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总结
面对新课程,化学教师需要具备的教学能力还很多,比如协作教学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科研能力、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能力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总结,供你参考!
化学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总结篇1
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存在这么一个特点:知识点多,规律多,特例也多,而且许多知识点是要学生记忆的。但是考题难度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适中的,这在往届高考理综科目的平均分上可以得到体现。所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化学学科的特点可以总结成:“一学就会,一多就乱,一久就忘。”不少学生常常在学习过程中抱怨学习化学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得到应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把握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我有以下心得:
一.研究教材内容,设计好新课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新课导入,能够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很快的进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来,提高课堂效率。
导入的方式有好几种:从教学内容导入,从学生学习基础入手复习旧知识导入,或者根据学生情绪,结合教师自身特长等等。总之,导入的目的就是快速有效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情绪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案例一:将学生情绪和教学内容相结合
《氮肥的性质及应用》是下午第一节课,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为了使学生很快的进入课堂教学中来,老师可以提问一句:“刚才上课问好的声音很响亮,同学们应该是没人饿着肚子来上课的吧。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比过去丰富了很多,我们来看看过去世界上粮食产量的情况。”然后展示在全世界开始使用化肥前后,世界粮食产量的数据对比:
(ppt展示):18XX年未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生产0.73吨粮食
1978年开始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生产4.63吨粮食
如果不施化肥,中国只能养活2亿多人口,剩下11亿人就没饭吃。
(引导学生):“我们班上有51个同学,如果不使用化肥,可能只有9个同学有饭吃。” 学生惊叹。
通过给出数据引导学生感受到化肥的生产和使用虽然好象离他们的生活很远,但是对人类的生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
(ppt展示):市面上常见的几种化肥图片,介绍化肥的种类,引出氮肥,介绍工业合成氨生产工艺,并解释设计该工艺的科学家由于成功解决了合成氨过程中需要的高温高压,催化剂等条件,使化肥的大量生产成为可能,从而解决了粮食产量问题,并且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通过介绍化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导入,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化肥的性质,应用也产生了兴趣。为接下去的新课推进做好了铺垫。
二。多与生活联系,改进探究实验:
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常有学生抱怨化学实验枯燥,单一,许多学生毕业后谈到对化学实验的印象总离不开实验室,离不开试管,酒精灯,每次做实验之前老师总要先宣读一遍注意事项,清点实验用品,事先给出实验操作步骤,然后学生进行验证,记录实验现象……一堂实验课就此结束。
新课程强调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的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发现,主动探究。这一点在教材编写中就可以看的出来,例如苏教版必修一中编写了许多学生探究实验,并将原来很多教师演示的部分,都改为让学生自主探究。与此同时,教师在探究实验的设计上也可以尝试做点改变,增强探究的趣味性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案例二:在讲解铵盐与碱共热产生氨气这个知识点时,教材中的实验是将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于试管中进行加热,通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检验氨气。
本节课将实验进行改进:取一张旧报纸,将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后,放在报纸中用手摩擦报纸加热,然后检验氨气。把原来在试管中用酒精灯进行加热的实验改变成用生活中随处可接触到的材料并进行摩擦加热,让学生改变对化学实验的固有印象:“化学实验很危险,动不动爆炸,一般都在实验室做,而且离不开试管,酒精灯。”通过一个简单的改进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实际上在平常的生活中,他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化学变化,化学就在生活中,对于书本上的方程式,物质的性质,也就没那么难以记忆了。
三。以生活场景为背景,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许多学生来自城市,对农村生活缺乏了解,也不感兴趣,实际上在教材中许多知识点在农业,工业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得到体现和应用。如何把这些知识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也是设计课堂教学时要考虑的一点。
案例三:在讲解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的知识点时,按照教材设计,是通过加热氯化铵检验氨气说明这一性质。此处不妨设计这样的问题:有一位农民在仓库里存放了一袋氮肥——碳酸氢铵(俗称碳铵),有一天他发现这袋化肥包装破损受潮了,就把它拿出去晒,结果发现没有人偷盗却少很多,你能从化学的角度替他找原因吗?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提出问题,然后提供相关的药品和用具,让学生利用已有条件,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探究,自己得出结论。
同理,在讲解铵盐另一性质,与碱共热能生成氨气时,也可设计问题:在村子里住着两位农民,小李和小刘,他们都种了几亩水稻.小李很勤劳,不仅买了氮肥硝酸铵,还同时使用了自己烧制的草木灰(呈碱性),小刘只施用了氮肥硝酸铵,小李心想自己使用的肥料多,收成一定好,结果到了秋收时发现,自己田地的产量远不及小刘的,你知道原因吗?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将氯化铵和碱石灰混合摩擦加热,检验得到氨气,得出结论。在得出铵盐的这几个性质后,老师再提问:如果你是一名技术员,要指导农民使用化肥,你能列举出哪些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或者,拟出一张化肥的使用说明书?这样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到在课堂上学习的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得到发挥,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对象,解决实际问题。
