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哲学读后感

2017-06-12

哲学总是产生于我们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根基即文化的根基发生了根本的问题与动摇之时,产生于长期的文化传统遇到挑战和崩溃之时,“礼崩乐坏”是哲学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古文哲学读后感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古文哲学读后感篇一

哲学总是产生于我们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根基即文化的根基发生了根本的问题与动摇之时,产生于长期的文化传统遇到挑战和崩溃之时,“礼崩乐坏”是哲学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哲学可以有不同的形态,不同的经验和不同的做法,它是从总体上对生命意义的思索与追问。哲学涉及我们日常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根本前提与背景,它不像其他科学那样是从学科内部产生的,而是从外部产生的。哲学是对人生根本问题、人的自我理解问题的根本思考与回应,是对生命根本问题的引导。

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哲学则是这种悠久文明的核心和基础。 中国古代哲学史相比较于西方哲学史要简单些,先有先秦时期百家争鸣,而魏晋之后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就显得略为单调,除了佛教哲学之外,基本都是儒家哲学独领风骚,这种场景知道清末才有所缓解。班固《汉书.艺文志》列出诸子与王官关系: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是有共同的经典作为思想的资源或出发点,中国传统哲学起源上的这两个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倾向和基本特质是实践哲学。实践哲学关注的是人类正确生活的方式和目的,实际上是对人生意义的思索与探究。先秦诸子“论实际问题之语,诚较空谈玄理者多”,在思想方面更是人人推崇要对世道人心有所匡正,例如,孔慕大同、老称郅治、墨尚兼爱。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国古代的哲学就只有实践哲学,相反中国古代的哲学家的思想往往都是从实践问题上升到思辨问题。中国古代的哲学都是从实践哲学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

进入汉朝后,儒学与道学争斗不休,又不停的相互补充,逐渐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要取向。汉初黄老之学盛行,黄老之学对经历了长期苛政,和战乱后的汉初,在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力,安定社会秩序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武帝即位后面对着虎视眈眈的藩王和匈奴,黄老的无为之治已经满足不了西汉中央集权的需要,于是武帝“罢黜百家”。至此,西汉完成了统治思想的转折。

儒家与中国古老的经济社会传统有很深的现实联系,它是以氏族血缘的宗法制度为根基,能在家庭小生产农业为经济本位的社会中始终保持现实的力量和传统的有效性。儒学中关于树立纲常名教、确立宗法等级秩序、调节各种社会关系的政治伦理规范等基本理论适应了当时社会的必需。两汉之后,儒学的地位虽每况愈下,但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支柱,在确立王道政治和宗法制度等方面,其理论作用并未丧失,尤其是在伦理道德的领域内,其权威也没有发生根本的动摇,“三纲五常”依然是包括割据政权在内的每一个朝代所依赖的指导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佛、儒思想成就了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玄学与汉代儒学不同,汉代儒学以经学位主流形态,其思想资源大多在先秦儒家的六经,注重以师法和家法相传而授,很少融合儒家之外的其他资源。玄学在其产生之初,以名理之学为依托,试图融合儒、道,阐幽发微,究竟天人。至东晋,又多与佛教思想相融而和。玄学不仅是一种哲理形态,也是一种生活形态。玄学家们力图通过以现实生活作为践履他们玄思的试验场,努力以生活进程本身知内在超越的可能性,希求呈现出人性和生命本身的双重韵致。所以说,玄学的本质还是一种实践哲学。

佛教至两汉之际传入中土后,从一种外来的印度宗教,最终演化为富有汉文化特色的中国宗教。在其扎根中国社会的艰难历程里,佛教与以儒家道家为代表的本土思想既冲突又融合:一方面佛教始终在接受中国固有传统的思想整合,在汉代被视为求神成仙的道术,在魏晋又被比为附为玄学清谈,到了隋唐则形成了本土化的中国佛教宗派;另一方面,佛教也在改变和丰富中国本土的传统思想,道教的唐代重玄学、宋代内丹学,儒家的宋明道学,无不受到了佛教思想的激荡。儒释道三教的思想互动,佛教融入中国社会的壮阔历程,其实也是中国佛教哲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佛教受中国本土思想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思想源泉之一。佛教的心性论即使佛教与道教的契合点,也是儒道两家哲学发展的理论刺激。佛教的宇宙论,实践论,生命观,伦理观等,也都丰富了中国本土的哲学思想。

