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莲湖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7-06-17

莲湖区在西安市的中北部,东以北大街、北关正街、龙首村与新城区接壤,西以西户铁路、北以纬二十六街与未央区相连,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的2017年莲湖区政府工作报告,希望你喜欢!

2017年莲湖区政府工作报告篇1

过去一年,是莲湖“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莲湖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宏观经济形势异常严峻的不利局面,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1%,基本完成了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

回顾“十二五”,我们以建设实力莲湖、品质莲湖、幸福莲湖和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城区为目标,围绕转型升级、管理创新、民生普惠、依法行政,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过去五年,我们保持定力应对困难挑战,实力莲湖再上新台阶

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区经济保持年均10.6%的增速,总量相继突破400亿元、5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25万美元,提前五年实现全省确定的1万美元目标。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0亿元、40亿元“两连跨”,达到49.16亿元,总量连续八年位居全市区县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327亿元,累计引进内资145亿元、利用外资2.9亿美元,分别是“十一五”的2.2倍和1.9倍、2.2倍。我区连续八年被评为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

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累计实施344个重点项目,投资总量695.5亿元。入驻销售额过亿元企业总部11家,8家企业迈入陕西省百强企业行列。959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61户。全区在册市场主体达到4.6万户,是2010年的6.9倍。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6.7%,比2010年高出4.6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9.85%。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是“十一五”的3.5倍。

适应经济新常态成效明显。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不利局面,我们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稳增长的决策部署,统筹施策,多元发力,相继出台《加强企业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稳增长30条”、“促投资10条”等13个文件共146条措施,力所能及给予企业帮助支持,累计争取上级财政资金、重大项目融资和银行贷款150亿元以上,深入大中型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环境保障等问题176个,全区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势头。

过去五年,我们抢抓机遇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动力实现有序转换

经济发展的结构更优动力更足。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46.4∶53.6调整到32.9∶67.1,实现了由二三产并重向三产主导转变。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对经济的贡献率较2010年提高43.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累计实现1830亿元,是“十一五”的2.1倍。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累计实现350亿元,是“十一五”的2.6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8.2%、12.3%,西电集团、法士特公司分别迈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行列。

商贸服务业撑起经济上扬曲线。皇城现代商贸聚集区和土门国际商务聚集区分别被列为国家和市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聚集区,大兴新区商贸服务业聚集区被列为省级服务业试点区。新世界百货、赛瑞喜来登等一批大型商贸体和星级酒店建成运营,打造了南马道巷古典商业街等7条特色商业街区,西大街北大街综合商贸街区年销售收入突破90亿元。全区新增商业面积70万平方米,14家商贸企业销售额过亿,9家商贸企业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营销,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逐渐培育壮大。

文化旅游产业迸发出新活力。打造了“五大宗教名胜”精品旅游线路,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马来西亚清真美食节”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西大街、北大街、北院门风情街旅游智能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游客的体验性更强、感知度更深,全区累计接待游客89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亿元,均较“十一五”翻了一番。大唐西市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艺展演、文物交易、文化交流平台。全区限额以上文化产业单位达到81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

过去五年,我们集中力量推进综合改造,板块联动格局全面形成

传承汉风、宜商宜居的大兴新区初步建成。政府累计投入107亿元,搬迁企业57家,整理储备土地3230亩,建设安置楼86万平方米,回迁居民3377户。引进了龙湖、万科、鑫苑(中国)等一批知名企业,累计建设项目109个、680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市政道路15条、12.8公里,完成了3.1公里的退水明渠改造,陕师大大兴新区小学、大兴医院投入使用,变电站、热交换站等配套设施相继建成,区域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在全国首创“新汉风”建筑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建筑风貌。龙湖星悦荟等70万平方米商业建成运营,“一轴一带一环一心两翼”商业格局初步形成,商贸、休闲、娱乐等业态日益成熟。

土门地区加快向产城融合的活力新区迈进。土门地区同大兴新区一道被列为全市十大城市片区,与全国知名策划机构合作编制了改造规划、战略规划及专项规划,招商展示中心建成启用。政府累计投入8.29亿元,开工项目41个、222万平方米。三大重点项目发挥引领作用,中央活力区核心区“四村”顺利搬迁,27家企事业单位家属院搬迁稳步推进,拆除房屋120万平方米;团结南路道路拓宽综合改造项目一期拆除房屋1.7万平方米;集中安置区项目收储土地363亩。与西电集团达成生活区改造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启动22家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完成7个厂区拆除和9个厂区的选址、新建工作,综合改造热度全面提升。