四。联系校园生活,把抽象概念形象化。
化学是研究物质本质特点,物质之间关系的学科,部分化学概念存在研究对象抽象,微观,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能够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把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的校园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类比的方法启发学生,相信对于抽象的概念的理解是大有好处的。
案例四:讲解气体摩尔体积这一课时,分析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研究对象是分子原子这些微粒,比较抽象,教师可以从学生校园生活角度入手,提问学生:做操时,一班有50个同学,二班有45个同学,大家人与人间隔相同的距离后,哪个班占的面积较大?学生马上回答:人数较多的班级占地面积较大。因而得出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之一为颗粒数目。这时教师再分别请上个头差别较大的八位同学,让八位同学分为两组,个子较小的四人一组,个子较大的四人一组,然后让两组同学背靠背紧靠在一起,提问:“哪组所占的空间较大?”学生回答:“个子较大的那组。”从而得出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第二个因素:物质颗粒本身的大小。这时,教师再让两组学生分站教室四个角落,再问:“哪组占的空间大?”学生回答:“差不多大。”从而得出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第三个因素:物质颗粒间距。此时,教师就可向学生说明,气体的情况类似于刚才第三种站法,及四名学生分站教室四角,这时由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大,在计算体积时,就可以将人本身的个头大小忽略。因此,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主要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而不是气体分子颗粒本身大小,而决定气体分子间距离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压强。从而得出结论: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 4l/mol。
通过联系学生每天经历的校园生活,发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不仅身体动起来,思想也活跃起来,积极参加到课堂学习中去,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就容易的多。
化学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总结篇2
近几年来,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我们潍坊市的教学改革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从我们安丘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实际出发,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效益。我们从04年使用新教材,先后试用了人教版、鲁教版和沪教版三种版本的新教材,虽然连年换教材,给我们老师的备课、把握教材,精选习题等带来了许多困难,但却也为我们熟悉各种版本,进一步了解新课标的要求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适合于我们的中考备考,因为这几年的中考命题都存在一个兼顾各种版本的问题,即三种版本都有的知识点重点考查,个别版本没有的知识点简略考查。虽然各种版本都是按课程标准编写的,但编写的材料、结构、知识的排布却存在着许多差别,这是新课程所允许的,象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考查,因为这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历次考试都是考查的重点。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说的:“初步学会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并没有说明用什么物质和装置。老人教是高锰酸钾和氯酸钾;人教新版是双氧水和高锰酸钾;鲁教版主要研究了双氧水,对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只是提了提;上教版是用高锰酸钾和双氧水制取;由于三种新教材都有双氧水,所以制取氧气就主要考查用过氧化氢的原理、注意事项、步骤及装置等,但由于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高中经常用到,作为固体和固体用试管加热的常用装置,在初中也应该重点考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
从我们县初中化学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情况来看,我们的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大部分教师适应了课改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部分教师已基本适应课改的要求,但还在探索阶段;还有少数教师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甚至个别教师对课改还持排斥和否定态度。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许多教师对新课改认识不到位,对教材的把握感到无从下手,仍然用教老教材的思路去上新教材,使新教材的作用很难发挥,加大了教和学的难度;二是有些教师对新教材和课标的使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象对科学探究的神化和泛化问题,对过程与方法的弱化;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标签化;师生互动的成式化;对合作学习的形式化等许多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加强研究。
因此我今天发言的出发点是大处着眼,小处下手。就是我不想再去谈一些空洞的课改理念,主要从如何理解、使用和创新教材三个方面简略地谈一下自己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如何理解新教材
1、深入栏目研究 明确施教要求(投影题目)
各种新教材栏目的设置,大大突破了以往教科书的编排,教材设置了:“你知道了什么”,“观察与思考”,“联想与启示”,“交流与讨论”、“练习与实践”、“拓展视野”、“活动与探究”、“整理与归纳”等栏目,现在就来谈谈这些栏目的教学价值与教学要求。
㈠“你知道了什么”(一般设在新课学习之前,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寻找新学内容的“先行组织者”。也可以理解为教师备课中学生起点分析或学生预习的内容)
㈡“联想与启示”(利用情景的新旧联系,触发学生思考,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学习新的知识。)
㈢“观察与思考”(提示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或图表模型及各种多媒体视频,展示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由于新教材淡化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一般可理解为教师的演示实验或者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己解决的问题)
