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基础会计毕业论文

2017-03-06

基础会计学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来说意义重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大基础会计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电大基础会计毕业论文篇一

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践教学

一“、基础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基础会计”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会计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通过学习“基础会计”可以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为以后参与经济管理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纵观各大高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不规范、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学效果差等现象。西藏民族大学自2003年将“基础会计”列入重点课程加以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础会计”课程建设取得一定成效,2009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精品课程。

(一)重视度不高

非会计专业一般只开设“基础会计”一门会计类课程,该课程课时短、任务重、理论概念多,这就导致了在计划内学时中忽视实践教学;另外教师为非会计专业学生授课时,过分注重理论讲解,忽视实践操作,学生认为所学课程是非自身专业课程,对实践缺乏兴趣。这种长期以来“教”与“学”双方的不重视,导致了课程的开设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一些学生学完一学期,对会计工作仍然概念模糊。

(二)目标定位不明确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在实际教学中,会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目标往往没有实质差别,都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依照同一教学大纲、适用同一本教材,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会计专业实践多、实践目标明确,非会计专业实践少或者不实践。非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定位,和专业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于“应用”而非“研究”,教学重点不在于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而应放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即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预测企业经营状况的能力[1]。

(三)内容选择不科学

“基础会计”课程实践多以校内实践为主,实践内容为案例分析、企业的经济业务核算。许多高校对非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未进行严格区分,与会计专业采用相同的内容,只是从中筛选一些简单的经济业务实践,笼统、敷衍地完成任务。非会计专业教学实践不应过分强调对会计各大理论的应用,而应在了解会计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多锻炼学生对会计数据处理、会计报表运用管理、会计指标综合分析的能力。

(四)教学形式单一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强调学生对会计核算原理的理解,多采用做实训题或手工填制凭证、账簿、报表等形式。非会计专业的学生由于毕业后大多不从事会计工作,实践教学中多被安排成案例分析和做实训题,许多学生直至毕业都未见过实际的凭证、账簿和报表,更谈不上看懂、分析和预测。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基础会计”实践不应局限于做核算题,应尝试引入多种实践教学形式,让学生对更多的经济业务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体验。2003年以前,西藏民族大学非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是以做会计实训题和案例分析为主,但在长时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这种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践敷衍了事,甚至许多非会计专业学生产生“会计学习无用论”的想法。因此自2007年开始,我们调整了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计划,加大实践课时比例,区别于会计专业编写实验大纲,并设计了实践课的具体实施操作步骤,更新后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内容紧贴专业实际。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发现实践教学改革后,“基础会计”课程极大激发了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现实中印证和使用,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提高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践要解决的不是经济业务如何具体核算的问题,而是通过核算了解会计工作的过程和特点,认识不同的业务处理差异,分析每种会计结果及其含义。因此非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应本着专业针对性、内容完整性、重点突出性和操作实用性的原则区别于会计专业来进行。

(一)会计案例

长久以来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独立去思考。采用会计案例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对实际的经济业务会计处理方式和结果形成直观的认识。在我们的实践教学中,对非会计专业学生教师会选择与其专业贴近的经济业务案例来进行分析讨论,如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在进行会计案例分析时,教师会选择和企业管理知识相结合的案例,尽量让学生站在管理的角度去分析报表、存货管理等会计业务,思考会计处理所带来的影响;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选择的案例一般涉及外贸业务核算;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会考虑加大采购需求、成本核算、利润计算等会计案例比例。只有不脱离专业实际的真实感受,才能让学生认识到会计不仅是记账、算账和报账那么简单,而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是“基础会计”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多选择出纳、会计角色,尝试对业务进行专业核算处理。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会计核算要求应低于专业学生,实践重点应放在对会计流程认知和会计管理上,因此实践不应局限于以上两种角色。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我们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角色来体验会计工作操作方法,如分为会计、出纳、会计主管、企业领导、采购员、投资者和供应商等角色,将现实业务转变成课堂游戏,从而加强学生对会计理论和经济生活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

(三)参观教学

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一般同会计专业一致,以制造业企业为例来进行业务处理讲解,无法突出不同的企业形式核算差异。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会考虑组织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参观和专业相近的企业,亲身感受业务核算过程,了解会计数据在经营中的重要性。如组织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参观外贸企业,了解外贸会计处理流程;组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去生产型企业,了解营销活动和企业会计业务的关联;组织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走进大型的集团企业,使其认识到集团会计处理方式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如果“走出去”参观教学实在有困难的话,还可选择“引进来”的形式,如聘请校外有经验的专业人士,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使学生了解专业领域内的会计工作。

