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7-06-05

淄博为山东第三座省辖市,是齐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城市GDP40强,位列社科院2014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行榜第34名,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关于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

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中共淄博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扎实推动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淄博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五年间,我们集中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全市经济综合实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xx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100亿元,是2010年的1.56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17.9亿元,是2010年的1.96倍;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外贸出口分别达到2730亿元、1948亿元和57.9亿美元,分别是2010年的2.11倍、1.94倍和1.44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到3771.3亿元和2629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1.53倍和1.56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790元和14530元,分别是2010年的1.66倍和1.84倍。全市三次产业占比由2010年的3.7:61.6:34.7调整为3.5:54.2:42.3,呈现出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协调性逐步增强的良好态势。

五年间,我们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办成了一批关系淄博长远发展的大事,区域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我市先后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跻身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和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行列,并被确定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和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刚刚过去的20xx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一年来,我们按照市委“一个定位、三个着力”的总体要求,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的严峻考验,集中力量在加快结构调整、培育发展动能上求突破,在优化产业布局、推进集约发展上求突破,在加严环境保护、改善生态质量上求突破,在强化统筹协调、保障改善民生上求突破,在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上求突破,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7%和8.67%,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出口分别增长14%、10.5%和3.4%(海关口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6%和8.7%,为“十二五”发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为“十三五”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凝聚建设工业强市的强大共识,研究出台“工业强市30条”、“园区发展20条”等重要政策措施,全面启动淄博经济开发区、齐鲁化工区“一区四园”、主城区南部区域等重大生产力布局,市级财政兑现支持工业发展资金11.2亿元。坚持把优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稳增长、强后劲的重要抓手,与8家省级银行签订授信金额1546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190个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20亿元,实际到位外来投资突破500亿元,中船重工、齐长城文化旅游创意园、汉能光伏、远成物流等一批重大招商项目扎实推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实现零的突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1.7%(新口径)。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工业设计、软件信息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服务业占比提高1.6个百分点。积极应对严重干旱,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丰”,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生态淄博建设加力提速。全面打响空气异味综合整治和孝妇河流域综合治理两场攻坚战,集中实施1237项环保治理工程和九大环保专项行动,全市“蓝繁”天数同比增加30天,空气质量良好率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主要河流断面COD和氨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改善0.6%和25.7%,比“十一五”末分别改善30.4%和68.3%。开展火电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燃煤小锅炉集中整治,全面推广集中制粉、集中制气等清洁生产技术,成为全省高效煤粉锅炉试点示范市。大力推广型煤和兰炭,散煤无序排放问题得到破解。完成68处石灰石矿山关闭任务。大力开展美丽乡村连片创建示范行动,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路域环境治理,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旱厕改造,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三是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淄博新区金融中心、文化中心、景观水系等功能项目进展顺利,齐盛湖公园、市图书馆新馆建成启用。济青高铁淄博段以及济青高速、滨莱高速淄博段扩容有序展开,联通路东延、东四路北延等一批城市路网工程建成通车,总投资10.44亿元的41个交通改造项目顺利实施,代表山东省圆满完成“迎国检”任务。开工建设农村住房1.35万户,新改建农村公路288公里,新解决16.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四是民生和社会建设全面提升。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着力点,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75.43%。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9万人和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1%。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降低冬季居民供暖价格,顺利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任务。全年6万市定标准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如期完成。淄博三中新校、重庆路小学、市实验幼儿园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基本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标准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果,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公共卫生水平明显提升。启动文化名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6%。在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扎实推进。深化提升社会治理“三四二”工作格局,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集中行动,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统计、物价、广播电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防震减灾、气象、人防、史志、档案、关心下一代、妇女儿童、老龄、慈善、残疾人、红十字、援藏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发展。

五是区域发展活力日益增强。强力推进“三最城市”建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数量、审批时限和收费标准达到全省最低。在全省率先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等商事制度改革,全年新增市场主体7.5万户,同比增长149%。持续推进农村产权制度、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出台企业资产顺位抵押政策,建立8支市级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到611家,25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博山区、周村区重大区域政策争取以及重点地炼企业申请进口原油指标取得重要成果,陶博会和新材料技术论坛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六是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建成全市统一的民生热线服务平台,完善“市长市民面对面”等制度安排,广泛倾听群众呼声,切实改进政府工作。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健全市政府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和法律顾问制度,公布市级行政权力清单,开通淄博市行政执法网,搭建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一系列部署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在中共淄博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开拓进取,谱写了在困境中奋进、在转型中发展的壮丽篇章。这五年,是老工业城市加速转型发展的五年,是淄博新的竞争优势不断增强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们在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道路上奋力前进的五年。五年的成就,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和亲切关怀,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与社会各界的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负重奋斗、不懈努力。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省驻淄单位、驻淄部队和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海内外所有关心支持淄博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诚挚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延续低位运行态势,稳增长的压力持续加大;结构性矛盾突出,支撑和带动转型升级的优质大项目不足,新的发展动力尚未形成;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生态环境脆弱,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质量任务艰巨;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课题,安全生产、市场出清、民生改善等方面矛盾易发多发;各项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政府自身建设任重道远,等等。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全力认真解决。

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三五”规划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第一个五年规划。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市政府编制了《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纲要(草案)》及《说明》已印发大会,请一并予以审议。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加快推进淄博转型发展的决战时期。今后五年,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着力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淄博,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淄博科学发展新局面。为此:

《规划纲要(草案)》全面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其作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实现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根本指导和遵循,自觉贯穿于转型发展的全过程。