㈣“交流与讨论”(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组织学生讨论。也就是我们提倡在快乐、高效课堂中需要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来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展示、教师精讲的主要内容,课本本身已经为小组合作学习搭建了平台,这些问题具备一定的思维容量,又是本节内容的重点或难点。但从听课来看,恰恰许多老师忽略了这个栏目的教学,甚至在课堂上连提都不提(我觉得这些问题可能是不好组织答案,还有的虽然利用了这个栏目,但存在着真的问题假讨论与假的问题真讨论的现象,也就是说存在着辩论的困惑与交流的造作等现象)。今后一定要充分利用,特别在集体备课中重点研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讨论时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果?教师还需要提供哪一些材料或信息?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如何做一个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及评价者等。如果这些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明白清楚了,那么这节的主要知识特别是能力培养目标也就落实了)
㈤“练习与实践”(在每一节后呈现的基础性的问题,有联系实际、重视探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这个栏目和原来的课后练习差不多,里面的题目大多为近几年的全国各地中考题的改编,还有就是开放性的社会实践题目。对基础性的如填空、选择可作为随堂练习或巩固练习或达标测试当堂处理(不必要再做到作业本上),对计算、简答可布置作业,对开放性的题目可作为选做题,让兴趣小组或参加竞赛的学生完成等。)
(六)“活动与探究”(指明活动的课题和方式,如实验探究、调查访谈、查阅资料、制作模型等,其中实验探究的比重最大。与“观察与思考”栏目的比较,我认为该栏目主要应作为学生分组实验处理。但由于这个栏目设计的太多,要想全部让学生做分组实验,肯定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这要受教学进度、学校财政、教师的时间和精力等多方面的制约。因此要正确认识探究,即前面所说的不要将探究神化和泛化。首先我们要搞清科学探究并不等于实验探究,它包括理论和实验探究。因为过分强调探究,范围太大。建议每学期搞几个科学探究就可以,不要每节都探究。如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探其所以然;金属活动顺序;钢铁的锈蚀、酸碱盐的性质等。课改之初强调探究,是根据矫枉必先过正的原理,现在强调适当进行科学探究是从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等出发)
新教材通过设置活动与探究栏目,是对新课改理念最好的体现,国家化学课程标准中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探究的说明为:既是化学学习的内容,又是化学学习的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同时增加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做科学”中学习科学知识,探究性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理解和发现世界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应该是这种过程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新课程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承载着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培养等多重任务。正是这样的任务决定了“探究性教学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
关注科学探究的过程,重视科学方法,倡导以实验为主的“做中学”活动,同时融入观察、思考、假设、推理、概括等环节。从近几年的中考导向来看,探究性题目逐年增加,这些题目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能力,是选拔性考试的提高区分度的题目。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关注推断、鉴别这类题目,而要让学生顺利解决这样的题目,就要必须注重探究特别是实验探究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创造条件在课堂内开展能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活动,并通过引导学生对科学探究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认识到实验、观察、推理、判断以及合作、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并体验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但反思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对科学探究还存在着许多误区,象真探究与伪探究问题(真探究:注重问题的产生与方案的设计,伪探究:贴标签式-虚假式-无意义式,要防止过火的、异化的探究,不提倡大探究:完整的设计与设计的完整,摈弃空探究:热闹的过场与过场的热闹)。一些教师在处理“活动与探究”这一内容时还不能很好地把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还不能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往往只根据教材内容和已有的教学经验,按自己的意愿设计教学环节。如钢铁生锈的专题探究活动中,通常是老师提出一个问题:钢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根据限定的答案讨论,再由老师总结问题的答案——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解决一个问题后,老师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怎样来防锈呢?如此反复直至学完本节课的知识。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直接来源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因此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实验缺乏探究性。还拿在一个学校听过学生做钢铁生锈的探究实验举例,几乎全部是在老师的安排下“照方抓药“式地根据书上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学生仅仅是训练了实验基本技能,没有认识到探究的本性,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了。整堂课中,学生看起来是忙忙碌碌,但缺乏思维的投入和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成为化学学习的被动接受者。
对初三学生而言,由于化学是起始学科,化学学科的知识结构不完善,因此往往看到一种现象时产生的疑问和对疑问的思考角度是多角度的、发散的,尽管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也是一种收获和成功,但课堂学习也应有阶段性与适时性,还要保证化学内容必要的顺序性和系统性。当某一问题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讨论时,教师可适当根据主要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对思维的角度作出更有价值的选择,如:教师可以在实验前提出逐层递进的、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的目的。
