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成功人物的事迹

2017-01-15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创业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活跃起来。在这样的创业时代里,很多成功的事迹激励着我们。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创业成功人物的事迹,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创业成功人物的事迹一:

从校园饰品店到500余家店面,茶马云南的扩张之路

茶马云南发源于美丽而又神秘的云南,是一个民族饰品连锁品牌。从2003年到2016年,茶马云南用了13年时间,将一家校园饰品店发展壮大到拥有500余家店面。

2003年,1家校园饰品店;

2005年,1家直营店;

2006年,3家直营店;

2009年,50余家店面;

2012年,300余家店面;

2015年,500余家店面......

对开店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扩张速度并不是多快,这样的规模也并不是多大。然而,从最初的小本经营到资本入驻,再到准备上市,茶马云南一步一步走得很稳健。茶马云南这一路不是单纯地贩卖商品,而是在不断挖掘产品文化内涵的同时,站在时尚前沿,将时尚与民族风相结合,使品牌实现持续发展。

深挖产品文化内涵

茶马云南的前身是一家校园饰品店,是由茶马云南现任董事长苏建益创立。苏建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云南人,大学期间,苏建益将民族饰品从云南带到长春,并将其由地摊发展为一间小小的校园饰品店。茶马云南之所以注重深挖产品文化内涵,一方面,苏建益对云南的民族文化感情很深;另一方面,产品只有融入文化才能持续发展。

最初的时候,茶马云南将产品融入了很多云南文化的东西。很多产品设计采用了云南丽江的东巴文化元素。产生于1000多年前的东巴象形文字被称为“文字活化石”,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茶马云南在有些产品上就采用了东巴象形文字进行设计,这些文字本身就具有意义,它们让产品变得更美观,更有文化内涵,也对传承东巴文化也非常有意义。

随着茶马云南的发展,茶马云南的产品设计不再局限于云南文化,而是扩大到整个民族文化。茶马云南深挖民族文化饰品背后的文化内涵,赋予每一件饰品独特的含义,也让茶马云南产品更加多元化。

打造民族快时尚

茶马云南董事长苏建益认为民族文化要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在打造民族风的同时,要把时尚放在前面。于是,茶马云南将民族风和时尚相结合,设计出很多时尚、美感而又实用的产品。“茶马云南”的连锁店里,饰品琳琅满目,有首饰挂件、皮画、蜡染画、土陶工艺品、木刻工艺品……

快时尚因能给顾客提供多样化的时尚选择而备受消费者青睐,茶马云南也搭上了快时尚的列车。“快时尚”跟“时尚”的区别在于一个“快”字,产品更新速度快。茶马云南聚焦18岁-40岁目标人群,每月根据市场动态更换新品100余款,平均每天都有至少3个新款问世。另外,快时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大众化、平民化。在产品定价方面,茶马云南不像某些藏饰品店、印巴饰品店产品价格偏高,品种单一,消费群体太窄。茶马饰品在独具特色的前提下,产品多样化,价格分高、中、低档,价格从最低的十几元到500元左右都有,照顾了多种消费群体。

预计2017年登陆新三板

据茶马云南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汤国庆透露,茶马云南预计于2017年登陆新三板。

事实上,早在2014年,茶马云南董事长苏建益在一次采访中说过,茶马云南未来可能会上市。

2015年,茶马云南兼并民族印象,成为米兰世博会特许供应商。这也为茶马云南的上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年11月,茶马云南新品发布会暨上市签约会在京举行。茶马国际和中央直属企业“中邮证券”签约,由中邮证券担任茶马国际新三板挂牌的主办券商,并担任本次改制、规范的财务顾问,以及条件具备时茶马国际转板上市的保荐机构,为茶马国际提供专业服务。这表明茶马云南离上市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创业成功人物的事迹二:

他60多岁转型再创业,80岁收获一个中国好莱坞,又砸300亿

浙江横店,一个户籍人口只有8.9万的小镇,每天有超过10个剧组在这里取景拍摄,每年2/3的国产古装剧在这里完成。美国《好莱坞》杂志将它称为“中国的好莱坞”,而仅论规模,它比好莱坞还大。一手打造出这个世界级影城的,是80多岁、至今仍以农民自居的徐文荣。

从1996年为谢晋的《鸦片战争》搭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到在“争议”中投入300亿修建圆明新园,60多岁、在别人“你没有文化”的质疑中“非要做文化”的徐文荣,在应该退休的年纪,让一个不起眼的乡村,变成了与美国好莱坞齐名的影视文化旅游重镇。就连马云进入影视圈,也得先找他“拜码头”。

被货郎挑进横店

虽然一辈子的事业都离不开横店,但严格来说,徐文荣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横店人。

徐文荣1935年出生于浙江东阳的新东村,他3岁时,家里决定南迁横店。妈妈和哥哥姐姐们轮流抱着徐文荣搬家,抱一会、歇一会,最后找了个货郎帮忙将他挑进了横店。

▲徐文荣出生地新东村

徐文荣的童年在穷苦和自卑中度过。一家七口人的生活靠父亲做点小生意维持,兵荒马乱的年代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家中常常揭不开锅。

父亲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糖饧,年幼的徐文荣拿着一个口袋、一杆秤跟在后面,换来的稻谷由他来背。

他的邻居做火腿生意,两家人时常走动。一次赶上火腿腌晒的季节,院里一排排火腿在太阳底下晒着,油一滴滴往下淌。母亲见状,趁着跟女主人讲话的空档,让徐文荣赶紧回家拿空碗来接油,然后拿回家炒菜做饭吃。

