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论文
学生管理对民办高校教学和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民办高校培养优秀毕业生的重要保障,是民办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论文范文一:“以人为本”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民办高校为我国大批学子提供了展现才华的舞台,培养了一批批的人才,减少了人才的流失,为我国人才培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取得了飞速发展,它关系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以人为本”思想具有深刻的理念意义,也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内容,该理念在教学管理中具有很大作用,对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管理都有深远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以人为本”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以人为本;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应用
一、概述
在教育制度的改革中,各大高校的发展可谓是百家争鸣,民办高校在其中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学生管理工作也是在摸索中逐渐完善。“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在教育制度的改革中是一个过渡,对教育思想的完善具有极大意义,新的理念往往伴随着一批批改革热潮。“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缺失的状况,也是当今教育理念的主旨之一,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和发展,引导着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以人为本的根本目标是以“人”为出发点,从人的利益着手展开教育工作,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的中心。
二、“以人为本”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实施意义
1.体现了教学的初衷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以人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教学的初衷,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体现其人生价值,该管理理念关系着国家未来的根本。民办高校在执行教育的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具备了解、尊重和关心等条件,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的发展打造一批批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才。
2.国内研究现状
根据多年高校教育体制的研究,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已经落实了“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并且也已经有了初步的落实,但是仍旧伴随着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少部分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以人为本的内涵,仍旧以传统的教学理念为主体,以学校的根本利益为中心,忽略了学生这个核心群体,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虑和培养。
3.改善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不足
民办高校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上难度比公办高校大,其招收的学生良莠不齐,在管理上难免显得力不从心,其对突发情况的承担能力也比较弱。因此,只能强化学生的管理力度,通过权威性对学生各方面进行约束,从而导致学生的不满,对教育制度的实行加大了难度。随着大学生心理的逐渐成熟和完善,抗压能力越来越好,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希望独立的特点,民办高校需要尊重学生的心理状况,落实“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方针,以学生为教育中心,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改善民办高校学生中的心理缺陷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制度能改善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缺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民办高校的学费比公办高校要高很多,学生的家境大都比较优越,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伴随着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特点,比如说娇生惯养、自尊心强、依赖心强等。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高考发挥失常或是志愿填表失误等原因,而与公立高校失之交臂,在心理上带着挫败感。此时此刻,民办高校需要通过“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改善学生呈现的心理缺陷。
三、“以人为本”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实施途径
1.与学生多加沟通,优化师生关系
老师跟学生缺乏沟通是教育遇到挫折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不擅长或不愿意与学生有过多的交往,造成教育过程中很多冲突现象的产生。老师需要认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从自己开始改善,充当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秉持对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的教学原则,将教育工作做深做透,让学生从心底上接受教师的教学方法,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完善自己。
2.建立完善的民办高校学生管理队伍
在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同时,需要民办高校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队伍,从而更好的应对各种挑战。一个高素质、高涵养的学生管理队伍对学生学习和人格修养有很好的带动作用,需要管理队伍的人员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在学生的管理上取得高成就。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了很多新的问题,民办高校学生管理队伍需要与学生建立共同语言,改善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实施管理工作。
3.激发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所谓育人,就是希望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民办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的主动性,避免很多被动管理的冲突。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当今教育制度的主题,在进行教育的同时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四、结语
“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教育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民办高校的教育制度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管理工作有深远影响。民办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需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切实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做考虑,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管理,秉持对学生宽容、理解、关心的原则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发展。民办高校通过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打算,培养一批批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秀琴.以人为本: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理念[J].大学时代,2006年04期.
[2]林正游.试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李宁.谈高校辅导员的学生工作创新[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丁睿.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徐遥,陈志尚.准确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访中国人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陈志尚[J].党建,2006(06).