老城区更新改造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完成7个城中村和13个棚户区房屋征收,累计投资282亿元,腾迁土地4369亩,开工建设902万平方米,3.17万人顺利回迁,群众普遍实现房屋增值,过上了温暖舒适的新生活。投入5亿元改善北院门(回坊)地区环境,社会路周边面貌大幅提升,翻修道路49条,完善了水电等基础设施。高标准编制顺城巷(莲湖段)棚户区改造规划方案,为打造环城墙旅游休闲观光带奠定了基础。完成迎春小区北区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22栋建筑景观,点亮了核心街区46栋建筑夜景,老城区展现新面貌。

过去五年,我们统筹施策推进城市治理,品质莲湖建设成效显著

治雾霾保畅通取得实效。全民行动保卫蓝天,打出“锅炉拆改、燃煤消减、扬尘控制、禁燃增绿”组合拳,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清零”,31443户居民用上清洁能源,建筑工地实现防尘标准化管理,新增绿地69.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2.58%,全面完成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递增,2015年达到250天。扎实推进缓堵保畅,新建改造8条支路、31条背街小巷,建成和施划公共停车位3786个,引导社会单位开放停车位1346个,投放公共自行车5110辆,组建了北院门(回坊)地区旅游电瓶车队,实施了水司十字等96个堵点治理,交通秩序得到有效改善。

精细化标准化成为常态。坚持“大城管”理念,建立区级指挥、街道统筹、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创新“1+N”联合执法等工作模式。全面完成市区确定的64项精细化管理重点任务,实施“8+3+N”精品工程,打造靓丽街区11条、标准化管理示范街51条,大唐西市、客运站及地铁站口周边等重点区域环境有效改善。全面落实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任务,顺利通过“创文”验收。城市管理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通过省级中期评估,城管标准化执法和市容环卫标准化管理分别荣获“中国法治政府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城市治理实践步伐加快。构建治理新体系,在省市率先提出中心城区打造“五化城市治理体系”和提升“四个城市治理能力”,启动了23项重点任务。探索治理新路径,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初步建成“五级”管理体系;整合城管、安监、环保等各类数字化管理平台信息资源,实现了统一协调指挥。创新治理新模式,建立三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系统,辖区实有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推行“N+5”群众工作模式,建成区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并引进25家社会组织,协同共治体系更加完备。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平安莲湖建设,建立群防群治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建成区信访接待大厅,信访总量、越级上访、非正常上访逐年下降。在省市率先建成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平台、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成32个紧急救援志愿者服务站和100个微型消防站,持续推进检查整治和“打非治违”,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完善全区应急预案体系,北院门风情街等重点区域应急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017年莲湖区政府工作报告篇2

民生保障兜住底线。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和应保尽保,全面完成“五险”提标扩面任务,帮助7270户困难家庭住上租赁性保障房。建成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13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辖区老年人提供64.8万小时的无偿服务。培育了区残疾人社会组织促进会等43家服务机构,在西部地区率先为残疾人办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坚持每年为辖区残疾人和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

扶贫帮困取得实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4820元。城市贫困群众医疗救助、教育资助、临时救助等各项保障政策落实有力。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成立116个社区志愿服务站,注册登记志愿者68658人。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实施了“情暖莲湖”等9个品牌救助项目,帮助困难群众58364户,发放1766万元善款善物。扎实开展“两联一包”扶贫,对口帮扶周至县王家河镇5个村30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科技创新长足进步。累计投入科学研究与发展资金4070万元,建立股权投入机制,扶持实施91个科技项目。制定《莲湖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指导意见》,搭建了桃园开发区众创空间。成功创建国家和省市科普示范社区14个,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项96个,70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桃园开发区被科技部评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市场累计成交35亿元。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教育投入较“十一五”增长85%,新建改建校舍45.3万平方米,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深化“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整合重组中小学7所,辖区幼儿园达到66所,省级示范高中3所,优秀教师岗位交流1094人,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区域共享。民族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协调发展,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评估验收,被省政府评为“双高双普区”。

