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失物招领
一年级语文下册《失物招领》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小编在此整理了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失物招领》,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失物招领》课文原文
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去植物园参观。
植物园很大很大,里面的花草树木很多很多。同学们围着园林工人张爷爷,听他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听得可专心了。
中午,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草地上吃自己带的午饭。
准备回家了,大家排好队,唐老师严肃地说:“同学们,刚才张爷爷捡到一些东西,是哪些同学丢的,请到我这儿来认领。”
四十双眼睛睁得大大的,四十双小手在各自的口袋里摸着。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一齐喊:“唐老师,我没有丢东西!”
“不!有不少同学丢东西了。”唐老师说完,举起一个透明的塑料袋,袋里装着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还有花生壳。这些东西都是张爷爷在草地上捡起来的。看到塑料袋里的东西,有几位同学脸红了,那些东西正是他们随手丢在草地上的。他们一个个跑到唐老师面前,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远处的果皮箱走去。
唐老师望望张爷爷,张爷爷望望唐老师,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失物招领》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想一想:你所在的学校有过这样的事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课文里却称作“失物”,为什么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也许这些问题可以成为学习这篇课文的线索。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失物招领》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本课生字较多,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找出学生自学困难的字,进行重点突破。可以把识字、写字的任务分散到各课时中用多种形式完成。
1、注意读准翘舌音声母的字“失、专、准、双”和后鼻韵母的字“同、工”。
2、可以通过比较形近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
先──失洞──同现──观江──工堆、推──准
去──专人──队木──才青──请格──各
3、可以通过比较“洞──同”“青──请”“格──各”,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形声字的规律。
4、可运用小篆认识“双”字,也可结合数学的单双数认识“双”字。
5、造句识字或读句子识字。如:
准备:
我准备送还鸟蛋。
小松鼠准备种松果。
鸭先生准备清扫小路。
我们准备回家了。
6、本课要求写的六个字,全部是既要认又要写的字。建议将写字指导与识字教学结合起来进行,在指导学生分析、记忆字形后,立即进行书写指导。“同”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上包下),被包围部分要往上写;“专”字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点;“才”字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面一点,竖要写在竖中线右边一点;“队”字的指导应把重点放在双耳旁的写法上,要强调“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字的指导可借助“红”和“奶”字的部分迁移进行。
二、朗读感悟
1、检查预习,比比谁读得正确:
一人读一段,一行一行地开火车读,如果前一人读错了,后一人将此段再读一遍。
2、改错读:
教师教读学生读错的句子。
3、自由读:
练习读得流利、有感情,注意体会轻声的读法。
4、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边想边议:
到底有没有同学丢失东西?“失物招领”中的“失物”本来是指什么?在本课指的是什么?唐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5、教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
6、朗读全文:
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回家后将这件事说给家人或朋友听。
7、完成课后“读读比比”,读一组,比一组:
读,积累词汇;比,区分每一组字。
可先在小组内读读比比,然后在全班读读比比。最好能借助课件或卡片,帮助学生找出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三、实践活动
找“失物”:
找一找在校园里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它们扔到果皮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