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市委全委会上的讲话
市长出席市委全委会的会议,在会议上,他会说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市长在市委全委会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市长在市委全委会上的讲话篇1
同志们:
这次市委全委扩大会议是在全市上下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市各方面工作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当前经济工作指示,进一步学习省委书记陆浩同志在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深刻分析,全面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三个坚持”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省委的总体要求上来。这次全委会要进一步分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全面检查市委八届六次全委会议精神的落实情况,侧重于寻找薄弱环节,剖析存在问题,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进一步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深化对正在变化着的市情的认识,深化对发展规律性的把握,增强全市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会议要进一步总结“双创”、两大赛事圆满成功的经验,发扬成绩,凝聚力量,使我市经济社会有一个更快更好地发展。
具体讲,有以下这么几点考虑:
第一,要进一步学习掌握省委陆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用省委的部署要求统一思想认识,指导工作实践。省委、省政府召开的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讨班,是甘肃发展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省委陆书记在研讨班所作的两次重要讲话,通篇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了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特别是他在研讨班结束时的讲话,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我省“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成功经验和重要启示,深刻反思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科学分析了未来我省发展面临的有利因素和严峻挑战,准确判断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了我省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即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推进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坚持“两个高举、一个加强”和“三抓”的总体工作思路不动摇,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三个坚持”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与甘肃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体现了新的省委领导班子对省情的新认识、对客观规律的新把握、对加快发展的新思考、对工作重点的新举措,体现了省委领导集体把握全局的能力、解决问题的魄力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指导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必将对我省今后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贯彻落实好这次研讨班和省委陆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加快我们某某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市委对学习贯彻陆书记的讲话高度重视。研讨班结束后,市委分别召开了市委常委会和领导干部大会,传达了陆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全市各级党组织学习传达陆书记的两次重要讲话进行了动员部署,全市上下很快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这次市委全委扩大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联系我们某某的实际,进一步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坚决贯彻陆书记在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
第二,要深入分析、准确判断面临的经济形势和经济环境,珍惜机遇,抓住商机,努力使经济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客观事物在不断变化,我们对市情的认识也应该不断深化,我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更新。今年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发生了始料未及的巨大变化,各种生产要素迅速聚集,投资环境不断优化,蕴藏了可以使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转型的巨大潜力和客观必然性。随着酒钢不锈钢项目的建成投产,嘉策铁路的建成运营,依托酒钢寻找经济增长点,延伸产业链,搞配套产业成为了现实可能;随着“双创”、两大赛事的成功,我市的硬件建设和人文环境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今年以来,我们某某可以说是人气很旺,来投资考察的国内外客商比较多,其中不乏一些战略投资者和实力很强的大企业、大公司;随着清嘉高速、某某到瓜州一级公路的建成,某某到敦煌旅游列车的开通和火车站站舍的改造,飞机场改造升级,我市已经形成了立体交通格局,生产资料和人员进出更加便捷,与外界的时空界限在缩小缩短,周边地区和企业对我市的依存度正在增加,区域中心城市和旅游城市的功能日益凸显;随着我市知名度的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正在由政府主导型向政府创造环境、商家登台唱戏,由走出去推介向商家找上门来实地考察,投资兴业转变,还出现了以商招商、以商引商的新探索;随着南市区和园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土地等生产要素价值大幅度升值,经营城市的工作大有文章可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积极适应变化了的形势。我们的思维方式、领导方法、工作体制都要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宽广的思维、敏锐的眼光、容纳百川的气度研究问题。有关部门要抓紧谋划,抓住商机,把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人居环境优势和人文优势转化为投资优势和现实生产力优势。风物长宜放眼量。希望同志们拓展思路,思想再解放一些,思维再开阔一些,眼界再放远一些,对策办法再想的周全一些。在小组讨论和大会发言时要认真思考、畅所欲言、多考虑全市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大胆、直率地剖析问题,多提建设性意见,把我们这次会议真正开成探讨问题、交流信息、研究对策、改进作风,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会议。