《规划纲要(草案)》集中体现了市委“一个定位、三个着力”总体要求和实现“十个新突破”的目标任务,紧紧抓住工业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淄博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用力、持续加力,以坚定的信念和决胜的力度,推动全市各项事业走在前列、实现跨越。

《规划纲要(草案)》突出强化了推动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两大战略任务,集中在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产业新体系上精准发力,推动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城市形态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变。

《规划纲要(草案)》充分考虑了我市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条件和提前实现“两个翻番”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主要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包括八个方面:

一是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于2019年和2018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600亿元,年均增长7.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8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8.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5%和12%左右。

二是产业结构层次显著提升。重点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工程,建设鲁中创业创新中心,推动淄博高新区与中关村共建产业基地,打造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淄博园)。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2%以上,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7%。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为导向,加快化工、机械、建材、冶金、纺织等五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实现新材料、生物医药、机电装备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五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做大做强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工业设计、商务咨询等五大生产性服务业,基本建立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提高到2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6%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左右。

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打造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和国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培育壮大文化旅游、创意会展、影视(动漫)传媒、印刷出版、工艺美术五大优势文化产业。到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以上。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构建15—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载体,持续推进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到2020年,四项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累计下降30%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力争达到70%,全市70%以上的流域水系达到Ⅲ类水体。强化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构建主城区“生态屏障”。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8%和48%以上。

五是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突出主城区核心引领作用,推动中部淄川、博山、周村、临淄、桓台转型发展,打造北部高青健康服务业和南部沂源生态经济示范区。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73%和63%以上,主城区实现全域城市化,城镇化水平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策划实施一批事关全市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打造“三横一纵”客运铁路网、“三横三纵”货运铁路网、“三横两纵”高速公路网以及“六横四纵”区际干线路网;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启动通用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全面建成“五交两直”特超高压为支撑的坚强智能电网;加快建设海绵城市、坚韧城市和智慧城市。

六是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全省“两区一圈一带”等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中德工业4.0示范区、中以淄博创新谷、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平台、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境外营销展示中心等开放合作载体,提升对外贸易质量和效益。“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利用外来投资突破2800亿元。到202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20亿美元。

七是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积极推进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确保今年率先实现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加快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老旧居住区整治,农村社区改造和“五化”建设,全面提升城乡居住环境;到2020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2%和98%,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到2平方米。

八是发展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全面完成中央和省市委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目标,“三最城市”建设成果更加巩固,企业发展环境和政府服务环境明显改善,法治淄博、平安淄博、诚信淄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到2020年,全市市场主体数量和社会融资总量分别突破50万户和800亿元。

各位代表!“十三五”是我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有压力、有挑战,更有机遇,我们一定要主动顺应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发展趋势,牢牢把握“一个定位、三个着力”的总体要求,始终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全力推动淄博转型发展爬坡过坎。我们坚信,有市委的坚强领导,有“十二五”发展打下的良好基础,有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只要我们凝神聚力、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把“十三五”的壮丽蓝图变为蓬勃发展的美好现实。

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20xx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第一年。根据市委关于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进出口保持稳定,实际到账外资增长6%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超额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为确保“十三五”良好开局,我们紧紧抓住优质项目建设这个转型发展的“牛鼻子”,自去年7月份开始,集中对20xx年度重点项目进行策划论证,确定全市重大项目290个,总投资2478亿元,年度投资798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69个。化工产业项目大幅减少,新兴产业项目占到工业项目的58%,文化旅游、生产性服务业、生态环保和社会民生项目比上年增加1倍以上,也包括涉及年度投资58亿元的“绿动力提升工程”,34亿元的11个水系建设和生态修复提升项目,58亿元的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居住区整治项目以及31亿元的21个教育、医疗项目。同时,还确定了年度投资247.8亿元的113个主城区及全市统筹城建重点项目。目前,这些项目已全部落实了市政府牵头负责人和具体责任单位,明确了融资渠道和要素保障部门,部分项目已展开前期工作。这是今后发展的潜力所在、后劲所在,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认真扎实地实施好这批大项目、好项目,有信心、有决心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实现加速换挡、弯道超越。具体措施上,将按照“一个定位、三个着力”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实现“十个新突破”,努力做到“一个确保、三个着力、四个加快”:

(一)确保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

一是全力稳定经济运行。全面落实中央、省出台的各项减税清费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政策措施,推行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涉企收费目录清单,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坚决兑现“工业强市30条”政策,增强企业抵御经济下行和在困境中谋发展的信心和能力。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建立完善覆盖各经济领域和重点工程项目、重大经济活动的调度、分析机制,有效应对经济形势变化。

二是切实加大有效投入。紧紧抓住290个年度重大项目,以及首批总投资195亿元的13个利用国家政策性贷款项目,细化落实“三个跟着走”的工作推进机制,全力以赴保开工、保建设、保质量、保达效。围绕转型发展的重点区域、关键环节,继续策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加大对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重大区域政策以及政策性贷款的争取力度,适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规模,带动有效投资持续增长。

三是加强财税运行管理。发挥政府性资金的牵引功能,运作好并购重组、股权投资等专业化引导基金,积极推进济青高铁淄博段建设等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以政府购买融资服务模式推进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居住区整治,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全面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税,充分挖掘税源潜力,力争地方财政收入税收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四是大力强化金融保障。持续深化政银企合作,用力提高抵质押贷款比率,实施面向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服务网格化试点工程,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强化齐鲁股权交易中心辐射带动功能,支持上市企业再融资,力争年内境内外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别突破30家和40家。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控,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主办行制度,扎实做好大额信用风险处置和复杂担保圈破解,高度关注并持续化解部分企业出现的风险问题;继续严厉打击恶意逃贷、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下一个页更多关于“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