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基础知识大全

2017-06-15

想灵活的运用自己的数码相关首先要了解有关数码相机的基础知识,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数码相机基础知识,希望你喜欢。

数码相机基础知识

1. 像素

像素是衡量数码相机的最重要指标。像素指的是数码相机图像传感器的分辨率。它是由相机里的图像传感器上的感光元件数目所决定的,一个感光元件就对应一个像素。因此,如果一个相机是1460万像素的,就意味着它的图像传感器上有1460万个感光元件。

与此同时,数码相机的像素又分为最高像素和有效像素。

最高像素的数值是感光器件的真实像素,这个数据通常包含了感光器件的非成像部分,而有效像素是在镜头变焦倍率下所换算出来的值。有效像素与最高像素不同,有效像素数是指真正参与感光成像的像素值;所以我们一般之说有效像素而不说最高像素。

数码图片的储存方式一般以像素(Pixel)为单位,每个像素是数码图片里面积最小的单位。像素越大,图片的面积就越大。所以如果一个图像的分辨率是4000X3000,就说明这个图像是1200万像素拍摄的。

2. 图像传感器

图像传感器又叫感光器件,相当于传统相机的“胶卷”,是记录信息的半导体,、也是数码相机最关键的技术和核心的部件。

图像传感器属于光电产业里的光电元件类,随着数码技术、半导体制造技术以及网络的迅速发展,短短的10余年时间,数码相机的图像传感器就由当初的几十万像素,发展到1000多万像素甚至更高。

目前数码相机的核心成像部件有两种,根据元件的不同分为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和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

那么这两种图像传感器都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

1. CCD

CCD作为早期数码相机代替胶卷相机的主要部件,开发推广较早,技术相对成熟,图像质量稳定、控制图片噪点的能力较强,同时还有体积小、重量轻,动态范围广等特点。

由于CCD有着这些技术特点,所以CCD绝大多数都应用在家用卡片机里。

2. CMOS

CMOS传感器又可细分为:被动式像素传感器CMOS(Passive Pixel Sensor CMOS)与主动式像素传感器CMOS(Active Pixel Sensor CMOS)。

与CCD相比,CMOS 的特点也比较明显,诸如:电源消耗量低,便于制造、便于高速传输;也就是CMOS图像传感器的便于高速传输的特性决定着CMOS绝大多数应用在数码单反相机的机身中,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单反用户的高速连拍以及更快处理影像的需求。

3.尺寸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图像传感器的尺寸从小到大排列分别有:1/2.5英寸,1/2.33英寸,1/1.8英寸,1/1.7英寸,2/3英寸,4/3系统,APS-C,APS-H以及全画幅。

由于图像传感器的核心作用是感光,所以图像传感器的面积越大,就意味着它的感光面积就越大,所以它的成像就会越好,在相同条件下,能记录更多的图像细节,各像素间的干扰也越小,成像的品质就会越高。一般来讲现在在市场当中,越贵的数码相机它的成像就会越好,图像传感器就会越大,这就是对成像和图像传感器面积的一个最好的例证。

3. 光学变焦

光学变焦英文名称为Optical Zoom,数码相机依靠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方式与传统35mm相机差不多,就是通过镜片移动来放大与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在CCD或CMOS上面成像的大小,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

光学变焦是通过镜头、物体和焦点三方的位置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当成像面在水平方向运动的时候,视觉和焦距就会发生变化,更远的景物变得更清晰,让人感觉像物体递进的感觉。

显而易见,要改变视角必然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改变镜头的焦距。用摄影的话来说,这就是光学变焦。通过改变变焦镜头中的各镜片的相对位置来改变镜头的焦距。另一种就是改变成像面的大小,即成像面的对角线长短在目前的数码摄影中,这就叫做数码变焦。实际上数码变焦并没有改变镜头的焦距,只是通过改变成像面对角线的角度来改变视角,从而产生了“相当于”镜头焦距变化的效果。

所以我们看到,一些镜头越长的数码相机,内部的镜片和感光器移动空间更大,所以变焦倍数也更大。

4. 镜头

镜头按照焦距段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鱼眼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

传统的135镜头其实一般都是按照焦段来分的,比较传统的镜头大致分法是:

鱼眼镜头是一种焦距极短并且视角接近或等于180°的镜头。16mm或焦距更短的镜头通常即可认为是鱼眼镜头。 它是一种极端的广角镜头,“鱼眼镜头”是它的俗称。

10-17mm为超广角-主要是拍摄风景,尤其是大场景,比如草原、沙漠、大海。

17-35mm广角-风景、人文,拍到此一游照的主力焦段,尤其是适合旅行拍摄。

35-135mm中焦-人文、人像。这个焦段里面85mm焦段尤其是被推崇为拍人像最佳的焦段,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把85mm F1.8这样的镜头叫做人像头。

