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债券融资功能的错位及成因

2017-03-19

我国中小企业作为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在增长中体现其特有的推动作用,但在融资问题上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承受着资金缺乏的困境,问题重重。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讲原因是什么。

第一、功能定位偏差的原因剖析

1.从政府决策部门来看,其一,存在着“重股轻债”的思想,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是实行全面的股份制改造,为此必须大力的发展股票市场。而企业债券仅是融资主渠道不能满足企业资金需求时的一种补充,是政府调控的辅助性工具。其二,为维持直接控制的金融管理模式,避免企业过多地通过债券融资破坏统一利率政策的执行,引起市场利率的混乱。这是政府严格控制企业发行债券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中国国有企业资本金严重不足,客观上制约了政府对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支持。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行拨改贷后,国有企业获取的自有资本金急剧下降,资产负债率呈崎高之势。

3.受到目前股份制运作不够规范和发行条件的限制,企业普遍认为债券的成本过高,还本付息压力大,不像发行股票那样不用还本.支付股息的灵活性也比较大,因而发债的积极性不高;对于投资者来说.由于企业债券风险较国债为大.收益却不如国债的高,加上流动性很差,因此很难激起购买欲望。

4.金融基础设施滞后导致政府对企业债券融资发展采取严格控制。例如,社会信用基础比较薄弱,欠债不还的现象有很多;信用评级可靠性不高,加大了投资风险,影响了企业债券的信誉;市场制度建设滞后,有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执行也不够严格,等等。

与上述相对应的是,由于股权融资市场的发展对推动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均具有积极作用,而国债市场是支撑财政的顶梁柱之一,股票和国债对于实现政府现阶段发展经济和推进改革的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受到政府的支持。

第二、中国企业债券融资的现实功能定位

英国剑桥经济学家萨斯的研究显示,发展中国家企业股权融资畸强和债券融资畸弱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政策导向。从中国企业债券发展十余年的历史看,政府对企业债券的功能仅仅定位于为中央和地方企业项目资金缺口的补充措施,近年来又把企业债券融资定位于为基础设施项目筹集资金。自始至终均没有把企业债券市场看做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国家有关部门在安排项目建设的资金时,在国家投资、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仍无法解决项目投资的缺口时,才会把企业发行债券作为一种解决资金来源的权宜之计。因此,缺乏推动企业债券融资发展的动力,致使中国企业债券融资至今未能在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整体战略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是导致企业债券融资发展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政府对企业发行债券控制得过多过死,对股票融资又提供新的政策优惠,结果导致企业融资方式的畸形化现象。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