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小故事集精选

2016-12-02

很多小故事不仅仅学生可以了解,就算是成年人也可以看看,了解以下当时的那个背景下的小故事,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中华历史小故事集精选

中华历史小故事集精选:高欢是谁 北齐高祖高欢为什么会输给宇文泰

南北朝时代,大大小小的政权犹如昙花一现,在世人面前纷纷呈现又倏忽间消逝。北齐作为北朝的朝代之一,它的出现与它的主人高欢一样,是历 史的必然。即使北齐存在的时间短暂,但它的出现无疑为历史又增添了几分别样的色彩。

北齐神武帝高欢(496——547),祖籍渤海蓨(今河北景县南),名贺六浑。高欢所建立的政权是鲜卑族的,而他本身却是一个汉人,一个汉人建立 了鲜卑族的政权,在外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但是高欢就是要让世人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高欢能够在鲜卑建立自己的政权, 都源于他的祖父高谧曾为北魏侍御史,因为触犯法令全家被迫迁徙到怀朔,怀朔是鲜卑人的聚居地,高欢从小就跟着祖父来到此地,自然而然更像 一个鲜卑人,史称他“累世北边,故习其俗,遵同鲜卑”。

一家人从中原来到鲜卑这样偏远的地带,本就十分艰苦,加之高欢的父亲高树,是个不成器的家伙,整天只知道游手好闲,有一日没一日地混日子 ,家境中落,遇上不争气的父亲,高欢的生活确实好不到哪里,他一个落魄的汉族贵族,在鲜卑族既没地位又没势力,碍于种族差异,还会受到鲜 卑人的冷眼相待。这样一个怎么看,似乎前途也不怎么好的高欢,却能够得到鲜卑族的白富美的垂青。从此,高欢有了另一个鲜卑族的名字“贺六 浑”,还多了一个贤惠的妻子娄昭君。

高欢是北魏末年崛起于北方的一个军阀,在他手上,北魏王朝最终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后来高欢在东魏的基础上建立了北齐王朝,建都邺城。他的 崛起还要追溯到北魏末年的六镇起义。六镇是沿长城而筑的六个军,这几个军镇受汉化程度较大,六镇兵民被边缘化,还受到朝贵的鄙视和轻蔑。 因为镇军将领与兵民发生冲突,而导致六镇起义,镇兵镇将遂起义,相互兼并攻杀,乱作一团。高欢先后投靠杜洛周、葛荣、尔朱荣。最终受到尔 朱荣的重用。

高欢随即加入了尔朱荣队伍,在尔朱荣的率领下开始“清君侧”,第一个目标就是葛荣。葛荣的军队虽然庞大,但毫无军纪可言,他们就像是流亡 者,专事屠杀掳掠,不懂笼络人心又为非作歹的葛荣军,最终还是被尔朱荣的军队给打败,因为高欢在葛荣帐下待过,又为尔朱荣从葛荣手下招徕 了几个大将。一时,尔朱荣威震天下,强大的尔朱荣吸引了另一个能者的投靠,此人就是宇文泰。葛荣失败后,高欢收编葛荣余众,发展成为了自 己的势力。

尔朱荣一面爱惜这个将才,一面又暗中提防,以免高欢功高震主。天有不测风云,永安三年,尔朱荣被孝庄帝杀死。一时间,尔朱家族陷入了皇位 争夺战,高欢此时却不急于动手,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待其内部势力互相厮杀疲乏后,高欢趁势而入,尔朱兆责骂高欢反叛尔朱氏,随即两 军陷入恶战,尔朱兆军大败。过了几年,高欢将尔朱家族的人,一个个拔除干净了,本来高欢与皇位只差一步之遥,但是宇文泰的出现却让他的人 生就此止步。

在北魏做丞相的高欢与宇文泰素来不和,宇文泰居然敢劫持天子跑到长安去了。高欢只好另立一个皇帝,从此以后北魏分裂成了两个国家——东魏 和西魏。而此二人也因此彻底反目。南北朝历史上因为有了高欢和宇文泰这一对智略相当的绝代英雄,才更显得波澜壮阔,大气磅礴。

北魏后期高欢的实力比宇文泰强多了,可是宇文泰建立的北周却最终能消灭高欢后人建立的北齐,高欢到底哪里输给宇文泰了?