另外,我们也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宜多采用开放度很大且课堂中难以调控的探究,而宜多采用有指导的科学探究,并且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可能偏离的方向,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
综上所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遇到困难或出现困惑都是正常的教学现象,关键是教师要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和各种情境来鼓励和帮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观察和探讨实验的现象和本质。使学生学会运用对比、分析归纳的方法来提高实验探究的效率,实现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应用,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七)“拓展视野”(在教材的适当位置穿插一些提高或扩展要求的内容素材,包括化学史实、重大科学发现、化学应用等,供学生选学,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该栏目象原来课本的阅读材料,但却更具体直观,设置这个栏目一是课改的要求(即加强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学、社会的联系,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课改理念,同时也是中考可以涉及的内容,一般显性的占5分左右,隐性的可能还多)。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材中“拓展视野”的功能。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教材、教辅材料都是为了课堂教学服务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已经不再拘泥于现有的课本。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方式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充实了头脑,开阔了眼界,带来的是无穷的乐趣和愉悦的体验。
1.教材中的各种阅读性材料是教学内容的有效延伸,贴近生活,其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拓展视野”等栏目的阅读材料大量介绍化学与生活、社会生产、现代科技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联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价值。这些阅读材料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孤立与局限,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2.无论是探究性学习、小组学习,还是自主性学习,教师都需要进行有效的指导。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拓展视野”选编的内容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与思考的兴趣。学生通过阅读学会独立获取、整合和反馈信息;通过阅读将所学知识与原有的经验相结合,将其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并利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从而体会到自学的成就和乐趣。
3.新版教材十分注重向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化学发展历程方面的渗透。例如:抽象的原子结构的发现历经了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等科学家百余年的艰苦探索,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还在不断延续。我国科学家张青莲精确测定了铟、锑、铈、铕等相对原子质量;20世纪20年代,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现了”联合制碱法”,打破了外国人对制碱的垄断,造福于人类。这些阅读材料,印证了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它们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深刻体会到人类揭示自然科学奥秘的道路是艰难而曲折的,任何一个人类的发明、创造都是科学家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探索的结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通过阅读“拓展视野”等材料,学生将进一步我国在生物科技领域的研究成果,懂得结合身边的现象、联系生活生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原理在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等领域中的运用,以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的热情。
“拓展视野”栏目短小精悍,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为了充分发挥阅读材料的教学价值,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新教材中的阅读部分通俗易懂,学生可通过自主阅读获得知识、结论和方法。教师需要结合材料的内在联系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适当布置思考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让阅读紧扣教学主旨。
2.学以致用是阅读的作用之一。教师根据材料的内容,让学生以提问、对话等形式回答问题,交流心得,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材料中的重点、关键字词,培养学生理解内涵、整合加工信息的能力。
3.阅读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师应挖掘材料的深层次含义,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像力。例如,在介绍“侯德榜与联合制碱法”时,可以增加简介联合制碱法的基本步骤,让学生练习书写相关的反应方程式,并结合工业生产的效率问题,适时提出联合制碱法的重大意义。教师要善于根据材料的特点,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选择适当的课题,拓展探究性学习的外延。
(八)“整理与归纳”即在每章结束前,提示学生参照所给的问题或线索整理知识,改变过去直叙知识要点后小结,以问题的形式联系本章重点知识、技能和方法,并兼顾对观念性问题的思考,从而增加自我反思和评价的力度。)
“整理与归纳”栏目安排教材各章末,该栏目和过去教材中的“本章小结”相似,但它一改过去章小结直接陈述或以框图表示本章知识点的做法,而是针对每一章的主要内容理出一些问题(线索),作为帮助学生进行小结的支架。栏目由导语和正文两部分组成,导语对学习采用的方式加以说明,而正文则指明了整理与归纳的内容。
“整理与归纳”的教学要求:
“整理与归纳”栏目的学习,是化学学习的重要一环,是章节学习的必要补充,是优化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能力、改进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该栏目的教学效益呢?
