进的引导经营者逐渐规范;要求我们的监管人员在熟悉掌握业务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以礼服人以真诚的服务态度去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和信任;
三、加强监测方法和检测技术的设备配置,让基层监管人员能够准确、及时的发现乡镇一级市场中存在的食品存在的问题,建立一个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信息公示交流平台,各监管所将各地发现的问题食品及时公布,以点带面,全面有效的遏制食品违法犯罪的发生;局级部门最好能够建立机动执法办案队,建立大要案办理制度,在必要时帮助监管所处理打击性质严重、影响重大的食品案件,指挥协调全市办案人员的临时调配,对一地发生的案件可以及时的在边办理边追根朔源,有效的避免了乡镇监管所发现案件违法人员所携带的货物数量少、价值小、性质轻、违法成本低的游击似的违法活动;如果能对每件案件涉案商品都能及时实现实时追踪,第一时间能反查到生产商,加工商等等,一旦发现案件,立刻追究责任,调查摸清来源,从源头抓起,辅以严厉的惩戒措施,我相信,这样一来,必然能极大的震慑制假、造假等违法商贩,在这种体系之下,就不存在什么黑暗的角落,一切的阴暗面都荡然无存,没有了生存空间,违法成本增加,力度加大,速度加快,违法犯罪代价增大,许多抱着侥幸心理的违法行为自然没有生存的空间和条件,到时食品安全肯定会得到极大地改善。
四、加强食品药品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链接,合法、充分利用司法手段加大食品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好乡镇村一级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发现一批,处理一批老百姓关系的热点食品安全问题,如:地沟油、病死猪肉销售、冷冻食品、假冒伪劣食品;强化对违法者的惩戒力度。法律制订得再多再细,如果不严格执行也是不行的。要想从根本上遏制造假行为,就必须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
让造假的成本远大于造假的收益,进而使造假者望而却步。之所以食品安全时间屡屡发生,我觉得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不知道这些危害食品安全的物品是从哪儿来的,怎么来的,只知道事后去解决问题,我觉得肯定不如事先预防问题,这就犹如治水一样,堵而不疏是不可行的,哪里出现问题就扑灭哪里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五、利用媒体曝光宣传,对问题食品重点食品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公众平台、短消息及时曝光,充分发挥舆论产生的正面效力,不遮掩,不包庇,对群众反映的热点、疑点问题及时查处回复;建立一个全面互动的安全监管社会环境;
六、完善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加大奖励力度,严格举报制度,确保举报信息的准确,加强对信息及举报人隐私的保密监督;制定严格的责任追究和奖励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群众和社会的力量,有效提高案源信息及时收集、查处的保障机制;严格规范处理泄露案件信息及举报人信息的制度;
科学管理,合理监管,推动法治和德治两个车轮,转变以收代罚,以罚代管的旧模式,不以收费论英雄,不以罚款论英雄,以监管措施创新、以发现、查处、办理大案要案为考核标准,以服务发展地方经济建设为服务宗旨,以依法构建公平、公正、开放的经济平台为行为准则,以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
食品是人名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要求和基层,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交通、信息建设的快捷、便利、科技的发达,违法技术、手段不断的更新,方式隐蔽,今后还将不断涌现新的违法形势、各式各样、层出不穷的危害食品安全的手段,我们作为食品监管队伍中的一员,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加强学习,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挑战,相信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正确领导和各级政府、社会团体、执法监管机构、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协作与不断完善的社会制度和日渐规范的法律法规的监督管理之下,一定能彻底杜绝食品违法行为的发生,一定能还人民一个绿色、安全的生存环境.
相信党、相信国家、相信法律、相信各级政府的领导、也相信我们这群拥有善良,热情,富有正义,责任感的年轻、勤奋、好学、积极、努力的新一代食药监人在省市局食药监领导的带领下为我们祖国、人民、身边的亲人、子孙后代开创一个美好、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今后,我们将用毕生精力奉献食药监,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时刻倡导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安全消费,用知识的力量和法律的武器,用炎黄子孙一颗赤诚的社会责任心和爱心共同构建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还大地一身绿装,还河流一片清澈,还天空一片蔚蓝!
