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典故

2017-06-02

故大家应该都知道吧,那典故有哪些呢?下面请欣赏小编给大家带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典故,欢迎阅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

比喻不冒危险,就难以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艰苦的实践,就难以取得真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典故

公元73年,东汉明帝的高级侍从官窦固奉命征伐匈奴,四十岁的班超被任命为假司马。在这次征伐中,班超立了战功,深受窦固赏识。不久,窦固派他和军中的高级参谋郭询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带了三十六名勇士,首先来到鄯善国。国王开始对他们很尊敬,礼节也很周到,但不几天忽然变得冷淡起来。班超与手下判断认为,这必定是北方匈奴的使者来了,国王态度摇摆不定,吃不准服从哪一方的缘故。于是把接待他们的胡人叫来,诈骗说:“匈奴使者来了几天,此刻在哪里?”

那胡人很惶恐,招认了实际情况,证明班超的判断是正确的。班超把这胡人禁闭起来,然后把三十六名勇士全部集合起来喝酒。喝得畅快的时候,班超激怒大家说:“你们和我都在这极远的地方,想立大功以求得富贵。现在匈奴使者来到这里才几天,国王对我们的礼节和敬意就中止了。如果他逮捕我们,把我们送给匈奴,那我们连尸骨都会被豺狼吃掉。你们看,这事怎么办?”

他的下属表示了同一个意愿:“现在处于危急关头,不管死活都听从您的命令。”

班超下决心说:“好,不进入老虎洞,不能捉到小老虎。眼前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趁着黑夜,用火攻击匈奴派来的人。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一定非常震惊,这样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消灭了这些敌人,国王就会吓破胆,我们大功告成,事业也建立了。”

大家同意班超的行动计划,但又提出这件事要和郭恂商量一下。班超发怒说:“是凶是吉决定于今天。郭恂是个文弱而又庸俗的官员,听到这件事必定害怕,会泄露我们的计谋,这样我们就会白白送命,当不成好汉。”

大家都同意班超的看法。当天夜里正刮大风,班超带领勇士们悄悄来到匈奴使者的驻地。他布置十个勇士拿着鼓,藏在匈奴使者的房舍后,并跟他们约定,见火烧起来就打起鼓大喊大叫。其余的勇士都拿着武器,埋伏在大门两侧。

一会儿,班超顺着风势把火烧起来,顷刻之间战鼓齐鸣,杀声四起。匈奴人惊慌失措,乱成一团。班超亲手杀死三个敌人,勇士们杀了匈奴使者和随从三十多人,还有一百多人被烧死。

第二天,班超把这件事告诉郭询。郭询听了大惊失色,班超马上对他说,你虽然没有参加行动,但我哪里会独占功劳呢?郭询听了这话很高兴。

接着,班超去见鄯善国王,并把匈奴的头颅给他看。国王吓得不知如何是好。班超对他作了解释,并且加以抚慰。这样,国王终于决定靠向汉朝一边,并把自已的儿子送到汉朝去做人质。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造句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不深入到大山深处,就很难找到珍贵的药材。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敢于靠近火山的摄影家才能拍摄到火山喷薄的那一刹那的壮观景象!

3、想发达就得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精神准备。

4、他为了得到敌人的情报,怀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抱负,独自一人混进了敌人的部队。

5、孤军作战就是要有一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气概,否则不仅歼灭不了敌人,自身也难保。

6、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

7、 既然本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前来,不达目的绝不回头。

8、 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不亲赴匪穴,如何救得了人质?

9、这件事是有风险,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去冒险又怎能尝到甜美的果实?

10、大丈夫顶天立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我也要闯一闯。

11、当卧底的警员都是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深入歹徒组织核心一探究竟。

12、可是,小裁缝毫不气馁,还是高高兴兴地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生动的名言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1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诅咒与旁观都非我们应取的态度。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