1.更新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学观念是教学活动的指南。为落实“整理与归纳”栏目的教学,改变过去由教师包办替代的现状,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习过程不是被动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认知结构理解和建构新的认知建构的过程。
(2)正确认识整理与归纳的作用。从认知的角度看,归纳与整理有利于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逐步完成,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以及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参与整理与归纳活动,还有利于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
(3)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具有整理与归纳的欲望和能力、尊重学生在归纳与整理活动过程中的行为与表现。只有信任学生,才能放手让学生去归纳总结、整理知识;只有尊重学生,学生习·会在宽松条件下积极参与。
2.调动学生思维
由于整理与归纳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理与归纳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切实实地发挥栏目应有的作用。为确保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三点:
(1)提出明确要求,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整理与归纳活动中来,根据栏目提供问题进行思考、交流与讨论,调动多种感官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
(2)给予充分的思考时间,在课堂或课外让学生充分思考。没有独立思考的交流,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交流,只有充分思考的交流,才是高质量的交流。
(3)给予充分的交流与表达的时间。教师作为整理与归纳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必须为学生提供交流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个人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间思维的碰撞:有了思维的碰撞,才能引发学生的反思,并进一步诱发学生新的思考,从而发挥思考、讨论与交流的最大效益。
3.给予方法指导
前面指出,学生虽然具有自主整理与归纳知识的愿望和潜能,但是,作为教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基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要能很好地运用相关方法、完整有序地归纳、整理一章内容并科学、合理、简约地表示出来是不可能的,甚至有些学生在要求自行整理与归纳知识时,可能会无从下手、不知所措,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方法指导,并将整理与归纳的指导工作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1)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策略,让学生掌握联想、比较、图示、聚类、概括、归纳等方法,并结合具体知识,指导学生设计知识结构或网络图。例如,指导学生按因果关系(如:组成—性质一用途、制法和保存)、按事物发展关系(如:金属一金属氧化物一碱一盐)、按物质问反应或相互转化关系等组织知识,画出物质关系图。
(2)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给予不同的指导。例如,对于知识应用型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扩大知识应用范围,打破学生在心理上对知识的封闭状态,增加知识的弹性:对于探究实践型的问题,强调探究与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调查、实验、访问、查阅资料等的方法,以及撰写小论文是的注意事项以及交流的形式、内容等。
4。及时反馈与评价
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栏目问题(或线索)的综合程度,经过学生自身努力和小组共同探讨所得到的知识关系图(表)等可能是正确的,但不一定是最优化的;也可能只涉及部分内容,但不够完整、全面: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或者表达欠科学性和条理性等。这就要求对学生整理与归纳的结果及时予以反馈与评价。
要有效地进行反馈与评价,首要的工作是对整理与归纳成果进行展示与交流。如何展示呢?通常可以采用如下儿秆方法: (1)在板报或专题栏中展示,组织同学们相互评议并提出改进意见;(2)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引用,并组织同学在课堂上交流、讨论;(3)召开交流会、讨论会,让同学讲述、介绍并相互探讨。教师在交流活动中要及时观察、认真听取、深入剖析,同时作出评价:对活动过程中观察到的好的现象、所听到独到见解、好的整理结果等,应给予充分肯定、表扬与鼓励;而对活动中不好的表现、错误的答案要及时予以纠正;对不完善的内容要及时予以补充等。从而做到肯定正确、.纠正错误、完善网络、激发情感等。
综上所述,新教材增加的这些栏目不仅使得教科书充满活力——语言生动、简明扼要、形式多样,而且拓展了教材功能——对话功能,充分体现教与学、人(师、生)与书之间的互动性,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和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当然,不同栏目有不同的教学功能;而栏目功能的实现,又依赖于科学施教。因此,教材中,必须深入挖掘栏目教学价值,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教材、使用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2、充分发挥教材中各类图表的教学功能(先浏览相关图片)
新教材在内容呈现方式上出现了很大不同:减少了大量文字性的叙述,设置多种精美插图。学生学习过程中难以看到的生产、生活场景、一些先进的检测仪器等都是通过印刷精美的彩图展示在学生面前。特别是教材的第一单元穿插了大量图片资料,这些图表种类丰富,涉及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人物简介、化学实验、生命科学、材料、能源、新科技、污染等各个领域。这些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教师在教学中是如何处理图片和使用图片的呢?借助这么多的信息,该如何向学生传达化
学所要研究的内容呢?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这些图表呢? 现以第一单元为例做一简要说明:
(1)根据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师可以按照不同的内容将图表大致分类,以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人物简介、化学实验、生命科学、材料、能源、新科技、污染等作为学习的主要知识板块。教师按照内容的主次关系,设计交流材料、化学实验、基本概念等完成的时间划分。
(2)在课堂交流过程中,避免信息的照本宣科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可以分成小组的形式,先在组内交流,将重复的部分合并,把握主要材料,合理删减,不足之处及时补充,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交流。这样,一方面节省了时间,另一方面学生的共同参与性与分析归纳能力也得以提高。