安全监管报告范文二
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报告
市政府:
7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时强调: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关系企业信誉,关系国家形象,必须高度重视。7月26日温总理签署第503号国务院令,公布施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为了确保《特别规定》落到实处,现就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报告如下:
一、近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2007年是国家总局确定的“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我们以关注民生、维权护法为主线,以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为着力点,以推行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四制”为重点,采取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办法,扎实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周密部署,典型引路,全市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四制”进展顺利
在今年的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工商总局将2007年确定为“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要求全系统加大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力度,切实维护农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今年年初,省局根据山东实际,提出以整体提升农村食品市场规范化,保证消费安全为目标,在农村食品市场引导经营者试点推行“一户多档制”、“食品从业人员实名登记制”、“农村大集熟食证明登记制”、“裸(散)食品标牌公示制”等“四项制度”,逐步建立起农村食品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今年4月,市局召开了专门会议,确定先行试点,成功后迅速在全市推开。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建立“一户多档”6187户,从业人员登记6315户、9043人,熟食证明登记1102(次),制作设立散、裸装食品公示牌7417户、3011块,“四制”建立平均79%。建立食品安全监控点292个,聘请食品安全社会义务监督员477人,设立假冒伪劣食品展厅(柜)66处。检测食品113种,发布消费警示304条,下架退市食品8021公斤、货值11.7万元。检查食品业户2万余户(次),各类市场、超市、商场1478家;查处取缔无照经营732户,吊销营业执照5户,补办执照1673户;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98件,销毁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6150公斤、货值13.92万元。受理申诉举报案件22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8万元。其中,惠民县已基本实现了无缝隙覆盖。山东省局多次到惠民听取汇报,现场查看了农村食品经营业户的“四制”建立情况,非常满意,对滨州市局、惠民县局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四制”推行工作中,全市工商系统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研究部署,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求真务实,积累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是认识到位、思想统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的提高则是工作深化的力量源泉。为强化系统干部职工对推行“四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进对“四制”内容的了解,市县两级局分别多次召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中层干部会、全体干部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大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要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三农”的要务;是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建设平安社会和谐社会的要务;是“建设和谐工商,展示良好形象”的要务。一定要做到履行职责、监管到位、服务社会、展示形象。
二是加强领导,先行试点。市局党组决定:农村食品市场监管是“一把手工程”,“实行年度考核一票否决”。按照市局党组的要求,及时成立领导小组,“一把手”任组长,分工局长任副组长,其他党组成员、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明确职责,细化分工,任务责任到人。市局首先在惠民进行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四制”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5月20日,在惠民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和推广“四制”试点工作。省局有关领导到会讲话,市局党组书记、局长邵立勇针对试点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五项要求:思想认识一定要到位,监管标准一定要提高,监管方式一定要创新,监管工作一定要抓实,督察考核一定要严格。
三是营造声势,强化协调。为强化宣传教育,市局起草《关于强化农村食品市场监管确保食品消费安全的报告》,向市政府进行专题汇报,得到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各县局也以不同形式向县委县政府做了汇报,积极争取理解和支持。惠民县政府转发了县局起草的《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意见》,组织召开了推行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四制”动员大会,反响强烈。目前,全系统先后召开相关会议128次,发表宣传稿件272篇,印发宣传材料近30万份,发布户外公益广告3211条。举办各类培训班(宣讲会)79期,培训(参会)人员5255人次,制发“致广大食品经营业户的公开信”---份,组织人员走上街头,深入农村、走进业户,宣传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识及推行食品市场监管“四制”的目的、意义与具体做法。有的县局在县电视台、电台、县级报刊上开辟专栏,宣传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介绍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四制”。市局通过编辑《食品安全监管专刊》的方式将全系统推行“四制”、强化农村食品市场监管的工作情况及时向市六大班子、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和交流。同时,在市局的支持下,各县分局加强与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局、公安局、城监执法局的协调配合,开展积极有效的联合执法和现场办公,形成了强大的执法合力,为“四制”的推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精心组织,稳步推开。惠民县局现场经验交流会后,我们加强对县分局工作的督导。首先,市局于5月初研究制订下发《滨州市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考核标准》、《滨州市工商局食品监管“四制”打分标准》,明确工作目标、计划和标准,重点对如何落实“四制”提出具体的要求。第二,各县分局选择部分工商所、食品经营业户和乡镇首集进行试点,树立起工作样板,作为推行“四制”工作的教学基地,逐步在辖区展开。第三,狠抓督查指导,很好地执行了“周调度,月通报,季观摩,年考核”制度。邵立勇局长多次带队到县区一线视察调度,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目前,市局已先后组织三次较大规模的观摩。6月底,各县分局进行交叉观摩考评,现场打分。7月下旬,市局组织各县区局长对六县两区推行“四制”工作进行现场观摩、派出工作组进行明查暗访,并就观摩和查访中发现的问题,依据“标准”进行点评通报。8月初全市工商系统工作会上有做了重点部署,第四,在确保“四制”效果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积极宣传教育,坚持不给经营业户增加任何额外负担。创新监管方式,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上。第五,逐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根据《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在全市统一建立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十项制度、不作为连带责任追究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度。各县分局分别建立健全各种责任制度,细化工作措施,建立起局长巡查日制度。在推行“四制”的同时,各县分局不断加强执法检查,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巩固了监管成果。
