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西方的管理思想比较

2016-11-30

引言:我们要综合中西管理思想的优点和长处。一头盯着较理性的西方先进管理思想及手段,一头盯着较天性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文化传统。理性的管理包括科学的管理手段方法及制衡约束的组织制度,天性的管理包括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及中国儒家的统御思想观念。

管理学尽管兴盛于现代西方,但是关于管理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却早已滥觞于人类文明之初。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很早就产生了管理活动,孕育出的管理思想更是蔚为大观。可以说,现代管理学的一些基本理念,在古代中国就大多已经萌芽了。尤其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产生了极其丰富而又深刻的管理思想,涵盖了政治管理、社会管理、军事管理、经济管理和文化管理等方方面面,成为以后两千多年来中国管理实践的源头活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作为 各家学说思想源头的 《周易》;“兵学始祖”的《六韬》;道家的《老子》;儒家的《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荀子》;兵家的《孙子兵法》;墨家的《墨子》;法家的《商君书》、《韩非子》;纵横家的《鬼谷子》,以及杂家的《管子》、《吕氏春秋》等。

秦王朝统一中国后,虽然也有一些较具原创性的管理思想的萌芽,如三国时期的《人物志》,但更多地体现为先前诸子学说的杂汇与集成,如秦汉时期的《三略》、《淮南子》,唐朝时期的《长短经》,明清之际的《三十六计》;或者是对历史管理经验的系统总结,如《资治通鉴》;或者是对当时管理实践的理论归纳,代表性的著作有《贞观政要》;或者是如上一些情况的综合,如《曾国藩全集》等。总体来看,自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以来,管理学所取得的思想成就很难与先秦时期相媲美,这显然和长期以来的文化禁锢政策有关。

下面是中国与西方的管理思想比较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

中国以农耕文化为基点,流动性小,易产生宗族关系,形成强烈的地理依赖性,靠宗法规范。在管理制度上,以**式、集权式管理为主;以人治为特点,强调集体主义,绝对服从,有“三纲五常”;注重教化,强调统治,不太强调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中国由于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和统治者思想互相作用,而产生了强烈的所谓封建思想。从本质上看,中国管理文化强调人性,其优点在于统御人心,有利于集众人之力,发挥组织集体优势,提高组织管理效率。管理的本质在于借力。但许多封建管理思想又阻碍人们的创新精神,使被管理者产生强烈的奴役性格和服从感。这又不利于组织、管理的进步。

西方管理思想特点

以游牧文化为基点,迁徙性、流动性大,难以形成宗教宗法关系,因此举法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在制度上,采用分权,有助于防止腐败,防止产生金字塔式官僚低效管理。西方管理制度中法律较健全,强调个人主义,民主自由,有利于创新思想的发挥,但不利于集中个人主义,效忠于组织,有时较难形成组织整合力。管理方式上采用制度化、法制化的管理,强调管理理性化,注重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注重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我们要综合中西管理思想的优点和长处。一头盯着较理性的西方先进管理思想及手段,一头盯着较天性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文化传统。理性的管理包括科学的管理手段方法及制衡约束的组织制度,天性的管理包括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及中国儒家的统御思想观念。

日本企业管理的成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当代日本的管理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理性与日本的民族历史、传统文化融合在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日本式现代管理模式,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以说,日本管理模式是典型的“天性+理性”式管理,是两者的完美结合,从而也产生了极高的管理效率。日本的经验说明,民族管理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也说明,一个国家要实现管理现代化,不能只依靠引进外来的经验,还必须继承本国的文化遗产,走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日本人曾自豪地说“我们的管理是把美国的管理科学和东方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了”。

总之,管理无定式。管理模式有其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适应性。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发扬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性及集体精神,汲取西方的制度化、科学化及创新精神,将两者有效结合,这才是我们的管理出路。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