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党员学习汇报材料
党建的核心目标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执政能力的好坏取决于各级党员干部。以下小编为你带来2017党员学习汇报材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7党员学习汇报材料篇1
又到一年岁末,回首今年公务员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公务员管理部门深化改革,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分类改革让队伍更加专业化管理更加科学化、公开遴选让基层培养选拔链常态化、出台《关于推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程的意见》为公务员队伍建设“铸魂补钙”……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齐头并进,为“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起好步开好局提供了有力保障。
分类改革让队伍更加专业化管理更加科学化
十年磨一剑,今年公务员分类改革正式启程。
7月,中办、国办正式印发《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分别对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位设置、职务升降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两类公务员设置11个层次,对应相关级别。两个规定的出台,为300多万从事专业技术、行政执法工作的公务员建立了单独的职务序列和管理制度,标志着分类管理制度框架体系基本确立。
分类管理改革根据职位的特点、性质、管理需要以及人才成长的不同规律,实行差异化的管理办法,打破了以往“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公务员晋升模式,辟出了专业技术和行政执法人才发展的专属“车道”,打通了基层一线公务员特别是执法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
出台办法对考试违纪违规“零容忍”
今年9月,中组部、人社部和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发文,公布了《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办法》加大了对考试作弊行为的惩处力度,进一步明确了对报考者和录用工作人员的守法和纪律要求。报考者如果有串通作弊或者参与有组织作弊等特别严重的违纪违规行为,将永远不允许进入公务员队伍。录用工作人员组织、策划有组织作弊或者在有组织作弊中起主要作用的,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对《办法》的贯彻执行工作进行专门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执行《办法》的规定,及时做好相关人员培训。同时,加强对《办法》执行工作的监督,严肃有关工作纪律;加大对《办法》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氛围,让全社会共同维护和监督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公平公正。
进一步提高考录科学化水平
今年公务员招考进一步提高考试科学化水平:对省级以上和市(地)级以下职位分别命制公共科目笔试试题;对银监会、证监会特殊专业职位和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的8个非通用语职位,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实行“2+X”考试模式。
各地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增强考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河南省对报考学历要求中,绝大部分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乡镇及部分县(市、区)的公安、法院等岗位将学历放宽到大学专科以上,全日制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毕业生取得高级工(预备技师)、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分别按大专、本科毕业生对待;吉林长春市突出招录对象的针对性,在公安、司法及部分县级以下的招录职位中,拿出一定比例的专门职位,针对退役大学生士兵进行定向招录,同时明确规定现职公务员不能参加报考。
今年的公务员招考继续向基层倾斜,对艰苦边远地区的中央机关直属机构县(区)级以下职位,视情况降低进入门槛;允许中央机关直属机构拿出一定数量的县(区)级以下职位面向所在市、县户籍或在当地长期生活、工作的人员招考。
各地综合运用放宽年龄、学历等政策,适当降低进入门槛,艰苦边远地区基层机关招人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四川省在“四级联考”“法检公招”等项目中拿出更多名额招录基层和脱贫攻坚一线相关岗位公务员;进一步加大招录乡镇公务员和选调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力度。还将专门组织开展“市(州)以下基层机关公招”“部分民族地区乡镇机关公务员考录”,对基层岗位进行集中补充。陕西汉中市合理设置报考资格条件,分市、县、乡三级和边远艰苦地区提出学历及专业要求,取消所有不合法的歧视和限制条件,杜绝“因人设岗”“萝卜招录”等情况。
公开遴选让基层培养选拔链常态化
2016年,中央机关继续加大公开遴选和选调工作力度,适当扩大遴选和选调规模,增强选拔人员与岗位的匹配度,进一步完善来自基层一线的公务员培养选拔链,畅通国有企事业单位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渠道。61个中央机关单位共拿出521个职位进行遴选和选调,职位总数较去年增加30.25%。据不完全统计,全国30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开展了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工作,共计划选拔3100余名基层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到省级机关工作。
各地也不断改进公开遴选工作方法,提升选人用人科学化水平。河南省规定面试考官须持有资格证书,并全部实行外派交流;积极推行“阳光遴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面试考官、工作人员和命题人员,凡与应试人员有《公务员法》第七十条所列情形的,须实行公务回避。北京市规定在遴选的考察环节,除全面了解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情况,还将注重考察工作实绩、作风和群众口碑。新疆自治区积极探索,首次组织开展了区级机关面向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公务员工作。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为公务员队伍“铸魂补钙”
职业道德建设是公务员队伍建设“铸魂补钙”的工程。今年7月,中组部、人社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程的意见》。《意见》针对当前一些公务员存在的不忠诚、不诚信、不作为等问题,要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同时采取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完善奖惩机制、开展宣誓活动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今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9月,国务院首次在中南海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李克强总理监誓。
