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差异,甚至在某些领域有着根本的不同和隔阂。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西文化差异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篇1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
摘 要 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差异,甚至在某些领域有着根本的不同和隔阂。这就需要我们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去了解西方的历史文化,了解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本文从文化的定义入手,首先介绍了中西方哲学之间的一个差异,然后介绍了中西方价值观的一个差异,并说明了其根本原因。然后又从艺术和宗教层面进一步阐释了,中西方间的差异。
关键词 文化 中西差异 哲学 艺术 宗教
如今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在不断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文化上的冲突和歧义,为工作和交流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而所有的矛盾归结为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差异,甚至在某些领域有着根本的不同和隔阂。这就需要我们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去了解西方的历史文化,了解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当你换位思考时,你会发现其实价值观虽然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思想深处或者说人本性的东西是共同的。当我们将这些共同之处加以研究,就能很好解决文化共融问题,只有这样全世界的人们才能更好的站在一起,更理性地解决一些国际的争端,真正做到互利双赢。
一、文化的定义与简介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狭义的文化仅指社会意识形态,或社会观念形态。梁漱溟先生曾认为中国是伦理型文化,以讲五伦,互以对方为主;希腊是科学型文化,突出科学精神,强调科学与理性;罗马是政治型文化,表现为罗马法的制定与应用,罗马的扩张等。庞朴先生也曾探讨过几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认为希腊文化较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文化较重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印度的文化则关注人与神的关系等。
二、中西文化之比较
1.哲学之分歧
文化是生活的表现。生活最为基本。文化、社会、思想等等皆为生活的表现,或者说为生活的一个侧面。生活支点便称之为文化、社会、思想等等。因而,重要的是人们怎样领会自己的生活。哲学思想即是一个民族生活自我领会的总纲。显然中西方各个民族自我领会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总的来说,中国思想领会世界是重体会,西方思想领会世界是重思辨o中国思想的特征也是东方思想的特征,这是东西方文化最主要的区别之一。毛主席《实践论》有一句名言:“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须亲口尝一尝”。此语可解作脱胎于禅机“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句话讲的是感觉层次(味觉),喻的是感应。如果从英国经验论哲学的角度理解这句话,把尝梨子滋味看作仅仅指味觉,那就失去了其主旨了。
中国思想强调体会或直感,认为真实的世界的存在不可能去用逻辑来证明,只能以直感证明。在中国哲学中,这也被称作体证或亲证,也就是体会。所以即使是愚不识字的贩夫走路都能从自己切身体验中知道真实的世界确实存在着。中国哲学讲的“有”与西方哲学讲的“有”不能相提并论,原因正在这里。这是中国思想高于西方思想的一个地方。而西方的逻辑主义有其极其成功的领域――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例如元素周期率的发现,令人惊叹不已。西方科学讲相互作用,一般归结为“力”。中国科学则称作“感应”,如“天人感应”,生病则由于“感风寒”或“为邪气所侵”。“侵”是“感”的一种方式。西方思想把按逻辑主义原则,从原子假设出发,发现一个又一个的元素,认为整个世界是由这些元素按一定的结构方式建立的。中国人也有原子学说,但对分析缺少积极性,而是把“气”看作有阴阳五行。中国古代思想家也寻求对气的分析。走上了一条全然不同的科学之路。
这一点区别在中西药的治疗上就能很好的看出。如果你生病了,西医回去给你吃药打针,你哪有问题,我就针对哪个地方,一一击破。这样往往治好了这,那儿又出现了毛病。但中医看病不是这样。它注重调理,是从你身子整个全局去考虑,所以中医更在乎修生养性的一种自我调养。
2.中西道德思想(价值观)比较
东西方都讲博爱,但立德次序全然相反。西方思想从理念出发,如《圣经 •新约》上说的,第一是爱上帝,其次是爱邻如己。东方思想则从亲情出发。向外扩展,如孟子的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东西方各民族都珍爱自己的价值观念,以为自己的价值观念最高明。但西方思想倾向于强迫他人接受自己价值观念,东方思想则缺少这种倾向。西方国家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美国总倾向于推销自己的人权观念:别国不肯接受,动辄实施经济制裁压迫之。东方国家从来不喜欢输出价值观念。儒家思想从来主张以自己文化的先进性吸引别的民族学习,决不强迫。即使观点不同,也要友好相处。这是西方国家输出价值观念常常引起战争的文化上 的原因。现代中国也有“唯有我最革命”、“唯有我最正确”的“极左”思潮。这是受了西方思想的影响,已经远离了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3.艺术的两条河流
西方的艺术非常注重人以及人的精神。西方绘画中通常会有许多的裸体画,展示人的力量美,身体美。这其实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具体体现。中国的艺术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中国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山水、花鸟,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西方艺术偏好于写实,以真实刻画人物细节为主的素描产生了。中国的艺术不喜欢写实,而讲究写意。认为实在的物质缺少灵气,而含蓄与隐喻才能将人的情感与思想表达的淋漓尽致。我们都知道现代设计的教学体系和理论体系都源于西方,这就是因为西方人对于艺术的继承站在理性的理论体系之中,通过规范化的训练,和创新性的实践来学习艺术,发展设计。中国的艺术设计传统来说源于经验和技术上的言传身教,更多的情况下强调的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领悟。
参考文献:
[1]董晓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学林出版社.2003.
[2]侯建军.文化与中西文化差异之比较.商场现代化.2007.
[3]秦璜.祸起西方优越感.环球人物.2007.