(3)学生在完成探究实验时,教师可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4)“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也可以由学生在阅读文字、观看图片的过程中提出各种疑问,部分可由学生自行解答,部分由教师解答,还有部分可以作为实验中观察的重要内容提出,由学生在实验后获得答案。 (5)一些新材料、高新技术的介绍没有相关图片的呈现,则需要教师指点学生在一些网站、课外读物上寻找答案。提供相关的网址、书刊目录等,改变学习的方式,扩大学生学习的视野。
课本中各种图表的设置,与新课程理念相得益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根本目的所在。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人本主义思想,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为了培养众多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才,必须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化学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图表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通过这些绚烂的图片了解化学的应用价值,初步树立“STS”的观念,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化学推进了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我们除了要认识化学对人类已有的贡献外,还要认识到化学对解决人类发展中面临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将要产生更大的作用,能从化学视角去关注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现
有的图片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一些简单的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在”做中学”,在“做”中获得共同的发展。
图片在化学知识与化学实验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将抽象的、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微观世界通过微粒结构模型等相关的图片来呈现。正是通过图片让不能触摸的事物变得近在咫尺,让每个人都有了感性的认识,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好彩图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3、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略)
创设情景、组织活动、形成概念或得出结论、完善知识结构、应用与训练、总结。
4、教材中的知识线索(略)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化学学科知识,再从化学拓展到社会;且呈现的顺序是由浅入深、重点难点作分散处理。
二、如何使用教材
1、创建基于问题设计的化学课堂教学
自古以来,教育家们无不注重“问题设计”的作用。问题情境的设计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它被广泛地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了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同时问题设计也是教师使用教材教学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前提。走进现在的课堂,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提出问题后,马上组织分组讨论,由于学生个体没有进行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表面看似热闹,实际收效甚微;有些小组讨论看似合作,实际是一名优秀生唱独角戏,大部分学生游离其外,也就是说学生的表现机会不均等,作为优秀生的组长的意见具有先声夺人之势,影响或左右了其他组员的正常思维;交流讨论还存在着安排过于频繁、讨论的时间过短,学生的注意力过于注重轰轰烈烈的活动,忽视和淡化了对知识的学习、双基训练以及书写、答题等方面的规范性变差等;作业、检测有抄袭现象,交流时有按资料书照本宣科的现象;部分课堂上存在教师不作为或驾驭不了课堂,失去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现象。
我们知道,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要靠一定的教学模式来体现,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中介或桥梁。如果没有一定的模式,教学内容及设计就无法承载,但切不可人云亦云,使教学模式化,使课堂脱离了开展生动课堂变革的实际。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潍坊教科院的许多专家及一线骨干教师经过研究、实践推出的一种符合课改精神的实用教学模式,也是经过各县市区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且可操作的教学模式,我感觉这种模式就非常适合我们的课堂,在开始阶段(近几年),参考或套用该模式会使我们少走弯路,(因为这是许多专家和优秀教师多年探讨的优秀成果),但时间长了,完全可以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及教师自己的执教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
因此,为使这种模式不走形式、注重实效,达到预期效果,根据平时看课、评课及自己的课堂实践与反思,对课堂上如何运用“问题设计”来组织交流讨论,浅谈以下做法:(因为“交流讨论”是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核心环节)
(1)集思广益,确定讨论的问题。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只有设计具有一定思维容量的问题才能为课堂上小组讨论交流搭建探究的平台。问题的设计是集体备课教师课程智慧的集中体现,一般每节课按课程标准设计的讨论问题为1-2个,问题设计必须围绕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有启发性和针对性,而且要难易适度,通常问题设计一般保持在中等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这个水平。
(2)讨论交流的一般组织程序。
如何实施讨论交流是制约课堂是否高效的关键因素,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①明确小组成员中的分工与职责。小组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可根据组员人数,灵活设置组长、记录员、评分员和汇报员等,每一位学生都要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定时轮换。如:组长:负责组织和安排合作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机会,督促成员遵守纪律等。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实践,人人都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这种组织形式保证了全体学生参与合作的可能性,提高了合作的参与度与效率。