50mm-这个焦段据说最符合人眼看出去的视角所以又成为标准焦距,我们经常把50mm的镜头叫“标头”就是这么来的。

135-200mm-长焦,比较适合人物特写、拍点儿荷花、舞台什么的等等。

135mm以上都算长焦了,一般常用的是到200mm就为止了,但是也有人喜欢拍野生动物、飞鸟的要用到300、400、600mm甚至更高的焦段。

微距镜头——专门用来拍昆虫、花朵啊这些小东西的微距镜头。这个焦段比较特殊,但是品种很简单,常见的就是50mm、60mm和100mm等微距镜头。

上面所说的焦距都是传统的135相机的焦段,实际上在数码时代的相机,由于目前的图像传感器和传统的“胶卷”大小不一,所以这些焦段往往都要换算一下,焦段要乘以一个系数(倍率)才是真正的实际焦段。比如奥林巴斯4/3系统的相机换算的倍率是2.0,三星和佳能APS-C相机换算的倍率是1.5,而尼康的APS-C的相机换算的倍率是1.6倍。另外如果一个相机的图像传感器的尺寸是全画幅36X24mm的,那么它的换算系数就是1.

所以,如果我们在三星的APS-C相机NX10上使用30mm的镜头,根据倍率的换算,就相当于在使用45mm的焦距在进行拍摄。

5. 显示屏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它拥有一个可以及时浏览图片的屏幕,称之为数码相机的显示屏,一般为液晶结构(LCD,全称为Liquid Crystal Display)。三星作为显示技术行业的龙头企业,掌握着显示的核心技术,也率先在数码相机中应用了技术性较强的AMO LED,这种AMO LED相对于传统的TFT LCD比较而言,有着更高的对比度、更省电、更高的色彩还原以及更宽的可视角度。

数码相机显示屏尺寸即数码相机显示屏的大小,一般用英寸来表示。如:2.0英寸、2.5英寸,2.7英寸,3.5英寸等等;

显示屏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数码相机的美观,所以在选择数码相机时,显示屏的大小也成了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指标。

数码相机基础技巧

6. 对焦

对焦的英文学名为Focus,通常数码相机有多种对焦方式,分别是自动对焦、手动对焦和多重对焦方式。

自动对焦:

传统相机,采取一种类似目测测距的方式实现自动对焦,相机发射一种红外线(或其它射线),根据被摄体的反射确定被摄体的距离,然后根据测得的结果调整镜头组合,实现自动对焦。这种自动对焦方式——直接、速度快、容易实现、成本低,但有时候会出错(相机和被摄体之间有其它东西如玻璃时就无法实现自动对焦,或者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精度也差,如今高档的相机一般已经不使用此种方式。因为是相机主动发射射线,故称主动式,又因它实际只是测距,并不通过镜头的实际成像判断是否正确结焦,所以又称为非TTL式。

这种对焦方式相对于主动式自动对焦,后来发展了被动式自动对焦,也就是根据镜头的实际成像判断是否正确结焦,判断的依据一般是反差检测式,具体原理相当复杂。因为这种方式是通过镜头成像实现的,故称为TTL自动对焦。也正是由于这种自动对焦方式基于镜头成像实现,因此对焦精度高,出现差错的比率低,但技术复杂,速度较慢(采用超声波马达的高级自动对焦镜头除外),成本也较高。

手动对焦:

手动对焦,它是通过手工转动对焦环来调节相机镜头从而使拍摄出来的照片清晰的一种对焦方式,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面依赖人眼对对焦屏上的影像的判别以及拍摄者的熟练程度甚至拍摄者的视力。早期的单镜反光相机与旁轴相机基本都是使用手动对焦来完成调焦操作的。现在的准专业及专业数码相机,还有单反数码相机都设有手动对焦的功能,以配合不同的拍摄需要。

多重对焦:

很多数码相机都有多点对焦功能,或者区域对焦功能。当对焦中心不设置在图片中心的时候,可以使用多点对焦,或者多重对焦。除了设置对焦点的位置,还可以设定对焦范围,这样,用户可拍摄不同效果的图片。常见的多点对焦为5点,7点和9点对焦。

