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科技论文

2017-06-17

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提高建筑节能技术,并逐步向低碳方向不断发展。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节能科技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建筑节能科技论文篇一

节能建筑与建筑节能探讨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直接造成了对能源消耗的增大,其结果是造成了环境的恶化与气候的恶化。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提高建筑节能技术,并逐步向低碳方向不断发展。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以及天津对于节能建筑方面的要求,笔者提出了相关解决办法,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节能建筑;建筑节能;规划;技术

引 言

全球经济规模的快速增加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正是这样,诸如全球气候变暖的各类环境问题逐渐出现。并且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持续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人们提出了“低碳发展”的发展理论。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人类必须在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环境保护。并将这种理念贯穿与各个行业之中。这种“低碳发展”的重要理念就是花费最少的费用进行有效的减排。

1 建筑业必须大力推广环保节能住宅,符合整个社会发展意识形态

这样可以有效的进行节能减排,不断构件宜居的生态环境。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天津市在2013年提出了四项主要措施,从政府角度鼓励开发绿色建筑。首先,重点推广20余项新技术和新产品,逐步将相应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与新工艺进行大规模推广。其次,不断宣传和推广生态、节能、环保项目,通过不断地推广诱导消费者予以认可。再次,不断增加对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再生能源的使用,并将该规划纳入相关体系,不断加以完善。最后,政府要制定相关绿色建筑技术的推广,要依据实际情况有效地利用自然风、阳光、热泵、高效空调、隔音(热)以及雨水收集等技术。在政府的主导下,各级单位不断提高相关绿色建筑的比例,有效地对城市环境进行调节。

2 节能建筑与建筑节能主要含义

(1)节能建筑是根据实地气候条件,采用节能的方法对相关建筑进行区划,并依此进行群体与单体、建筑间距、风向、采光和内部具体环境研究分析,从而真正设计出能耗显著降低的建筑体。我们所讲的建筑节能是指在相关设计、规划以及改造与使用中所执行的相应标准以及相关的设备、技术、材料和技术等等,这样可以有效地太高保温与隔热效能,有效提高供热与质量系统的效能。通过对相关系统的有效管理,不断提升再生能源比例。在室内环境质量达标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2)我国建筑节能基本状况

当前我国建筑节能的特点是:建筑能源消费水平过低、有严重浪费能源的情况、能好效率过低以及能耗增速过快。

随着近几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为了满足建筑物的基本功能而大大增加。同时,我国建筑能耗还低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为我国的能耗总量的持续增加带来很大压力。此外,为了符合能源结构方面的调整以及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当前的能源供应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3)节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过程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才制定了建筑方面节能发展计划。从1998年期开始办不了各项节能方面的计划标准。从2010年才明确新建的建筑要逐步实现节能率达到50%的相关设计标准。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于节能宣传力度的增大,各种节能建筑有了快速的发展。由于相关节能技术推广时间短,造成了相关节能建筑在已建建筑总量中的比例过低。我们进行节能建筑的推广还需要有很长时间才能逐步实现。

3 节能建筑与建筑节能之间的关系

建筑属于建筑节能的载体,节能技术必须始终加以贯穿,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1)我们所讲的节能建筑主要反映了该建筑的性质,是建筑节能的必要组成部分。建筑节能的实现者是使用人员,而节能建筑的实现者是建设人员。

(2)建筑节能的实现必须通过相关的管理与宣传加以诱导;节能建筑的实现必须有相关材料和技术作为支撑。

(3)建筑节能的推进必须建设好节能建筑,建筑节能的基础是节能建筑。节能建筑只是建筑节能中涉及的一部分。

4 如何有效的发展建筑节能措施

实现我国的建筑节能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不应仅局限于建筑体的朝向、矮星以及平面布局,还需考虑好如下多方面:

4.1 做好门、窗部位的保温

门和窗等部位是建筑物内最容易散失能量的部分,这些部位的能耗占总能耗比重很大。在实现有效日照、通风、采光以及景观需求的前提下,需要尽可能缩减门窗的洞口有效面积,并采用必要的材料来提高该部位的气密性,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门窗部位的保温性,有效降低该部位的热量传递。

