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教学专题论文

2017-02-21

作为当前幼师教育关注的重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幼师教学所面对的重要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师教学专题论文,供大家参考。

幼师教学专题论文范文一:节奏训练在男幼师舞蹈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摘要]

改革开放初期,在以女性教育者为主的幼儿园教育中,鲜有男性从事,随着幼教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男性幼师成了最近今年最具前景的行业之一。与女幼师相比,男幼师在舞蹈天赋和节奏感方面稍显不足。本文以民间舞的训练为例,阐述了节奏感训练在男幼师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提升男幼师的整体教学素质。

[关键词]节奏训练;男幼师;舞蹈教学;能力

幼儿师范教育课程的内容包括三大块:首先是素质提高的课程内容,其次是专业课内容,最后是实践教育课程内容。其中实践教育课程内容对提高男幼师的业务素质具有关键的作用。众所周知,男幼师行业是新兴的行业,与女幼师相比,男幼师在实践能力特别是舞蹈的节奏感方面稍显不足,全面提高男幼师的教学素质迫在眉睫。舞蹈教学是幼师专业活动课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的重要内容,由于幼儿教育内容比较浅,决定了民间舞在幼儿师范舞蹈教学中的不可撼动的地位,而民间舞的节奏感极强,这里的节奏感指的是幼师对舞蹈动作和舞蹈音乐节奏配合的拿捏度,以及舞者掌握节奏和运用节奏协调自己动作的能力。因此,幼师舞蹈教学中,培养男幼师学生的节奏感对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节奏在民间舞中的突出表现力这种表现力是多样的。

1.节奏的变化对情感的表达式是不同的,情感的变化是通过动作的变化和节奏的调节而体现出来的。如《凤阳花鼓》那种紧凑的节奏感所体现出来的是欢快的情感。

2.节奏给予民间舞不一样的动律。动律是节奏的升华,舞蹈动律是离不开节奏的,是动作与韵律的巧妙融合。民间舞动律的差别,主要是不同的节奏所造成的,同一个动作在不同的节奏中做出来,动律是明显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样的节奏,处理的方式不同,动律也会有千差万别。

3.节奏能够烘托舞蹈所要表达的气氛,对人的情绪具有调控作用。4.节奏还能够渲染人物的形象和事物的特征,彰显人物性格。所以说,节奏感的培养对于民族舞的教学具有促进作用。

二、民间舞节奏课的训练途径

节奏是一种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把节奏从一种自然规律上升为音乐艺术时,它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我们可以在音乐艺术的感染和熏陶下,通过音律节奏的变化来感受大自然,感受生命;也可以从人体艺术的韵律中,通过感受节奏的变化来体会艺术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中心思潮。民间舞作为舞蹈艺术的一种,其动作节奏一定是对大自然的主观反映,通过舞蹈中的肢体表达来传达节奏的动势,从而诠释思想感情。所以,民间舞节奏是音乐和舞蹈的集合与统一。

1.培养识别节奏的能力

识别节奏的能力培养,又分两个方面:

(1)通过描述法来识别就是通过对民族历史背景、民俗民情所形成的民间舞节奏特点加以描述,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识别各民族民间舞的节奏型和节奏特色。如朝鲜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有着尚白、敬老、重礼节、喜洁净的习俗,形成了该民族潇洒、典雅、含蓄、飘逸的精神风韵。它内在的风韵与优美舞姿的融合构成了朝鲜族民间舞的动律。这动律通过特有的节奏形式与呼吸方法协调一致,节奏赋予朝鲜舞以动律、性格和生命。朝鲜族的每一个动作无不在“声”与“势”的节奏之中共振动,共起伏,共延续。通过描述法,使学生明白这一民族通常出现的节奏型和特殊使用的节奏,明白其形成的原因、特点以及多出现形式。比如;长鼓舞的节奏有12/8、18/8、4/4等;扇舞、假面舞则多用“古格里”和“他令”,拍打舞多用4/4的“安旦”等。