7. 快门

快门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

快门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镜前、镜间、镜后快门,焦平面快门,机械快门等。

快门一般可以分为高速快门和低速快门,其中高速快门适合拍高速运动的物体,比如高速的运动赛场,奔跑的骏马,甚至是飞速飞行的子弹等等;在拍摄这些场景时,对相机的快门速度以及处理速度要求是非常高的;另外一种就是低速快门了,低速快门的曝光时间比较长,能够满足我们拍摄特殊效果的图片,比如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

8. 光圈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也是相机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参数,它通常是在镜头内。它的大小决定着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线的多少。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光圈F值 = 镜头的焦距 / 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

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好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

F后面的数值越小,光圈越大。光圈的作用在于决定镜头的进光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则越小。简单的说就是,在快门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比较亮;光圈越小,画面比较暗。

此外,在实际的拍摄中,光圈可以控制图片的景深。使用小光圈可以拍摄大景深的图片,一般应用于风景题材的拍摄;相反呢,使用小光圈能够帮助我们拍摄出突出主题,背景虚化的小景深的图片,一般应用于人像题材的拍摄;

9. 白平衡

白平衡,字面上的理解是白色的平衡,英文名称为White Balance。物体颜色会因投射光线颜色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的场合下拍摄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色温。

白平衡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让白色所成的像依然为白色,如果白是白,那其他景物的影像就会接近人眼的色彩视觉习惯。

所谓色温,简而言之,就是定量地以开尔文温度(K)来表示色彩。。万里无云的蓝天的色温约为10000 K,阴天约为7000~9000 K,晴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6000 K,日出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 K,烛光的色温约为1000 K。

白平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任意色温条件下,数码相机镜头所拍摄的标准白色经过电路的调整,使之成像后仍然为白色。这是一种经常出现的情况,但不是全部,白平衡其实是通过数码相机内部的电路调整(改变蓝、绿、红三个CCD电平的平衡关系)使反射到镜头里的光线都呈现为消色。如果以偏红的色光来调整白平衡,那么该色光的影像就为消色,而其他色彩的景物就会偏蓝(补色关系)。

调整白平衡的过程叫做白平衡调整,数码相机的白平衡的预设模式一般有:。自动、日光、阴天、钨丝灯、荧光灯、白灼灯以及自定义等。

10. 场景模式

一般而言,相当多的用户使用相机的手动功能都不能拍出高质量的照片。所以相当一部份用户使用的是数码相机的自动(AUTO)模式,而在特定的拍摄环境中,其相片质量当然难以保障。因此为了更加方便初级用户的使用,在数码相机内加入了数种场景模式,这样根据相机内设场景的拍摄参数,就更加方便拍出高质量的照片。但是在拍摄的时候,拍摄的实际场景很可能和事先预设的场景不一致,所以为了简便和达到一致又出现了智能场景的功能。

目前,数码相机内的场景模式一般都有十余种,分别是:人像、夜景、儿童、风景、近距、文本、夕阳、黎明、逆光、焰火、白色、运动、三脚架、海滩与雪景等。

数码相机基础零件知识

11.测光

相机在测光过程中,会将“看到”的所有物体都默认为反射率为18%的灰色(摄影的专业术语叫“中级灰”),并以此作为测光的基准。也就是说,在相机的“眼”中,所有的被摄体都是灰色的,曝光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还原这种灰色。

为什么是这个特殊的18%灰?因为18%灰与人皮肤平均反射光(16~20%)的色调一样,而人是我们最常拍摄的对象。(其它物体的反射率,如银是96%,绘图白纸75%,纯黑是3%等。)

测光表工作时,要看被摄体的反射率是否为18%,如果反射率是18%,那它测量出来的数值就十分准确了,按此数值曝光,被摄体的色彩和影调就会得以真实地还原,所以,对我们的皮肤、平常的色彩斑斓的景物来说,这种以灰色基调为还原标准的曝光是非常准确的。

如果被摄体的反射率不是18%,那么相机测光系统测量出来的数值就不准确,若直接按此数值曝光,画面的影调和色彩就会出现失真:像拍摄白茫茫的雪原、黑漆漆的煤田,相机也把它们当作灰色来还原,直接对着它们测光聚焦,往往会拍出灰色的雪和煤。

由于各类相机的构造和功用不尽相同,因此,与之相适应的测光系统和方式也各有所异。目前,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测光方式都采用 TTL (Through the lens)、自动测光(Auto Exposure)系统经过镜头来测光。所以,我给大家主要介绍镜头(TTL)测光的一些基本知识, 通过镜头(TTL)测光的方式具有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并在使用滤光镜或近摄皮腔时可以简便、直接地测量出光线经过滤光镜或近摄皮腔阻挡、衰减后的亮度值。基本上,数码相机的测光模式有四种:

