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2017-03-14

创设教学情境,作为加强学生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创设现实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促进他们用兴趣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而且可以使间接经验的学习由直接的生活经验作支撑,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一、研究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各维度教学目标的落实点

课堂教学总是要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有一定学习内容的预设。教学情境是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服务的,因此,教师要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必须认真学习和弄清学科课程标准中相应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在本课教学中的具体落实,弄清课程的性质、目标、学习的内容框架,认真学习和落实课程标准中相应的教学和评价建议。许多教师在长期旧课程的教学中形成了过于依赖教材的习惯,备课中对自己使用的课本研究得很多,上课时基本按教材的顺序照葫芦画瓢进行教学。但是,他们却没有认真去读、去理解课程标准中有关学段目标、相应学习领域的具体标准以及课程实施建议等,自然,他们就很难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创设适合自己班级学生认知状况、生活实际、蕴含多维目标要素的学习情境。新课程主张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创造与开发。教师要由对教材的挖掘钻研者走向对课程开发的设计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教师要在教材面前有所作为,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根据本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实际和课程资源状况对教材进行选择、取舍、重组等是教师的专业自主权。

二、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和生活经历,使用与学生生活和实际经验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素材

教学情境是为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构建的环境。一位课程专家指出:“你要把学生领到你要他去的地方,你必须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好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学生熟悉的,是学生个人经历中可以找到或相似的、可以理解的东西。你要创设一个成功的教学情境,你就必须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教师应当通过家访、与学生交谈以及师生共同参与各种活动等各种机会,深入了解学生,积累各种有用的素材和信息。只有这样,在我们创设一个教学情境时,才能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找到并筛选出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挑战性的、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的课程资源。当然我们还要注意,教育既不能脱离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

三、认真在丰富的课程资源中进行筛选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课程资源的意识,把可利用的校内、校外、自然、社区的课程资源以及信息化的课程资源都开发利用起来,这样我们才可以有大量可供选择的素材,并从中筛选出最适合的用于创设教学情境。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面临的不是创设一个或几个好的教学情境,而是每节课的教学情境都是恰当的、有效的,这需要大量的课程资源的支持。我们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同时,教师还应当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提高利用率。

四、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和教学方案

当我们准备创设教学情境和制定教学方案时,必须解决下列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的教学情境与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教学方案的编制。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我们可以设计几个方案,必要时要有代表性地选择对象征求一下学生的意见,也可以多与其他教师进行一些讨论,然后再确定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情境的创设时要考虑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合理的概念支架。这种支架中的概念是为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可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并在教学情境设计中将各种要素蕴含其中,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传统课程的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教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该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影视导演对剧本的处理是一种再创造,同样,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的、艺术的加工和拓展,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这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