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革开放的意义的毛概论文

2017-06-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论改革开放的意义的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改革开放的意义的毛概论文篇一

《浅析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的现当代意义》

摘要:改革开放决定了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转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这一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创的。改革开放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5年来,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必须发扬下去。

关键词:改革开放;邓小平;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A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2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开始了中国的第二次伟大革命。这是一个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性的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条必由之路。已经经历了35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我们总结改革开放的成绩,再一次温习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论述,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改革开放理论的历史回顾

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标志,是1978年我们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基本上属于探索性改革,其基本路径是沿着从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西部、从农村到城市的渐进式推进。从整体上分析,可以分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和协调发展三个主要方面。但这三个方面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彼此有机统一、相互联系、不断提升的快速的发展过程。

从对内改革方面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依次来推进。一是从1978年开始,农村经济管理体制进行的改革.主要是为了破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体制.当时在全国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平均主义”的现象,继而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二是从1982年开始,国有企业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为了扩大企业自主权,逐步的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的企业制度。

从对外开放方面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七个步骤依次来推进。一是从1980年8月份开始,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大经济特区,这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四大前沿阵地。二是从1984年5月开始,开放了大连、天津、烟台、青岛、秦皇岛、连云港、上海、南通、宁波、湛江、温州、福州、广州、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三是1984年开始,国家先后批准了在12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四是1985年2月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洲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这次改革基本使我国形成了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格局。五是1990年4月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上海浦东新区开放,把浦东建设成为一个设施比较齐全的、现代化和外向型的工业基地,用它来带动华东地区、“长三角”地区的开放与发展。六是1999年9月22日开始,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的西部地区主要包括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贵州、云南、西藏、新疆、内蒙、广西等12个省市区。七是2003年开始,国家推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继而扩大了中部的对外开放。这些对外开放的战略举措,为推进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发挥了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从协调发展方面来看。其核心点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2003年l0月中旬,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概念。强调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了改革和发展。同年的12月,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的内涵又进一步进行阐述,他指出:“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这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

二、改革开放理论取得的成就

从世界上各国所处的经济地位来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尽管是人口多、底予薄,经济基础相对落后。但是改革开放35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直蓬勃发展,这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贫穷落后的面貌。如今中国能有大好局面,关键在于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了改革开放。事实可以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必由之路。事实还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才能持续发展中国。因此,总结中国改革开放35年以来的基本经验,对与我们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进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基本经验看.集中体现在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十个结合”。即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在这“十个结合”中,前三条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功的根本;第四条到第七条,分别揭示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真谛;最后三条,则侧重强调了维持良好的国际环境、保持国内的社会政治稳定、坚定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对改革和发展的保证作用。从这“十个结合”得出的宝贵经验,是我党和全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和艰辛的探索得来的,对此我们必须牢牢记取并坚持运用,争取在新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进一步提高改革的决策科学性,增强改革的措施协调性,继续把改革开放这一伟大事业向前推进。

从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基本经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一下几点:第一、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要求,还坚持了“两个主体”与“三个有利于”的原则。第二、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还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社会主义制度与任何新的社会制度都一样。从诞生到成熟,一直都有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所以我们不可能期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就是非常完美的。社会主义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在工作中一旦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失误,都是难以避免的,不管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将会如何变化,我们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只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就是正确的。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指出:“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社会主义的改革“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3]第三、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坚持了社会主义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的方向是我们所有工作的最终目标,尤其在现在这种改革开放大浪潮中,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现在讲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开展的。”[4]

三、改革开放理论前景展望

35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有力地说明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能够成功地指导中国在20世纪和21世纪的改革进程。展望未来的道路,我们要充满信心,也要看到前途并非平坦,还有许多难题等待我们去攻克。

(一)我们要进一步坚定改革信心和决心

历经了35年,如今的改革进入更深一层次的攻坚阶段。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将更多涉及到利益的调整,所有改革的阻力也会加大。我们只有深化改革步伐,使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的体制改革进一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完善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下,才能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上层建筑能够进一步的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党内必须充分认识到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努力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争取以更大的决心加速推进改革。对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要坚决冲破,对束缚发展的做法要坚决改变,对影响发展体制的弊端要坚决消除。

