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寓言故事教案
寓言故事到底要怎么才能编写好,老师在课堂上有教过大家吗?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编写寓言故事教案,希望对你有用!
编写寓言故事教案篇1
一、课题名称
自编动物寓言故事
二、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寓言及其基本特点。
2、了解和掌握寓言写作的常用方法,练习编写寓言故事。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寓言及基本特点。
2、掌握寓言写作的常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航,开启智慧
导语:同学们,对于寓言,我们已经不陌生了。能说说你们读过的寓言吗?(学生列举篇目)现在我们缩小范围,一起回顾一下在课本上读过的寓言。谁能说说这些寓言都讲了什么故事?阐述了怎样的道理?(引导学生从情节,道理两方面入手,畅所欲言)
二、佳作引路,深入探究
1、什么是寓言?
所谓寓言,就是寓意于言。“言”就是叙述的小故事,“意”就是故事中包含的道理。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它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是带有劝喻讽刺的故事,结构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无生物。主题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寓”是寄托的意思。写寓言故事,了解和掌握寓言故事的特点是关键。现在让我们边读边想,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寓言故事的特点是关键。现在让我们边读边想,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2、以读促写,了解寓言的特点
(1)具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学生活动:简单复述《滥竽充数》。
思考:寓言故事情节往往是写实的成分多,还是以作者的想像为主?如果是想像,是不是凭空的想像?
小结归纳:寓言的故事情节往往是虚构的,因而以作者的想像为主,但这想像必须立足现实的土壤,故事的主角活动须合乎情理,让人信服。。
(2)富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寓意。
(3)总结归纳寓言的特点:
(1)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2)故事的内容是虚构的,情节简单,篇幅短小,寓意深刻给人以启迪。(3)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人,更多的情况下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的形象。(4)经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5)故事的语言要简洁。
三、写作指导,交流评点
1、你想编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是谁呢?(小动物)
2、习作要求:
有关动物的寓言故事的习作,我们一定要注意三个方面:1.写寓言故事,首先要有丰富的幻想。2.写寓言故事,要有曲折动人的情节。3.写寓言故事,要有启迪和教育意义。将这三点有机地融合在我们的作文中,一定会吸引读者阅读我们的寓言故事的。
3、动物寓言故事(提纲)
开头:动物寓言故事主人公的大致介绍(主要说明主人公的生活状况以及环境情况的点滴介绍)
中间:
1.动物(们)故事的起因
2.动物(们)故事的过程(特别注意情节的“一波三折”)
3.动物(们)故事的结果
结尾:动物寓言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启发(主要是说明的一个道理)
四、佳作欣赏
习作一:动物之间的故事
夏天来了,一群小蚂蚁在找食物,它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里,冒着生命危险找着食物,一只公鸡跑过来,这只鸡已经饿得肚子“咕咕”叫了,那一群蚂蚁正好在鸡的脚下,就好像快要被公鸡给吃了。这时,一只蝴蝶飞过来赶紧把公鸡的注意力转移到另一边,并悄悄地叫蚂蚁们跑到草地上去,这只美丽又善良的蝴蝶救了小蚂蚁们的命。从此,小蚂蚁和蝴蝶成了好朋友。
过了一会儿,一只变色龙晃悠悠的走过来说:“我们交个朋友吧!”蝴蝶说:“好呀,我们这儿正好缺少一个玩伴呢!”聪明的小蚂蚁一齐小声地对蝴蝶说:“不要被坏人骗了啊!去年我们的同伴还在这块草地上被它吃了呢!”说完,蝴蝶和小蚂蚁就加紧地跑开,还一边和变色龙说:“我们有事,一会儿回来。”变色龙还真以为它们一会儿回来,就一直在那儿等着,但小蚂蚁和蝴蝶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习作二:小蚂蚁历险记
小蚂蚁们在草地上玩耍着。有一只小蚂蚁看到了“金光闪闪”和“波光粼粼”的东西,他就向大家提议:“我们去运金子、找欢乐,好吗?”小蚂蚁们都同意了。于是,大家一起出发去找寻“金子”和“欢乐”去了。
蝴蝶小姐正在采花粉,突然,她看到一部分小蚂蚁正向远处的沙漠前进着,还有一部分小蚂蚁正向湖泊跑去,蝴蝶小姐急忙飞了过去。小蚂蚁看见蝴蝶飞了过来,说:“蝴蝶姐姐!蝴蝶姐姐!你愿意帮我们运金子吗?”“你愿意帮我们寻找欢乐吗?”蝴蝶说:“我来是要告诉你们的,前方是沙漠、湖泊,根本没有什么金子和欢乐!”