4.2 建筑墙体部位的保温隔热

建筑墙体属于主要的外围护结构部分,该部位材料的保温性能够直接左右建筑物的能耗。由此可见,我们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采用蓄热能力好、强度低的合成材料作为墙体的主要用料。

4.3 建筑屋面部分的保温隔热

建筑屋面也是主要的外围护结构部分。这部分的保温隔热需要采用如下相关措施:

(1)尽量采用密度小、导热系数低的保温材料。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屋面重量,也能有效降低屋面的厚度。

(2)尽量采用吸水率较低的保温材料,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保温层部分的含水量,提高保温效果。同时,屋顶部分必须设置相应的排气孔,这样可以有效将保温层部分的水气排出。例如:我们当前所使用的膨胀珍珠岩保温芯的保温层与常规材料相比具有密度低。导热系数低、吸水性、蒸汽渗透系数都相对很低的优点。

(3)建筑节能的采暖系统设计。当前,为了有效提高热效率,城市供暖多采取集中方式。如果符合室内温度规定范围,相对降低所涉及到的供暖区域室温,就可以有效的实现能源方面的节约。

(4)绿化和节能措施。随着城市用地的紧张,城市绿地覆盖率也逐渐萎缩。同时,汽车数量的大幅提升,空调使用数量的不断增加,都直接造成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造成了环境的急剧恶化。由于城市绿化在蒸发水分的同时,会吸收很多热量,直接降低了周围温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整体规划之初,必须考虑到庭院绿化,这也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措施。

4.4 充分利用各种新能源技术

通过新技术的使用直接将太阳能以及地热等能源直接转换为电能和热能。这样可以直接解决建筑物本身对热水、照明、采暖以及空调的需求。当前较为成熟的技术有太阳能聚热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以及太阳能和建筑物的一体化技术。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能大大降低建筑物对于能源的依赖程度。

5 实现建筑节能的主要方法

5.1 节能建筑落实必须到位

虽然我国已经颁布相关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实际情况确实因为监管不力,造成效果与预想有较大出入。这就要求我们不必去一味的去提高相应标准,要尽可能的去全面落实现有规范和标准,加强监督,不断完善设计与改造细节,逐步完善相关的责任追诉制度。

5.2 加强建筑节能的手段

要对城市中现有的单位面积能耗较大的公共建筑,制定可行的能耗规定,降低不必要的浪费。住宅方面的建筑节能必须要做好准入与标示制度更加完善。

5.3 科学的利用国内外技术

要依据实际的气候因素、经济条件等,科学的引入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与材料,有效的提升建筑节能水平。

5.4 健全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

要不断完善建筑节能方面的统计、检测以及披露等方面的制度,不断将建筑物的能耗信息透明化、制度化、规范化。这样,可以有效的推进建筑节能的逐步实施,有利于新政策的制定,并不断提高人民对相关知识的认识与普及。

6 结束语

节能建筑会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而快速发展,并充分体现了我国对于建筑节能发展的整体思路。只有我们做好建筑节能,才能不断促进建筑技术的发展。逐步实现建筑的资源利用与保护,切实提高人民的整体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房志勇.建筑节能技术[M].北京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

[2]涂逢祥.建筑节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潘家华.低碳城市的能源系统[J].上海经济研究,2008(24).

建筑节能科技论文篇二

浅谈节能建筑与建筑节能

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6-0122-01

摘要:时代不断进步,经济持续发展,而全球能源消耗也急剧增幅,导致气候变化加剧。建筑节能是实现碳减排的基础,建筑节能也需要向低碳建筑发展。

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设计;低碳经济

建立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快速发展与能源消耗产生的不适应,提出的战略性决策。继建筑节能、生态建筑、绿色建筑之后,建筑领域又面临发展低碳建筑的新的挑战。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能源消耗急剧增加,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面对严峻的现状,必须由政府制定和颁布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通过对建设工程的管理监督程序强制实施。发展节能建筑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全面审视建筑活动对生态环境和住区环境的影响,采取综合措施,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近年来陆续推广实施了一系列相关行业节能标准及规范,逐步建立新型节能建筑标准的设计、审图、监理及施工和验收标准体系,并且不断完善这部分的核心内容及评判标准。