(二)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实现改革的新突破

我国先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不算完善,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处在攻坚阶段。对此,首先,我们要围绕革除不利于发挥市场作用的体制和机制障碍进行深化改革,其重点就是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完善所有制的结构,进一步推进现代市场体系的建设。其次,要围绕革除不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和机制障碍进行深化改革,其重点就是对于财税、金融、价格等财政方面的改革;再次,要围绕革除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制障碍进行深化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变革;要持续发展有利于改变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有利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坚持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三)我们要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完善改革的科学决策

改革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群众是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的力量,所以必须保护并调动群众的积极创造性,进一步的深入了解民意、充分反映民情、广泛集中民力、切实珍惜民智的决策机制,对每项改革政策的出台,都要经过必要的审批程序,都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都要照顾到各个方面的利益,在最大的范围内取得最广泛的共识。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必须提起高度的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努力让改革发展的硕果惠及到全体人民。

(四)我们要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影响不断加深,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所引发出来的国际分工和生产方式变化对我国的产生影响越来越大,国内经济的发展对国外资源及市场的依赖程度也日益提高。加之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对世界经济影响也在逐步的扩大,我国经济体系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已是无法逆转的局面。因此,就必须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和谐,尽快建立健全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和机制,并实施互利共赢的改革开放战略。

参考文献

[1]李君如:《文摘周刊》2006年3月3日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页

论改革开放的意义的毛概论文篇二

《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的时代意义》

【摘要】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是邓小平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理解和把握其精髓实质,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同国际经济在接轨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不断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话语权,而且有利于推进社会生产力和人口的非均衡布局,实现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想目标。

【关键词】沿海开放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城市群布局;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F014【文献标识码】A

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战略思想宝库中,具有奠基意义的思想理论无疑是其沿海开放战略。邓小平以非凡的胆识,科学地把握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果断地推行沿海开放战略。重温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把握其思想精髓,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以战略家的睿智积极推行沿海开放战略,吹响民族复兴的号角,为中国开创了强国富民的光辉道路。

以建立经济特区为手段,推动沿海开放战略先行先试。邓小平在推进沿海开放战略过程中,首创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大经济特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试验场”和“突破口”。经济特区的建立,为沿海先行开放创造了条件。一方面,利用外商投资者的资金、技术和管理,迅速组织现代化商品生产,出口国际市场,加深了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另一方面,特区作为窗口,充分发挥技术、管理、知识和对外政策“四个窗口”的作用。外商投资者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有效地帮助中国劳动者实现生产技术、管理理念、劳动者收入等多重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提升。经济特区的创立,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沿海开放战略的实施。

以沿海开放战略的非均衡发展态势,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在邓小平理论中,建立经济特区,仅仅是具有“试验场”性质,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步。邓小平认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①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大胆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来的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创新、赶上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步伐,赢得同资本主义发展的比较优势,展示出社会主义的优势性。为此,邓小平不仅要求“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更好些。”②还在1984年进一步推动国家开放天津、大连、青岛、宁波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长三角”、“珠三角”、福建“厦漳泉”3个沿海开放区,1988年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开放开发上海浦东新区,随后又进一步提出了环渤海地区开放、开发的历史课题。经过十余年努力,中国经济实现了计划经济时期各省份均衡发展向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变,形成了沿海开放发展战略的非均衡发展态势,使中国经济走上与国际接轨的战略轨道。

以沿海开放战略的实践促成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在沿海开放战略获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1992年南巡谈话,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将我国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逐步推行沿海、沿江和内陆全面开放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区域、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深度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中国最终成为一个开放的现代化国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的精髓实质