各地各部门注重分类推进,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和不同层级公务员特点,精心设计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载体,增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青岛市坚持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加强公务员管理和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来抓,从建章立制、教育培训、实践养成等方面综合施策,提公务员的“神”,树公务员的“形”。江苏宿迁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部署启动新一轮全市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程。陕西省西安市今年开展了市级部门“职业道德建设”大讲堂专题报告和推进职业道德建设工程科级公务员轮训班、“职业道德模范”评奖、“职业道德规范”巡回宣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
完善机制深入推进公务员平时考核
近几年来,平时考核在全国20多个省区市开始探索,实现常态化、制度化。今年,各地继续扩大平时考核试点范围,不断完善考核程序、考核手段和考核结果运用办法,进行了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实践探索。
浙江省今年出台《浙江省公务员平时考核办法(试行)》,规定平时考核以公务员的职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为基本依据,考核公务员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日常表现,平时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北京公布了《“十三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提出要强化公务员平时考核,逐步形成科学管用、体现实绩、简便易行、符合本市实际的平时考核机制。湖北襄阳市出台《县级单位和工作人员业绩台账管理办法》,建立对账销号、业绩公示、差错登记、领导点评、干部互评五项制度,全面推行机关工作人员电子日志系统。
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履职能力
结合今年的“两学一做”教育,各地公务员主管部门深入开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培训,促使广大公务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全面提升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
各地创新方式方法,扎实开展“四类培训”,深化对口培训,探索分级分类培训和“互联网+”,探索公务员培训新模式,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福建省公务员局重视对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学习培训,将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列为福建省承办的对口培训重要内容。江西赣州市将法治教育纳入全市公务员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其他干部培训机构的必修课,纳入公务员入职培训、任职培训的必训内容。
治理不作为乱作为激发公务员干事热情
公务员作风建设不仅关系到工作质量和效率,而且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今年年初,在全国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上,针对解决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问题做了专门部署。各地加强对公务员队伍中庸懒散现象的专项整治,激发公务员队伍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活力,提升公务员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
今年6月,陕西省委印发了《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办法》(试行)《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办法》(试行)《推进省管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办法》(试行)三个文件,建立了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把明规则立起来、挺在前,一方面要求各级公务员自觉履职、严以用权,决不能“胡乱作为”,另一方面鼓励各级公务员放开手脚、大胆干事,决不能“毫无作为”。
天津滨海新区发布《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问责暂行办法》,列举了25种行为,明确了责令书面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等10种问责方式。
2017党员学习汇报材料篇2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对各种不同意见都必须听取,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从谏如流、敢于直言。实际上,这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要问题之一。20xx年11月16日,他在《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一文中指出,要严格执行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规定,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20xx年2月6日,在与党外人士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开门搞活动。稍后,他又倡导在中央政治局内部开展积极的善意的实事求是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年9月23日至25日,在河北参加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不能把我们防身治病的武器给丢掉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系列重要讲话,既抓住了党的历史上优良作风的根本点,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从党的历史来看,党之所以能选择正确的道路和取得革命的胜利及建设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首先,就党自身或党内来说,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批评”。马克思曾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和其他革命的一个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自己批评自己并靠批评自己而壮大起来。毛泽东同志也讲过,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标志之一。他还形象地比喻:“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是“会沾染灰尘的”“应该打扫和洗涤”。越是成功,越要自我批评,“应该抑制自满,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这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创造奇迹的重要秘诀。