小蚂蚁们一听,方才醒悟过来,急忙向后转,回到了老家的草地上。可是,有几只小蚂蚁却不这样想。有的想:“那儿是沙漠?我才不信呢?那金光闪闪的不是金子是什么?”它们依旧向前迈进着,另一群小蚂蚁说:“那波光粼粼的地方,多么神奇啊!那里肯定有许多欢乐!”它们也没有气馁,继续向前爬行着。
四、课后作业
家长签字: 年 月 日
编写寓言故事教案篇2:写作——编写寓言
教学目标:1.培养想象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2.训练学生基本的叙事能力和思考能力。
训练题目:1.模仿课文或读过的其他寓言,自己编写一篇寓言,题目自拟。
2.请以蜡烛茅屋老人为主角依据事物编写一篇寓言。
课时安排:二个课时
教学步聚:
一课时
一、训练指导:
寓言故事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由于它充满着机趣、智慧、思想和教益,因而也备受成年人的青睐。
所谓寓言,就是寓意于言。“言”就是叙述的小故事,“意”就是故事中包含的道理。它通常是借用一个劝谕性或讽刺性的小故事,来形象地阐述一个能振聋发聩、启人深思的大道理。其叙述故事常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无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浅易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寓言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小、少、简、深。小是指其篇幅短小;少是指涉及的人物或动植物数量少;简是指故事情节简单;深是指它所蕴涵的道理深刻。从其作用看,有正面的启发教育作用,如《愚公移山》;亦有反面的讽刺嘲弄作用,如《叶公好龙》。从所使用的手法看,它通常采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的构思方法。从其主人公看,有以人物为主人公的,如《揠苗助长》;也有以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为主人公的,如《龟兔赛跑》。从其结构看,它一般包括寓体(故事)和寓意(主旨)两个部分,但寓意部分的有无一般不作硬性规定。
写作寓言,应做到 “四要”:
一要确定明确积极的寓意。同其它文体相比,寓言更强调对文章主旨鲜明性的要求。其它文体的主题可以直白,也可以含蓄,而以含蓄为好,寓言则不讲求寓意的隐晦,它以明达为佳。当然,在主题的积极性上,寓言与其它文体的要求是一致的,都需要表达健康向上的观点,确能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二要发挥新奇大胆的想像。因为寓言中所写的人、事、物等都不是生活中已经有或可能有的,它是一种虚拟的、只用来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或情感的载体,尤其是以动植物为主人公的寓言,更需要充分发挥想像,以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当然,其故事是不嫌怪诞离奇的,甚至越是离奇,越能彰显出所要表达的道理。
三要注意表达上的特殊性。结构上,可以采用单纯寓体式而不揭示寓意的写法,亦可采用既有寓体的表述,又有寓意的揭示的写法,不必拘于一法,尽可根据个人的爱好自由选择。篇幅上,不必追求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和情节的一波三折,不能让繁冗的情节淹没了寓言所要显示的道理。写法上,要运用放大法,以凸显主人公的行为和心理特征,从而让寓意十分明晰显豁地突现出来。
四要讲求内容的现实针对性。无论是劝喻或讽刺,都要来自现实生活,有感而发,虽然它所写的事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但生活中的一些人却常有与之相似或相同的思维方式。文学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寓言故事虽然篇幅短小,但它仍要求作者保持对生活的敏感,要求作者从大量纷繁的生活现象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思想,升华出有指导意义的道理,以充分发挥这种文学样式的社会功能。
最后,还要谈谈寓言与童话的区别。虽然寓言与童话的写作都靠想像和幻想,都用拟人和夸张,都可有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但它们还是有较明显的区别:
①篇幅的长与短。寓言一般都较短小,而童话的篇幅较自由,短者百十字,长的可上万字。
②人物的多与少。寓言的人物一般较少,童话的可多亦可少。
③情节的曲与直。寓言的故事情节多是粗线条的直笔勾勒,虽有出人意料处,但主要是为了突出寓意;童话则须依靠情节的不断发展变化来表情达意。