②准确把握课堂交流讨论中“度”。课堂讨论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机的选择与确定,那么何时进行课堂讨论才恰到好处呢?教师在课堂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抓住时机,把握火候,组织小组讨论,我们认为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即当出现未知新知识、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问题有一定难度、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时不妨一起探究。交流讨论时还要留给学生充分思维、充分求异的时空。
③正确处理好“自主与互助”的关系。小组讨论首先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个体对问题的独立思考,由最初的水平提高到对问题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却又将明未明之时展开合作,收效是最佳的。其次在学生形成自己观点的前提下(最好将自己的观点写在笔记本上)进行交流共享,包括两部分:一是组内同学的交流,每个同学都应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二是组与组的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轮流)来交流他们的成果。
④正确定位教师在小组讨论中的角色。教师应做一个合作学习的引导者,一个审时度势的调控者,一个平等合作的参与者和评价者。如作为评判者,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学生的结论是否正确,鼓励每一个小组都把自己的心得表达出来,以达到交换意见,甚至形成争论、辩论,最后能辩明白更好,辩不明白教师适时点拨评价。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进行科学评价,师生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保证互助学习的有效落实。
在小组进行讨论时,教师也要加强巡视,走到学生中去,教育学生要虚心地倾听同学的发言,特别要认真地去思考和自己的想法不完全一致的意见,善于吸取其正确的部分,补充修正自己的认识。在发表意见时,要做到以理服人,使交流的内容不断地深入。教师还要及时纠正发言不普遍的现象,进行课堂调控。当个别学生胆小或有自卑心理,羞于启齿时,则要教育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不要怕说错,暴露错误则有利于进步,只有突破羞于发言的心理障碍,才能获得与他人平等地参与合作的机会。当个别学生过分好胜,惟恐自己落在他人后面,以至于还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就抢先发表意见时,则要教育他们学会照顾和尊重他人,小组合作交流也是学习,只有作好准备,才能有高质量的发言。这样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合作交流中求得认识的统一,在争论中求得智能的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而不让它流于形式,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挑战。
总之,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老师既要大胆放手,又要适时点拨讲解。学生能通过预习自主解决的,就放给学生自主解决;能通过小组交流解决的,就让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通过这种一对一、一帮一和小组交流的方式来解决课堂中大多数问题,这是大胆放手,也是确保基础目标完成的重要环节。小组合作交流环节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没有自主学习,没有产生认知冲突基础上的交流,效果不会很好。该交流的交流,没有交流的价值,就不要安排交流。对于那些易错、遗漏、易混点、重难点,该通过师生交流解决的,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点拨作用,师生共同来完成。这种点拨和讲解是在学生产生认知冲突,通过激烈的思维碰撞基础上的点拨,是升华认知、拓展思维、学到方法、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
2、准确把握教材,正确处理讲与不讲的关系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这就要求教师走下讲台,能少讲就少讲。但在这种新形式下,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由“满堂灌”到了“满堂静”,甚至有的教师一点也不讲,造成了课堂失控“满堂乱”等问题,针对上述现象,在课堂上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由于受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自学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教师该讲的一定要讲,下面提供几个需要“讲”的环节,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把握和运用好“三讲三不讲”中需要讲的“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通过集体备课确定哪些内容是“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然后采用精讲点拨讲清讲透,这也是最能体现教师价值的地方。在开放的课堂中,教师的启发、点拨一定要适时,所讲的内容可以是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后存在的困惑,也可以是解题的规律、方法等;同时要注意反馈的手段、方式和方法,把握好评价的时机。
其次要按课型、按内容去确定所讲内容的多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象我们化学学科,由于有的知识较深,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及理解程度,需要教师将知识串起来。还有一些内容,象《构成物质的奥秘》部分内容,微观、抽象,处理不当容易形成教与学的难点。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及学生熟悉的宏观现象进行类比讲解,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以避免发生学习兴趣和成绩的分化。
第三是关于学生的分组实验。分组实验固然能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但并不是越多越好,若片面追求探究,不但时间无法保证,如一些实验学生做难度很大且又不易成功,还有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实验等,如果放给学生,则时间不允许,而且学生的思维(包括猜想、设计的实验方案等)会无边无际,既浪费了时间,又不会取得好效果,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应根据教与学的实际决定哪些实验需要教师演示,哪些实验适合学生的探究活动。在学生探究活动前,教师把实验的目的、观察的要点、实验的注意事项及分工合作等讲清,以利于实验有条不紊的进行,便于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小组活动中间,先和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遇到的困惑和取得的进展,对于个别问题应随时解决,对于集体问题要统一纠正,但尽量要避免发现一个问题,讲解一个,这样会打断学生的思路。这也要求在备课中应尽量对可预见的困难找出,以利于实验前解决,以增加实验的速度、效率和成功率。