其次,“批评”是就党内同志间、上下级之间来说的,同时也是面向党外和群众而言的。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强调,作为领导者,“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正确的批评,应加接受,即使其批评有不确当者,亦只可在其批评完毕,并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加以公平的与善意的解释”。领导者要不犯错误,关键是要善于听取和采纳各方面特别是反对的意见。在毛泽东同志看来,批评即是帮助。“就是明明知道某些批评是恶意也要听下去”“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领导者如果对“不同意见”和“批评”无动于衷,就等于失去了鉴戒之境,迟早会犯错误。
对整个党来说,面向群众和党外,也要容许和接受批评。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是不怕批评的,因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作为没有任何私利的共产党人,“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又有什么批评可以惧怕的呢?又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呢?但是,有些党员和干部不是这样,“他们怕群众,怕群众讲话,怕群众批评。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怕群众的道理呢?有了错误,自己不讲,又怕群众讲。越怕,就越有鬼。我看不应当怕。有什么可怕的呢?”好像不让群众批评,是维护党的威信,是爱党,实际上却是害了党,因为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群众的不满,正是党要倾听或改正的,所以,“要真正把问题敞开,让群众讲话,哪怕是骂自己的话,也要让人家讲”。当然,挨骂的时候,“总会有些不舒服和难过,这是正确的”,当政者要善于倾听骂声,否则就会丧失上进的空间。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同志把这种做法上升为“领导我们的国家”的一种方法,“就是放手让大家讲意见,使人们敢于说话,敢于批评,敢于争论;不怕错误的议论,不怕有毒素的东西;发展各种意见之间的相互争论和相互批评,既容许批评的自由,也容许批评批评者的自由”。其实,这就是他说的“民主的方法”。1945年,当他回答黄炎培“历史周期律”的疑问时,曾坚定地说:“我们已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可见,民主与人民监督或批评是分不开的。
害怕批评,遇到挨骂就紧张,无非是担心影响执政地位。在毛泽东同志看来,“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不让人讲话呢?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这种警示是振聋发聩的。其实,对于当政者来说,可怕的不是批评或挨骂,而是冷漠。从党的历史上看,缺乏的从来不是歌功颂德,而是有价值的批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毛泽东同志提倡,党要“高价征收批评”。因为批评对于执政者来说乃是一种苦口的“良药”,一种曲折的拥护和爱戴!
2017党员学习汇报材料篇3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明确提出:“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必须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党支部要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这是我们党第一次以党内准则的形式,完整地将“三会一课”制度作为党内生活基本制度固定下来,极大地丰富了党的建设制度体系,并将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发挥重要基础性作用。
“三会一课”制度是我们党注重思想建党、严密党的组织、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鲜明体现和制度安排。我们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就对党小组、党支部、地方全体党员会议和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期限作出了具体规定。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要求“都要从党内教育做起”,通过党报、简报、小组会、支部大会、党员大会、政治讨论会、参加实际工作等教育方法,来解决“思想上建党”的问题。经过延安整风,全党经受了一次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三会一课”制度得以坚持和丰富发展,并作为规范党内民主生活、加强党内教育的基本制度之一,为提高党的建设整体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各级党组织在党的组织生活中不断探索、完善和发展“三会一课”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在严格党内生活制度方面,“一个是坚持,一个是加强,一个是创新”。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三会一课”制度提供了重要遵循。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紧密结合党的建设实际,不断改进创新。《准则》提出:“要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坚决防止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准则》还要求:“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或党小组的组织生活,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这为坚持和改进“三会一课”制度指明了方向。要不断丰富“三会一课”内容。紧紧围绕《准则》提出的“两个突出”,把组织党员开展经常性政治学习和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精心研究和准备“三会一课”主题、内容和学习教育载体,采取党员能参加、有效果、受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防止随意化、平淡化、娱乐化。要把增强党性贯穿始终。通过“三会一课”,向党员灌输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要求,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定期进行党性分析体检,对照党章和入党誓词查找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做合格党员。要加强党员思想交流和沟通。通过定期召开党小组会、支部委员会和党员大会,引导党员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和工作摆进去,敞开心扉,亮明思想,谈体会感受,谈意见建议,并针对党的工作和党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统一思想,增进团结,改进工作,共同提高。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借口工作忙而不参加所在支部或党小组的组织生活,各级党委(党组)每年要对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工作进行研究和指导,督促党员领导干部把讲党课的过程作为增强党性、履行责任、转变作风、推动工作的过程,并将此作为衡量党员领导干部党性的重要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