(2)通过比较法来识别我国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舞,是通过不同节奏的运用来体现各民族的性格。例如:同是4/4拍,朝鲜族舞运用多是带附点的,维族舞多是切分的,海阳秧歌则是平均的:又如;同是12/8拍,朝鲜族舞的“古格里”节奏是均匀缓慢的;而凝重、深沉有力的是“他令”节奏。通过比较法,明白因为民间舞节奏不同的布局,从而产生韵律不同的民间舞蹈。对于幼儿师范的学生,这一阶段的节奏训练应采纳奥尔夫节奏训练,从生理、心理规律出发,将趣味性、科学性融为一体,适合音乐素质的培养以及节奏感的加强。

2.培养体现节奏的能力

打击乐是民间舞中独特的伴奏乐器,各民族民间舞不仅具有独特的风格,更是从其独特的伴奏乐器和节奏中体现各民族舞蹈的韵律特点。如:朝鲜族的“长鼓”、维吾尔族的“手鼓”,以及花鼓灯的“鼓”、“锣”、“镲”等。这一阶段,针对民间舞独特的伴奏乐器—打击乐进行训练,培养学生体现节奏的能力,从低到高、由浅入深,掌握节奏技法,协调能力和情感内涵。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里就以朝鲜舞为例谈谈笔者进行的几个方面工作。

(1)把握体动节奏的协调能力在训练打击乐器“长鼓”的过程中,在右手击鼓的同时,舞者的左手也在拍打着鼓面,还带着步伐的演练。在训练过程中,要协调两手拍鼓的力量强弱,双击和单击节奏的把握,包括左手敲击的姿势,然后训练背鼓走步的步伐,使手脚的动作和姿势相互协调。

(2)把握表现节奏的情感表达民间舞的动律是内在情感表达和外在肢体表达的体现,是特别的艺术节奏形式和动律协调的艺术效果的体现。节奏的训练和内在的情感表达是不无关系的。朝鲜“长鼓”的训练,若只注意技法和协调,而忽视呼吸、体态、韵律,节奏训练就枯燥无味、没有生气、没有感情,缺乏灵魂。要让学生掌握其敲击法,明白敲击的轻重及其使用的背景,还要让学生带着道具舞一舞。这样就舞出了音乐节奏与体动节奏的统一,舞出了情感。

3.培养创造节奏的能力

除了打击乐,还有很多民间舞的其他伴奏。在民间舞中,不乏许多音律优美、独具创意的音乐,特别是很多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教师在训练节奏时,要多播放各种节奏的民间舞音乐,使男幼师学生在音乐中去理解,提高自己的创造节奏的能力。

(1)在对音乐的欣赏理解中创造节奏这种以音乐的理解为前提而创造节奏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区别不同的音乐旋律和节奏。只有学生熟悉并逐步掌握了各种节奏型音乐后,才能加深对音乐旋律的理解,分辨“沙儿扑里”的“古格里”的节奏变型。要求学生自己编排、编创节奏,根据不同情绪的组合体会节奏,创编与之吻合的音响节奏。

(2)在舞蹈的即兴表演中创造节奏所谓“即兴”指的是跟着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作突发奇想的舞蹈。一个优秀的舞蹈艺术者必然能够通过即兴舞蹈的表演来创造节奏,以展现音乐的魅力。这种即兴舞蹈的表演能够体现出音乐所表达不了的内涵。很多同学在即兴舞蹈表演面前不知所措,并不是说他们缺乏这方面的创意,而是不会掌控音乐的节奏所造成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即兴表演的训练要做到位,要让学生分辨音乐的节奏和乐句,同时又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在舞蹈中学会创造性的改变节奏,使舞蹈在体动的节奏中产生共鸣。

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的节奏就是舞蹈表演的灵魂,舞蹈的节奏包括音乐的节奏和动作节奏的有机统一。所以,节奏训练课对男幼师的舞蹈素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具有关键意义,只有培养高素质的幼儿男幼师,才会发挥男幼师应有的作用,提高幼教整体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红.舞蹈生态与中国民族舞蹈的特异性[J].文艺研究,2011(04).