1 节能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定义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在使用过程中能显著降低能耗的建筑。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2 我国节能建筑的发展现状

我国1980年制定了建筑用能水平节能三步走的计划,至今颁布了多项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计划。到2010年新建建筑分步骤普遍实施节能率为50%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规范。近年来,随着国家宣传力度的加大,节能建筑发展迅速。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推行节能建筑的时间较短,节能建筑在总建筑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较低。由此可见,我国节能建筑设计的推广工作任重而道远。

3 建筑节能有效建议

3.1 实质性节能作为无碳资源。

低碳建筑要实现能耗“减量”化,需要提高需求侧(终端)能源利用率,从而将节约的资源统一作为一种替代资源看待,形成零碳排放的虚拟能源。它改变了以增加资源供给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的传统思维定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是:第一,执行更加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例如提高对窗的热工性能要求;将“能耗分项计量”等推荐性标准转为强制性标准;增加对夏热地区建筑遮阳的要求等。第二,确定建筑耗能设备的最低能效等级门槛。第三,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3.2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该项技术指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达到夏季隔绝室外热量进入室内,冬季防止室内热量泄出室外,使室内温度尽可能接近舒适温度,以减少通过采暖、制冷设备来达到合理舒适室温的能源负荷,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该项成套技术分别为:高效外墙外保温技术;外窗节能技术,采用中空低幅射玻璃的平开塑钢窗;根据房屋朝向和日照规律,采用高效的内、外遮阳技术;采用倒置式保温和种植屋面相结合的屋面保温体系。

3.3 能源利用技术。

该项技术指通过转换装置将太阳能、地热能转换成热能和电能,有效地解决建筑物内热水、采暖、空调和照明等问题,该项成套技术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聚热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地源热泵空调技术。

3.4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措施。

目前,热源的种类有热电站、热泵、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区域锅炉房和小型锅炉等。其中以热电站的能量利用效率采暖多元化最高;如条件允许地源热泵也在优先考虑之列,可以节能30%左右;而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供热式的效率相当于燃油或燃气锅炉;对于锅炉房来说,大型区域锅炉房明显优于小型锅炉。目前在国内常用的空调冷源有2大类――以电能作动力的压缩式制冷机和以热能为动力的吸收式制冷机。另外采用空调蓄冷系统可以有效地做到合理用电,缓解电力负荷的峰谷差现象,移峰填谷,减少电力及空调制冷机装机容量,明显节约运行费用。

3.5 园区能源规划。

此处的“园区”是指综合性的社区、街区、成片开发区,其占地面积在数平方公里以下、建筑面积在百万平方米以下。在这一层面上,能源系统主要满足“建成环境”的需要,即建筑供冷、供热、供生物质燃气、供生活热水和部分低压供电的需要。过去,园区能源规划并不被重视,很多重大项目甚至把建筑用能设备归入“家电”范畴,完全游离在规划之外,造成能源利用和资金的浪费。

3.6 环境与环保技术。

该项技术指在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降低环境负荷,在建筑物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护环境,主要的技术有:建筑物立体绿化技术(含屋顶绿化、外墙垂直绿化);绿色建材技术,指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采用可减量使用、可重复使用和可再生使用的建材环保材料;节水综合技术,包括采用节水器具、雨污水收集回用技术、地保水技术;模拟建筑物周边的风环境和日照规律,进行高效的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设计。

3.7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一方面,应该适度合理消费化石能源。低碳生活并不是要人人作“苦行僧”,降低人们生活质量。政府应该为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提供最基本的、能够维持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保证商品住房的环境质量与价格相符。在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宣传教育。媒体和舆论不应该一方面宣传节能减碳,一方面又铺天盖地地宣传着高碳不节能的生活方式。

4 结语

归根结底,节能建筑的核心内容就是减少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低碳建筑的建筑形态必然是紧凑型的、有较高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以减少土地利用的碳排放。从不同角度,依据不同准则对节能进行研究,积极推广节能技术的应用,不断改进节能设计技术措施。这样才能搞好建筑屋面的节能,改善市内热环境,促进建筑技术和建筑产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潘家华.低碳城市的能源系统[J].上海经济研究, 2008(24)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