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认识有机种植农业

2017-03-20

有机种植农业是世界种植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20世纪40年代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的有机农业,是在学习总结中国传统农业精髓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思想的“替代农业”,企求以此来扭转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等化学制品所导致的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土壤板结、水土流失加剧,自然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粮食与食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农业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所以,各国政府和科学家都在寻求可持续发展思路和模式。

下面小编从多角度来为您全面介绍一下有机种植农业。

一、中西有机农业的区别

1、中西文化差别。

中国文化从宏观观角度察事物,讲究“天人合一,和谐共处”,崇尚顺应与和谐,而西方文化从微观角度观察事物,崇尚“征服与对抗”,追求以人类自我为中心,认识、改造甚至征服自然的目的就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发展到与自然相对抗的地步,致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突出: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生物遭 劫,环境恶化。

2、生产性质与产品区别:

欧美有机农业是选择无污染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环境,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制品和物料,实施全生产过程监控的“洁净生产”过程,把食品“残留”作为唯一检验指标,甚至牺牲农作物的产量以求达到品质高、风味优良;

中国有机农业是在满足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生产环境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依靠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自然要素和各生产要素之间的“生克制化”作用,恢复提高土地生产力,抑制病虫草危害,抗御天气灾害,投入有益的人为因素(包括物料),实现“优质生产”,“好吃不贵”“好吃不减产”, “安全有营养”。

3、生产目的的区别:

欧美有机农业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的产品“商品化”,产品供给对象“富人化”,生产区域“更小化”,生产技术“难度化”,甚至把有机农业视为与其他国家对抗的“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

而自古以来,中国有机农业则是倡导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提高全人类食品安全和健康水平,“公益化”的目的性更强,产品供给“大众化”,生产区域“更大化”,生产技术“简 单化”,共同分享大自然带来的实惠。

4、技术体系区别:

美欧有机农业:中国传统农业的精髓(轮作,施用有机肥)+现代科学管理技术(生产过程跟踪、生产环境监控与农产品检测);

中国有机农业:中国传统农业精髓(轮作,施用有机肥)+现代科学管理技术(生产过程跟踪、生产环境监控与农产 品检测)+尤其注重土壤保健与植物保健技术的应用

二、发展中国有机农业的意义

1、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指导有机农业发展。有机农业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农业文明的结晶,源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依靠自然的巨大力量恢复和提高土壤-植物系统生产力,合理利用各种生产要素间(包括自然与人为)的“生克制化”作用,充分调动土壤植物本身的潜能,抑制病虫草危害,防御天气灾害,利用有益的现代科学技术弥补土...壤.—.植物系统的不足.......,进一步提高植物的产量、抗逆性和优 质性。

2、中国是解决人多地少国家温饱问题的典范。用占全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解决了高产问题,我们具有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结合的独特优势。解决温饱问题,依然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世界农业发展的迫切任务,高产主导着农业的发展方向,在满足数量安全的同时,不断实现优质、安全、营养,即:先保证食品安全(数量),再保证安全食品(质量)。

3、中国有机农业有望成为全球普遍接受的农业生产标准体系。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多地少是未来世界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在中国人多地少这种特殊条件下形成的新一代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具有普遍意义,适宜于类似的国家和地区推广。随着未来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将会成为发达国家,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更利于新一代有机农业在全世界推广(农业科技已是我国多年来的援外项目之 一)。

4、目前,在全世界还约有10亿的饥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新一代有机农业不仅能满足中国人吃饱吃好的基本要求,发展中国有机农业将会对人类生存安全做出巨大贡献。(2010年9月14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总部发表新闻公报称,今年全球的饥饿人口将有小幅下降,达到9.25亿。这是近15年来世界饥饿人数首次出现下降。但分析人士指出,世界饥饿现状仍是“令人不可接受的”,每6秒钟就有1名儿童死于与饥饿有关的疾病。)