[2]徐进.关于舞蹈口传心授教学法的思考[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3]刘建军.高师舞蹈教学应加强各种基本功的练习[J].艺术教育,2010(08).

[4]杨惠芬.浅谈舞蹈的教学创新[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09).

[5]陈双媚.论舞蹈的编导思维与创作[J].科技咨询导报,2010(17).

[6]陈岚.幼师舞蹈教学的特点及其方法[J].安徽教育,2011(05).

幼师教学专题论文范文二:幼师琴法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总之,少数民族地区幼师教学中的琴法教学途径,一要教师做好榜样,二要激发学生弹琴、弹唱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在幼师琴法教学上,教师的教法固然重要,但学生要想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要靠个人的学习毅力。

关键词:幼师;教学

一、因材施教,互教共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幼师琴法课的授课形式可以分为快、中、慢等三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授课内容及要求不尽相同,难易各异;对待差生要耐心指导做好示范,对待领会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多多给予鼓励,让他们主动去练习新的内容。同时,还可以利用以老带新、以快带慢的方法,学生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自我领会,这样,就可以逐步转化差生,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重现全面培养,进行多角度训练

幼师琴法教学内容上要重视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歌曲即兴伴奏能力。幼师生学琴并非要技艺多么精湛高超,而是为适应工作的需要,演奏一般乐曲,特别是儿童歌曲的即兴伴奏。即兴伴奏的学习,是学生音乐素质提高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对平时所弹奏的音乐作品从调式、曲式、风格、和弦编配、伴奏音型等方面进行书面分析和听觉分析,丰富其伴奏手段。此外,要加强视奏、移调的练习,要进行多声部听觉与合唱训练,还要有边弹边唱的能力。通过即兴伴奏的学习,不但能促进学生将所学到的琴法、和声、乐理、唱歌等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应用于实践,而且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掌握各种实用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三、找准难点,克服训练障碍

教师要做好引路人。学生在学琴时会经常遇到许多难题,教师必须刻苦钻研教材,力争做到有难题必解。学琴要眼看多行谱,手弹多行曲,耳正音。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对初学琴的幼师生来说,困难是相当大的,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去解决:

(1)让学生分手弹好旋律和伴奏音乐;

(2)两个学生相互配合,即一人弹旋律,一人弹伴奏,嘴哼唱旋律,要求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

(3)双手配合,要先慢后快,先零后整,由句到段一气呵成弹完全曲。

四、参与实践活动,提高自身能力

在学校文艺晚会上,尽可能给学生展示琴法才艺的机会,演奏形式可以是独奏、伴奏、重奏或合奏。同时,请学生家长和亲朋好友前来观看,并给予鼓励、赞扬,使学生受到鼓舞,以增强学生学琴的兴趣和调动学琴的积极性。学校每年举行的文化艺术节都有弹琴比赛,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准确地给学生的演奏水平定位,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成功。

五、结语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幼师教学中的琴法教学途径,一要教师做好榜样,二要激发学生弹琴、弹唱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在幼师琴法教学上,教师的教法固然重要,但学生要想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要靠个人的学习毅力。练琴要循序渐进,不可好高骛远;要善于开动脑筋,不能盲目练习;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伟大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说:“一日停止了练习,便损失一周的功夫,一周停止了练习,便损失一个月的功夫,一个月停止了练习,便损失一年的功夫,最后便坠入不可救药的地步。”音乐大师的教诲是十分深刻的。因此,琴要天天练,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成功。

参考文献

1、幼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蒋艳琦东北师范大学2010-06-01

2、幼师体育教学改革初探赵昀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5-09-20

幼师教学专题论文相关文章:

1.幼师心得论文

2.幼儿教师教学经验文章

3.大专幼师论文范文

4.2016幼师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5.幼儿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