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根本之点在于反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反映了以海洋经济为基本特征的当代世界经济的内在要求。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从大陆经济逐渐走向海洋经济。到目前为止,全球200多个百万级人口大城市中,有3/4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带,70%以上的工业和8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濒海地区③。在剩下的城市、工业与人口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分布在与海洋相连的长江、多瑙河、莱茵河、北美五大湖的沿岸地区。可以说,当代世界经济离不开海洋,世界经济在本质上是海洋经济。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明清时期的禁海政策使中国脱离了海洋。海洋经济在鸦片战争前仅具有附带经济的性质。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逐步加大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与海洋有关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到20世纪上半叶,以广州、上海、天津为代表的海洋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中国沿海地区比内地经济获得了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加明显的现代化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在传统陆权国家思想的作用下,为了筑固国防,国家推行均衡发展战略,不仅在新增投资上向内地广“撒胡椒面”,而且通过大小“三线建设”,将一大批沿海企业向内地迁移,企业因分散、交通不便而效益不高,国家发展因此受累。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设立经济特区、发展沿海地区外向性经济,促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使中国经济加入到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行列。

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是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内在地反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事物的发展状态,有两种基本态势,一是均衡发展态势,一是非均衡发展态势。事物发展的均衡态势,是事物和谐存在的一种状态;事物发展的非均衡态势,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表现形式。因此,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基本态势是交替出现,互为目的,也互为结果的。事物的非均衡态势反映的是事物变动状况和变动原因,事物的均衡态势反映的是事物变化的目的和事物存在的条件。没有事物均衡态势的存在,事物将失去存在的条件,没有事物非均衡态势的存在,事物将失去发展动力和发展可能。

发展在客观上总是以非均衡态势开头,以均衡态势为目标的运动变化。因此,在研究和制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实行差别对待,必须关注相关区域、重点领域,避免到处“撒胡椒面”,不分主次齐头并进。

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深刻地体现了事物的发展状态,符合事物发展的本质要求。他明确而坦率地指出:“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也要考虑到国内各个不同地区的特点才行”④。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沿海地区相对比较发达,有便宜的海运与世界各地相通联,有大量的华侨资源可以利用,也有比内地更厚实的现代工业基础和人才储备,发展现代工业与服务业更具条件。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充分利用了这些有利条件发展经济。他说:“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服从这个大局。

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⑤因此,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内在地包含了事物发展状态的两种态势,从非均衡态势出发发展变化,集聚力量和新的特质,逐步实现事物均衡发展态势这一目的,体现了事物发展状态的内在本质。

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的时代意义

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是非均衡发展态势的具体体现,既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反映了以海洋经济为特征的当代世界经济的内在要求。它不仅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同国际经济在接轨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不断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话语权,而且有利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的科学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布局与城市群布局,促进社会公平与效益的提升,实现“共同富裕”。正如世界银行专家所言:“经济的布局问题,对中国如何有效率地和公平受益地从低收入国家转变为中等收入国家,将起关键作用。”⑥因此,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的精髓,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未来的发展态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依据地理特性布局生产力这一沿海开放战略的精髓,对于我们理解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的内涵具指导意义。今天中国的发展已具规模,在21世纪初已将协调发展科学发展作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但是,什么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与均衡发展的区别何在,怎样协调发展才具有科学性,都是值得深思的。21世纪以来在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的口号下,声称以资源禀赋布局生产力,各地竟相挖掘各类矿产资源发展经济。其最终结果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遭到巨大破坏,全国性雾霾不断发生,已经严重影响着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各地在分灶吃饭的财税政策和限制人口流动的户籍政策作用下,生产力、人口布局分散而且零乱,造成单位GDP的物流成本是美国的2倍、日本的2.8倍,使中国经济社会的运行成本高昂。因此,我们不能丢掉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非均衡发展的精髓,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应当通过顶层设计,将资源、人口等生产要素集中集聚在交通便利的沿海与沿江地区,集中生产,集中消费,低成本完成商品交换,实现商品价值。通过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等措施,推动沿海城市群发展,推进沿海生产力的提升,增强沿海地区(而不仅仅是大城市)吸纳消化人口的能力;通过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发展沿长江城市群,增强沿长江城市群吸纳消化人口的能力。减少山地、高原等贫瘠地区的人口压力,建设和维护美好生态环境;减少短水的西北地区的人口压力,为建设美丽丝绸之路创造条件。同时,沿海地区经济和沿长江经济带,它们具有天然地利用水运(近海与远洋运输和江河运输)的便利条件,获得低成本的物资流通,大大减轻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减少了交易费用,国民经济中单位GDP的物流成本因水运的广泛使用和相互之间运输距离的缩短而大大降低。企业因此而节约的物流费用,或可成为企业获得的区位利润供企业和社会分配,或可成为企业产品价格竞争的天然筹码,提高中国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体现的非均衡发展态势,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形式。由于事物发展的阶段性,邓小平在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理想,但对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只是原则性地提出“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但是,对于如何“带动”,如何“帮助”内地发展,邓小平并未做具体的探索。实质上,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体现的非均衡发展态势本身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形式。