第三,要注意总结运用我们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重要启示,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自信心。善于总结经验,用典型推进工作是重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近年来,我们在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有创新、有价值的工作成绩,要认真加以总结,从中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运用和借鉴,对我们贯彻省委的要求,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回顾我市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成就,就会发现有许多可总结的地方,如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雄关的经验;坚持以钢为主、多元发展,立足区域、适度扩张的经验;以城带乡、以城富乡,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经验;以“三重三抓一监督”活动为抓手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等,希望同志们认真思考,很好的总结提炼、宣传推广,充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并以此增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热爱某某、发展某某的决心和信心。
第四,要把“双创”、两大赛事的成果转化为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我市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尤其是经过四年多的艰苦努力,争创“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市的经济社会建设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亚洲铁人三项赛和第十一届省运会的成功举办充分显示了我市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很高的组织协调能力。我市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吸引力越来越强,上级领导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外界对我市的评价也更加符合实际。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科学冷静分析判断形势,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发展意识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第五,应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把精力和心思用在做好经常性工作,确保年度各项经济社会指标圆满完成上。从工作安排和工作节奏来看,上半年,全市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双创”和两大赛事上,这些工作已获圆满成功,告一段落,今后主要是做好巩固提高的工作。现在我们应该把工作重心、领导力量转移到做好经常性工作,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扑下身子抓落实上来。尤其是在市上换届工作即将展开的情况下,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更要以积极的心态、扎实的工作、良好的形象带好队伍,做好工作。可以说这次会议就是学习省委指示精神,科学分析形势,明确部署任务,统一思想认识,再鼓干劲,确保全年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全力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新的阶段的会议。
市长在市委全委会上的讲话篇2
同志们:
这次市委七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是在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省委“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决策精神,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我市奋力崛起的目标、思路和举措,安排和部署实施东向发展战略问题。为开好这次会议,市委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组织开展了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七大课题研究,并起草制订了《中共××市委关于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加速××奋力崛起的决定》。会议已印发了七大课题调研报告和《决定》。下午分组讨论和审议《决定》。明天,季历同志还将向会议报告我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安排。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正确分析和判断形势,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的重大决策上来
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安徽经济发展如何定位,全省上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要求,向全省人民发出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号召,并明确将安徽的发展定位为“长三角纵深腹地”,作出了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加速融入长三角的重大决策,确定了安徽加快发展的主攻方向。这是在清醒认识自身方位、正确把握发展趋势、全面总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我省发展战略的发展和完善,对全省各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要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
第一,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格局看,东向发展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经济一体化,这既包括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也包括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客观规律,是一种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这已经被国内外发展的事实所证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是对区域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合理配置,让生产要素按最优配置的方向进行不断流动,按比较优势进行合理的分工与配合,提高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城市竞争力。按照这样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再是孤立的、封闭的,都不可能单打独斗,万事不求人,而必然要根据市场联系和产业关联与相关多个地区或城市构建起一体化的区域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其中长三角地区凭借多方面的综合优势脱颖而出,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经济圈。目前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新的走势:一是由东向西“梯度推进”的步伐明显加快,以上海为中心,以个城市为主体,影响和带动内地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二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力度明显加大,积极寻求与周边地区合作,以实现技术、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三是经济增长多极化、多元化进程明显加速,为扩大区域内生产要素流动提供了新的途径,拓展了新的空间。在这一形势下,我们把握有利时机,加速融入长三角,可以更好地发挥两地的不同优势,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整合,充分体现××的区域功能,提升综合竞争力。这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我们有利,对长三角也有利,是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共赢之举,必然极大地推动××崛起的进程。
