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论文
在我国,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环节。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工作薄弱,是企业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的重要原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风险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企业风险管理论文范文一:企业施工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作为当前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管理方法之一,在现代建筑规模逐渐扩张的影响下显得更加重要[1]。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很多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没有形成有效系统的风险管理意识,缺乏风险管理专业性人才,要想保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能够在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1建筑企业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
1.1合同法律存在的风险
建筑施工合同作为施工企业所有风险的诱发因素,若合同存在缺陷,则必然会导致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处在被动地位[2]。在实际招标阶段,很多招标文件都是对施工企业产生单方面约束的条款,而这些不平等、不合理的条款必然会给施工企业的发展和运行带来影响。业主拖欠工程款、供货渠道难以及价格波动较大等因素都导致合同法律存在一定的风险。
1.2技术与环境风险
首先为地质地基条件,工程发包人结合相关的地基技术要求、地质材料评定的地基条件和实际状况存在差异;其次,为水文气象条件,包括各种异常天气、自然现象等;最后包括施工准备、设计变更或者图纸供应达不到要求,技术规范以及施工技术协调性等。
1.3经济方面的风险
受到当前市场环境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一般都承担着经营职责,缺乏有效的资金流支持。首先,施工企业需要垫付较多的资金,包括各种保证金,这就让企业应收账款相对较多,这些应收账款占据企业部分现金流,或者逐渐发展成坏账、呆账,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能够顺利购置施工所用的设备,在费用支付期间需要向银行贷款来获得相应的资金,从而导致其资产负债率逐渐上升,企业信用评价指标开始降低[3];其次,要素市场价格也是经济方面存在的风险,要素市场包括材料、劳动力、设备等,这些因素出现的市场价格变化、价格上涨将会对工程承包价格产生直接的影响;再者为金融市场因素,这种市场因素包括货币贬值、利率变动等;然后为资金、材料设备的供应,表现为发包人供应的材料、资金和设备因为质量不达标诱发项目施工风险;最后为国家政策调整,政府有关部门对税种、工资、税率进行宏观调整之后,可能会对建筑施工企业造成一定的风险。
1.4竣工结算存在的风险
所谓的结算风险就表示项目工程结束之后,业主拒绝结算、不能够按期结算等,这种风险的存在会对施工企业产生困扰影响。施工后期业主因资金缺乏也可能使施工企业无法顺利收回工程结算尾款,导致施工企业需要承担较大的资金责任,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导致工程保修时间不断延长,工程保修费用、工程项目成本进一步增加,诱发相应的财务风险。
2做好施工企业风险规避以及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2.1施工企业风险规避措施
首先为风险回避,表示在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进行变更之后,从根本上消除风险的出现或者风险产生的各种计划。也表示利用各种措施来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目标不受到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是一种全面彻底消除风险影响的措施。其次为风险转移,表示风险承担者通过有效的途径把风险转移到其他相应的承担者群体上,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较为多样化,例如在招投标阶段通过对保护性合同条款进行设定,而将风险转移给对方;利用担保把风险更好地转移给担保人;承包商和业主对工程建设项目相关的险种进行投保,将风险转移到保险企业。再次为风险减轻,这表示工程建设项目将风险后果和概率降低到能够接受的程度,风险减轻的基础条件就是承认风险事件客观存在,然后通过适当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消除风险诱发的损失。最后为风险自留,表示明确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但是,在对其他风险应对策略进行考虑之后,为了能够满足可行性、经济性的要求,仍然将风险留下,当风险出现一定损失之后,则需要通过项目主体的财力来对财务出现的资金损失加以弥补。
2.2提升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工作水平的相关措施
1)提升企业风险辨识力度。风险辨识作为项目施工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工作,首先,在施工之前要能够对相关资料加以收集,包括生态、自然以及社会环境,作业区域等;其次,要能够对各种不确定性加以分析;最后,要能够对风险事件加以确定,并对项目风险辨识清单进行编制[4]。
2)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合同谈判是对合同风险进行合理有效规避的主要措施之一,有效科学的合同谈判能够让使用企业规避更多的不公平条款,从而让风险能够在双方实现合理分配。在进行合同谈判时,要能够坚持反被为主的原则,明确规定业主需要承担的各种风险。