在佛教昌盛,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基本完成,道教不同流派及其相关经典的大量涌现之时隋唐儒学一方面在承续汉魏经学,另一方面又在同佛道思想交涉,也最终导致了儒学哲学的重大发展。

明代中后期是心学思想风靡天下的历史时期,程朱理学遇上了空前的挑战。王守仁创造了一套新的思想体系即阳明心学,从而打开了明代学术新的格局。阳明心学与正统的程朱理学是背道而驰的,它强调必须“返求本心”,这也是阳明心学和程朱理学的根本分歧。心学作为一场思想运动在知识界孕育出了一种怀疑和批判精神,为人们开辟了一种思想的自由风气。

清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文化乃至学术领域的控制,大力提倡朱理学,重用理学名臣,刊刻理学名著。又通过威迫利诱、阮永见识的两手一方面推行开科举取士,设立使馆,查禁反清书籍,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寓禁书于修书等一系列文化政策,不仅圈定了清代知识分子治学的范围和个人学术导向,而且也构成了清代哲学新的表现形态。

哲学就像历史一样绝不停滞不前,中国哲学两千年里也是有许多发展的。创新的力量总是与了解过去的能力成正比,了解和学习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可以培养我们的哲学能力,从而继承和发展当代的中国哲学史。

古文哲学读后感篇二

这几个月,通过认真研读《中国哲学概论》这本教材,使我对中国古代哲学和近现代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中国古代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古代传统的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宗教、风俗等都深受其影响。中国哲学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它是五千年文明发展的智慧结晶。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宇宙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对生活意义的解释、对价值信念的确立以及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终极依据,都是透过哲学加以反映、凝结和提升的。在西方文化中,宗教处于核心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哲学处于核心地位。读完《中国哲学概论》后,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中国古代哲学的流派

(一)原始儒家哲学

原始儒家是指先秦时期的儒家学派,代表人为孔子、孟子、荀子等,原始儒家的经典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原始儒学提出创造性的生命精神,强调“天道”、“地道”、“人道”思想,重视“天”“地”“人”的思想,通过“正德、利用、厚生”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二)儒家的哲学思想

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思想核心、以“礼”为外在的行为规范、以中庸为辩证的思维方法、以“知、行、学、思”为其认识论的一整套关于人生道德的哲学思想。儒家的哲学不是从认识论、反映论的角度去探索哲学,而是从精神境界、道德修养、自我完善的角度去探讨哲学的真谛。儒家哲学更侧重人生哲学,研究处世之道。

1.孔子哲学的思想核心是“仁”。其涵义有四点;

一是“仁者,人也”,“仁”是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孔子不仅把“仁”作为外在的行为准则,而且把“仁”作为内在的德性修养。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

二是“仁者,爱人,”“仁” 的具体含义是“爱人(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它要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以及对天地万物的悲悯情怀。孔子认为,凡是人,天生都有仁性,都有恻隐之心。孔子之爱人,虽然根植于血缘亲情,但它并不是到此为止,而是推而广之,把父母子女之爱扩大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即“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就是这个意思。

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还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忠恕”

包含了修己和治人两个方面,修己是起点,治人是终点。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思想,孔子明确提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种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学说的各个方面。

四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孔子认为政治的最高境界是以“仁”治天下,像尧舜一样“南面而己。”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希望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以礼为外在的行为规范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而且,在孔子及其儒者眼里,“揖让周旋之礼”固然重要,但其内在的名分等级观念才是他们着意追求的目标。

“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他教育颜渊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对于违背礼法原则的行为,他总是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抵制。孔子的“礼”,具有明确的教化性质,其要义是要求人们通过加强修养,自觉地约束自己,从而达到社会秩序稳定,人际关系协调的目的。

3.以中庸为辩证的思想方法

“中庸之道”是孔子晚年提出的修身、处世的理论原则,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中”是指矛盾相互依存所表现出来的“度”,即事物变化中的量的规定性。“庸”通“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就是要把握矛盾相互依存或相互渗透所应遵循的量的规定性,使矛盾双方在一定的限度内发展,从而保持统一体的和谐。儒家的辩证思维方法是“中庸”之道,他们把中庸思想当作最高的道德标准,根本的哲学原则,治国的根本方略。

