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遗弓的典故

2017-05-27

成语典故大家都知道吧,那成语都有哪些典故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楚人遗弓的典故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楚人遗弓的意思

比喻利益并未外流。

楚人遗弓的典故

《孔子家语·好生》:楚共王一次出游,把宝弓丢了。他手下的人要去寻找,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战国时,楚共王带了随从出去打猎,中午野餐时,把弓矢解下来,放在地上,大家欢饮后,继续去打猎。走了二十多里山路,忽然发现,把弓遗失在地上,忘记拿了。这张弓是上品,用最好的材料做成,饰以金玉,深为共王所爱。左、右侍者很惶恐,立刻要去找回来。楚共王说:“不必找了,我是楚国的人,拾到弓的人也必然是楚国的人。楚人遗弓,楚人得之,何必一定要找回到我本人手里来呢?”左右大臣都认为楚王心胸开阔。这句话后来压缩成四字成语“楚弓楚得”。

后人用“楚人遗弓,楚人得之”的这个典故比喻利益并未外流。

遗弓的经典典故

1. 楚王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

2. 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

3. 胡不曰‘人遗弓,人得之’?

4. 楚王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5. 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

6. 赐第初元臣老朽,受恩未报泣遗弓。

7.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8. 当时二三子,戮力抱遗弓。

9. 胡不曰:人遗弓,人得之,何必楚也。

10. 【得楚弓】参见武备部?兵器“遗弓”。

11. 梅昌言诗曰:「先帝遗弓剑,排云上紫清。

12. 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13. ”孔子闻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

14.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

15. 辛未,敕:“朕祗荷丕图,仰惟元训,方迫遗弓之痛,俯临同轨之期。

16.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

17. ”孔子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

18. 小杜《河湟》一篇第二联‘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极佳。

19. ‘楚人遗弓②,楚人得之,又何求乎?’仲尼闻之曰:‘楚王仁义而未遂也。

20. 诞膺天?,光绍帝图,明诚动於三灵,德泽被於四海,方期偃革,遽叹遗弓。

21. 忽遗弓剑”采用黄帝乘龙升仙的传说,借指宪宗之死,并暗指宪宗喜好神仙,求长生之术。

22. 《吕氏春秋?贵公》篇载: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素,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

23. 《吕氏春秋》是这样记载的: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

24. 这个故事说:楚王遗失了一张弓,他的左右的人请设法寻找,他说:“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25. 打猎,却把弓遗失了,他的侍臣都要去找,楚王却阻止了他们,说道:“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

26. ”);《孔子家语》“好生第十”(孔子闻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

27. 王曰:‘止!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闻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日人遗弓人得之而己,何必楚也。

28. 听到了楚弓楚得的故事后,觉得楚王心胸仍不够宽广,没有尽到仁义,说道“人遗弓,人得之,何必楚也”,他认为应该超越楚国的局限,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楚国人与否无关紧要。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