第二,从我省竞相发展的态势看,东向发展是奋力崛起的强大动力。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的面积、的人口,年创造了约占全国的生产总值和的财政收入,人均已经超过美元,开始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对这样的地区,谁能主动接轨,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谁能融得好、盯得紧、贴得牢,谁就能率先崛起。正因为如此,东向发展战略一提出来,就得到了全省上下的广泛认同和热烈响应。目前从全省看,东向发展形势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氛围浓烈。全省各地都纷纷把“接轨”、“互动”、“融入”作为经济工作的主题,借力发展、借梯登高、借船出海。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等沿江城市正在构筑沿江经济带,提出要在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中率先崛起;马鞍山市正在申请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向成为长三角经济圈的第个城市迈进;黄山市已加入长三角“”旅游城市高峰论坛;淮北、宿州市正在积极谋求加入徐州经济圈。二是机遇良好。从去年开始,我国产业结构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期,沿海地区产业和资本加速向内地扩散。特别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后,长三角地区受到土地、能源、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因素制约,要素供给紧张、环境约束加剧等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加强与周边地区经济合作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传统的长三角已进入泛长三角时代,安徽已经从长三角之外的“边缘”成为长三角扩张的“前沿”。三是推进有力。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在宁国召开了加快毗邻苏浙地区发展座谈会,要求毗邻苏浙的个市及所辖的个县(市、区)努力成为东向发展、加快崛起的“排头兵”。最近,又在马鞍山召开了沿江部分城市座谈会,要求沿江四市在安徽东向发展、奋力崛起中勇当先锋,发挥脊梁作用。全省交通东连、投资东引、能源东送、产业东接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已成为全省上下加快崛起最强劲的力量。
第三,从我市发展的实践看,东向发展是保持我市良好发展势头的现实需要。近几年来,我市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今年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亿元,增长;财政收入亿元,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增长;实际利用市外资金亿元,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增长。这些发展成绩是如何取得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从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建设的战略思想,坚持不懈地实施以“融入长三角,面向韩、日及台湾、香港地区”为重点的大开放主战略,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在扩大开放、积极融入中实现了加快发展。当时,虽然我们没有明确提出东向发展战略,但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和经济合作的重点在东部地区。据统计,去年我市引进东部地区资金亿元,占全市引进内资总量的。今年月份,我市引进东部地区资金亿元,占全市引进内资总量的。特别是引进了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股份公司、上海延丰、浙能集团、万向集团、景兴纸业等一批著名企业来淮投资合作,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农业上,××很多农产品,也已成功进入了长三角市场,八公山的豆腐、凤台的大米、尚塘的花生和花生油在上海等地知名度很高。另外,东部地区已成为我市最大的劳务输出地,我市到东部地区务工经商的人数达到近万人,占全市劳务输出总数的以上。现在看,如果没有东部大企业、大项目的引进和经济合作,我市煤电一体化就不可能顺利推进,开发区的面貌就不可能发生明显变化,一些困难企业就不可能焕发生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步伐就不可能有这么快。一句话,不东向发展就没有今天这样好的局面。当前,我市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短缺,面临的最主要任务是提升产业层次、推动结构调整、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面临的最大差距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差距,解决所有这些问题,都要靠东向发展。只有真正把东向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总之,实施东向发展战略是加快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非做不可并且必须做好的工作。××只有东向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发展才会有大的出路、大的奔头、大的起色,××现在和将来的发展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依托和服务长三角的过程。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实施东向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的重大决策上来,切实增强东向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明确新的发展目标,增强推进东向发展战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目标定位准确、思路清晰对头、执行坚决有力,是我市近几年发展较快的成功经验。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做出了新世纪头十年××发展三个阶段的判断,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半年多来,我们经过慎重研究和论证,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对三个阶段及其目标作了进一步调整完善。即:从年年,是××经济负重爬坡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已经完成,我市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都接近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从年年,是××经济奋力崛起阶段。这个阶段将努力实现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再翻一番,分别达到亿元和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煤电化“三大基地”初步建成,全市煤炭生产规模达到近亿吨,电力形成万千瓦装机生产能力,初步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大型煤化工基地;开发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从年年,是××经济跨越发展阶段。力争实现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再翻一番,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这三个阶段的目标,概括地说,就是年比年“翻三番”。按照这样的目标要求,到年人均达到美元以上,到年人均达到美元左右。
