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生命教育论文范文
所谓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有关生命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生命教育论文范文篇一
《大学生命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摘 要: 作者结合当前大学生命教育的困境,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高校应转变教育理念,营造生命教育校园环境;培育生命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开发教材,开设课程;建立生命教育机构;探索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命教育 内涵 困境 实施对策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与杀害他人事件屡屡发生。他们对生命如此地漠然与轻视,令人触目惊心,引发我们深深思考。我们的大学生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深思后发现,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教育缺乏生命意识,没有教会学生去尊重、珍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一、高校生命教育的内涵
所谓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其核心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1]它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珍惜生命;二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死亡,培养健康理性的死亡态度和有效行为;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陶冶健全人格。[2]
二、高校生命教育的困境
一幕幕的校园悲剧使我们不得不对高校生命教育重新进行审视与思考,以解决高校生命教育中的问题。
(一)高校教育中缺乏生命教育理念,缺乏生命教育的氛围。
以知识为本位的高校教育仅仅注重教给学生“何以为生”的本领,却放弃引导学生思考“为何而生”,忽略教育学生尊重生命。这样的教育,只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与就业率,却忽略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关注,放弃对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抛弃对生命、自由、希望、爱与美等教育追求。可见,现实的教育片面地追求知识,将其放在过高的位置,结果造成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对此,学者王洪才认为,人生绝对不是为知识而知识,或为了获得知识所代表的符号,相反,获取知识是为了获得知识背后所隐藏的智慧,是为了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果人成为知识所代表的符号的奴隶,而不是知识的主人,那么就失去了人们对知识追索的本意。[3]
(二)高校生命教育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现阶段,高校生命教育还是一新生事物,缺乏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主要依靠高校辅导员队伍对人性、人的本质、价值和准则等抽象内容的讲解来实现。2006年以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先后举办了三期“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虽然比较专业,但受众面却极小。2008年以来,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举办了十几个“三生教育”师资培训班,培训比较系统,针对性也强,却局限于云南省内各高校教师。
(三)高校尚未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缺乏独立课程教材。
目前,高校生命教育的开展主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涉及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但没有把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纳入其教育目标之中,因此生命教育课程一直处于萌芽阶段。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一般都是强调宏观层次的,故而,其课程内容抽象,教学方法简单,缺乏人文关怀,致使学生的抵触情绪较高,教育效果较差。可见,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与编写独立的生命教育教材实为必要。只有这样,生命教育的内容才能系统地、完整地呈现给学生,引起学生对生命的重视,使其尊重、珍爱生命。
(四)高校生命教育缺乏统一的组织机构。
高校生命教育的开展,主要依靠主管学生管理工作的学生处老师、各二级学院(系)的副书记、辅导员,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来实现。这种教育模式往往理论性较强,注重说教,偏离现实生活,忽视人文关怀,不能从生命本体出发探索生命,缺乏生命教育的实际内容,以此来评价个体生命的行为道德,从而导致在道德教育中出现生命的“空场”。可见,高校生命教育应该像心理健康教育一样,成立专业的、统一的组织机构,构建信息收集和危机干预的网络体系。
三、实施高校生命教育的对策
走出目前高校生命教育的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高校教育理念,营造生命教育校园文化环境。
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的灵魂与核心,对教育的发展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育要首先从理念上进行转变,变“知识本位”为“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教育首先要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作用,承认人的力量和能动性,立足于以人为根据。坚持一切从人出发,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充分调动和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的观念。[4]因此,高校要注重人性化教育,把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超越生命作为其教育的指导思想,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给予充分关注,以使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刻的体会,使其生命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5]另外,学校要利用一切教育资源,拓展生命教育的途径,大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舆论环境和校园周边环境,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其价值导向和娱乐功能,为学生健康生命观的形成奠定环境基础,巩固生命教育成果。[6]
(二)培育生命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开发生命教育教材,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当前,应培育一支专业教师队伍、开发专业教材并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为实施生命教育提供人才与物质保障。高校培育生命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大致有以下途径:第一,借助一些学术团体与各种基金会举办的生命教育高级研修班;第二,建立高校生命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聘请一些生命教育专家与学者为导师,选派一批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培训;第三,主管部门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开展“生命教育专业”的探索,招收“生命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与本科生,培育生命教育专业教师。与此同时,高校应积极探索生命教育教材的开发与利用。组织生命教育专家与学者认真研究、借鉴国外与港台生命教育教材,整合各学科生命教育资源,编写高质量的生命教育教材。在此基础上,还要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将生命教育的内容体系系统完整地传授给大学生,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
(三)建立高校生命教育机构。
高校生命教育机构是高校有效开展生命教育的组织保障。在学校层面设立生命教育机构,在院系层面上设置专职的生命教育辅导员,在班级与宿舍层面上分别设有生命教育的宣传员与信息收集员。这样高校就构建了集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元于一体,以学校生命教育机构工作人员与院系生命教育辅导员为两翼,即“四元一体,一体两翼”的信息收集网络和危机干预体系,随时宣传生命教育知识,及时把握大学生的动态,做到预防与干预相结合。
(四)探索科学有效的生命教育监管机制。
生命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努力探索科学有效的生命教育监督与管理机制。第一,主管部门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专门负责指导高校生命教育的协调、组织与实施等工作,为大学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政治与组织保障;第二,学校设立独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监督机构,要对大学生生命教育领导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也要对相关教师生命教育的开展进行监督,并对其取得的成效进行评价。[7]
参考文献:
[1]卢文涛,张学龙.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4):89—89.
[2]蒋强军.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3]王洪才.论教育学的三种视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20—24.
[4]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胡思源.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索[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
[6]潘美姬.当代大学生生命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8.
[7]秦星.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