实验后,还应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反思,这部分知识既是易错、易漏点,同时也是考试的重点和考点,因为不做实验,就暴露不出问题,但如果暴露了问题而教师又不指导,效果也不好,因此建议就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查找误差或错误结果造成的原因,就显得尤为重要。举例:氧气制取实验试管炸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导致集气瓶炸裂;氢氧化钙、硝酸氨、食盐三种物质溶于水后的温度变化;在学习酸的性质实验时,常见金属锌反应的速度很快,有的无法与镁条的速度进行比较、且锌反应后溶液为灰黑色而不是白色、铜片本来不和盐酸反应,但观察到溶液却变为浅绿色,这是为什么?它纯净吗?是什么杂质(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猜想如何生成的等、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会出现什么现象?铁锈与酸反应的现象是两个等。还有如电解水时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小于(或大于)2:1?探究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中测得数据小于(或大于)1/5?配制一定量溶液的质量分数时,(如食盐大于或小于10%,则造成的原因有哪些等?可谓很多。一定要尽可能多做学生分组实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实验的最大功效。
第四是归纳整理正确的现象、结论及探究性、开放性等问答题答案也需要教师进行强调,如鉴别题的叙述、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要教会学生用化学语言去表述,这样做有利于考试时规范答卷。
第五是需要教师对章节的小结进行必要的知识的网络归纳及通过本节学习获得的学习方法等进行概括。如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决定制法;学习酸的性质内容后,教会学生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学习和认识物质的方法等。
总之,教师要学会有意识地控制和调控课堂教学节奏,善于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进行课中备课,精讲点拨。并能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调整教学环节,果断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激活课堂教学,保证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三、如何创新教材
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逐渐感受到了一些困惑与为难:某些课程内容的教学表达和体系比较生疏,与自己原有的教学经验有所偏差;某些内容与特定社区环境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距离,不易与学生原有经验相联系;某些实验的素材仍然难以获取,不易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
其实每位化学教师或多或少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与体验,也都曾有过这样的困惑与为难:如何正确认识新教材,如何正确使用新教材,如何走出以往教材的影响,这几乎是每个教师都不得不面对、不得不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
教材究竟是不是不可更改的学术权威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观认为:“不必过分强调教材的精华性、权威性和学术性,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因此,教师不必完全忠实于教材、一味地照本宣科,而应该大胆地质疑并有所创新;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和传授者,也有权自己选择教材、编写教材;教材应该是多样化的,它的功能定位也应由‘控制’和‘规范’逐渐转向‘为教学服务’。”
换言之,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材应作为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以教材为媒介搭建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材只是提供了师生共同学习的情境;只是提供了师生共同探讨的素材;只是提供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教教材不是教改的直接目的,也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事实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有现实生活经验、有发展潜力以及有一定想像力与创造力的人,因此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出发,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材,以思辨的方法分析教材,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宗旨处理教材乃至达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因此,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逐渐建立起“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意识。能够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多种教材为参照,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对现用教材进行比较、修改、补充、删减与调整。在这种意识的引导下,通过实践锻炼,教师们对整合教材的原则、方法与评价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体会,“用教材”的水平也不断提高。其次,用经过调整与融合的教材进行的课堂教学是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的教学,是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教学,是立足于学生的现有智能水平的教学,因而更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更能促进学生知识的自我构建,更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几种教学观点
1、多媒体:新课改决不是多媒体教学,因多媒体设计都是落后于课堂的,是形式的、静态的、僵化的,而课堂是动态的、充满活性的,因此应该围绕学情去转,多媒体只是辅助手段,必须服务于课堂。
2、教师高效是学生高效的前提,没有教师的高效,就没有学生的高效,没有学生的高效,就不能证明教师是高效的。谁走进了课堂,谁研究了课堂,谁就能上出高效的课堂。
3、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体现了尊重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它落实了教不好的责任;它揭示了教育的真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全部,去爱一个别人不爱的学生,去教一个你认为教不好的学生。
4、没有问题的课堂是问题最大的课堂,学生课堂的错误是最好的资源,不让学生犯错是教师的错,不发现学生的错是教师的错,不用学生的错是教师的错,不能解决学生的错是教师的错。满堂灌的课堂学生最轻松,问题式教学学生最紧张。
5、教师要做三种人:毛泽东、张艺谋、袁伟民。请把战斗权还给学生;请把演戏权还给学生;请把你的课堂看成是袁伟民的赛场。教师懒起来,学生勤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