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的影响

2017-05-13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那么你对行为主义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什么是行为主义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

(2)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部门,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差异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异;第二、必须放弃心理学中那些不能被科学普遍术语加以说明的概念,如意识、心理状态、心理、意志、意象等等。

(3)极力要求用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认为客观方法有四种:第一、不借助仪器的自然观察法和借助于仪器的实验观察法;第二、口头报告法;第三、条件反射法;第四、测验法。斯金纳则属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他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函数关系,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事件不是客观的东西,应予以排斥。斯金纳认为,可以在不放弃行为主义立场的前提下说明意识问题。

行为主义的理论应用

客观主义潮流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和有关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原先应用在教学机器中的程序设计,已以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中被广泛地应用了。

18世纪以来科学的极大发展破除了以前很多想当然的或迷信的东西。神秘主义受到挑战。实证主义空前具有市场。强调实证的、具有社会性的可用作客观观察的知识。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促进了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对行为的突出强调,不仅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而且使人们看到新的希望。

心理咨询方向

行为主义的心理咨询是以学习理论和行为疗法理论为依据的心理咨询,认为人的问题行为、症状是有错误认知与学习所导致的,主张将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的着眼点放在来访者当前的行为问题上,注重当前某一特殊行为问题的学习和解决,以促使问题行为的变容、消失或新的行为的获得。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但对心理治疗产生较大影响的却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除系统脱敏法之外,行为疗法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如主张训练法(在人前能够自我主张的训练方法)、情动心像法(提示一些影像印象等)、强化法(如经常表扬的方法)、思考停止法(头脑中想象做不好的事实大声说"停止")、想象厌恶疗法(将欲戒除的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某种惩罚性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反射作用,达到戒除或减轻目标行为的目的)等。

行为主义的影响

积极影响

(一)强化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特征

行为主义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可以外部观察的行为,坚持以客观地实验方法来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是心理学获得了与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的客观性,从而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具有自然科学的特性。在行为主义产生之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只限于意识,如构造主义主要从事意识的分析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带有明显的主观性,机能主义虽然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有了一定的改进,但仍保留了许多模糊的术语,主观性色彩依然很浓厚。这种主观性的分析研究只能使心理学作为哲学的边缘而存在。行为主义以客观的行为代替主观的意识,以实验法代替内省法,这样就可以使心里想获得比较客观的研究成果,也有利于心理学的发展。而且,客观的研究方法可以使不同的心理学家依据共同的研究对象相互交流经验、彼此验证各自的研究成果,使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公证性得到明显提高,也因此而强化了心理学的科学特性。

(二)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行为主义产生之前,心理学的研究只能局限于对意识的理论研究。当时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动物心理研究实验,但由于受研究对象的约束,动物心理研究中不得不采用拟人化的倾向,这就使动物心理学不可能取得合法的地位。但在动物心理研究的过程中毕竟积累和形成了一定的观念和方法,这些对理解和研究人的心理都有一定的帮助。行为主义正是从对动物的客观性为研究中得到启示而发展起来的,而行为主义产生之后又促进了动物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动物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合法领域。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同样如此,原来主观内省的方法很难适用于儿童心理的研究,而行为主义产生之后所盛行的对行为的客观观察和实验更适合于儿童心理的研究,从而使儿童心理学迅速发展起来。再者,行为主义产生后,注重对学习特别是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并把从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中所获得的结论推广到人类的学习之中,从而促使了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出现。行为主义诞生后,心理学中所出现的这些变化说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有了进一步的扩展。

(三)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尽管在行为主义产生之前,传统心理学研究中也有强调心理学应用的成分,如机能主义心理学就强调心理学应用的成分,如机能主义心理学就强调心理学的应用,但相对而言,只能局限于一般性的应用研究,而没有具体到心理学的各种具体领域。但行为主义产生之后,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就成为一种趋势。由于行为主义的目标就是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因而特别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这种观点应用到教育领域,就出现了“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主张。在美国心理学应用范围之广,涉及领域之多,是不胜枚举的。从政府机构到大、中、小学校,从工厂到生化实验室,从医院诊所到军队海关,心理学的应用更是不计其数。这些都部分地归功于行为主义。

(四)严格实验巩固心理学的科学地位

传统的冯特意识心理学,由于脱离实际生活,心理学家只是坐在实验室的椅子上进行自我的内省实验,因此有安乐椅上的心理学之“美称”。行为主义则相反,它要求预测和控制行为,必须通过客观的实验观察,通过对观察到的事实积累,然后形成概括性的假设,再付诸实验印证或实际应用。如果有的假设不符合实验或实际生活则需要加以说明,乃至重新开始,直至能应用于实际为止。为了预测精确,控制有效,行为主义者总是力图将实验中发现的心理事实及其条件加以数量化和操作化。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赫尔乃至斯金纳全都采用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函数关系等精确科学的术语和方法来表达环境、遗传、生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了心理学规律和原理原则的公式化、方程化、程序化和图示化。所有这些又都为研究进一步科学化、计算机化,特别是为计算机模拟心理规律作思想上和技术上的准备。虽然,这些准备工作也为实验心理学家、其他心理学派的努力有关,但行为主义者在这方面的工作是最为突出的。赫尔就设计过计算机,斯金纳曾训练鸽子引发导弹,他的教学机和程序教学都是人们所熟悉的属于这方面的工作业绩。总之,和冯特时代的实验心理学相比,是有进步的,行为主义巩固了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学基础。

局限性

尽管行为主义对心理学的发展起了革命性的作用,但却矫枉过正,因而其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

(一)生物学化倾向严重

行为主义起源与动物心理的研究,强调动物心理研究的客观化倾向,践行摩尔根的吝啬律,从而避免了动物心理研究中的拟人化倾向;但行为主义却过于极端,矫枉过正,采用动物做被试并把从动物实验中发现的活动规律推广到人类身上,忽视了人类的特殊性,难免走上人性生物学化的道路。而且,行为主义否认人的心理和意识的存在,把人的行为都归结为刺激——反应的联结,而刺激、反应又被分析还原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等生理活动。受吝啬律的影响,行为主义坚持人的行为都可以用生理学的术语加以解释,把人的心理现象还原为人的生理现象,从而走上了生物还原化的道路。

(二)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虽然行为主义产生之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得到了扩展,但这只是针对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而言的。也就是说,行为主义产生之后,出现了众多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说,行为主义确实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但就具体领域而言,行为主义否认意识、心理、内省及相关的概念,竭力主张运用客观方法研究动物和人的客观行为,其极端发展又犯了客观主义的错误,这样就难免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仅难以真正客观地研究动物和人的心理,反而限制了对它们的研究,使心理学成为没有心理的心理学。又由于行为主义过分强调人和动物的同一性,否定了的中枢神经系统在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它仅起联络和传导作用,使心理学成为没有头脑的心理学。

(三)犯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

行为主义否认生理和遗传对心理的作用,忽视刺激反应之间人的主体性因素的作用,把人看成是一架被动的刺激——反应的机器,认为只要给定适宜的环境刺激,就可以塑造人的相应的行为反应,并认为只要知道人的反应,就可以推知他所受到的环境刺激,把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看做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力量。这样,行为主义在解释人的行为时,就难免要犯机械环境决定论的错误。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