在20世纪80、90年代,内地大批农民工来沿海打工,就是在分享沿海发展进步的成果,通过“打工”的形式缩短沿海居民和内地居民收入上的差距。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国家的户籍政策没有及时进行调整,让打工能力强的农民工在沿海落户。其结果是不仅陡然增加了农民工背井离乡的异质感觉,农民工难以融入沿海地区民众生活,而且造成每年春节几亿人口的大迁移,大量浪费有限的运输资源和社会财富,同时也制约着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跨越。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包含的非均衡发展态势,要求生产集中(集聚),人口集中(集聚),就地生产,就地消费,既改变内地迁往沿海(沿江)居住居民的收入水平,为“共同富裕”做出贡献,同时留在内地的居民,由于人口的迁出,人均资源占有量上升,在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下,收入水平也会大幅提高。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体现的非均衡发展的“共同富裕”态势,由此显现出来。

“飞地经济”发展模式是邓小平沿海开放战略非均衡发展态势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形式。飞地经济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独立的行政区,通过跨越行政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税收分配与就业安排等一系列利益机制,扩大不同行政区之间的合作广度与深度,实现区域之间互利共赢。事实上,不同地理条件的国土对现代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濒海地区、沿江地区,由于拥有比陆路便宜的水运,生产企业可以节约大量的物流运输费用。广大内陆地区却没有这种优势,生产企业一般都要付出高昂的运输费用来实现产品市场交换,使得内地企业的竞争力或盈利能力,在同等技术条件下比沿海沿江地区差许多。通过飞地经济,在资源禀赋良好的内地,沿海发达地区政府可以同其政府联合,高水平高效益地开发资源。相反,内地政府,无论资源贫瘠与富有,都可以在中央政府和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帮助下,在沿海建立主要使用内地劳动力资源的飞地经济,将内陆行政区难以消化的人口逐步转移到沿海与沿长江地区,并将获得的利税转入内地行政区使用。

因此,国家在组织沿海发达省份为内地省份对口援建时,既可以在内地省份行政区内进行援建,将项目建在内地省份行政区内,提升内地省份行政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增强内地省份的自给自足能力,也可以在沿海省份行政区内实施“飞地经济”式援建,为内地省份援建主要使用内地省份劳动力,税收供内地省份享有或内地省份与沿海援建省份按约定分成享有的“飞地经济”区。前种援建方式可以提高内地省份各类资源的开发度,但会增加产品的交易费用,增大单位GDP的物流成本。后一种援建方式,不仅能增强援建项目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还能充分利用沿海省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降低环境耗费,但需增加内地省份劳动力(人口)向沿海(沿长江)地区流动的成本。从现代经济和人口学的角度看,这种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是值得付出的,它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的整合,是现代化必备的成本或代价,也是内地劳动者追求“共同富裕”过程中乐意接受的代价。

因此,国家应当积极引导和鼓励沿海省份在自己的行政区内为内地受援省份建设飞地经济区,也应当引导和鼓励内地省份适应现代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沿海(沿长江)省份行政区内发展“飞地经济”,并合理合法地将在沿海(沿长江)省份“飞地经济”园区产生的国税返还和地税收入转回内地省份财政中,逐步实现沿海与内地人均财政支出均等化,逐步实现沿海居民收入与内地居民收入均等化,实现邓小平“共同富裕”的崇高理想。

(作者为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副教授)

【注释】

①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饭社,1993年,第78页,第277~278页。

②“邓小平视察深圳等特区并题词”,中国共产党新闻网,1984年1月24日。

③李春雷:“浅析056轻护航定位:对于中国濒海挑战甚于远海”,凤凰网,2014年4月16日。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313页。

⑥世界银行1984年经济考察团:《中国:长期发展的问题与方案主报告》,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1985年。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