1、平均测光 (又名“整体测光”)

这是最基本的一种测光方式,这种测光方式将被摄体在取景屏画面内的各种反射光线的亮度进行综合而获得平均亮度值。平均测光的特点是使用简单,但测光精度不高,在取景范围内明暗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下,较难直接依据测光数值来确定合适的曝光量。尤其是当画面中有大面积的白或黑色物质时,给我们提供的往往是一个不准确的曝光值。

这种类型的测光系统,主要是在一些低档的入门级数码相机中应用。

2、中央重点测光 (又名“中央均衡测光” Centerweighted averaging metering )

中央重点测光主要是测量取景屏画面中央长方形或圆形(椭圆形)范围内的亮度,画面其它区域则给以平均测光,长方形或圆形(椭圆形)范围外的亮度对测光结果的影响较小。至于中央面积的多少,因相机不同而异,约占全画面的20-30%。

由于是依据画面中央最重要主体的光亮度来读取合适的曝光值,显然,这种测光系统的精度高于平均测光。

另一种中央测光的形式叫做“底部测光”,与中央测光相似,它是对画面的下半部测光,从而可减少对天空的过多注意而产生的错误。

中央重点测光系统一般用于中档小型数码相机,这种测光模式较适用于人像写真拍摄。

3、点测光 (Spot metering )

点测光的测光范围是取景器画面中央占整个画面约2~3%面积的区域。点测光基本上不受测光区域外其它景物亮度的影响,因此,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点测光对被摄体或背景的各个区域进行检测。

点测光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度。但不管怎样,一定要记住,要想实现准确曝光,测光对象应该适合18%灰的要求。

4、矩阵测光 (又名“分区测光”、“多区域评价测光” Multi-zone evaluative metering )

这种测光模式也称“智能化”测光,是一种高级的测光方式。测光系统将取景画面分成若干区域(不同的相机划分的形状、方式不同),分别设置测光元件进行测量,然后通过相机内的微电脑对各个区域的测光信息进行运算、比较,并参照被摄主体的位置,推测出被摄体的受光状态是逆光还是一般光照,从而决定每个区域的测光加权比重,全部衡量后,计算出合适的曝光值。

有些相机的矩阵测光系统在决定曝光需要量的同时,还把场景的色彩也计算在内。

矩阵测光目前较广泛地应用于一些高档数码相机,它能够使相机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摄都取得较好的自动曝光系统。

12.噪点

数码相机的噪点(noise)也称为噪声、噪音,主要是指CCD(CMOS)将光线作为接收信号接收并输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图像中的粗糙部分,也指图像中不该出现的外来像素,通常由电子干扰产生。看起来就像图像被弄脏了,布满一些细小的糙点。

噪点产生的原因:

1、长时间曝光产生的噪点

这种现象主要大部分出现在使用低ISO拍摄夜景,在图像的黑暗的夜空中,出现了一些杂乱的亮点。可以说其原因是由于处理器无法处理较慢的快门速度所带来的巨大的工作量,致使一些特定的像素失去控制而造成的。

2、用JPEG格式对图像压缩而产生的噪点

由于JPEG格式的图像在缩小图像尺寸后图像仍显得很自然,因此就可以利用特殊的方法来减小图像数据。此时,它就会以上下左右8×8个像素为一个单位进行处理。因此尤其是在8×8个像素边缘的位置就会与下一个8×8个像素单位发生不自然的结合。

由JPEG格式压缩而产生的图像噪音也被称为马赛克噪音(Block Noise),压缩率越高,图像噪音就越明显。

虽然把图像缩小后这种噪音也会变得看不出来,但放大打印后,一进行色彩补偿就表现得非常明显。这种图像噪音可以通过利用尽可能高的画质或者利用JPEG格式以外的方法来记录图像而得以解决。

3、模糊过滤造成的噪点

模糊过滤造成的图像噪音和JPEG一样,在对图像进行处理时造成的图像噪音。有时是在数码相机内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时是利用图像润色软件进行处理时产生的。对于尺寸较小的图像,为了使图像显得更清晰而强调其色彩边缘时就会产生图像噪音。

4、感光元件面积太小造成噪点

单反数码相机与普通消费数码相机噪点对比 通常情况下单反数码相机噪点数量要明显好过普通消费相机,这是由感光芯片面积所决定的。其中普通人可见的噪点90%以上是由此原因造成。