首先,两军的统率来看。高欢是以消灭对方为目标,而宇文泰不过是转移国内矛盾而挑起战端,高欢几次攻打宇文泰都没能打下,反而越打越没底 气,还把命搭在玉壁一战中。高欢手下基本都是成名大将,他却没有用好,宇文泰一个草莽出身的小子,靠着义气与士兵出生入死,逐渐在作战中 与士兵建立了身后的感情,提拔了许多干将,很多原本效力元魏宗室的,但到后来,纷纷投奔宇文泰旗下,而且终宇文泰一生都忠心耿耿,毫无二 心,可见宇文泰的个人魅力。

其次,在为品性方面,宇文泰平定叛乱后会好好安抚当地百姓,而高欢这边,汉人杜弼要求高欢出兵之前先严惩那些作恶的鲜卑武将,高欢却不以 为然,认为战士在战争中抢点百姓的东西无可厚非。如此之下,高欢和宇文泰到底谁更适合当一国之君,一目了然。

中华历史小故事集精选:萧绎的妻子是谁儿子是谁 萧绎最后怎么死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再辉煌再成功的人生终究抵不住时间的流逝。萧绎曾经的光辉岁月,风流人生早就随着一个帝国的灭亡而消散了 。只是夏始春余,叶嫩花初的时节,我们还会忆起萧绎“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的旖旎风光。

梁元帝萧绎(508年9月16日―555年1月27日),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南北朝时期梁代皇帝(552年―554年在位) 。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

梁元帝也是一个爱好读书与喜好文学的君主,萧绎少聪颖,好读书,出身皇族,萧绎自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善五言诗,五岁能诵,稍长遍览群书 ,下笔作文不落窠臼且行云流水,亦长于绘画,擅画人物,他的画人物形象准确,神情自然生动,能表现出不同地域、国家、民族人物的外貌和气 度。诗画双绝的萧绎,是名副其实的文学人才。他犹喜作诗,他的一生著述甚多,由于,时人崇尚艳丽,他的仅存的一百一十余首诗歌,赋九篇, 皆是轻艳绮靡的宫廷诗,当然不乏清丽之作。他的重要著述《金楼子》对文学理论的贡献极大,只是到了后代多散佚。萧绎爱读书聚书,重视经、 史之学,特别是史学,这一趋向与他的早期教育颇有关系。他的文学趋向,也总是不废“学”的方面,这是他作为文人的坚守。

萧绎是个文人也是天子,他游走在两种身份之间,若在天下与文学之间选择,萧绎可能会选择后者,只是建国的使命落在萧绎肩上,萧绎不得不扛 起这个重任,若能舍弃帝位,萧绎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作为文学家的萧绎,只是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认真钻研著书立说,喜欢在文学的世 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土地,四十几年来一直辛勤耕耘在文学领域的萧绎,“自聚书来四十年,得书八万卷”藏书十分丰富,自称“韬于文士, 愧于武夫。”他擅长作五言诗,由于受时局的影响,所做的诗歌多轻靡绮丽,偶有清丽之句,诗歌的格局不大,但是他所著的《金楼子》却对中国 文学史的贡献极大。他亦长于绘画,擅画人物,他的画人物形象准确,神情自然生动,栩栩如生。可惜,一个诗画双绝的才子,无心政治却偏偏坐 上了帝王之位。

萧绎其人,亡国皇帝中的一个,他本应该在历代亡国之君中享有更高地位,在历史上的人气还是略显单薄了些,比起隋炀帝、南唐后主这些大名鼎 鼎之辈,他简直处于被历史遗忘的角落,至今甚少为人所知。而他也是个极其复杂的人,他被世人称作“才子皇帝”,遍览群书,却没能治理好国 家,却在江陵被围城时,命舍人高善宝放火焚烧图书14万卷,包括从建康为避兵灾而转移到江陵的8万卷书,自称“文武之道,今夜尽矣!”“读书 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将罪责全归于读书上。作为普通人,他极其平凡,生理上的缺陷令他背负自卑,生性猜忌;作为人夫,却被妻子嘲笑 ,戴绿帽子;作为手足,他又残害兄长、子弟。他是多愁善感的才子又是心狠手辣的君王,两种身份驾驭下的萧绎,很快被残酷的战争彻底击得粉 碎。曾经繁盛一时的萧梁王朝也被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所取代。

俗话说才子配佳人,能够做萧绎的妻子又是个怎么样的人?萧绎有记载的后妃有五位,分别是:徐昭佩,生武烈世子萧方等,益昌公主萧含贞;王贵嫔,生贞惠世子萧方诸、始安王萧方略; 袁贵人,生愍怀太子萧方矩;夏贵妃,生梁敬帝萧方智;王良人,王贵嫔妹妹。其中,最出名的是给 皇帝戴了绿帽子的徐昭佩,徐妃是历史上著名的“徐娘半老”典故里的那个徐娘。徐娘做事大胆出格,屡屡用“半面妆”的方式来讽刺萧绎的一只 眼,最后被萧绎逼迫自尽,凄惨结尾。而萧绎自己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