之所以确定这样的目标,有其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所谓必要性,是因为无论是从当前面临竞争的态势看、发展的机遇看还是加快崛起的要求看,我们都必须作出这样的选择。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近几年我市发展虽然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与长三角地区和省内发展较快的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去年长三角个城市中有个城市总量超过亿元,人均达到多美元,将近我市的倍,我市实现翻三番目标后才能达到这个水平。在省内,去年我市经济总量位于全省第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位于第、第、第、第位,与进入第一方阵还有一定距离。现在长三角地区以及省内的合肥市、沿江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郭金龙书记要求沿江部分城市在“十一五”期间经济总量翻一番,我们是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如果我们畏首畏尾,低幅增长,小步前进,落后于人,只能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永远陷入历史性的被动,也不可能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行列。特别是目前××面临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发展势头很好,这就更需要我们对今后的发展有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定位。“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只有把发展的标杆树得高一些,让群众感受到大干一场的气势,才能进一步鼓舞士气、凝聚人心,激发全社会的力量为××崛起而不懈奋斗。所谓可能性,是指我们提出这一目标,不是急躁冒进、无条件的盲目快上,而是有充分的条件和依据,经过努力可以实现。首先,从理论上讲,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早就强调,在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的情况下,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得到的。其次,从实践看,我国生产总值从年至年增长了倍,长三角地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整整十年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去年达。再次,从我市三次产业的发展分析,完全可以支撑“翻三番”目标的实现。从年到年,一产随着农业投入的持续增加、工业反哺农业力度的加大、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二产随着“三大基地”初步建成、“煤电化一体化”的推进和产业链的拓展,工业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工业增加值和建筑业增加值都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三产是我市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目前我市三产人均增加值只有多元,仅为合肥市的、蚌埠市的,随着“三大基地”建设一部分投资转化为消费、百亿商贸城的打造以及山南新区的建设和发展,第三产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时期。按照上述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到年我市经济总量可确保比年翻一番。从到年,我市还有一大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一批中小企业产业群相继建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不断出现,实现再翻一番的目标也完全有可能。对此,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和坚定的决心。
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发展战略的选择至关重要。古人云:“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对我们来说,就是要谋好实施东向发展战略这个大势,这是实现目标的根本出路和唯一选择。××与长三角人文相亲、地缘相近,有淮河“黄金水道”相连,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长三角地区年共有人口万,一次能源消费以上要靠外供。××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向来被称为华东的“工业粮仓”,去年,全市原煤产量达万吨,生产规模已列全国第四,外运规模万吨,其中销往长三角万吨,占全省外运煤炭总量的以上,占苏浙沪电煤区外调入总量的;发电量达亿千瓦时,外送规模亿千瓦时,占全省外送电力的,占苏浙沪区外受电总量的以上,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供应基地。今后,东部地区发展越快,对能源需求越大。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到年,华东地区煤炭需求量将达到亿吨,其中电煤亿吨,调入量亿吨;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亿千瓦时,年均增长,最高负荷万千瓦,年均增长。从资源保障程度和供应能力看,××作为华东能源基地的支撑作用将越来越大。这表明,我们需要长三角,而长三角也同样需要我们,我们与长三角具有极为广阔的合作空间。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向东发展,××完全有可能成为全省崛起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翻三番”的蓝图一定会变为现实。
实施东向发展战略,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总体要求,虚心学习,主动接轨,真诚合作,共同发展,全方位、高起点、宽领域融入长三角,积极承接产业和资本的转移,加快建设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基地、火电基地和煤化工基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打造成为对长三角地区具有重要的能源支撑作用,产业关联度高、生态环境良好的新型能源城,提升××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按照这个指导思想,要做到五个坚持。一是要坚持主动接轨,当好配角。牢固树立“围绕长三角发展××,借用长三角发展××,服务长三角发展××”的思想,增强主动接轨的意识,强化自身,主动承接,借力发展。二是要坚持重在发展,实现双赢。实施东向发展战略,要着眼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确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共赢”思想,摒弃患得患失的心态,算大帐、算长远帐,拿出大的气魄实施全方位的融合,加快融入长三角的进程。三是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协调和服务,为企业参与长三角的合作与交流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四是要坚持立足特色,错位发展。充分发挥我市的比较优势,找准我市在东向发展中的定位,扬长避短,形成与长三角优势互补和联动,实现错位发展。五是要坚持突出重点,有序推进。以产业、市场、体制接轨为重点,加强整体规划,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大胆探索、有序推进,把接轨长三角、加强合作与交流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