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沉静创作与灵动效应浅析

2017-03-15

民间工艺美术是我国民间艺人生活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是民间“草根”艺术的灿烂奇葩和文化瑰宝。自古以来,民间艺人都坚持“工精,艺深,美奂,术高”的一丝不苟精神,但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一股艺术的“浮躁”之风正影响着工美行业,困扰着从业者本应纯洁的心灵,干扰着原本平静有序的市场,扭曲着“草根”艺术的本来面目,更制约着工艺美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当今工艺美术行业的工作者应正确认识与解决当今工艺美术业中“市场与艺术”、“本色与失色”、“沉静与灵动”、“重任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遵循工艺美术其“工精湛,艺高深”的本色、品质、规律和技法,自觉养成“空灵”的心境,以凤凰涅槃的境界创作具有时代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的精品。

当前工艺美术行业存在浮躁之风与困惑

当前困惑和影响工艺美术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在发展,“艺念”修养在弱化。当今工艺品已成为一种文化产业进入市场,这本是可喜的,但一些人把它作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敲门砖”来索取,致使在工艺美术市场上不乏出现以假乱真、以劣充优等违背工艺美术家良心的行为。

2.市场在拓展,艺术水准在退化。“十一五”期间,我国工艺美术产业不论结构、发展、经营的方式,还是市场拓展都不断得到提升,但其艺术水准在某些程度上却有所退化。工艺美术是我国传统的“草根”艺术,应凸显自身的本色、品质、特色和技艺,而今却定式定格,呆板僵化,失去了它原本的面目和属性,也失去了人们对工艺美术遐想超脱的空间,淡化了对工艺美术“草根”的魅力。

3.产量在增加,创意思维在僵化。在市场竞争中,工艺美术行业为求生存谋发展,在“功利”的驱使下,将原本精雕细刻的工艺产品变成了批量生产、雇工仿制,导致出现“重数量,轻质量;求产值,忽品质;争市场,淡创意”的现象,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千篇一律。以至于不少民众和收藏家感叹:“艺术品市场似曾繁荣,可当今一件精品难求!”

4.产品在广销,艺术价值在“擬化”。自古以来,商人最讲究的是诚信与信誉,对销售产品“明码实价”是为了体现“货真价实”。对艺术品更要讲求真正的价值,才能体现它的艺术价值,可当今工艺品市场上明曰“明码实价”,实为“满天要价”,导致其“有价无市”,使市场出现“冷清”和不景气,同时也失去了其艺术的品牌和市场。

5.人员在壮大,人才精英在虚化。随着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从业人数也随之大增,但真正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如若忽视了对艺术家德艺双馨的培养,将会出现后继无人,令人担忧。

沉静创作是工艺美术者应修养的心态

当今工艺美术家要摆脱“浮躁”之风,应该坚持文化自信,与时俱进,修炼沉静的心态,方能从事高尚的创作。何谓“沉静”,古人云:“心安静虑”,也正是佛学所指“禅心”(禅那)。艺术家要置于一个五蕴皆空、无我的禅定心态,从“污染”向清静意念转变,使自身进入心明空宁的境界,获得心绪宁静,心身愉悦,由“痴”而“智”,产生一种创作灵感、顿悟与智慧。唯有沉静的心态,念心清明,方能对艺术进行深入的探求。

1.静心永葆艺术的本色。“本”是万物的根体,“色”是万物的面目。对工艺美术家而言,其“本色”就是“固根体,还本原”——热爱自然、遵循自然、回归自然、再现自然,以自然反映多彩的民间生活,创作高于现实生活的艺术美,展示一种时代的精神和风貌。唯有摆脱浮躁的干扰,方能“心静智高”、“心和智博”、“心慈智深”,创作出昂扬向上、广大民众喜欢的优秀作品,这才真正体现工艺美术者的本色。

2.用心把握艺术的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工艺美术自身特定的规律是“观察—认识,感悟—创作,再现—求变,精作—升华,创意—经典”,每一个环节规律的准确把握,要靠工艺美术家用心去观察认识。只有用心者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探求把握自然、生活与艺术的真谛,也才能在艺术创作中得心应手,独放异彩。如福建石狮通草画创始人吴为家大师,正是因为把握了自然、生活与通草艺术间内在特殊规律,潜心探求通草创作的真谛。才能独具匠心创作出“天人合一”的通草佳作,声蜚海外,并得到杨成武将军“通草奇葩,香飘万里”的题词赞美以及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广为宣传。

3.真心养成艺术之“道心”。所谓“道”,即是“和”,这是中国几千年“道学”文化的精髓和艺术内涵,也是工艺美术家应具备的“夫有真人而后有真知”的灵悟和功力,以敏锐的眼光洞察自然,自觉反观自我,以达到海纳百川、宽厚人和的境界。在喧嚣中养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和一个凌空的心境,与自然融合相和,感受大千世界之美感、悠然灵动之物象。这是道心之所宽悟,道心之所在。