3)做好项目投标风险控制工作。在进行项目投标时,要能够组织专业工作人员对工程项目本身、合同条件、技术要求、工程量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综合了解并调查建筑施工市场发展动态以及行情,对项目经济标的进行合理科学地编制[5]。在对投标策略加以选择时,建筑施工企业要能够综合分析自身优劣势、目标利润,并对对方的竞争实力加以剖析,对投标项目特点、业主提出的要求进行分析,更好地实现对症下药。选择正确积极的投标策略,从而在夺标的同时达到经营目标的要求。
4)做好竣工结算以及风险管理后评估工作。建筑施工企业需要能够按时有效地对工程竣工决算加以编制,对于设计变更部分、业主原因诱发的停工损失,场地自身原因诱发的材料倒运费等问题,要能及时有效地利用现场签证来对合同价款进行追加,并实施工程结算。将签证以及合同作为主要依据,合理、合情、合法地要求赔偿。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后评估主要是对风险管理结果、过程、效益进行客观、系统的评价。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在对项目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检查之后来确定风险管理目标是否能够实现,选择的风险管理方法是否科学、恰当,风险管理收益以及成果是否合理等。在进行分析以及评价之后找到成败的各种原因,不断总结经验,从而为提升施工企业风险管理以及风险防范提供更多的参考。
3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风险管理作为有着高风险的工作,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影响下,有工程项目就有利润、收益的时代已经消失。施工企业要想通过项目获得更大的盈利,就要能够具备相应的风险管理水平,更好地对外界存在的风险加以抵抗,通过采取风险转移、风险防范等措施来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顺利完成项目施工的同时,提升自我综合竞争优势。
企业风险管理论文范文二: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分析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按照其长期发展的战略方向的要求,做到内部资料的全面与精确,使企业的财务得到有力的照顾,资金的运转能处于有效的监管之下,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展目标。企业做好内部控制,是降低其财务风险、使其经营项目能达到预期的设想的有力保障。财务部门主管领导必须意识到内部控制不等于风险管理、财务部门应构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企业应构建合理财务团队。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内涵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名称,它是经过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制定和实施的,其存在的最终归属在于保证正常的经营效益,提升工作效率,增强财务报告的安全度。企业的内部控制包含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个整体大方向。以上定义是经我国的专家学者研究得出的,以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同时突破把认识停留在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或内部控制的局限,使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逐步向全面而科学的方向发展,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产生明确的指导作用。
(二)风险管理的内涵
任何事物、项目和企业在正常的运作过程中都避免不了风险的存在,经过长久的实践经历和经验总结,各个企业逐渐认识到风险管理必然从单项业务、或者各个部门方面加以考虑,其次需要结合风险组合的规律,进而提升到整个企业的高度上来。由此,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进入到全面管理的阶段。企业风险管理的含义主要是针对在整个经营过程中,为了达到整体的经营战略目标,将各类不确定因素引发的结果调控在可以掌握和接受的范畴内,从而采取的方式及其实施的全过程提出的。ERM框架显示,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且较为明显地受着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旨在从经营全程识别可能引发企业的潜在危险的因子并管理风险。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一)风险管理框架结构在内容上涵盖内部控制
就国内目前存在的风险管理研究理论体系来看,COSO《内部控制统一框架》等等研究成果均在定义风险管理的同时囊括了内部控制的内容,风险管理的目标就包括内部控制目标,风险管理的要素也包含了目标设定,事件识别和风险对策三方面。以此,不难发现,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在内容上表现出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实质内容存在差异
当然,在考虑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紧密联系之余,必然要考虑二者的区别。首先,内部控制是隶属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小分支,而风险管理则是贯穿企业的运行全程,更多的与风险相联系。第二,风险管理已经被正式规定在“对企业的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领域,呈现正面趋势的现象被当作机会;然而风险与机会的定义区分并不明晰。第三,风险偏好、容忍度、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等方面已经在理论研究中占据很大比例,然而他们并没有出现在内部控制框架之中。