4.知行学思的认识论

教育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办私学的过程中,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并以培养“君子”为宗旨,以知识和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启发教学为基本方法,以因材施教和循循善诱为基本方针,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教学楷模,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学、思、知、行诸范畴,开辟了古代认识论的新领域。

二、原始道家哲学

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和《庄子》两本书是把握道家哲学思想的经典,老庄哲学是自成一套的宇宙观、认识论、方法论、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其中《老子》为老子关于宇宙生成的专门著作,前后理论一贯,层层推出,哲理庞博,用韵精细,是一首意味深长的哲理诗。《庄子》一书的哲理性也很强。老庄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如同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

(一)老子哲学的中心思想与理论基础是“道”

1.“道”本体论

在老庄看来,“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又是宇宙万物赖以存在的依据,“道”是一个高度抽象的一元性、超越性的哲学范畴。

“道”作为宇宙的本体或本根,先于天地而存在,具有“独立不改”的永恒性,是“周行而不殆”的运动实体。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道本体的意义。

第一,道为万物之本原。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和自然万物产生的根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一、二、三已经不是抽象的实数,而是具体的由少及多、由小及大的宇宙万物,这宇宙万物皆由道而生成。实际上,老子所说的“一”就是先天地之前就已存在的浑沌之气,所谓“二”就是一气分为阴阳二物,所谓“三”就是阴阳二物相反而又相成,由此衍生出世间万物。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是指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的双方,所谓“冲气以为和”,是指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了万事万物的变化和发展。宇宙的发生和发展,老子皆统之与道,这是老子在总结前人关于宇宙形成的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气说、水说、土说、光说等)所首创的新学说,这个学说把我国古代哲学家关于宇宙生成的原理从具体的物质实体提高到了抽象的存在实体的高度,毫无疑问,这是老子对中国哲学的巨大贡献。

第二,道物不二。道不是具体的某一物,但道又存在于每一物之中,离开了具体的物质实体,道也就不复存在,所以是“道不离物,物不离道。”也就是说,道之于物,犹水之于波,水皆有波,波却不能离开水而独立存在,宇宙是运动不息的长流,道就象流水之上的波浪,流水在下,众波在上,二者生生不息,须臾不可分离,所以老子说:“渊兮似万物之宗”,又说“大道汜其左右。”这些思想都含有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万分。

第三,“道”法自然。老子的自然之道,是不需要凭借任何外力的自行存在,其中,即包括自然的本质,又包括自然的现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即以自然为法则,这是老子对道与自然的关系的一个绝对性结论,老子认为,道就是自然,而自然就是“道”的根本属性,这种自然观构成了道家思想的实质和理论基础。

2.有无相生——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哲学中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有”与“无”的关系。《道德经》中有“道统有无”之说,所以要想认识道,必须从有与无两方面来体察。“有无相生”,是老子哲学用以说明天地万物所以然、所以生、所以成的基本范畴。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从具体的事物来看,任何一个事物都是“无”与“有”的统一。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必有其所赖以生的物质和所以生的理由,而后成为某物,这是实在的对立统一。

第二,“有”一定是依“无”而存在的,而“无”也必须由于“有”才能显现,“有”与“无”相反而相成。

第三.就万物的变化过程来看,推其原始,是因为“无”形之气生出一切“有”形之物,穷究其终,则一切“有”形之物最终仍复归于“无”形之气。

所以,老子的有无之辩,既非“贵无”,也非“崇有”,而是“有无相生,万物以成。” “无”是宇宙万物的原始,“有”是天地万物的理由。

三、中国古代哲学的行为方式—知行动态统合

知行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家特别重视的问题之一,它所涵盖的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中国哲学家们偏重于践行尽性,履行实践,言行一致,知行统一。他们要求按照哲学信条,身体力行,集知识和美德于一身,不断地把自己修行到“无我”的境界。

宋、元、明、清时期,知行问题的讨论渐趋成熟,广泛涉及到知行的先后、难易、轻重、分合以及格物致知的方法与判断真、善、美标准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中国哲学概论》这本书,使我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观念、人生智慧、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哲学有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知。可以说中国先哲们的思想在21世纪仍然是全人类极其宝贵的思想传统和思想资料,是中国发展的源头活水之一。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