4.潜心苦炼艺术的“禅意”。艺术家要具备“禅意”的平常心,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获得艺术的大智慧,方能创作出理想的佳作。徐悲鸿的《奔马图》、张大千的《荷花》、齐白石的《虾》,等等,都是大师们“禅心”修炼而就的佳作。

创作灵动的作品是工艺美术家肩负的重任

作为一个工艺美术家,他的作品应体现一种高尚的境界和本色。其“本色”的深涵在于“天味、天色、天触和天音”,这是作品灵动的要素,也展现其生命力、感染力和吸引力。那么灵动的作品从何而来,就要通过艺术家沉静的修炼,产生创作的智慧,而智慧又勃发沉集灵动的“色相”,而跃然受众的眼界,成为人们评定与鉴赏的天人合一的佳作。为此,灵动的作品是检验和评定艺术家艺术思想修炼的功力,是创作表现能力和素质潜在实力之所在,这恰恰正是当今工艺美术家所要肩负的历史重任和时代使命。

1.灵动作品是艺术家追求的终极目标。当今工艺美术市场出现的一种“有价无市”、“叫卖不叫好”的问题,是因为失色的作品困扰了工艺市场,特别是伪劣造价、坑蒙拐骗的艺术品,更是要了工艺美术的“命”,断了工艺美术的“根”。要真正地改变工艺美术家的命运,就要从自身做起,为时代创作出反映人们生活、反映时代风貌,反映历史之魂的灵动作品,这也是我们艺术家一生追求的目标。我国工美大师丁大洋最近创作的《黄河颂》木纹组画(包括《黄河怨》、《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日出》)无愧为大时代的巨作,我们从中能嗅其天味,见其天色,触其天感,闻其天音。这就是能产生灵动神韵的大作。

2.灵动的作品是艺术家素质和能力的表现。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表演艺术如此,工艺美术亦如此。一幅灵动的工艺美术佳作,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艺术家在长期实践中,思维修炼的功力、创作表现能力和素质潜在能力的集中表现和爆发的智慧闪光点。像福建青年雕刻家杨明,他创作的寿山石《龙腾盛世》,龙身矫健,灵动腾飞,刀工细腻苍劲,充分表现出他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而2011年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是对其功深艺高的肯定。

3.灵动的作品对市场品牌的效应。灵动的作品在市场中不仅可以产生鲜活的艺术效应,也会产生强烈的商品品牌和丰厚的经济效益。2011年1月16日,天津画家白庚延的《黄河咆哮》和《燕塞秋》两幅巨作在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以1亿/份的价格进行申购。截止2月25日收盘,《黄河咆哮》报收6.21亿元,月涨621%;《燕塞秋》报收5.75亿元,月涨575%。这说明灵动的作品不仅有艺术价值,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当然,有的经典的艺术品是难以用经济价值来评定的。

4.灵动的艺术品有益于“艺术授权”。“艺术授权”是当今经济社会艺术品进入市场交易的一种新方式,指是授权者将自己拥有或代理的作品、艺术品等以合同的形式授权给被授权者使用,被授权者按合同的规定从事经营活动,并向授权者支付相应的版税;同时授权者将收到的版税按一定比例回馈给提供著作权的艺术家。比如印有齐白石画作《雀跃樱桃》的旅行箱成为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梵?高经典作品《向日葵》被印上了银行的信用卡,这些商业与艺术品联营都是通过艺术授权的方式来实现的。艺术品要想进行艺术授权的首要条件是艺术品是灵动的,这样才能吸引商人和客人的心理,否则也失去了市场商业品牌价值和市场效应。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对品牌艺术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艺术家们要创作更多灵动、富有时代感的作品,才能够适应当今激烈市场的竞争,扩大它的发展空间,灵动的艺术品有益于让中国的艺术文化走向世界。

吴小锦,1965年生,福建石狮人。自幼喜爱工艺美术,师从其父——我国著名“通草画”创始人吴为家,学习“通草画”剪、画、雕刻、粘、贴等技术。1998年,吴小锦又独创了“贞观香绒画”。20多年来,她创作了3000多幅“两画”(通草画、贞观香绒画)佳作,其中不少作品荣获全国金奖。2002年元月,她被中央电视台邀请到北京参加“春与狮共舞”联欢晚会,向全国展示了巨幅通草画《深切怀念毛泽东》;2004年获共青团中央、民间艺术家协会颁发的“全国乡村青年民间能手”荣誉证书;2008年被评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 2010年12月被评为全国一级、高级技师;2010年9月19日“通草画”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小锦为遗产的传承人;2014年1月9日“贞观香绒画”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小锦为创始人。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