三、中国有机农业的新技术

中国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几十年来,农作物产量上去了,

温饱基本解决了;品质下来了,土地搞坏了;不施化肥则庄稼长不好,不打农药则病虫草害治不了,离了化肥农药不会种地了。农业投资越来越大,生产环节越来越多,种地的净收入越来越少。我们正面临着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是“次品”,消费者吃的食品是“毒品”,留给子孙后代的土地将可能是“废品(不长庄稼的板结土壤)”的严峻形势,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这些耕地土壤就会毁在我们这一代的手里,因而急需选择可持续发展模式,采用有益的新技术,发展中国 有机农业。

所谓的中国有机农业,坚持“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原则,充分利用自然力量提高土壤--植物系统的生产潜力,采取现代科学管理技术,投入有益的新技术物质提高土壤生产力和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高产性、和优质性。中国 有机农业的含有两项新技术包括:

1、土壤保健技术:在日常农业生产中用土壤保健技术和产品,不断优化土壤理化生物性质,提高土壤调节机能和生产力,为植物健康生长和高产、优质、安全、营养创造良好 的土壤环境。

⑴土壤结构保健技术:

刘立新研究员综合国内外土壤团粒结构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研究结果提出:土壤保健(体质)的核心是培育土壤有机无机胶体复合体,进而形成水稳性土壤团粒结构,其具体措施是:A、尽量增加土壤无机胶体——自然形成的无机胶体——硅铝酸盐(可以通过选地或客土来完成),B、尽量增加土壤有机胶体——腐植酸(主要是通过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最后形成腐植酸,或者直接施入腐植酸盐),C、还必须施入连接有机、无机胶体形成复合体的搭桥物质——一些 含有两价阳离子的土壤调理剂。

同时还要适当耕翻土壤,以便使上述物质能够相互混合、接触、相互反应,最终形成有机无机胶体复合体,进而形成 土壤团粒结构。力求从土壤结构上取得根本性的改善。

⑵土壤功能保健技术

①主要投入品包括用于改善土壤机能的植物、动物(如蚯蚓)和有益微生物,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质和矿物质,有益 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等;

②提高土壤的自我净化能力(清除污染物、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调节代谢能力、抗逆能力(温度、水分、空气、 养分、酸碱度、盐分、氧化还原反应等)和生产力。

2、植物保健技术:

刘立新研究员研究指出,通过自然或人工胁迫的必要条件,开启植物次生代谢途径;同时供给植物次生代谢所需的营养元素或其他物质和能量,亦即充分条件,以增强植物抗逆性(旱、渍、寒、热、病、虫、草害)和优质性(品质与风味),实现基本代谢和次生代谢的均衡运转,促进高产、 优质、高效。

(1)刘立新研究员根据我国传统医学“黄帝内经”中“药食同源”的哲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原则,又根据现代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植保学、化学生态学对植物次生代谢途径及其产物的研究和论述,又借鉴“植物逆境生理学”中胁迫诱导植物产生“逆境乙烯”和“伤害乙烯”的原理,提出提前开启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必要条件,并根据植物营养学所有的植物必要营养元素、有益元素的生理功能以及它们所参加的植物生物化学的加氢、脱氢、供电子、受电子功能等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推导出开启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必要条件和维持次生代谢途径与基本代谢途径均衡运转的充分条件,为确保植物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确保产生足够的化感物质(植物免疫物质)、防控病虫草害、抵抗灾害性天气,产生丰富的产量物质、品质物质和风味物质,从而实现免除大部分化学农药、实现高产、优质、 高效、环保而绿色无污染的农业生产开辟了广阔前景。

(2)开启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必要条件

①一个是“天赐良机”:环境胁迫开启植物次生代谢途径;

②一个是四两拨千斤的机会:安全的人造胁迫——我国传统农艺技术措施(育苗移栽、生育期内的中耕、剪枝、整枝、打岔、抹赘芽、环割、多次收割、多次采摘等技术措施)的应用和我国近年研制成功的种子处理技术的应用(尤 其是有益微生物、有益的肥料溶液处理种子技术等)

(3)从作物的养分供应角度看:欲使作物新陈代谢进行,为了植物基本代谢与次生代谢的均衡运转,必须供给作物各种必要营养元素和有益元素;而从有机食品生产的角度出发又不能使用化肥,为此,我们主张用各种成熟的技术为 作物供应植物营养元素。它们是:

