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学反思

2017-06-17

教学反思的能力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初一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教学反思有哪些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一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学反思,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一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学反思(一)

一、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课堂预见性

本课的主题是民族政治问题,涉及的民族多,特点是疆域范围大,学生不容易对本课的整体把握。整体详细讲解的话时间可能较紧张,因此对本课的生产性问题做了预见。第一,本课三个子目分别介绍了清朝中央政府与西藏、新疆和内蒙古的关系,内容丰富,将重点放在了西藏问题上。第二,充分把握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第三,对视频资料做了一定的剪辑处理,让它充分服务于课堂。第四,对于2班的同学来说,积极回答问题是个很大的优点,而对于1班同学来说,需要不断的鼓励,才可能有一两个同学举手发言,因此采取不同策略提问也是本课的一大预见。对课堂得一些预见使我们这一堂课的时间把握基本上是恰到好处,课堂结构完整。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巧妙的创设问题情境

本课三个子目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目“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是重点,这一目采用了视频图片资料放映、创设问题、课外延伸、联系实际、归纳总结等方法,层层剖析,较有效地实行了三维目标。第二目“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采用的是自主学习法,创设三个思考题,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答案。第三目“土尔扈特部回归”采用了视频资料放映,然后归纳出关键词。本课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利于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驾驭知识,改变了以前只以模仿、继承、积累和重复前人的固定知识的守旧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综合探究能力及创新精神等。

第三、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升华民族情感

本课的主题是民族问题,而且涉及敏感的西藏问题。因此在讲述西藏这一块时,给出了两组图片,一组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主题,另一组是一些藏独分子的活动。通过对比讨论,学生深刻的感受的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我们的祖国的繁荣,同时敢于驳斥独立分子的言论及行为,并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在讲解土尔扈特回归时,用英雄事迹去感染学生,充分认识了土尔扈特部回归为祖国统一作出了贡献。

本课还存在许多不足:

子目之间的过渡和衔接略欠缺。第二,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太过于拘束;第三,如何根据实际,组建合作小组,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这个问题还有待于继续探讨。第四,由于本课内容较多,因此讨论的时间和学生回答的时间略仓促。以上几点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初一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学反思(二)

1、就原先设定的三个主要的教学目标,自认为基本已能达到,但正是由于过于关注这三方面教学目标的完成,而忽略了其他一些基本历史时代背景知识情况介绍,过于关注整个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培育了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和友好团结的民族感情,而忽略了本节课主要就是介绍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从而忽略明清时期的时代背景在本课学习中对感知和体会当时历史事件的作用,但在制作视频材料时有注意结合课文内容的事件经过去整合视频素材,并在观看视频时及时注意给学生提醒,我想这可能也能一定程度上起到弥补作用。

2、原准备在上课前重新再进行一次语言组织,以达到精确简练,却由于个人私事的突发情况没法做好,因此在语言组织和教学细节把握上仍是需要地多加改进和修改的。同时也是因为当天早上的状态,使导入时的情感铺垫作得较好,却也使得后面的环节时间把握不够准确。

3、在听小莎师的同课异构课时,也发现了我课堂内容的知识性知识的传授,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启发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引导锻炼,尤其是与小莎师的公开课相形比较下,使本堂课在这方面的缺陷更为突出。

但后来又在思考,其实每节课不能面面俱到,只要能达到其中一点教学目标应该还不错了,相反,越想面面俱到,反而可能显得零散而不突出,纷杂而不头绪。

个人感觉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下,可设置启发性问题的内容较少,不能为了追求学生的启发性思维训练反而忽略了一些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的落实。

同时其实也考虑到本班学生素质和自身教学能力水平。一班学生素质还是较为内向,愿意大胆展现自己的人寥寥无几,即使真创设要求学生自主讨论发言的问题,可能会使课堂活动难以持续。

我刚走上历史课堂近一年,这一年里,我一直在努力着如何更好地把握课堂内容和掌握课堂秩序,在与学生默契这方面的培养上较缺乏锻炼,因此能力也稍显不足,也正是因此,才选择一班这个比较安静努力的班级授课,而忽略了思维较为活跃的二班。但通过此公开课的准备、设计、上课、反思这些过程,我发现自己在课堂掌握和教学设计都有较大地提高,同时也开始懂得进一步关注与学生的上课动态、班级学生默契的培养和课堂思维训练的模式。

初一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学反思(三)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作用。

我们在进行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认为课堂中学生的活动越多越好,甚至学校领导在进行课改评价时也看教学是否让学生活动的多,认为学生的参与率越高,体现出的教学改革就越彻底。由于这些认识,造成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大量地让学生去搞活动,如讲故事、分析人物、分析事件、讨论问题、进行表演等等,都由学生包揽。一节课下来,几乎没有了教师的身影。看起来热热闹闹,但总觉得少了什么。仔细分析,原来少了教师自身的活动,少了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少了师生之间的合作。而这极易导致教学中秩序的失控并影响教学过程的推进,进而影响教学效率。比如画面一中,秩序的混乱就是我在让学生进行讨论时少了引导,学生是自发的由影视剧的角度考虑人物,从而发生了暂时的失控,思路也没有随着我的预想前进。如果我在学生讨论之前,首先把历史和影视剧的区别再进行一次讲解,并能够让学生提前阅读教材的楷体字部分,把自己的引导工作做的扎实一点,也许学生的讨论就会从正面的多一点,也更易于课堂的顺利进行。由此我也想到了我曾看到的关于新型课堂构建的一句话:“课堂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改革并不是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分量,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我们不断的提高我们的教育智慧,运用我们的智慧去组织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达到自身的发展。

在一年的新教材实践中,虽取得不少成功,但也有很多很多的失败,值得我反思的地方也有许许多多。身为人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及时的更多的进行教学过程的反思,从而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看过初一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学反思看了:

1.初一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期末检测试题

2.七年级历史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反思

3.九年级政治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教学反思

4.初一历史教学心得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