[4]邱建伟.走向“天人合一”.天津大学.2006.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篇2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摘 要】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内。一个民族的特质,往往能够形成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一种文化的形成都应具有一定的历史积累,一般历史往往就能造就一种饮食文化。为了增强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的取长补短,我们更有必要去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中西 饮食文化 差异 谈起饮食文化,人们往往就会想到"吃"。不错,饮食文化中就包含着"吃",可"吃"并不能代表饮食文化,也不能包括饮食文化的整体。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内。因此,一个小小的"吃"字,绝包含不了上述博大精深的内容。
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许多新鲜事物涌入国门,其中当然也包括饮食文化。现今社会,许多人都抱着好奇的心态,去尝尝不同国家的食物,但真正了解饮食文化不同之处的人却不多。况且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浓缩,为了增强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的取长补短,我们更有必要去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点,因此,我广泛地收集资料,总结出一些中西饮食文化的特点,并努力给大家提出中肯的建议。
(1)世界上有许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一个民族的特质,往往能够形成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我们中国人一向热情好客,大家围在一起吃一顿"大锅饭"似乎更能增进彼此的感情,在席间,好客的主人则会一再地给客人挟菜,热情之状溢于言表。而西方人和我们大有不同,他们总是把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放在一个小盘里,并不习惯于给对方挟菜。周到的服务才是他们显示好客的方式。
(2)从食物的营养方面来看,中国的饮食显得比较健康合理,他们是高纤维素,低脂低糖的食品。而西方的饮食往往是高脂肪、高热量,但这并不说明他们不注意饮食健康。在保持食物天然营养方面,西方的一切烹调手法的确胜人一筹。比如说:西方人喜欢吃生菜,如蔬菜、水果、色拉,牛排也是西方人所衷爱的食物之一。在我们看来要把牛肉煮得熟透才可吃,而在西方人看来,不完全熟透的牛排,才能尽显其美味和丰富的营养,他们注意的是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营养,在这一点,的确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一种文化的形成都应具有一定的历史积累,一般历史往往就能造就一种饮食文化。中国有着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在这种文化蕴藏中,使中国的饮食更加博大精深。技术的高超、菜式的多样、造型的精致,的确令人惊叹。而西方的一些国家曾为一些国家的殖民地,并且汇集着各国的移民,因此这些国家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习惯,从而使西方的饮食文化成为一种综合性的饮食文化。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万式。但在不同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尽相同。因此古代有称在位者为"肉食者"。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腺,草食即檀。"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燥除檀"。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泛、烹调技术的精致而闻名于世。有书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叹。
各国特色
法国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墟上逐渐建立起来的国家。在此以前它是古罗马省,称为外高卢。当时就有一些典雅和罗马的有名厨师来到这里,奠定了法国菜的基础。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盛行的煎嫩牛排及各种少司的制作方法等传到了法国,使法国菜更加丰富起来。由于历代法国国王崇尚美食,使得当时的法国名厨辈出,奠定了法式菜在西餐中的重要地位。但目前法餐却趋于保守,发展较为缓慢。
意大利地处南欧的亚平宁半岛,优越的地理条件使意大利的受精和食品加工业都很发达,其以面条,奶酪,色拉米肉肠著称于世。公元前2世纪后期,古罗马宫廷的膳房已形成庞大的队伍,并有很细的分工。厨师总管的身份与贵族大臣相同,烹调方法日臻完善,并发明了数十种制作方法。时至今日,意大利菜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英国的农业有发达,粮食每年主要靠进口,英国人也不像法国人那样崇尚美食,因此英式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英国人也常自嘲自己不善烹调。但英式菜的早餐却很丰盛,受到西方各国的普遍欢迎。另外,在国人喜欢喝茶,习惯在下午3点左右吃茶点,一般是一杯红茶或咖啡再加一份点心。如遇朋友有伤心事,递上一杯好茶,是对朋友最好的安慰。
由于在美国的英国移民较多,所以美式菜基本上是在英式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外,由于美国的历史短,传统、保守思想较少,在生活习惯上也不墨守成规,美国人拥有丰富的农牧产品,结合欧洲其他移民和当地印第安人的生活习惯,形成了独特的美国饮食文化。美国饮食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一日三餐都比较随便。
早餐以面包、牛奶、鸡蛋、果汁、麦片、咖啡、香肠等为主。午餐一般在工作地点用快餐(快餐是典型的美国饮食文化,十分普及),一般有三明治、水果、咖啡、汉堡包、热狗等。晚餐是正餐,比较丰盛,有一二道菜,如牛排、猪排、烤肉、炸鸡等,配面包、黄油、青菜、水果、点心等。也有不少人上餐馆用晚餐。美国餐馆很多,一般供应自助餐、快餐、特餐(固定份饭)、全餐等各种形式的餐饮,价格一般比较低廉,也可点菜,点菜价格最高。早餐一般在8时左右,午餐一般在12时-14时,晚餐一般在18时左右。他们在临睡前有吃点心的习惯,成人以水果、糖果为主,孩子则食用牛奶和小甜饼。
德国是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由日尔曼诸部落逐渐建立起来的国家,中世纪时期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直到1870年才真正统一。在生活上德国人喜爱运动,所以食量较大,他们保留了以肉食为主的日尔曼遗风,德式菜看以丰盛实惠、朴实无华而著称。
通过以上的论述,大家应该对中西方饮食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因此,在面对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饮食文化的时候,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取舍,不可一味追求味觉上的享受,从而摄入过多高热量的食品,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不可对这些新鲜事物盲目排斥,西方的饮食的确值得一尝,绝对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
参考文献:
[1]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