(二)、成效显著,反响良好
实践证明,农村食品监管“四制”确实达到了农村食品经营主体合法化,经营行为制度化、规范化,食品经营者自律意识显著增强,农村食品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真正实现了政府满意、工商放心、经营者安心、农民群众拍手叫好的多赢局面。
一是农村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经营户说:建立“四制”,使我们增强了法律意识,增加了安全知识;签定合同、索证索票,能帮助我们防范经营风险,消除了后顾之忧;发放信誉卡、公开投诉电话,树立了良好商业信誉,提高了经营效益,实现了农民增收。二消费环境显著改善。“四制”的推行为广大农村消费者营造了良好的消费环境,老百姓说:现在到商店买食品,环境整洁了,商品信息公开了,工商的提醒、投诉电话挂在眼前,买什么还不放心?赶大集,户户都有防蝇防尘罩,人人都挂着身份牌,食品干净鲜亮,吃着味道感觉更好了。三是市场监管效率提高,展示了工商良好形象。建立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四制”,理顺了监管次序,转变了事后监管的被动局面,增加了监管的针对性,提高了监管效率,促进了职能到位;“四制”的推行,完善并强化了经营自律和责任追究机制,排除了众多安全隐患,防止并化解了大量消费纠纷,促进了和谐;党委、政府充分肯定,群众由衷赞赏:工商真正有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四是锻炼了队伍,提高了素质。通过建立“四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增强了团结配合意识;增加了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了食品监管能力;培养和强化了吃苦耐劳、攻坚破难、敢于胜利的精神;全面提高了与群众打交道、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队伍素质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打下坚实基础。
(三)正视问题,实事求是
我们在落实“四制”中,虽然做了一些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离国家总局、市委市政府、省局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仍有部分单位认识不到位,思想不统一,决心不大,信心不足,即使投入了、工作了,未取得应有的成效。因此,急需深化认识,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再动员、再统一,下定决心,狠抓落实。二是有的单位宣传教育开展力度不够,对“四项制度”的培训教育不足,个别单位对业户和群众宣传偏重形式,忽视了效果,业户积极性、主动性较差。三是尤其是偏远农村仍有工作死角,没有完全达到“无缝隙覆盖”的总目标、总要求。四是需要更多创新,需要更加积极地探索和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五是部门协作配合、实施综合监管亟需进一步加强。
二、下一步工作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强食品等商品质量监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特别规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食品等商品质量监管工作,是工商部门依法行政、推进职能到位的必然要求,《特别规定》以严格责任为主线,明确和强化了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责任,加重了相关责任单位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法律责任。要切实加强各级工商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尽快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特别规定》上来,进一步提高对加强食品等商品质量监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食品等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切实把加强食品等商品质量监管作为市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切实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进一步增强工作主动性,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气力,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大力加强食品等商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为广大群众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二)以贯彻落实《特别规定》为契机,充分发挥工商职能,进一步加强食品等商品质量监管工作
1、严把准入关,促进市场主体规范经营。要充分发挥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职能,把好市场主体入市第一道关口,严格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对申请设立食品等商品生产、经营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前置审批的规定,对没有取得有关许可证(照)或者其他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坚决不予登记注册,确保市场主体资格合法有效;要加大对上市销售的食品等商品的监管力度,凡是不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的有关许可证或者没有国家强制认证标志的,要坚决予以下架处理,确保上市的商品质量安全、手续齐全。
2、加大监测力度,严密监控上市食品等商品质量。要充分发挥工商机关现有监测设施、设备的作用,以食品为重点,积极开展商品质量检测,及时公布检测信息,引导广大消费者科学消费。要确定一批辐射面广、交易额大、食品等商品质量问题突出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对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日常生活必需品进行重点监测。要把握好检验机构、适用标准、结果确认、信息公示和后续处理等关键环节,确保监测的科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要大力推行经营者自检、消费者送检和工商机关抽检相结合的监测机制,不断完善商品质量监管手段,及时发现、查处和曝光经销不合格食品等商品的行为,把不合格商品清除出市场,切实维护消费安全。
积极探索,加大投入,加快食品安全信息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尽早建立起覆盖全市的食品等重要商品质量信息电子监控网络,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能。
3、突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整治行动。要结合“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迅速组织开展以食品为重点的声势浩大的商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要继续把农村和城乡接合部作为重点区域、把中小型食品经营业户等作为重点单位、把与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食品作为重点商品,集中力量进行整治。要依法严厉打击无证无照经营、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和假借“送货下乡”名义向农村兜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利用广告发布虚假违法食品等商品信息、商标侵权以及生产经营企业利用合同进行欺诈的各种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对那些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商品图财害命的大案要案,要一查到底,严惩不贷,绝不姑息。要处理好发展与规范的关系,对一般性违法违章行为,要从实际出发,加强教育和引导,促其规范、守法经营。
要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和畅通申诉举报渠道,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对食品等商品市场的监督,加强舆论监督,不断完善食品等商品质量安全社会监督体系。要拿出专门资金,出台奖励办法,公布举报电话,及时奖励举报违法经营食品等商品的单位和个人。