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论文范文二: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改革
摘要:因此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应时刻将学生作为管理工作的主体,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管理者,也应当以此作为突破口,重点解决学生所关心关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逐步树立主体意识与责任意识,培养其独立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管理
一、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弊端的主要表现形式
目前,民办高校建校的时间较短,学生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弊端。
1.制度代管理。制度等同于管理,管理人员把制度看成管理学生的绝对标准和唯一可以依靠的手段。其实,仅凭制度不能很好的进行管理,可能还会激发了青年大学生的逆反心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2.家长代管理。为了学校风平浪静,减轻责任,某些院校实行全方位家长式管理,辅导员每天不停进行查询、跟踪、监督,一出问题马上通知家长,家长再责备学生。这样下来导致大多学生出现低落、紧张、疑惑、少动、易激怒、易退缩等负性情绪,对现实失去信心,对未来态度消极,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出现问题。
3.权威式管理。管理人员日常行为规范按制度对学生的行为的给予是否扣分,并与其评优评先直接挂钩或做出相应的处分,让学生感觉管理人员专挑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而对于一些不合情理的扣分,学生们无从申诉。这样,给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无形中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埋下了祸根。
4.评价失衡式管理。普遍认为,学生的管理制度越多,执行越严格,学生越听话。对学生实行一刀切式的管理。因此,出现了仅仅凭成绩评奖学金、助学金等。其实,这是不公平的,后进的学生完全没有任何希望获得奖励,这可能会造成身心甚至人格的严重伤害,同时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形成恶性循环。
二、关于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
1.构建系统全面的学生管理制度
民办高校的管理制度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能以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90后的大学生。传统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担负强大的压力,甚至失去了自主意识。教育过程中,若只是对制度的强制灌输,学生对制度没有认同,制度不能与学生的自我积极性有机的结合,这样就容易引起个体的人格混乱,使个体对制度产生某种心灵或身体潜意识地排斥。因此,我们的管理制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实现教育的最高价值。当然,自主性决不等同于随意性,在体现个体自我意识的同时,还要遵守一种为人们所能接纳的纪律和公德。作为教育工作者,制定规章制度要把握住学生的生理特点,注重对民办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使学生愿意遵从各项制度,明白执行规章制度利己又利他。多用正面教育进行激励和疏导,积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改进纪律管理模式,使纪律由“控制性压力”转向“发展性压力”,把制度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在纪律的约束下,“无拘无束”,保持最佳心态,体现自主,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2.学生管理制度应体现民主性
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都应奉行民主的原则,绝不能因为他是干部或后进生而使天平失衡,更不能因固守“师道尊严”,忽视或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应时刻将学生作为管理工作的主体,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管理者,重点解决学生所关心关注的问题。民主程度越高,规章制度也越能具体可行,学生才能心甘情愿的按规章制度办事。同时,管理制度应尊重理解学生,民办院校的学生由于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普遍不高,许多学生自信心不高。当发现外界对自身的评价不高时往往存在失落感,缺乏足够的积极性,所以在管理上要理解并尊重学生,给学生足够的信任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管理制度民主往往能最大限度的消除学生制度的抵触,慢慢接受制度的内容,变“他律”为“自律”,达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3.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管理制度弹性化,管理方式宽松和谐,给学生留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使得自己在各方面得到提高。民办高校的学生活动能力和社交能力普遍较强,课外活动往往能增强他们的信心。另外,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可以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培养自己的责任心。
4.注意保证管理制度的延续性
有些制度制定了,随着时间推移,需要进行相应的修订。但由于民办院校管理人员流动性大,制度后续跟进无法落实。而新的管理人员往往对工作不熟悉,一时无法发现制度存在的漏洞,无法及时对制度进行修订,从而在执行制度过程中产生不良后果。所以要形成一种修订制度的习惯性,考虑到人员流动的可能性,防止因人员流动而影响到制度的稳定性。
5.必须保证管理制度的统一性
学生的管理制度包括学籍、学位、评奖评优、贫困生、寝室管理、奖励惩处制度等,这些制度涉及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等各个职能部门。这就需要全校机构部门理顺关系,围绕共同目标,自上而下,制定相关制度。政令统一,思想一致,主旨明确,才会提高制度的权威性,不会因政令多出,朝令夕改,降低管理效率,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6.切实保证管理制度的科学性
一项好的的管理制度在制定前需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并要求程序规范,建立反馈机制,做好随时修正的准备。最为重要的是制度要合法合理,不饿能够忽视、漠视、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制度制定不能一时兴起,随后又突然更改,它的制定需要科学的程序。最好引入听证制度,多方听取意见与建议,将学生的合理诉求体现在制度中。
7.体现学风考纪
—严谨性企业的质量是生命,学校的质量则是名望。只重量,而不重质,必定会走下坡路;若两者并重,质又如何体现?学生以学为本,以考试作检测。但考前复习、答疑、点题,考后走人情加分等现象在某些民办高校屡见不鲜,甚至有个别老师为提高分数,体现所谓的教学水平,而不惜泄题、漏题。这直接造就了学生的懒惰、舞弊和侥幸心理,很大程度上阻碍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导致管理混乱。只有改变教学观念和管理体制,严肃考试纪律,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学习的意义,达到学习的目的,才能让学校的声望在发展中提高。民办高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学生的组织管理者,应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方针,本着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宗旨优化制度管理,运用好制度管理,真正意义上树立现代管理思想,建立现代管理组织,掌握现代化管理方法,懂得现代化管理手段,才能转变思想观念,真正进入现代化管理创新思维的新境界,才能培养出让父母放心,让社会称心的“综合素质高”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因此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应时刻将学生作为管理工作的主体,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管理者,也应当以此作为突破口,重点解决学生所关心关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逐步树立主体意识与责任意识,培养其独立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1.论民办高校教学质量论文
2.基于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3.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论文
4.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研究
5.对于我国民办高校融资模式的探讨论文
6.对大学教育的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