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散文

2016-12-02

五四精神散文 以青春之名 成就青春之未来

五月的鲜花,为青春绽放;炙热的阳光,因梦想燃烧。又至一年“五四”时,今天,是我们的节日。你看不见我的努力,但我知道我的脚步从未停息;也别着急否定我的现在,我用奋斗创造自己的未来。时代的变迁赋予五四精神新的内涵,青春不老的深厚情怀让这个属于青年的节日永远激情澎湃。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院校的学生从红楼出发,数千名学生会集一起,反对一战结束后当局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此后96年间,我们从未停止过对“五四”运动的纪念。这场运动的先驱及其“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的历史抉择和精神力量,烛照未来,影响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成为东方古国重新屹立世界的底蕴和力量。

尽管当今时代物质发达、生活无忧,但要实现伟大中国梦,依然需要热血激情和高尚精神涌动于血管。“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历史命题,我们一如既往身体力行的实践着。

正值青春的我们,忠诚爱国。面对严峻的维稳形势,作为保卫祖国和人民的人民警察,我们怀有一颗忠诚炙热的爱国心。无论寒风暴雨还是烈日冬雪,无论繁华喧嚣的街面还是人迹罕至的大漠戈壁,我们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践行着我们的职责与使命。

正值青春的我们,勇敢担当。我们肩负时代重任,肩负国家安全、人民幸福的职责,面对困难危险,我们的同志临危不惧、挺身而出,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面对歪风邪气,我们勇于亮剑、敢于发声,敢于担当不畏难,以“舍我其谁”的精神风貌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正值青春的我们,敬业奉献。我们认真负责、踏实肯干、不畏辛劳,滴水不止可汇江河,滴水清莹可映光辉。无论是每日入户访查还是街面巡逻,无论是面对有诉求的群众还是危害社会治安的不良分子,我们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行使权利,履行职责。

正值青春的我们,正义且富于爱心。作为正义的化身,我们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面对残暴凶狠的暴恐分子,我们无畏无惧,身先士卒。我们的队伍中不乏民警、协警、民兵,以强烈爱心和责任心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利用工作之余时间参加公益活动,通过各种公益活动呼吁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弱势群体、参与油城的公益事业中来,传递爱心,传递社会正能量。

……

我们拥有追求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空间,我们以宝贵的青春时光、不懈的拼搏奋斗去追梦,我们用行动和热血向社会宣誓:我们经得起期待和掌声!

五四精神散文 传承五四精神

90年前的5月4日,爱国青年在我国面临危难之际,纷纷走上街头,高呼口号,游行示威;90年后的今天,踏着和煦的春风,踏着美丽的五月,踏着激情的岁月,我们迎来了五四精神。

这两年来,我国的“神七”、“嫦娥一号”成功升空,并且成功返回地面,实现了我国百年的飞天梦想;而且,通过无数运动员的不懈努力,在2008年奥运会中我国赢得了100块奖牌,实现了百年奥运梦想。

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看见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看见了航天技术的提高,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是多么强大,生长在中国是多么幸福。

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我国联盟大使馆的轰炸证明,美帝国主义仍如虎豹一般地时时刻刻地打着中国的主意。通过这件事,让我知道了中国之所以国富民强,是因为有五四那样无数个不畏强暴、每时每刻坚守岗位,保护祖国的钢铁卫士。这一切,仿佛让我看到了五四青年们坚强的意志,看到了他们豪迈的激情。

这90年来,许多卫士为了保护国家,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经历了多少烈火考验,经历了多少个冰冷的寒冬。而这些人却一直站立着,一动不动地站立着,保卫祖国的边疆。我们不知道这些人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的样子,但他们是那么默默无闻、不畏强暴,这正是五四精神的写照。难道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是的,中国人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为国献身而无悔的英雄气概,将激励我们奋勇前进!

五四精神散文 关于五四精神的文章

回望五四,认识五四,现在是我们学习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真正价值的时候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现在这个时代,弄清楚青年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才能够真正地报效国家,推动国家发展。

五四将至,关于五四,很长一段时间,记忆里面似乎只剩下了穿着学生装——特别是那些蓝衣黑裙短发的女大学生,走在街头,不畏强暴,高呼口号的情景。而对于五四运动精神的含义,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的影响,了解得就更少了。直到最近看了一些关于五四的书、评论,接触了那个时期的知识分子的作品,我才对这场影响了中国命运的运动,有了稍微深入一点的了解。

五四运动,可以说是知识分子关心政治、反思传统的一个起点,也是爱国青年追求民主、争取自由的开始。五四运动请来了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就是民主和科学,推动了白话文运动,抨击了教条主义,用怀疑精神去看待传统。青年知识分子们那些充满了活力和批判精神的论述和作品,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从闭关锁国中真正走了出来,也让马克思主义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进入了中国。五四对推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起了重要作用。

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这样写,“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芽,如利刃之新发。”他认为要“力排陈腐朽败者”,只有依靠青春的力量。回看新中国的历史,正是由于年轻人的积极参与,才有了硕果累累的今天。

1922年,胡适做过一次《学生与社会》的讲演,在胡适看来,“在文明程度很低的国家,如像现在的中国,学生与社会的关系特深,所负改良的责任也特重。这是因为学生是受过教育的人,中国现在完全受过教育的人,真不足千分之一,这千分之一受过完全教育的学生,在社会上所负的改良责任岂不是比全数受过教育的国家的学生,特别重大吗?”他还说,“社会上的许多事,被一帮成年的或老年的人弄坏了,别的阶级又都不肯出来干涉纠正,于是这种干涉纠正的责任,遂落在一帮未成年的男女学生的肩膀上。这是变态社会里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

回望五四,认识五四,现在是我们学习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真正价值的时候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现在这个时代,弄清楚青年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五四精神是极其丰富的,热爱国家、培养独立思考精神、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权威、培养容忍不同声音的胸怀、接受外来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成果,懂得只有完善、丰富自己,让自己成才,对自己有承担,才能够有能力完善社会,才能够真正地报效国家,推动国家发展。

当年的北大校长蔡元培,他对学生的教诲是,读书不忘爱国,爱国不忘读书。这样的理念,在那个动荡黑暗的社会下,是难以实现的,学生们面临的选择是,到底是回到学堂读书,还是走上街头,成为一个参与社会的革命家。在五四运动发生之后,蔡元培完成了营救被捕学生的工作之后,辞职了。根据后来接任的北大校长蒋梦麟的忆述,学生运动给这位教育家留下了一个难题,“至于北京大学,他认为今后将不易维持纪律,因为学生们很可能为胜利而陶醉。他们既然尝到权力的滋味,以后他们的欲望恐怕难以满足了。”作为一个教育家,蔡元培是怕学生因参与国是而影响了读书,在他看来,读书是一个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生的本分。

读书和爱国,这两件看上去并不矛盾的事情,在一个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是必定要产生矛盾的。但是在今天,年轻的学子们应该感到幸运,因为蔡元培的教诲——“读书不忘爱国,爱国不忘读书”已经能够成为现实。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