①、利用微生物豆科和非豆科固氮技术及其产品代替 氮素化肥(尤其代替尿素)为作物供应有效氮素;

②、采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作物供应磷肥和部分钾肥以及各种中微量营养元素(当然从数量上讲,这些有机肥所供应的钾肥和中微量营养元素远远无法满足作物正常生长所需要,还必须为作物补充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活化的中微量营养元素);那些含有百里氢醌的有机肥,有利于土壤和植株里氧化还原反应正常进行,使硝酸盐顺利还原成铵态氮肥,借以抵抗光照不足等引起的作物种种危害,以期达到减少氮氧化合物对土壤、植株、和空气的污染等严重问题。

③(如应用赛众土壤调理剂,在大量使用有机肥的条件下,在梨树根系附近自然形成了土壤团粒结构,可以彻底克服土壤板结的问题,

④为了满足作物对中微量营养元素的需要,还要供应作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中微量营养元素,我们选用:螯合态的植物生长调理剂(如杨馥成活力素、或太微肥等叶面肥等、氨基酸矿质肥、赛众土壤调理剂既可通过特殊的施肥技术,开启植物次生代谢途径,同时为植物供应多种中微量和有益元素

——特别说明,赛众土壤调理剂是自然形成的,是水分促释型的中微量营养元素肥料(其依据在于:把赛众用清水浸泡24小时后的水浸液,可以用来喷施使用,就说明它是 水分促释型的肥料)。

⑤、而这里有一个极其关键的技术,就是提前开启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问题,这就要尽可能早的进行安全的胁迫技术处理种子或植株,而在我们已经掌握的成熟技术中有:有益微生物、微生物药肥及非豆科固氮微生物菌群处理种子,调节肥料盐指数;还有我国传统的伤害性农艺措施,也 具有能够起到开启作物次生代谢途径的作用。

根据植物基本代谢与次生代谢均衡运转的原理,和植物营养元素间的协同与拮抗作用,刘立新研究员提出了配方施 肥两原则、三原则和套餐施肥技术。

配方施肥两原则:①根据测土结果和最小养分定律,“缺什么养分补什么养分”的平衡施肥配方;②如果判断已经发生过量施肥时,就要采取“拮抗什么养分就补充什么养分” 的拮抗平衡施肥的配方。

平衡施肥配方三原则:①加入可提前开启植物次生代谢途径、调整化肥盐指数及有意识的加入一些具有直接杀灭病原体作用的养分离子:如阴离子:如CL-、HCO3-、CO32-、SO42-、 H2PO4_、H2PO42-、氰根(如石灰氮中的氰根)等;

阳离子:如NH4+、K+、Na+、Cu2+、Mg2+等;

组合物:如“氨基酸同某些微量元素的组合”或“活化的中、微量营养元素组合”等;有机质:腐熟的海杂鱼或黄腐酸等;

②土壤测试—“缺什么补什么”的平衡施肥配方;③如果判断已经发生过量施肥时,或作物已经遇到各种胁迫的条件下,则采取“拮抗什么补什么” 的拮抗平衡施肥的配方。

套餐施肥技术:是指利用可以开启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肥料或措施处理土壤或植株(必要条件),以便开启植物次生代谢途径;另外,用那些可以为作物供应养分的平衡肥料(充分条件)相结合,构成套餐以此促进植物新陈代谢正常进行。从而依此措施使植物新陈代谢的各种产物(农作物的产量物质——植物产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物质产量构成的物质、品质物质——指纯的蛋白质、糖、脂肪、纤维素、维生素等物质、风味物质----各种比例不同的氨基酸、芳香剂、类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糖酸比和一帖类化合物等和

功能性物质——各种生物碱、酚类衍生物、类黄酮类化合物、萜烯类化合物和甾类

化合物、脯氨酸、甜菜生物碱、脱落酸等化合物,各种具有除草功能的物质等——亦即化感物质或称植物自身免疫物质)以便达到理想的农业生产效果。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