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品茗历史文化的发展是怎样的
茶叶的历史是人类战胜苦涩的历史。 鲜,字从鱼从羊,形容食物鲜美新鲜。香,在篆文中从黍、从甘。黍是粮食,甘在篆文中是口字里加一短横,而口字是两个嘴角上翘的象形。因此,甘字是口中含有东西,并且愉悦的样子,会意为味道甘美。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中国人品茗历史文化的发展流程。
人类是有通感的,由味道转指气味,是很自然的。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悠久的,从“追鲜”到“追香”,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
中国人品茗历史文化的发展:古人追鲜
在宋朝以前,与其说是饮茶,不如说是吃茶来得确切。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
中国人品茗历史文化的发展:古人追香
唐朝时期,陆羽所写的《茶经》对茶的产地品种用水以及器具都进行了整理和规定,茶文化开始盛行,成为文化人和贵族的时尚。饮茶、团茶是贵族的最爱,所谓的龙团凤饼十分珍贵。生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
到了宋朝的时候,散茶出现了,散茶最初的制作工艺类似现在的“蒸青”,饮用的方法跟现在也差不多,不用研碎,通过冲泡茶叶得到清新的茶汤,不用加盐,直接品饮茶叶本身的清香。
到了明清,茶的种类基本齐全。首先是芽茶(也就是叶茶)开始成为贡品,在制作工艺上炒青的技术也出现了,同时紧压茶在边贸活动中成为主角,不过这时的紧压茶主要是黑茶,同时茶叶窨制技术出现,人们已经知道用十几种不同种类的香花来窨制花茶。明末清初的时候,发酵的红茶和半发酵的青茶即乌龙茶也相继出现。
中国人品茗历史文化的发展:名人寻香
乾隆六下江南,四次巡幸西湖天竺、云栖、龙井,观茶作歌,对龙井茶赞不绝口,使龙井茶名声远扬,与龙井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记载,碧螺春茶叶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有千余历史。当地民间最早叫洞庭茶。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
碧螺春炒制的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人们称赞此茶:“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清香馥郁的西湖龙井也有一段历史佳话。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
中国人品茗历史文化的发展:紫砂追香
古人追“香”远不止用功在茶叶上,还有饮茶使用的器皿。“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第一把紫砂壶在明代出现,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龚春(供春)。
中国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个开创性的人物。明代正德年间,供春作为书僮随进士吴颐山来到金沙寺伺读,闲暇时看到寺内老和尚用当地特有的紫泥捏制茶壶,饮茶参禅,此时已成佛界习俗。也许是出于好奇吧,他就取了老和尚洗手后沉淀在缸底的洗手泥,参照寺院内大银杏树的树瘿,做出了“指螺纹隐起可按”的供春壶。
紫砂壶以宜兴紫砂壶最为出名,宜兴紫砂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紫砂壶是用于泡茶煮茶的。对于紫砂壶的性能“色香味皆蕴”过去早有定论。后来的科学认证也表明,透气性好就是紫砂壶“泡茶色香味皆蕴”和“暑月夜宿不馊”的主要原因。
可见,虽然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十分久远,从原始社会的生嚼茶叶到现在制作工艺上的各种讲究,从“鲜”到“香”。也正是因为喝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等人生大事中的一件,人们才会对它进行不断的探索和钻研,让今天的我们可以喝到这香气四溢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