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自编自演深情演绎中国梦
这是一台没有“演员”的话剧:站在台上演出的都是普普通通的社区居民;这是一台没有“编剧”的话剧:人物原型、故事蓝本都来自于社区真人真事,随着剧情的层层推进,台下的观众也仿佛走进那波澜壮阔的岁月……
9月4日,多媒体小剧场话剧《红润·追梦的人》在浦东上钢社区文化中心成功首演。话剧以上钢社区“追梦人”为主线,在60年的时间跨度里,演绎了4个关于梦想的故事:为“救国梦”而投入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老战士,为“强国梦”而投身“两弹一星”研制的功臣,为“兴国梦”而自强不息的劳动模范,为“世博梦”而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夫妇……1个多小时的演出时间里,没有一人提前离席,不少观众流下了热泪。
原型就是社区人
“一、二、三……走!”舞台上,年轻的演员牢牢将中子球捧在胸口,为了走得更稳,他们手挽手,在漆黑的夜晚里靠着手电筒微弱的光,同步同心同声一步步走向试验塔……正是这一公里戈壁滩上艰难的护送,确保了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起爆。
“这千米路途,每一步我都永远记得!”舞台下,80多岁高龄的陶瑞滨湿润了眼角:台上演绎的正是当年他在参与“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的真实经历。50年前,32岁的他从上海公安系统调到青海211厂从事核工业保密工作,在大漠戈壁呆了几十年,曾先后两次承担了原子弹核心部件——中子球的运送工作。
陶瑞滨回忆,当年在青海,工作生活的环境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冬天顶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寒风作业,夏天在50多摄氏度的工作室里挥汗如雨,米饭煮不熟、馒头粘牙缝,双层玻璃隔不开漫天风沙,但所有人只有一个信念:“让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早日试爆成功!”
上世纪90年代初,陶瑞滨退休了,他与80位当年211厂的老同事一起回到家乡,长期居住在上钢社区的济阳三村。获悉街道要排演《追梦的人》,陶瑞滨把心中这段珍藏的回忆细细道来。如今,看到自己和战友的故事被搬上舞台,老人感慨:“我又回到了青春岁月!”
“这部戏里的人物原型都是上钢人,征求当事人的意愿后,剧中人物的名字也都用了真名。”在导演何民看来,这部话剧之所以能震撼人心,正因为讲的是真人真事,是你我身边真实发生的“中国梦”。
参演是一次洗礼
该剧所有演员也都来自上钢社区:居委干部、普通居民、文艺骨干、从外地来沪定居的“新上钢人”……为了演好身边的故事,他们多次与故事原型座谈交心,多次上门拜访求教,甚至与故事原型成了“忘年交”。下转5版
(上接第1版)上钢二村居委干部王雅娟是个80后女孩,第一次走上舞台,在剧中饰演“一个为了完成工厂任务,把两个月大的孩子送人寄养”的劳模杨慧敏。“刚拿到剧本,我真是无法理解这样的选择。”王雅娟是一个6岁孩子的母亲,试戏演到动情处,她在台上抱着“婴儿”哭得稀里哗啦。原型杨慧敏阿姨看了后,主动找到她。“孩子,那个年代我们的想法很简单,真的是工作第一,家庭第二。”在与杨阿姨多次交心后,王雅娟渐渐理解了一位劳模母亲的心路历程,越来越入戏。
参与演出的上钢居民朱晓燕感觉自己经受了一场精神洗礼:“他们可能就在街头巷尾,可能在菜市场与我擦肩而过,也可能就是再熟悉不过的爷爷奶奶,再平常不过的隔壁邻居,不参演话剧我都不知道身边有这么多的平民英雄。现在,大家有时候都不叫我的真名字,而叫我剧中的名字‘小芳’。我觉得,我不仅是朱晓燕,也是‘小芳’,我要将戏中的严谨奉献精神,带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红润”成系列品牌
身边人演身边事,润物无声之际,构筑起社区价值共同体,这在上钢社区不是第一次。
上钢社区是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小区之一,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上钢居民面临企业转制、劳动安置等带来的困境,人生一下子跌入低谷,社区部分群众甚至党员产生了信仰迷失、信念模糊、信心不足的问题。
信仰重塑面临挑战之际,上钢人找到了“活水”。在开展居民大走访中,街道干部发现社区居住着一批特殊的群体:他们中有70多位“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80多位参加过“两弹一星”研制的老功臣以及60多位各级劳动模范。“这些遍布在社区的红色元素,不就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上钢社区(街道)党工委书记苏锦山说,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是对社会公众最好的引导,是凝聚社会共识的“金钥匙”。
一场以“红色引领润心扉”为主题的“红润工程”开始启动。多年来,街道先后编辑出版了“两弹一星”功臣回忆录《红柳》、劳模风采集《以劳动的名义》、志愿军老战士回忆录《永远的金达莱》,拍摄了4集纪录片《红润》,集中记录和展现上钢人的感人故事。
借助“红色故事”这一资源,上钢社区组建了红润报告团。报告团成员常年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红色主题宣讲,每年讲课百余场,听众达万人次。报告团成员们用亲身经历、朴实语言,激发了一批又一批上钢人投身“和谐上钢”建设。
如今,话剧《红润·追梦的人》成功首演,将成为又一股齐心共筑“中国梦”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