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梦征文:都里的仲夏夜之梦

2017-03-14

2012年8月13号,背起行囊,开往凤凰都里。

这是人生中第一次支教,曾在“感动中国”节目上看到不少有志青年把自己的一生奉献在那里,他们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他们说,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从那以后,我就了一个梦,去看看大山里的孩子,去过一下和他们一样的生活。

可是,到了那里,在发现需要自己亲自劈柴,自己生火,自己买菜后,在发现腿上在不知什么时候已被蚊子咬了好多大包之后;在发现水管里的水是黄色后;在晚上没水没电没洗澡水的时候,我是充满了抱怨的,那么艰苦的条件,让疲惫把新鲜感都冲淡了,剩下的只有委屈。落后的村庄、枯燥的生活,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内心剧烈的矛盾冲突——当初美好的想象和初衷,与真正乡村支教生活的竟然大相径庭。

但这一切在见到那些朴实,不经修饰的孩子们时,也变得那么不重要,虽然不是专业的老师,也不了解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但我敢肯定,身着地大衫,身后印着“铸地质魂”的我有很多决心去克服。

于是我开始了每天带着粉笔灰在教室里手舞足蹈的上课的日子。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这样放得开,这么勇敢地面对几十双渴望的眼睛。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可以大晚上借着月光看明天要讲的内容,可以打长途电话问身为老师的妈妈怎么吸引学生的眼球,可以那样认真地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抄板书。我不怕面对在一遍遍讲解后学生依旧迷茫的眼光,我不怕在学生念不出完整句子的时候一遍又一遍地师范。当心思全部落到三尺讲台,期待的汇报也随之而来。那个说话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的男生开始在全班面前朗读课文;那个从不肯发言的小个子女生成了上课反应最快、最积极的学生;那个一直坐在后面的女生最好坐在第一排告诉我;“老师,你真好。”当心被各种感动填满,之前的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

临走的那天,有一个女孩哭着跟我说,老师,原本初中毕业以后就会嫁人生子,山里的孩子,念那么多书没什么用。可是现在我有了一个梦,出去看看世界,做一个像你一样的大学生,回来当老师,让更多的人走出去。我听后,也哭了,那一天,都里下着小雨,天气低低沉沉的,学生拉着我的衣角说,你以后还来吗?你给了我们一个梦,要是你不来了,我怕这个梦再也不能被唤起了。

也许我的支教活动并没有交给他们很多知识,但起码,我给他们讲述了一个他们不知道的世界,让他们从心底铸造了一个道更广阔的的世界看一看的梦。他们敢想了,也许会慢慢地敢追求,敢坚持。而我的梦想是有朝一日可以看到这些孩子出现在我面前对我说说:我圆了当年的梦。

中国梦,并不是一个很遥不可及的词语,它是每个中国人各种梦想交织出来的大梦想。可是总是有那样的一群人,他们并不是很好地享受着这个社会的成果,中国梦这个大梦想要去容纳这些人的梦想,给他们一个机会,不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正如我们为什么要支教,因为那里需要梦想和希望。而我的梦想是希望自己做一个真正的麦田守望者,心境坦然,守望麦田并不是为了收获,只是欣赏哪一种天地的杰作,乐于把自己融入那无尽的麦浪。

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就是一把泥土,我们梦想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惟愿中国梦,让我们的家园更加温暖纯洁有力。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