(四)上机操作

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当今会计工作的主流,如果“基础会计”课程的实训仅锻炼学生的手工操作,显然不能满足培养人才的需求。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即使学习“基础会计”的目标不是成为会计,但也要理解会计的本质,因此参与会计电算化实训是必不可少的。由于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时有限,我们会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来普及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兴趣小组成立后,教师会将会计电算化工作内容和操作步骤先行讲解,并建议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教材,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学校机房操作练习,上机练习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并及时进行答疑解惑。

三“、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效果

通过对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改变,加深了学生对会计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加入更相关的实践内容,采用更丰富的实践方式,启发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革前,西藏民族大学“基础会计”教师普遍反映非会计专业学生对课程学习不重视,实践敷衍了事。为了搞清楚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我们对2005和2006届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他们的学习现状。调查结果发现,86%的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不缺乏兴趣,不重视是因为他们不清楚学习会计在以后工作中有什么用,对会计和自身专业的联系产生质疑。针对调查结果,我们在制定了非会计专业教学目标、计划、大纲,加大实践教学份额的基础上,强调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实践和学生专业知识的结合,并制定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践案例集,以供教学实践所需。经过努力,我们发现近五年来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对会计理论和实践学习更加认真,课程补考人数大幅减少,学生乐于去探索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更深层次的会计知识,选择会计学作为自己第二学位的人数增加,选择报考会计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增加。

(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加强与专业结合的“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使非会计专业学生逐渐接受、认可了课程的重要性,在具体实践时也更加认真和严谨。改革后的非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整体性强,案例、实践和所学专业结合比较紧密,因此实践时学生会遇到一些还没有学过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查阅资料认真思考。学生认真、细致、全面地处理和思考问题,有助于培养其严谨的会计思维。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实践教学改革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和实际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找准课程定位,树立适合自身的学习目标,主动探索和应用新知识,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当然实践教学改革尚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比如实践教学资料的侧重、实践重点的选择和实践实训结果的考核等,这就需要教育学者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进一步探讨解决。

电大基础会计毕业论文篇二

基础会计教学改革创新

一、基础会计教学现阶段弊端

1.教学方法单一

就当前会计教学来说,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模拟会计电算化就为其一。虽然已有某些高校已经采用取了会计电算化的会计模拟实践形式,但会计电算化模拟大多集中体现在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实践环节,单独针对基础会计的模拟软件不多,基本上还是在延续借用多媒体方式的教学,讲授的多为课本上知识,简单枯燥而乏味。通过走访调查得知,多数会计的专业学生对此排斥严重,这也是学生经常逃课的主因之一。

2.缺乏个性发展

传统的教学依然以学生群体为主,但学生单个体的特征却有所不同,对知识点的把握,理解都各不相同,如果依然沿用讲课+习题+考试这一集中模式,将对学生的学业生涯造成重大影响,严重阻塞了学生潜力的发挥。不利于个体的发展。

3.知识结构偏窄

如今的教学都是借用与通用知识教育,虽然可以让学生对会计相关理论知识达到深知熟练的地步,但就其整个知识结构体系来看,非常的狭窄,如尚未能构建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既不能将会计知识与法律、管理知识有效融合,又不能在实际应用中将会计专业知识很好的融入实践活动中,缺乏系统性及连贯性。

4.教师结构单一

在课堂教育过程中,教师多位校内师资,其结构特点是会计理论扎实,但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又因为未能在企业实际操作的经验,其授课依然保留在理论层面,尚未构建有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因此无法帮助学生上好一门较为科学的实践课程。

5.考核方式传统

在对学生成绩的考核过程中,缺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教学目的,对考核形式进行选择和使用,以取得最佳教学目的。实现教学考核与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最佳组合,才能让考核效果和学生的知识提升达到高度统一。目前学生的考试成绩基本上界定为卷面成绩70%,平时成绩30%,未能将实践操作融入到考评过程中,因此考试结果不能客观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把握。缺乏合理性。

二、会计教学改革探讨

1.创新教学方式

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形成多途径,层次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1.1技能导向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以未来岗位需求技能为导向,对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进行训练,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力,这既是应用型本科转型的必要途径,也是教学改革的趋势。而教师,在进行课堂理论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还应针对各章内容加强技能训练,使得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1.2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专用兴趣:会计学科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教育,内容体系繁杂,对于初学者,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师追求教学水平的必要途径,为此教师可以借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即通过提问启发、图示启发、比较启发、案例启发等多元化教学模块来抛砖引玉,将课堂知识生动化、简单化,并在此基础上拉近与学生的内心距离,提升学生的学习时效性。

1.3研究型教学,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鉴于会计学本身体系的复杂性,难懂性,可借用探索性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好奇性为引导,激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自主探索,寻求最终答案,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研讨机会,发挥个性化探索路径,提升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度。