执政两年,萧绎在政治上并没有大的作为,他将亡国的罪责归咎于文化,疏于政事的萧绎不敌宇文泰,最后梁被西魏所灭,而自己为侄子萧察以土 袋闷死,年仅47岁。他的儿子萧元良、始安王萧方略都被杀。

如果萧绎能够早日悔悟,那么如今的梁国又是另一种景象了。

中华历史小故事集精选:萧绎的生平简介 梁元帝萧绎一个怎么样的人

南北朝的时候,国家大事再大也阻挡不了文人吟诗作赋的情趣。舞文弄墨的才子们,在感慨着国家动荡山河日下的同时,无能为力又只有耽于酒色 ,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与这些文人有相同兴趣的萧绎,因为所处高位,因而他的放荡与闲适,多被后人冠以不务正业。

“妖童媛女,荡舟心话: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 倾船而敛裾。”一首采莲,将采莲女的神态,动作刻画得入木三分,也让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水光潋滟晴方好的和煦风光。这首《采莲赋》的 作者正是萧绎。

梁元帝萧绎(508年9月16日―555年1月27日),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南北朝时期梁代皇帝(552年―554年在位) 。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梁元帝也是一个爱好读书与喜好文学的君主,萧绎少聪颖,好读书,善五言诗,五岁能诵,稍长遍览群 书,下笔作文不落窠臼且行云流水,亦长于绘画,擅画人物,他的画人物形象准确,神情自然生动,能表现出不同地域、国家、民族人物的外貌和 气度。诗画双绝的萧绎,是名副其实的文学人才。他犹喜作诗,他的一生著述甚多,由于,时人崇尚艳丽,他的仅存的一百一十余首诗歌,赋九篇 ,皆是轻艳绮靡的宫廷诗,当然不乏清丽之作。他的重要著述《金楼子》对文学理论的贡献极大,只是到了后代多散佚。

作为文学家的萧绎,只是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认真钻研著书立说,喜欢在文学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土地,四十几年来一直辛勤耕耘在文 学领域的萧绎,“自聚书来四十年,得书八万卷”藏书十分丰富,自称“韬于文士,愧于武夫。”江陵被围城时,承圣三年十二月初二日,元帝入 东合竹殿,命舍人高善宝放火焚烧图书14万卷,包括从建康为避兵灾而转移到江陵的8万卷书,自称“文武之道,今夜尽矣!”“读书万卷,犹有今 日,故焚之。”江陵焚书被视为中国的文化浩劫之一,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又不得不时刻提醒着自己的使命。

南朝梁元帝,作为家里的老七,初封湘东郡王,后任侍中、丹阳尹,成功控制了长江中上游。后侯景之乱,叛梁围建康。萧绎便派儿子萧方率军万 人前往解围,他随后又派王僧辩击溃哥哥萧纶,向西魏称臣趁机袭击了弟弟萧纪,翦除了两个后患后,萧绎称帝的目的便达到了。天正元年,江陵 迎来新的主人,萧绎。

在没有当上帝王之前,萧绎只是个不贪慕声色犬马贵族生活的文人,一心想要著说立说,相反因身居要位而性矫饰,多猜忌。萧绎即帝位之后,其 弟武陵王萧纪称帝于益州;于是萧绎便派兵前往四川消灭萧纪,同时也请求西魏出兵支援。此举给了西魏可趁之机,益州因此沦落敌手。承圣三年 ,萧绎给宇文泰写信,要求重新分定天下,言辞傲慢无礼,此举引发宇文泰的不满,于是宇文泰命令于谨、杨忠等将领以五万兵马进攻江陵。萧绎 不敌宇文泰,战败的萧绎毕恭毕敬地给宇文泰写了封降文,期望得到一条活路。但是没想到等来的却是灭顶之灾。

执政两年,萧绎在政治上并没有大的作为,而他将亡国的罪责归咎于文化,萧绎没有去检讨军事上、政治上的教训,却把责任一股脑儿推在那些书 本上。文化成就了他,他也成就了文化,但他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他的确无能为力,终致亡国。不久为侄子萧察以土袋闷死,年仅47岁。太子萧元 良、始安王萧方略皆见害。身死国灭,被人草草葬在郊外。满腹经纶、锦绣文采的萧绎,就这样被一堆荒草掩埋了。

中华历史小故事集精选相关文章:

1.中华寓言小故事精选

2.中华寓言小故事集

3.中华励志小故事大全

4.中华传统小故事

5.古代搞笑故事大全精选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