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2岁孩子的方法
2岁阶段是体能、感统、认知和语言的发展黄金期,要调动孩子积极性,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用于这几方面的成长,科学教育孩子,并找对方法提高效率。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科学教育2岁孩子的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
科学教育2岁孩子的方法一
在其他技巧施展之前,安全感是最重要的基础,在有安全感的前提下严格教育,孩子就不会认为大人对他不好、不公,就不会认为大人是在有意针对他,就不容易产生抵触。这个年龄段的所谓安全感就是用实际行动让孩子坚定地相信监护人不会遗弃他。这一点听起来很简单,却常被大人搞砸,有多少父母、祖父母为了可以方便地管教孩子而骗他?孩子的安全感就是通过这样一点一点的成人眼中的小事情破坏掉的。孩子虽然小,但他并不傻,他会通过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而不是听别人怎样说来建立大脑连接。也许他会背下“父母是最爱我的,永远不会骗我”这样的话,但事到临头他到底会从容还是恐慌是他大脑中建立好的连接决定的。所以要树立孩子的安全感,首要的是从生活中的点滴杜绝欺骗。如果在某些场景觉得很难的话,可以看看我下面的经验。
监护人离开前,提前向孩子说明将要离开,为什么离开,离开多久,离开时谁来陪他。离开时间越长就要提前越长时间告知,可以在事发之前多次提及此事,并表达得稀松平常,孩子可能开始会不安不同意不接受,多听几次他也就习惯了,并且告诉他同不同意爸爸(妈妈)也是必须要走的,回来就可以继续陪他了。离开时轻松愉快,平淡告别,不可显示出不舍和难过,否则孩子会从大人的表现中感到危机。同样,回来后也要轻松愉快,平淡地问好并开始陪他,不可显示出可怜和过度的欢喜,否则孩子会发现这次离开对大人来说也是难以接受的。简单点说,就是不要用你的行动告诉孩子他很可怜,而是告诉他一切都很平常。
类似的,陪孩子睡觉前就告诉孩子,他睡着后大人会去别的房间,和他约定好睡醒后找到或呼唤的方法。让孩子睡在一个可以自己下地的地方是最好了,可以让孩子睡醒后自己找大人,培养他自行解决问题的信心。实在不方便也可以使用电子门铃(呼叫器),告诉他睡醒后按一下大人就会来,这比让他大声喊叫要优雅稳妥得多。
在家里可以常和孩子玩玩捉迷藏,让他在看不到父母时第一反应就是去找,并把看不到父母看做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捉迷藏难度要适中,多给孩子成就感、趣味感而不是焦虑和挫折感。
大人在的时候多指导孩子自己处理问题,比如摔倒后自行决定休息一会儿还是爬起,弄掉东西捡起来,弄撒东西擦干净,摔碎东西找大人等,让他的大脑中存储足够的应对方案,遇事时他也就不会因为惊慌失措而影响安全感了。
科学教育2岁孩子的方法二
保护好了孩子的安全感,就可以严格教育了,这样孩子有对父母有信任为基础,不容易产生抵触,容易从被管教的情绪中走出来。《正面管教》中介绍了“温和而坚定”的方法,换句话说也可以叫“严而不厉”,对孩子用温柔、尊重的态度坚持自己的决定。很多家长做不好这一点,态度温和了就骄纵,想坚持原则就发脾气,这样会把孩子培养得蔑视规则、不懂尊重、喜欢情感操纵别人,孔子所说的“……小人难养也”就是这种情况造成的,不想要这个结果就一定得改。
尊重孩子要从点滴做起,即使是在管教他时也要使用礼貌用语,比如“请到你的小凳子上去冷静一下”,不可以用居高临下的态度给他屈辱感。
向孩子指示人物、地点时要用并拢的五指而不要用一根食指,介绍某人时更是如此。想象一下当你说“请到这里来”、“那是邻居家的奶奶”、“把果酱放在这儿”时,用五指和只用食指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好习惯的提醒是平等的,既然认可是好习惯,大家就都应该遵守。当孩子提醒大人坐姿端正或安静进餐时,对他说“谢谢提醒”然后照做,会让孩子对好习惯更加认可,并让他看到大人平时对他的管教是平等的,给他一个共同进步的气氛。不要让孩子觉得提点别人是资格,不要让他以被提点为耻。
科学教育2岁孩子的方法三
2岁以后的孩子走得已经很稳了,腿部骨骼也发育到了不会因为行走过多而受伤害的程度,此时应多让孩子自己走。让孩子自己走有诸多好处,骨骼肌肉不断受到拉伸、压迫,身体就会调动营养物质供上去,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行走的过程中遇到的路线问题、平衡问题、路面情况应对问题等,都是神经系统和大脑发育的良好素材;长时间的有氧运动能够提升孩子的心肺能力和气血水平,提高大脑供氧,为今后的身体健康和高效学习打好基础。
上面说了这么多好处,那么遇到了孩子耍赖就是不走想要抱的时候怎么办呢?也不要生硬地或哄骗着拒绝,那样会影响他的安全感。我的办法是要抱就抱,但抱起来不能走,站在原地一边帮她揉腿,一边和她聊天,问她是不是累了,累了就揉揉腿吧,揉好了接着走,去前面,前面有什么什么样的景色,有多么多么好玩,没过多一会儿孩子就迫不及待地自己挣脱怀抱奔向前方了。她要是学精了,要求抱着走,就明确告诉她只能抱着休息,要移动必须靠自己,态度坚决,语气和蔼。如果遇到路面情况或安全状况不好的时候,比如地面有水、石子、车多的时候,一边抱着她走一边给她讲抱她走的原因。用在我女儿身上的结果是,没过多久,每当我抱起她走时,她都会说出我抱她的原因,自己找不到原因还会问我这次为什么抱她,很有意思。这个现象也反映出她开始总结规律,愿意认识并融入这个世界。
让孩子自己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他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选择方向和速度,看到什么好奇的东西他可以停下来、奔过去,这又提高了他认识世界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