④表达的粗与细。寓言多用叙述,往往点到为止,不求故事的完整;童话则多运用符合儿童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较细腻的描写。
⑤主旨的隐与显。寓言的主旨要一目了然,鲜明突出,有时还用一句话直截了当地予以点示;童话的主旨则隐埋于具体的情节之中,它只呈现故事,而不必去专意揭示主旨。
[例文]
贪心的狐狸
有一天,小兔出去散步,突然看见有什么东西在地面闪闪发光,小兔一看原来是一粒金色的种子。小兔捡起种子就回家里种。
第二天,小兔走到院子里看见种子已长成一棵金光闪闪的树,小兔很惊讶。心想:“这一定是一棵神奇的摇钱树。”小兔很开心。它就向摇钱树说了一个愿望,说:“我想拥有一辆自行车。”说完就把树摇一摇。果然真的摇出了一辆自行轩,这时正好给狡猾的狐狸看见了。它就问:“小兔弟弟,你这棵树卖多 少钱?”小兔说:“我这棵摇钱树是不能卖给别人的。”狐狸听了很生气,就想:“我一定要把那棵摇钱树弄到手。”于是狐狸趁小兔睡觉的时候把摇钱树偷了,狐狸想:“如果我偷了摇钱树,小兔会不会怪我呢?”狐狸正想着。突然它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把树摇了又摇,可是还没摇出东西来。狐狸想:“摇不出东西来,说不定东西在树里面呢。”狐狸拿起斧头,把摇钱树砍掉了,拨开一看里面根本没有什么东西。狐狸很后悔,只怪自己太贪心,经过这次教训,狐狸再也不敢贪心了。
从此,小兔的东西再也没丢过了。
猫和老鼠
一个冬天的下午,猫躺在暖烘烘的太阳底下,靠着主人家的墙根,半闭着眼打盹。忽然一只老鼠“哧溜”一下从猫脚边溜过。猫被惊醒了,睁开眼就破口大骂:“你夜里作崇还不够吗?白天还要来骚扰。看我怎么收拾你。”说着就猛扑过去。见此情景老鼠灵机一动,钻进了墙根的石缝里,转而探出头来对猫说:“猫大哥,别那么凶。你也不想想,如果没有了我们,你就没事可做了,主人家就会把你赶出家门。到那时,你就失业啦!”话音刚落,就不见了老鼠的踪影,留下猫在那里一楞一楞。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不安心本职工作,总是埋怨他人的人。
两棵树的故事
曾经有一位主人在一个山坡上同时播下两颗种子,并以同样的方法浇灌这两颗种子。过了几天,两颗种子发芽了,慢慢地钻出了泥土。一段日子后,小芽长成了小树苗。主人还是辛勤地培育着。其中一棵不满足主人的待遇,竭力地远伸根须,积极地吸收着大自然恩赐的阳光雨露,因此长得很快。另一棵却说:“唉,老兄,你何必活得这么累呢!主人会给我们养料的。”那棵小树只是笑笑。又过了一段日子,一棵长成了大树,而另一棵还不到它的半腰。那另一棵又发话了,说:“兄弟,你真是自找苦吃,长那么高大干吗,每天都经历日晒雨淋,多苦啊!哪象我,有你们挡风遮雨。”那一棵也只是微微一笑。几年后,它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而另一棵却因长期的“营养不良”,还只是一棵弯弯扭扭的小树。一天,主人开来了一辆卡车,把那棵大树砍了,运去制造物件。那棵小树见了不禁惋惜而感叹地说:“老兄啊老兄,你最终还是被砍了。还不如我呢!”大树听了鄙夷地说:“我要做个有用的人,怎能像你呢!”
朋友,你知道该学谁吗?
编写寓言故事教案篇3:写作—编写一篇寓言
【写作目标】
模仿课文或你读过的其他寓言,编写一篇寓言,题目自拟。
【写作指导】
读寓言故事,总让我们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原因就是或因为语言幽默、或因为寓意深刻,明知故事是虚构的,我们也都能心甘情愿地接受它。每当你读寓言哑然一笑或掩卷沉思时,故事里所蕴涵的道理已经悄悄地给了你影响。
寓言为何有这等魔力呢,在我们动手编写寓言之前,应该对它好好琢磨一下。 寓言是什么?从字面来理解,就是“寓意于言”。“意”是作者要讲的道理;“言”即故事。把要讲的道理寄寓在故事里就是我们所要编写的寓言了。编写寓言,我们一方面可以将传统寓言进行故事新编,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材料,寻找发现,发挥想象,构架故事。 也许有同学会认为,我们初中学生正是在接受道理的时候,哪有什么道理去向别人讲呢?不错,我们在接受道理的同时也要思考,思考了才能理解,理解了就会有所发现。能把自己在读书生活中独到的发现陈述出来为最佳。实在没有恰当的,就把已经接受过的道理通过我们编写的故事讲出来,也同样可以达到我们这次写作训练的目的。因为我们编写寓言的目的是进行一次思维训练。 “我该讲述什么道理为好呢?”固然我们不能再去重复“龟兔赛跑”、“守株待兔”、“长竿入城”……这些寓言故事里的道理了,但我们可否对这些寓言故事里的道理结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观、价值观给予合理的新解呢?这是完全可以的。