文体惠民广泛深入。完成西关影剧院改造,建成9个街道文化站和104个社区文化活动室,成功打造“文化艺术周”等活动品牌,累计开展群众文化活动2000余场次。建成全民健身路径和各类健身示范点300余处,社会文化体育组织发展壮大,组团参加西安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连续五年荣获“全国武术之乡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群众健康保障有力。在全市率先开展医疗联合体、分级诊疗试点,西电集团医院和中航工业西安医院全面托管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五免”,“三统一”药品配备率达到100%,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母亲健康工程”和“优生促进工程”,荣获“全省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示范区”称号。顺利完成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形成以标准化基层监管所为基础和信息化、网格化平台为支撑的监管体系,推行 “四级五星评定”等管理模式,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得到保障。

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获“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称号。物价、人防、兵役、双拥、机关事务管理、妇女儿童、档案、地方志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过去五年,我们努力提高政府履职能力,法治政府建设卓有成效

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有效。完成省市取消和下放138项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落实,制定并公布区级部门行政许可项目汇总目录。区政府机构压缩4%、编制精简10%。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取消事业单位年检。稳步推进公车改革,封存公车429辆,节支率达到13.35%。确定6个部门试点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完善“四大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新建“一厅三中心”和旅游咨询、旅游投诉服务中心,搭建网上政务服务公共平台,政府服务的内容更丰富、方式更多样。

依法行政迈出坚实步伐。坚持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发挥区政府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和法律顾问团作用,实现了决策科学、程序合法。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财政管理、棚户区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程序等19项制度,政府运行更加规范有序。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各级人大建议201件、政协提案632件,答复率、办结率均达到100%。建成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成“六五”普法各项任务。

作风建设全面深入推进。认真开展区政府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四风”和不严不实问题有效整改。出台区政府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等11项制度,先后邀请244名公民代表走进区政府,在市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信息62568条,办理回复网民咨询、投诉及建议2498件。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加强对权力集中部门和资金资源密集领域的监察审计,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全面向社会公开,积极开展政风行风测评,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有效。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区先后荣获国家级荣誉称号48项、省级表彰奖励100项、市级表彰奖励108项。这些成绩,是全区人民共同努力、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条战线上辛勤劳动、做出贡献的广大群众,向给予政府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向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和所有关心支持莲湖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综合实力还不够强,项目建设和城市综合改造任务艰巨;转型升级步伐不够快,二产三产衔接更替存在制约,创新潜能释放不足,增长动力有待转换;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和精细化管理方面的问题依然突出;基础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布局不均,民生改善还不够快,协调发展能力仍需加强;依法行政、机构改革、事权下放等也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7年莲湖区政府工作报告篇3

“十三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发展指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6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7.5%以上;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5.7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9亿元以上。

——结构质量指标: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71%,较“十二五”末提高3.9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50%,较“十二五”末提高3.3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指标: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4%;万人专利授权数达到5件/万人;年科技成果交易额突破8亿元;孵化企业数量累计达到150家。

——资源环境指标: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71.2%;城市PM2.5浓度累计下降10%;人均绿地面积达到9.27平方米;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目标全面实现。

——民生福祉指标: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达到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万元。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今后五年,我们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五点:

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凝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把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升级的着力点,提升商贸服务业、文化旅游业、高新技术和现代工业等传统动能,培育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清真食品产业和“互联网+”新动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加快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把全面深化改革贯穿各个领域,以更大的决心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衔接,塑造要素有序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大兴新区、土门地区、老城区均衡发展,实施北院门(回坊)地区等十个组团引领战略,培育若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优化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布局,在提质增效中增强发展后劲。

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和谐宜居城区建设。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规划、建设、管理,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和消费模式升级。全面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智慧城区,抓好环境治理、缓堵保畅、精细化管理,努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打造绿色、和谐、宜居的美丽新莲湖。

必须坚持开放发展,开创莲湖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紧紧围绕丝绸之路起点区建设,以大唐西市、开远门遗址丝绸之路起点广场等项目为载体,充分整合辖区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协同推进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把引资、引技、引智更好地结合起来,完善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创新经贸合作方式,不断增强莲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必须坚持共享发展,推动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以提高群众获得感为目标,更加突出民生为本、民生优先,更加重视公平正义、共建共享,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进一步将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着力构建现代教育、公共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社会组织管理、公共安全保障六大民生保障体系,让群众多一分舒心、多一点实惠、多一些尊严,努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新家园。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