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期中试题

2017-06-01

想说爱你,感觉太沉;想说喜欢,感觉太轻;一天天地眷恋,一夜夜的无眠,我只有数着相思的绿莹帘珠,托星月寄到你窗前.祝八年级物理期中考顺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八年级物理上期中试题,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2016•成都中考)关于图1中的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图1

A.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B.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

D.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2. (2016•北京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图2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图2

A.1.8 m B.3.3 m C.4.8 m D.5.5 m

3. (2015•浙江温州中考) 某同学将烧杯和量筒置于同一环境中,分别装入20 mL液体(如图3所示)。一段时间后,剩余液体体积最少的是( )

A B C D

图3

4.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前20 min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40 min内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该汽车在这 内的平均速度是( )

A.35 km/h B.40 km/h C.45 km/h D.50 km/h

5. (2016•南京中考)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图4

6. (2016•x疆中考)如图5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消声器 B.隔音走廊 C.防噪声耳罩 D.环境质量检测仪

图5

7. (2015•山西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8. 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

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C.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D.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9. 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中,水像重新沸腾了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是小冰晶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10.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特别冷

D.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立即熔化成水

11.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响度很高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2. (2015•福建厦门中考)如图6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雾凇的形成 B.河水结冰 C.樟脑丸逐渐变小 D.露珠的形成

图6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3. (2016•山东烟台中考)图7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__,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_____。

图7

14. (2016•江苏扬州中考)小明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 000 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 s,则动车速度是_________m/s,已知车长150 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是_________m,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_s。

15. 我市为了给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做了大量的工作,控制噪声污染就是其中一项,我们用___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等级。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____________减弱噪声。

16. 如图8所示,晓雯在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______而发声;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_。

17. 暑假小波参加学校举办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一些野外生存知识和技能,如要在山上获取饮用水,方法之一是清晨在树上收集叶片上的小水珠。叶片上的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____遇冷经过____而形成的。

18. (2014•河南中考)如图9所示,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图9 图10

19. 如图10所示是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像并回答:

(1)这种合金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BC段表示合金处于___________状态。

三、综合题(20题2分,21题5分,22题4分,23题5分,24题5分,25题5分,26题6分,共32分)

20. (2014•四川德阳中考)火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放置一会儿后,发现瓶外壁“冒汗”。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21. (2015•重庆中考)图11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

甲 乙

图11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的熔点是_________℃,第7分钟处于_________态。

(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_ (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22. 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 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 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 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 m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23. (2016•x疆中考)小华同学用如图12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沸腾5 min后停止加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第2 min时的温度如图所示,为_________℃;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6 98 98 98 98 98 98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此时周围环境的大气压___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认为把水加热至沸腾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2

24. 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① 钢 20 0.3

② 钢 0.5

③ 钢 40 0.5

④ 尼龙丝 30 0.5

⑤ 尼龙丝 40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_。

25.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 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13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 cm,则AC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________m/s。

(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

①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写出一个影响因素)。

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

(3)如图14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图14

26.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为10 kHz~30 kHz,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正远离声呐。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kHz到______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 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 s内接收到经潜艇 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 与潜艇 的距离s1是__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 500 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 继续监控潜艇 ,突然接到潜艇 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 的速度是20 m/s,方向始终在潜艇 、 的连线上,经 后潜艇B与潜艇 的距离s2为_________。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八年级物理上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1. D 解析: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可使振动的琴弦的长度发生改变,琴弦的长度改变时,发声的音调也会发生改变,所以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音调,A选项错误;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如果继续抽气,会听到声音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如果抽成真空,将一点声音也没有,由此说明真空不能传声,B选项错误;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阻断噪声的传播,而不是防止汽车发出噪声,C选项错误;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是由于音叉振动将乒乓球弹开,此实验说明了发声体在振动,D选项正确。

2. B 解析:由题图可知,国旗的宽度大约是升旗手高度的2倍,升旗手的高度约1.8 m,所以B选项符合要求。

3. B 解析:相同情况下,酒精比水更容易蒸发,又因为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空气流速越快,液体蒸发得就越快,所以相同的环境中、相同时间内B选项中的酒精蒸发得最快,一段时间后,B选项中剩余的液体体积最少,故B选项符合题意。

4. D 解析: =20 min= h, = =30 km/h× h=10 km, =40 min= h, = =60 km/h× h=40 km,𝜐= = =50 km/h。选项D正确。

5. B 解析:A选项改变了杯的振动频率,C选项改变了钢尺的振动频率,D选项改变了空气柱的振动频率,故它们都改变了音调;B选项改变了用力的大小,鼓面的振幅改变了,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B选项符合题意。

6. D 解析:摩托车消声器可防止噪声的产生,隔音走廊可阻断噪声的传播,防噪声耳罩可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环境质量检测仪只能检测环境质量情况,不能减弱噪声,D选项正确。

7. A 解析:所有的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选项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B选项错误;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用力越大,响度越大,故C选项错误;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选项错误。