2.塑造个性化教育

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前提,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将时间安排成10成,即7成作为知识的传授,3成作为学生的互动环节,因为每个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此前提下,教师应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专项问题研讨。且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得加以干扰,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在轻松愉快的环境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自我发展,自我个性的塑造,并在通过下面所讲的两种途径,潜移默化地增强自我信心指数。

2.1创造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情绪是影响人的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情绪激昂且精神饱满,在接触学习一种新东西时就会感到愉悦且掌握的更快,,此时也正处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最佳时机。因此,在课堂里的保持自我情绪良好老师,会深刻地影响到课堂的每一位学生,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以一种主动热爱的向上学习态度、轻松愉悦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2.2运用现代化技术改进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的改进,应该注重现代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基础会计课件,通过简单操作,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教学思路和内容,使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变得高效而有序。为提升学生的基础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和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现代化优势。

3.完善实践化教学

3.1加强校企合作,形成专项实践基地,通过实际的业务实习,提升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继而提升学生整体的实践技能及综合素养,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创新,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即可通过任务驱动型、角色互换型、演示教学法及情节教学法等,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继而完善会计教学的整体实践教学水平。

3.2转变传统考核方式: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考核模式,对学生的考核不仅仅以期末成绩来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而应将学生的日常实践、论文攥写、实际操作能力、演讲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的融入到学生的年终考核之中,以综合素质来评判学生的优良。因为应用型本科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3.3加强专项技能训练: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有鉴于此,在进行学生理论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学生实际业务能力的提升。如数据的输入、珠算技能、电算化、岗位仿真模拟等实训。目的是通过此途径提升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毕业后与社会需求形成无缝对接。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的时期对会计专业学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应用型本科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有效利用学校及社会提供的资源,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加强学生自身素质培养,使应用型本科教育更加适应于社会发展。

电大基础会计毕业论文篇三

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策略

1改进《基础会计》教学策略

1.1对《基础会计》教学重新定位,多角度整合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建构

明确教学对象及目标,强调有的放矢。对《基础会计》教学内容顺序进行重新调整,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同步进行,例如:原始凭证的填写开始学习,围绕着会计工作三个主要环节,按照实际工作要求,循序渐进地设置教学内容,又如,在主要经济业务核算教学中,把供应过程的核算和供应过程成本计算、生产成本核算和生产成本计算、销售过程的核算和销售成本计算结合起来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教学中运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增强学习信心。

1.2多角度整合与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础会计》教学方法很多,传统的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新兴的项目法、案例法等。在教学中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学习者的起点能力和学习风格,注意教学方法多角度的整合与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1.2.1将多种传统方法融入讲授法,以科学作为内核,以艺术作为表象,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实现最佳课堂效果。

例如:在给学生讲授会计基本的概念时,用打比喻、举例子、画图示的方法讲授,则属于灵活、多样与巧妙的方法讲授,则能达到最佳效果。

1.2.2运用案例教学法

在案例中恰巧应用讨论法和谈话法,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3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

结合演示法真正体现了“教学合一”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这样学生对教学内容不再是“雾里看花”,而是变成了真实的感性认识。这样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演示法等多种方法完美结合,既可丰富课堂形式,让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也可节约教学课时,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1.2.4当好导演,精心设计问题,开展探究式教学

引导学生用其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温故而知新。设计问题时,应注意把握新旧知识的过渡,与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注意循序渐进,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强化学生练习,让学生学会对知识运用

《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如果仅仅让学生记住一些理论,不会应用,那可真我们教学初衷。根据认识的规律,在认识的过程中,要完成两次质的飞跃。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潜能发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首先教育学生自学包括自定自学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自学方法、选择或组织自学环境等。其次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互助活动,学会交流分享,善于探索知识的精神,为终身学习提供了条件。

4创新教学评价方式,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

对《基础会计》课程的考核,应努力做到使学生在考核中能尽量发挥创造性的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拘于考核的形式。采取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即理论部分实行“考教分离”制度,实训部分实行“操作验收”制。期末考核分值比重为:1、平时成绩占10%:出勤+作业成绩+课堂发言。2、理论占50%,闭卷笔试方式(在期中考试采用)。3、实训操作占40%:(1)单项实训考核占20%: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单项操作考核验收。(2)综合操作考核占20%:综合操作考核在期末进行,考核内容包括会计数码书写(20%)—会计凭证填制(40%)—会计账簿登记(20%)—会计报表编制(10%)—错账的更正(10%)。这样既符合中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能够减轻学生考试压力,使考核评价伴随学习的全过程。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

5总结

总之,教学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活动,把教学化作艺术,用心灵去体验,这样我们也许就会找到一条更新的职教之路。

有关电大基础会计毕业论文推荐:

1.电大会计毕业论文精选

2.电大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3.电大会计学毕业论文

4.电大会计毕业论文

5.电大会计专科毕业论文

6.电大会计学专科毕业论文

7.电大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