象罗丹的《兔子和乌龟的第二次赛跑》“……蚂蚁弟弟拍手叫:乌龟大叔加油跑!”乌龟摇头笑了笑:“怕什么,反正这小子会骄傲!”结果兔子转败为胜。这一改动可以说完全是出于一种新思维,是对已有的思维定式(兔子虽然天资好,但因骄傲、疏忽而失败;乌龟则反之。)的反叛或者换位。其结果同样是紧贴生活,就是说,在显现实生活中,象兔子这类吸取教训、转败为胜的例子也很多,同样属于明智之举被人广为赞颂。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寓言所陈述的道理可以是我们在读书或日常生活中的某种领悟,也可以是对故事内容的新解。这样,只要你走进寓言故事的海洋,随便挑选一则自己感兴趣的寓言,我们在对他进行认同思维的同时,还可以对他进行逆向思维或换位思考,你就会有所发现、有所领悟。 如何编写这样的故事呢?传统思维里故事一般都是由人的关系构成。
编写寓言,则需要我们走出这种传统思维里模式,人以外的所有事物都是构架故事的材料。我们可以给这些事物都赋予人一样的灵性,把他们的世界也看作一个充满情感、充满思考的人世间。目的是我们要讲的道理要通过这些拟人化的的动植物的故事演绎出来。因为这些为人间服务的道理通过拟人化的故事讲述出来比直接用现实中的人的故事来讲,效果要好得多。而这些物与我们的心灵是有距离的,当他们被拟人化进入故事时,这种距离被缩短了,首先带给我们的是耳目一新之感。然后,我们可以依据故事内容的需要去精心设计他们的对话、语言、行动等故事框架。 前面我们讲的对故事内容新解的做法,同样也适用对故事形式的翻新,我们暂且将它称为故事新编吧,即将旧的、过去的事与理用新观点、新叙述构架成一个与原故事相关而又不相同的寓言。
例如对《长竿进城》在可在保留故事原貌的基础上,对那个自以为是的老者的形象进行了变通,可以把他编写成一个真正的智者。当众人在取笑持长竿进城门而不得的愚人时,他说:“不要笑,同样是这种问题,有些聪敏人也要犯愁的。不信,你们哪个能将这个四根正方形的木棒搭出5个正方形来给我看看?”结果没人能搭出来。他便将那四根木棒合在一起,直对着四根方棒的一端给大家看:“请看,现在是不是五个正方形呢!”然后他又用这个原理启发那个愚人,使他找到了手持长竿进城门的正确方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许多问题如果只局限在一个平面里思考解决的办法,往往难以解决,一旦转向立体的、多角度的、多方位的思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寓言材料。例如,习惯成自然。人们在思考问题,处理事物,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形成习惯。如果老是这种习惯模式处理新问题,常常会导致失误。如果这样与人讲道理,别人可能会认为你好为人师或不理解。但你若对他说:草原上一只驴,每天的工作就是被蒙着眼睛围着磨盘转,走过了不知多少个春秋。有一天,根据工作的需要,它要去河边拉水。驴高兴地朝着主人手指的方向去了。结果半天没找到河边。它不明白,明明是朝一个地方走的,怎么不知不觉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如是几次,驴都没有到得河边。主人没有责备驴,因为他明白,每天绕着磨盘转,已成了驴的习惯了。那别人就会在轻松愉快中理解了你所要讲的道理。 总之,编写寓言故事,也需要我们善于创新思维。在洞悉生活、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敢于创造。
[例文]
竹笋和石头 一片竹林被伐,铺上了一块块巨石。春天到了,大批竹笋被压在巨石下面,怎么也生长不到地面上来。于是,它们请求巨石们说:“行行好吧!现在正是我们生长的时节,外面已是春暖花开、鹦歌燕舞的美好时光,我们都想钻出地面来,晒晒温和的阳光、吸吸新鲜的空气,闻闻醉人的花香,听听鸟儿们的啼叫,看看美丽的蝴蝶……可是,你们巨大的身躯重重地压在我们头上,我们实在无法生长到地面上来呀!” “非常遗憾!”石头们同情地说,“这决非我们石头与你们过不去,要知道,我们石头无法自己走开呀!” 现实就是这样的无情,在绝望中有的竹笋在哭泣;有的在叹息;有的在愤恨,也有的在思考…… 哭泣的哭过了,他们并没有得到丝毫的怜悯;叹息的叹过了,他们的处境依然没有一点改变;愤恨的恨过了,巨石还是重重压在自己头上。而思考着的竹笋,他们开始有了头绪,有了信心,也有了希望. 那些思考着的竹笋开始讨论起来:有的说,我们拼尽全力向上顶过了,证明力量还远远不够;有的说,待到石头自然风化成泥土,到那时我们六有了出头之日,可是要等上几万年啊!有的说,还是等人类来搬走,但时机难得呀!一支竹笋听完了各种讨论之后说,我们还是要多想现实可行的办法。我想,如果我们沿着巨石底面向旁边伸展,总可以找到石头之间的缝隙,就从这缝隙中生长到地面上来,不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吗? 竹笋们听了都赞成这个意见,一传十,十传百,都用这种办法从巨石的缝隙中长出了地面。巨石们见了又惊又喜,深有感触地说,:“看来真正强大有力量的不是我们这些石头,而是那种具有创造思维的头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