8. D 解析:水沸腾后,壶嘴里冒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会发生液化而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而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冰棒周围的空气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棒周围的冷空气也会发生液化而形成“白气”,这些“白气”的实质是小水珠,故A、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液化是放热过程,所以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放出热量,故C选项错误。

9. D 解析: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中,干冰立即会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同时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液化形成小水滴,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雾气”,故A、B选项错误。

10. D 解析: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是因为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可能发生,选项A不符合题意。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啤酒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酒瓶上形成小水珠,可能发生,选项B不符合题意。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特别冷,是因为身上的水会发生蒸发现象,蒸发时需要从身上吸收热量,所以会感觉特别冷,可能发生,选项C不符合题意。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其温度是低于0 ℃的,所以需要先通过热传递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温度达到熔点后才能继续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从而熔化,选项D符合题意。

11. D 解析:超声波能在空气中传播,选项A错误。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选项B错误。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 000 Hz,频率太高,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人听不到超声波,选项C错误。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选项D正确。

12. C 解析:雾凇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樟脑丸逐渐变小,是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C选项符合题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13. 向左运动且船速大于风速 向右运动(或静止或以小于风速的速度向左运动)

解析:山上、甲船上、乙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左飘、向右飘、向左飘,如果以山(即地面)为参照物,那么甲船一定向左运动并且甲船的速度大于风速,而乙船的运动情况不确定,静止、向右运动、向左运动的可能性都有,若向左运动,那么速度一定比风速小。

14. 动车(或小明自己) 50 1 150 23

解析: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即树是运动的,则应选择相对于树的位置发生变化的物体为参照物,如动车或动车上的物体(如小明自己)等。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通过的路程是1 000 m,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 s,根据公式 可得动车速度 = =50 m/s,如图15所示,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 =1 000 m+150 m=1 150 m,所需要的时间t= =23 s。

图15

15. 分贝(dB) 传播过程中 解析: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分贝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控制噪声有三种途径:阻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6. 振动 音调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而发声;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发声体的长度发生变化,振动频率发生变化,音调改变。长度越长,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长度越短,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17. 水蒸气 液化 解析:叶片上的小水珠是液态,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18. 升华 紫色碘蒸气消失,瓶内出现固态碘

19. (1)晶体 (2)固液共存 解析:(1)从题图像观察,该合金在熔化时,有一段时间内继续加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这种合金有一定的熔点,属于晶体;(2)从图像可知,BC段是合金达到熔点,进行熔化的阶段,此时,合金应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20.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较冷,啤酒瓶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啤酒瓶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滴,从外面看就像是“冒汗”了。 解析:瓶外壁“冒汗”是瓶外壁出现了小水滴,小水滴的来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1. (1)3 (2)不变 0 固液共存 (3)A

解析:(1)由图甲所示温度计可知,温度计分度值是 ,液面在 上面的第3个小格处,故温度计示数是 。

(2)由图乙可知,冰的温度达到 时,冰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则冰的熔点是 ,第7分钟时,冰处在熔化过程中,所以是冰水混合物的固液共存状态。

(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寻找冰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故选A。

22. 解:(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𝜐= =20 m/s。

(2)由于酒后驾车反应时间 ,

所以匀速运动阶段的路程: ;

所以 ,汽车将撞上障碍物。

23. (1)94 不变 (2)98 低于 (3)加盖子(或用热水做实验,或减少水的质量)

解析:(1)由题图可知,温度计的示数是94 ℃;水沸腾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2)由表格可知,水的温度从4 min后保持不变,说明水已经沸腾,所以水的沸点是98 ℃;由于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此时水的沸点低于100 ℃,说明此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3)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有:用热水做实验、减少水的质量、给烧杯加盖、增大酒精灯的火焰等。

24. (1)③ ⑤ (2)④ ⑤ (3)20

解析:(1)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材料的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材料,即选择③、⑤;

(2)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长度,即选择④、⑤;

(3)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改变横截面积,即缺少的数据中长度应该是20 cm。

25. (1)先变大后不变 0.16 (2)①纸锥的质量(其他猜想只要合理也可以)

②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让其自由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其他对应的做法只要合理也可) (3)A

解析:(1)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变,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不变。 两位置间纸锥的速度:𝜐= = =0.16 m/s。

(2)①纸锥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与空气阻力的作用,所以纸锥下落的速度可能跟纸锥的质量有关(其他猜想只要合理也可)。②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让其自由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其他对应的做法只要合理也可)。

(3)因为纸锥的下落速度是先变大后保持不变,所以选项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26. (1)10 20 (2)7 500 m 8 700 m (3)不能。因为月球周围是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析:(1)人耳只能听到频率范围为20 Hz~20 000 Hz的声音,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大多为10 kHz~30 kHz;因此人耳听到的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范围为 。

(2)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总距离为:

由于声波是反射回来的信号,所以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 = = =7 500 m

=60 s

1 后,潜艇B行驶的路程 = =20 m/s×60 s=1 200 m

现在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 = + =7 500 m+1 200 m=8 700 m。

(3)月球周围是真空,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用声呐技术无法测量月球表面物体之间的距离。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