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创业故事

2017-02-22

随着社会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展现在社会发展中。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更多的展现在创新和创业发展的基础上。在这个创业社会中,很多人在农业发展中时,找到了创业致富的方法。看看他们的故事,学习他们,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农业发展创业故事一:

养鸭30年守成“鸭司令”年收900万

30年前,举家从孝感来到江夏,靠借债买来种鸭。从小养鸭户到带动周边16家养殖户抱团发展,目前每年循环养鸭规模达到56万多只,年收900余万元。

其间,2003年非典、两次禽流感,这个曾经的兽医都一一经历。“养鸭,守得住的才有出路。”这是“鸭司令”韩全安对他30年养殖事业从小做到大的经验总结。

本地鸭子飞往香港

在江夏五里界唐涂村附近,分布着上十个水塘、水库。无一例外地,每片水域上及岸边,一群群鸭子“嘎嘎”欢叫着拍打着翅膀。

今年55岁的韩全安,是这些养殖基地的总带头人。

韩全安是孝感人,养鸭之前是一名乡村兽医。但是,年轻的他,总觉得这份工作满足不了他一颗想做事业的野心。

然而,做什么?他又一直没想好。

直到1984年的一天,他因偶然机会来到江夏五里界。看到当时还称为武昌县的这片土地上,水面宽阔,生态良好,职业敏感告诉他:这是个搞养殖的好地方。

当时,尽管改革开放的春风已起,但江夏本地居民大多还停留在靠种水稻等庄稼以及靠手艺吃饭的思维,搞养殖的没有一家。

趁热打铁,兴奋不已的韩全安跟当地相关部门谈好,回老家卷起铺盖便来到了江夏。这一来,就是30年。

启动资金不足,他向亲戚朋友借债买来几百只蛋鸭种苗,甚至还向银行贷款完善硬件设施。看到鸭子一天天长大,他的心里也充满了期待。

由于本身是兽医出身,技术上没有问题。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鸭子长大了往哪销?当时,本地居民对鸭肉并不像现在这样普及,没有预想到的情况让韩全安傻了眼。

正在他着急之时,在当时的武昌县外贸局沟通下,深圳一家外贸公司要下了所有的鸭子。

韩全安的鸭子在家门口市场有限,在外贸公司的运作下,竟飞往香港等地。

没了销售之忧,他放开手脚扩大规模,一年出口鸭子10万只左右,他一年便成为了万元户。

带动16家养殖户抱团致富

随着市场慢慢培育,当地居民对鸭肉的消费需求也开始增长。“武汉这么多人口,摊到每家一个月一只鸭子,也是不小的数字。”看准这一点,自1987年,韩全安调整思路开始做内销。

发了财的韩全安,开始琢磨更好的发展方式。“我一个人,毕竟能力和精力有限,不如把大家组织到一起,抱团发展。”此时,跟随效仿他养鸭的养殖户越来越多,但各家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技术、销路、原材料成本控制都是一门学问。

于是,他带动当地16家养殖户成立了唐涂养鸭协会,在养殖技术方面提供帮助,在销售上全面负责,甚至连饲料他都负责调运。担负起五里界乃至周边梁子湖新华农庄养鸭大户的加工与销售业务。如今,养鸭协会养殖基地年循环养鸭规模达到56万多只。其中肉鸭46万只,蛋鸭近10万只?,收入达到900多万元。在协会成员单位中,养殖规模在10万只以上有2家,最高年收入达到30多万元,最少的也有10万多元。成为湖南、江西等省份批发市场及加工企业的主要供应商,他也被人誉为“鸭司令”。

其实,在办养殖场的这些年里,韩全安也遇到过不少挫折。2003年的非典,人们谈禽色变。2008年和去年的禽流感,让人们更是对禽类唯恐避之不及。很多养殖户看到市场行情不好,陆续退出,但他却咬牙坚持下来了。“养鸭,守得住的才有出路。”韩全安淡淡说道。

农业发展创业故事二:

养鸡大王陈伟的致富经

在青山绿水间的翠屏区明威乡白塔村,家家户户因“鸡”而富。截至目前,该村成立的留诚养殖专合社,辐射农户1100余家,年产绿壳鸡蛋2000万枚,鸡苗500万只,总产值达5000万元。而缔造这一串数字神话的是被当地村民称为致富带头人的陈伟。?

返乡创业当“鸡王”

陈伟是留诚合作社的发起人,养鸡逾20年,从50只鸡起家。2010年,在外成功创业的陈伟回到家乡白塔村,看到当地村民几乎还是采用圈养或是零星放养的传统模式搞养殖,不仅不成规模,效益也不好。

陈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白塔村守着这么多山山水水,不充分利用,岂不是白白浪费资源。“那时条件真苦,全是泥巴路面,下雨时全成了泥浆路,设备和原材料无法运进来,全凭自己肩挑背扛运进来。”陈伟回忆当时搞建设时的场景,感慨万分。

在家人的支持下,陈伟根据自己掌握的市场信息,引进了优质种鸡2000余只,一场轰轰烈烈的林下养鸡就此展开。“为了让养殖的鸡品质好,我采用每亩不超过50只的集中放养模式,不仅能保证鸡的喂食,还能保障鸡有充足的活动空间。”陈伟指着远处的水塔对记者说,“专门打了两口井,这里的鸡平时喝地下水,喂的也是粗粮。”

在他的精心呵护下,一年下来,林下养殖销售额高达20万余元,无数村民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一时间,村民纷纷上门参观,讨技术、学经验。

筑巢引得“凤凰”来

“一人富了不叫富,全村人富了才是富。”看到村民们热情高涨,陈伟向村民们提出成立专业合作社,将村里的土鸡、绿壳蛋做大做强。此话一出,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纷纷推荐他作为合作社负责人。

2011年,陈伟注册的留诚养殖专业合作社很快得到批复。合作社成立后,他为村民提供鸡苗、技术指导,并免费为村民接通自来水,而村民则自己提供场地,白塔村173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后,规模逐渐扩大,长宁、宜宾县、筠连等地很多农户都加入到了陈伟的养殖队伍中。

做鸡生意的陈伟发现蛋生意更可观。于是,他加大推广绿壳鸡蛋力度,如今,成都、重庆等地都有买家订购他的鸡和蛋。陈伟告诉记者,宜宾市正在评选十大畜牧产品,香林绿壳蛋被翠屏区推荐入围。

“我们的土鸡25元一斤,绿壳蛋2元一枚,效益比普通的鸡和蛋要高点。”养殖户刘宗容说,他们不担心销售,这由陈伟负责。

通过几年来的发展,合作社的土鸡、绿壳蛋引起了外界的关注,一时间前来调研、参观学习的农业专家、省市相关领导纷至踏来。一批科技项目落地白塔村,种鸡场,孵化场,育雏区,化验室,技术培训室在这里拔地而起,为合作社注入强大的科技力量。

谈到今后的发展,陈伟信心满满。他想进一步做大做强林下养殖产业,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强产品品质,让市民能吃上放心肉、放心蛋。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