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拳推手的秘诀
推手是很多习拳者练到一定程度都追求的目标,推手是在太极拳的基础上更高一个境界。也是太极拳的特点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吴式太极拳推手的秘诀。欢迎阅读!
简述吴式太极拳推手的秘诀
太极拳的形成主要是依据我国古代阴阳理论结合,太极拳的核心就是以阴阳变化为灵魂。
天地即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存、变化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这两方面因素既对立而又统一,无阳不生,无阴不长,万事万物都是以阴助阳,以阳助阴,阴阳互助。吴式太极拳的推手或技击要求式势处处都要体现阴阳相助的理论。
比如前进为阳,但意念要放在后面,以阴助之;后退为阴但意念要放在前面,以阳助之;左右上下皆然。进攻或化解的式子和意念的大与小也是一对矛盾。进攻时气势要大,可以神充天地,势满寰宇。但打的点越小越好。叫“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从太极的字面理解,太极的太有大字和一个点构成,这就是寓意着无限大的宇宙,在这无限的宇宙里是由无数的点构成。
原子极小,但用现在的科学技术手段还可以继续分裂成更小的粒子。大和小的阴阳对立理论应用在推手和技击上,要求我们气势可放至无限大,而打的点可以小至极点。接触点越小,威力越大。
如果对方推我,我化解时想一大片就化不开,我想一个点就容易化开。我打对方时也是这样,想打他的一个点,对方就无法抗拒,威胁也大。阴阳的内涵极为丰富,外延非常广阔。以推手而言,虚实是阴阳,“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刚柔亦是阴阳,“刚在前兮柔后藏,柔在先兮刚后张”;开合也是阴阳,在太极拳推手中所有的阴阳都离不开开合,《五字诀》曰“合便是收,开即是放。能懂开合,便知阴阳。”
太极拳练习中所有的开合都离不开呼吸,盖吸是自然提得起,呼是自然沉得下。
阴阳之理要贯彻到练太极拳者在体用过程中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各个阶段;功至上乘,对阴阳悟的越透,实践越多,化打的点位越小,所显示的效果就越神奇。
我们从太极拳界常说的“太极拳十年不出门”“古人穷毕生之精力,难尽其奥妙”的拳谚中,也可充分体会到掌握太极拳精髓奥妙的难度。
拳论曰“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越练越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太极拳在体用上欲登高大成必须在苦练的同时,把体悟阴阳的功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舍此他求,则很难成功。
练习吴式太极拳推手的三阶段
一、练功初期
吴式太极拳推手练功初期,应当对方是炊事员.我方是就餐者。对方的职责是做饭,我方任务是吃饭.消化。如何做饭?
如何消化?需要双方天天切磋,认真研究。
推手练功初期.切不可双方都当炊事员。如果双方都当炊事员,争着抢着做饭,谁也不想吃饭,不想消化,双方势必非“顶”即“抗”,处处“双重”.此乃推手练功之大忌。
二、推手练功中期
推手练功中期,应当对方是司机.驾驶着公交车,我方是乘客。
公交车行驶速度的快与慢.是司机的事,与我方没有关系。作为乘客坐在车上应稳稳当当,随车而行:不可坐在车上乱动,胡动。如果坐在车上乱动,妄动.一者违情悖理,大可不必:二者必然会导致被动与危险。
三、推手练功后期
推手练功后期,不论任何人都习惯于用力气,这可以叫做“陆军”。因为“陆军”战争方式经常是阵地战。但这不是吴式太极拳练功修炼的方向。
吴式太极拳练功修持方向.应当是由”陆军”修炼成“海军”。”海军”取一个“水”字。吴式太极拳功夫.形体应当“如云似水”,极柔极软,遇阻则止,逢隙则入。
吴式太极拳功夫,还须将”海军”修炼成“空军”。“空军”取一”空”字。”由重练成轻.由轻练成空”“全体透空”“妙体空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这才是吴式太极拳功夫修炼的最高境界。
吴式太极拳的练习技法
五字诀
静:思想要高度集中,不能有杂念。但是人的思维是复杂的,要使中枢神经系统高度集中,处于单一的兴奋状态,实在不易。那么,怎样才能使思想集中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使自己的动作尽量做得正确。换句话说,就是动中求静,适样比较容易见效。久而久之,即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境界。
轻:太极拳中的“轻”,不能因单纯不用力来解释。轻是相对于重而言的。太极经中说:“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虚”,轻就是不能用“暴发力”,其次是避免双重。轻也可作“柔”的解释,“极柔软然后极坚刚”适就是说明轻的灵活性,轻也不是松懈,松懈和暴发力均为太极拳大忌。轻是有力不用,所以说“似松非松将展未展”为太极劲。太极拳的动作,手、眼、身法、步法,都介于有力无力之间,呈现将展未展之势,虚实宜分清楚,才能构成“太极劲”,懂得这个劲,则是练太极拳高级阶段,只有在长期锻炼中,默识揣摩,才能从心所欲。