“我顶着太阳、举着碗,在一排排火腿架子下钻来钻去。那时候虽然还小没有上学,但是心里非常伤心。”徐文荣回忆说。因为家境贫寒,他经常得帮忙干活,并因此被同龄人嘲笑,自卑的情绪就此蔓延。

后来,徐文荣自卑到不愿出门,因为一家大染坊主的儿子见面就嘲笑他。时间一长,自尊心极强的徐文荣坚定了一个想法:“苦难不解决,人生一世,活着没什么意义。”

▲截至2015年底,在横店演员公会注册的人员已达3.1万人,明星美女在横店成了街景

1950年抗美援朝,全国各地积极响应。迫切要走出贫穷和自卑的徐文荣未满16周岁,但也偷偷报了名。他侥幸过了初审,却因“全连个头最矮”被带兵军官退回原籍。

回到原籍的徐文荣由此开始了在横店的打拼。他先是在公社里当了7年的“小干部”,后来辞职跟着父亲做游商、捣腾一些小买卖。这段经历激发了徐文荣自己做生意的想法。

游商期间,徐文荣发现地广人稀的安文山区肥料奇缺,而此前他在上海听说有一种比尿素肥力还高的农家肥“马桶砂”(人体排泄物积在马桶壁上的固状结晶体)。凭借信息的优势,徐文荣向安文公社提出“以肥料换粮食”,得到对方同意后,他数次北上上海,收集了1500多斤“马桶砂”,运回来交换了同等重量的玉米。除留少量给家里应急外,徐文荣将大部分粮食分给了横店的低产户们。

做成这笔“大买卖”后,徐文荣又打起了用废铅提炼真铅的主意。他凭借当时的土风箱和铁炉,再次一路收购到上海,还用赚来的钱坐上了飞机,成了当地社员心目中的“大人物”。

曾经备受嘲笑和奚落的穷小子,转身赢得了横店人的广泛信任,1966年,徐文荣成为横店大队党支部书记,他的商场传奇正式拉开序幕。

论本事可以做“皇帝”,论错误可以枪毙

徐文荣身上有两个标签:敢为人先、不服管。当地一位乡党副书记曾说:“我们乡里有个人,论本事可以做皇帝,论错误可以枪毙。”

这个乡干部眼里“可以枪毙”的人,后来靠着“敢为人先”成了市长的座上宾,更一手主导了横店的经济腾飞。

横店集团的萌芽始于徐文荣创办东阳横店丝厂,据《徐文荣口述风雨人生》一书记述,1975年4月18日,在徐文荣多次跑到省里催问后,东阳横店丝厂的批文终于发了下来。

企业创办资质有了,钱从哪儿来却成了大问题。思前想后,徐文荣想到了一个如今被说滥的手段——众筹。他来回游说于全公社39个大队,最终筹集了50254元的三年无息借款。然而,这笔钱对于丝厂而言只是杯水车薪,不得已之下,徐文荣只好去求银行。

为了讨好当时的银行行长,徐文荣几乎盯在了行长家门口,他使尽了各种方法做“公关”,甚至去给行长的夫人找过胎盘。最终,他从银行拿到了26万元的贷款,丝厂的启动资金终于有了着落。

丝厂投产是横店走向规模经济的起点。徐文荣不是个墨守成规的人,总能抓住大势,跟着潮流走,他将之形容为“个人的命运,总是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借助国家政策东风,徐文荣将丝厂升级为现代化的轻纺和针织厂,随即又涉足当时即便是大企业也不敢轻易进入的磁性材料领域。此后,他又带领横店将商业版图扩展至医药、化工、汽车等领域。

改革开放之初,横店已经成了中国乡镇企业的标杆,受到经济、社会学家的瞩目。1988年,社会学家费孝通专程考察横店,总结称:苏南以集体经济为主,温州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横店模式则是两者的结合。

在横店模式中,徐文荣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横店打造成了年营收近500亿的超级乡镇企业。他先后参与创办了700多家公司,电气、电子、医药、化工是其中的“大头”,而给他带来巨大名声的横店影视城,产值只占横店帝国的10%左右,仅仅是冰山一角。

“你这点文化,做什么文化产业”

徐文荣杀入影视文化领域,源自一个让他颇为苦恼的现象:横店人富裕起来之后,却缺乏娱乐休闲的地方,外来的人才也很难留住。“那时,我就想把横店装修一下,装修的材料就是文化。”

做文化产业需要政策的支持,徐文荣为此天天往省里跑,一位副省长对于他不断登门拜访的行为不胜其烦,说:“你真是走火入魔,你要做工业我们支持你,你这点文化,做什么文化产业。”

徐文荣较上劲了,非要搞文化,反正他已经有了钱,别人也“拦不住他”。他的“执拗”给横店带来了新的蜕变,起初,徐文荣建影剧院、体育馆、歌舞厅、文化村,这些文化设施虽然常见,但在横店还很新鲜,很快在乡民中引发轰动。之后,徐文荣又趁热打铁,搞了神话荟萃、封神宫等建筑。

起初,徐文荣投建文化产业的目的是让横店更多彩、有活力,但小项目做多了之后,他意识到文化产业同样很有经济潜力,到影剧院、歌舞厅消费的乡民们络绎不绝。徐文荣想:这样“自产自销”的生意不成气候,如果能依靠文化产业吸引外面的人来消费,那一定是个大买卖。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