4、大力支持食品等商品连锁经营和行业协会的发展,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发展食品等商品连锁超市,在登记注册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在指导经营方面,积极帮助其健全内部质量责任体系,设立商品质量监管员,扶持其做强做大,使食品等商品的经营主体规范运行。要注重发现和培养典型,及时总结推广,用典型引路,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指导食品等商品经营者成立行业组织,指导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引导协会加强对会员的管理和培训,树立质量和信誉意识,增强依法经营的观念,在行业内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不断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5、以推行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四项制度”为重点,不断探索食品市场长效监管机制。今年以来,我们在农村食品市场监管中推行的“一户多档制”、“食品从业人员实名登记制”、“农村大集熟食证明登记制”和“散(裸)装食品标牌公示制”等“四项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探索建立农村食品市场长效监管机制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要以实现“四项制度”在全市农村食品市场的无缝覆盖为目标,继续探索完善不合格食品退市、召回制度,分层分类监管制度、进货索证索票和检查验收制度、经营者自律制度。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市场开办企业、商品经营柜台出租企业、商品展销会举办企业加强监管,努力实现对食品市场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管。
(三)强化责任,确保《特别规定》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1、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追究。为加强对食品等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工商局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要层层签订食品等商品市场监管责任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凡是在贯彻执行《特别规定》工作中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的,或者对辖区内被大面积举报、被市级(含市级,下同)以上新闻媒体主动曝光、被市级以上通报、一年多次出现商品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责任人员,要坚决严肃追究责任。
2、加强部门协调,形成监管合力。食品等商品质量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多个监督管理部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有关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协调和配合,发现应由其他部门管理的违法案件,应当及时依法移交;对其他部门移送的有权处理的案件,应当立即处理,不得推诿。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牢固工作链条,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3、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市局将对各县区进行检查和组织各县区之间进行交叉检查,对食品等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督导,及时掌握工作情况,查找问题,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确保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及时总结、推广基层的经验,以指导面上工作的开展。
4、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采取集中学习,举办培训班等有效形式,在系统内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使各级工商机关从领导干部到一般执法人员,都要对《特别规定》逐条逐字地进行学习,做到熟记于心,学以致用。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向社会宣传《特别规定》,使广大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了解《特别规定》的基本精神。要及时将监管工作的成果向社会进行发布,加强正面宣传,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监管执法提供强大的舆论保障。同时,要畅通信息渠道,及时沟通信息。要将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遇到的重大问题,向上级局汇报的同时,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
安全监管报告范文三
大水泉乡“两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情况报告
为确保国庆、中秋期间食品药品安全,我乡领导高度重视,对各项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和周密部署,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全力避免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民众饮食用药安全。确保国庆、中秋两节期间全乡平安祥和、安全稳定。
一、及时部署,加强指导为加强中秋、国庆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我乡及时部署“两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监督检查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同时要求各部门加大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有关知识的宣传力度,报道各相关监管部门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实效,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
二、明确重点,加强督查
我乡结合“两节”食品消费特点,针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场所、重点品种,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排查整治。以旅游景区景点周围、农村为重点,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清理、取缔制售有毒有害的“黑作坊”、“黑窝点”、“黑工厂”,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以节日期间消费量大的月饼、蔬菜、果品、食用油、粮食制品、乳及乳制品、肉及肉制品、果及果制品、蜜饯食品、罐头食品、蛋及蛋制品、酒类、调味品等为重点,加大监督抽检和市场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切实维护节日期间食品市场秩序。在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进一步加强投入品管理,严格落实农药间隔期、兽药休药期规定,加强产地检测,严厉打击使用禁用农兽药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信息通畅,及时上报
“两节“期间,我乡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持联络通畅,加强协调沟通,确保群众举报和突发食品安全问题得到及时、果断、妥善处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工作信息报告制度,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及时报告。
四、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在强化市场监管的同时,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保护意识,营造食品安全工作浓厚氛围。将宣传融入到监督检查工作中。做到边检查,边宣传,宣传中检查,检查中宣传,检查与宣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各部分均能积极配合,确保全乡食品安全无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