慢:练太极拳要慢,但不是停顿。慢是相对快而言,慢的原则是要求“贯串”,不能有断绩。太极经中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所以练太极拳时、要求动作前后要街接,所谓“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使全套动作连绵不断,节节贯串,动作之间不能有意拖延。一般来说,一套拳大约应控制在25-;50分钟之间为适宜。锻炼有素的人,每次打完整套拳的时间,基本相同,这就是功夫深的具体表现。
切:即是认真的意思。练太极拳需要切切实实地下功夫,不可草率行车,无论哪个招式,都要做到准确。虚实要分清楚,动作避免欠缺,立身须中正安舒,“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切的另一个意义是研究,练拳时不研究,练后要回忆,哪个拳式练错了,今后再练时要更正。这就是切、磋、琢、磨的工夫,如此下工夫则进步快矣。
恒:就是“定时”、“定量”,首先是持之以恒,无论是严寒或酷暑都不能间断;其次是定量,根据各人体质和时间,制订相应的时间和运动量。时间舆运动和量均需逐步加强,才能逐渐提高水平。
静、轻、慢、切、恒五个方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在练太极拳时,只能并存,不能偏废。
生理要求
练太极举生理上的要求和和心理上的要求,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心理上的要求属于精神方面:生理上的要求则要落实到身体各部位。
(一)虚领顶劲,(顶头悬)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练太极拳时要求头部正直,下颌稍向内收,但不能用力收,否则僵硬,颈部要灵活,但不能晃动。这三项要领构成“虚领顶劲”。无论身如何转动,这个姿势不能变动。
(二)涵胸拔背:涵是向内收敛之意。练习太极拳时尤忌挺胸,挺胸易于导致躯干僵直,影响气的上升,压胸易使闭气,此二者皆不合太极拳的练气方法。涵胸是胸微微沉下,肺则向下开张,肺活量自然加大,气则沉丹田矣。拔即向上提的意思,拔背是用头将背微微提起,有了虚领顶劲,背部自然提起,使脊柱垂直,则中枢神经安定,所以,涵胸与拔背是相连的。作好虚领劲和涵胸拔背。则满身轻利矣。
(三)沉肩坠肘:沉肩垂肘与涵胸拔背都是互相关联的。肩不沉,则胸廓以上皆受束缚。坠肘也是重要的,肘不坠肘则动作迟滞,力不能长,两胁失去保护。
(四)松腰垂臀:练太极拳腰部是重要的,故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松腰就是要求腰部要轻松,使身体动作运转轻灵。因为太极拳的运动变化皆系于腰。腰松关系着身体的下部着力,不致有头重脚轻之弊。垂臀就是臀部不能突出,突臀会造成松腰的障碍。
(五)裹裆含腚:裹是包起之意,裹裆是大腿肌肉由外面向襄面包裹,臀部不翘,肛门自然向上提,称为含腚。
(六)尾闾中正:是顶头悬的延续动作,只要顶头悬做好了,脊柱自然会正直。做到了虚领顶劲与尾合中正,就能使全身处一种兴奋状态。
(七)气沉丹田:气沉丹田就是使横膈膜下沉,成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方法能促使呼吸饱满,精神振奋,有利于动作顺遂。
行气法
练太极拳要求练心、练气、练身、三结合。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讲“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这里所说的心,不是血肉之心而是指大脑皮层的思维活动,近似于通常讲的“以意领气之意”,但心和意还有区别,拳谚讲的“心动意动”说明心和意之间是主从关系,心为主导,意随心动,致于以心行气的“气”也可以分为二种,一种是有形的呼吸气体,一种是无形的元气。适二种气也有关联,练拳时首先要呼吸平稳。要保持常时呼吸的次数和呼吸的深度,久之自然成为深呼吸,是练太极拳的自然发展,而不是故意造成的。元气是人身的元阳之气,也就是“以心行氧”之气。元气充足。则人的精神饱满,声音洪亮,体格强健,年老不衰;元气消耗过多,则人精神不振,声音喑哑,体格衰弱;元气耗尽,人即危矣。中医所谓调和气血,这个气就指的是元气,元气衰了,用药滋补就难以奏效。太极拳的特点是由动中生静,静中养心,以意行气,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练气的要求,首先是使呼吸平稳,由平稳而达到深呼吸,不可故意改变平稳的呼吸方式,用静、轻、慢、切、恒的方法练习太极拳的功架,久而久之,动作自然配合呼吸。十三势行功心解上讲的“能呼吸然后能灵活”,能呼吸自然能养元气,元气自然沉到丹田,达到增强元气的目的,自然能运到周身,也就是“气遍周身不少滞”的
目的达到。以上各节都有关联,要深加体会,自然贯通,达到延年益寿,非作枝梗之末也。
吴式太极拳推手的秘诀相关文章:
1.吴式太极推手教学
2.武式太极拳推手的技巧介绍
3.吴式太极拳推手的四个基本理论
4.吴式太极拳的推手信息
5.太极拳的整劲和寸劲的练习技巧
6.太极拳八大基本功法
7.当今太极武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