(三)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现实基础是一致的
在所有企业的经营运作中,其所有权与经营权都是分离处理的,这是避免股权交易与股东变换打断企业运转的连续性的必然措施,同时可以促进达到使资金和企业工作能力更科学更高度的结合的目的。但这种措施同时会诱发新生的风险,会加剧企业管理者和各个股东的利益矛盾。不仅如此,有限责任制的公司这个格局本身就是一个隐藏着风险的因素,可能会在后期经营中对债权人利益造成不利影响。企业在投资高风险项目时,可能会得到比较可观的经济收益,但这些收益对半进入了高层股东的腰包,从属的债权人分取的只是固定不变而比较低廉的利息收入;相反,遇上项目失利的情况,股东只需要担负投入所对应比例的责任,而由债权人来负责破产造成的后果。由此可见,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收益与风险严重不平衡的经济行为。
三、财务部门应加强内部控制规避企业风险
(一)财务部门主管领导必须意识到
内部控制不等于风险管理风险防范是内部控制的前期举措,并且在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中占据重要的比例和地位,但是必须认清的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两者是存在巨大的差异的。具体说来,就是内部控制基本只具有提防风险的作用,与转嫁、承担、化解或分散风险这些实践色彩比较浓重的名词无太大的关系。风险管理中,涉及到风险的识别、评估、对策及其监测等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如果要把内部控制定位到风险管理系统中的话,可能就可以说与风险识别、评估最为相似且紧密相关。以风险识别和评估为前提进行的内部控制,其工作作用也仅限于规避经营管理活动中经常发生的错误和风险。所以,相关的企业经营和管理者在进行风险处理的同时,不能把眼光仅仅放在内部控制的角度上,必须同时关注风险管理的内容,将两者有效地协调起来才能使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发挥良好的作用,从而促进整个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实现。
(二)财务部门应构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
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是一种与风险评估紧密相连的事物,它存在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可以最高效而科学地使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达到一种高度协调的状态。在任何企业经营项目内部,风险的存在是必然的,企业唯一能做的就是预防规避与分散解决。企业必须对公司涉及的各个项目展开风险评估,大致清楚所面临的风险种类与级别,并据此探究风险诱因,思考防范和降低危险指数的举措。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的良好建构,有助于使企业统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双方,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和威胁。
(三)企业应构建合理财务团队
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任何企业的经营、风险的处理和内部控制的完成都是由人来完成的,观念创新的根本力量也是人力。企业在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的同时,都必然考虑企业内部现存的人力资源组合状况。我国历史悠久,自千年之前便已提出以人为本的基本观念,这也是现代社会为人民谋福利必须遵守的理论原则。企业在自身的经营运转中,必须使人在内部控制工作中,施展才能,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在增强员工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等方面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员工的向上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结语
无疑,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必然需要重视内部控制所能发挥的作用,做好内部控制,明确其与风险管理有何深刻的内涵,并把握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关系,即风险管理框架结构在内容上涵盖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实质内容存在差异、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现实基础是一致的。从而,研究出财务部门应加强内部控制规避企业风险的具体措施,明确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二者之间具体有何不同之处,督促财务部门尽最大努力构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同时企业应构建合理与高水平的财务团队。经过层层严密的思考,使内部控制的作用和效益发挥到极致。
企业风险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1.企业市场营销风险管理论文
2.企业市场营销风险管理初探论文
3.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构建研究探讨
4.部队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5.加强保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