13.曝光模式

曝光就是数码相机的图像传感器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感光。

数码相机的曝光模式常用的有: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曝光以及AE锁等。

为了得到正确的曝光量,就需要正确的快门与光圈的组合。快门快时,光圈就要大些;快门慢时,光圈就要小些。

快门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快门速度自动决定用多大的光圈。光圈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光圈大小自动决定用多少的快门。拍摄的时候,用户应该结合实际环境把使曝光与快门两者调节平衡,相得益彰。

手控曝光模式每次拍摄时都需手动完成光圈和快门速度的调节,这样的好处是方便摄影师在制造不同的图片效果。如需要运动轨迹的图片,可以加长曝光时间,把快门加快,曝光增大;如需要制造暗淡的效果,快门要加快,曝光要减少。虽然这样的自主性很高,但是很不方便,对于抓拍瞬息即逝的景象,时间更不允许。

AE全称为Auto Exposure,即自动曝光。模式大约可分为光圈优先AE式,快门速度优先AE式,程式AE式,闪光AE式和深度优先AE式。光圈优先AE式是由拍摄者人为选择拍摄时的光圈大小,由相机根据景物亮度、CCD感光度以及人为选择的光圈等信息自动选择合适曝光所要求的快门时间的自动曝光模式,也即光圈手动、快门时间自动的曝光方式。这种曝光方式主要用在需优先考虑景深的拍摄场合,如拍摄风景、肖像或微距摄影等。

14.取景器

取景器(Viewfinder)是摄影者观察想要拍摄的景物的“窗口”。摄影者可以通过取景器查看将要拍摄照片的构图等信息;从目前数码相机市场中的取景器来看,取景器一般可以简单的分为光学取景器和电子取景器;

光学取景器是由反光板反射通过镜头可以看到拍摄的场景,而电子取景器一般又分为EVF取景器和LCD取景。LCD取景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家用卡片相机通过LCD进行的实时取景,EVF取景器像单反取景器那般置于机身内部,所以它不像LCD那样会受到环境光线过强的影响。并且相对于光学取景器的视野率一般不到100%的视野率而言,EVF取景器的优势具有着百分百的视野率,并且能够在取景器里看到相当于家用相机LCD上一样多的拍摄菜单,还能够提前预览照片的效果。

15.视野率

视野率(Coverage)是单反相机光学取景器的主要规格之一,同时也是衡量一台相机档次高低的主要指标。所谓视野率,就是照相机取景器所视范围与胶片或影像传感器实际记录影像范围的比率,即“通过取景器所见范围”与“实际成像范围”的比值,一般以百分比来表示。。

取景器视野率的高低是由光学五棱镜和取景器结构所决定的,取景器的视野率越高越好,但是视野率的上限为100%,超过100%毫无意义。100%视野率的取景器才能实现真正的所见即所得,特别适合精确构图。绝大部分中低端数码单反相机的取景器视野率都达不到100%。

数码相机入门基础知识

16.视频

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数码相机上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了视频短片拍摄的功能,视频的分辨率也从一开始的640X480 30fps 发展到现在的1080P(1280X1080 30fps),正在逐步的取代家用摄像机的家庭地位,数码相机的短片录制的格式主要有:AVI(动态JPEG),QUIKETIME 动态 JPEG、MPEG4以及H.264格式。其中H.264 是一种技术先进、压缩比较大的格式,代表着数码相机视频录制格式的发展方向。

17.连拍

连拍功能英文学名为continuous shooting,是通过节约数据传输时间来捕捉摄影时机。连拍模式通过将数据装入数码相机内部的高速存储器(高速缓存),而不是向存储卡传输数据,可以在短时间内连续拍摄多张照片。由于数码相机拍摄要经过光电转换,a/d转换及媒体记录等过程,其中无论转换还是记录都需要花费时间,特别是记录花费时间较多。因此,所有数码相机的连拍速度都不很快。

18.图像格式

图像格式即图像文件存放在记忆卡上的格式,通常有JPEG、TIFF、RAW等。由于数码相机拍下的图像文件很大,储存容量却有限,因此图像通常都会经过压缩再储存。

JPEG图像格式:扩展名是JPG,其全称为Joint Photograhic Experts Group。它利用一种失真式的图像压缩方式将图像压缩在很小的储存空间中,其压缩比率通常在10:1~40:1之间。这样可以使图像占用较小的空间,所以很适合应用在网页的图像中。JPEG格式的图像主要压缩的是高频信息,对色彩的信息保留较好,因此也普遍应用于需要连续色调的图像中。

TIFF图像格式:扩展名是TIF,全名是Tagged Image File Format。它是一种非失真的压缩格式(最高也只能做到2~3倍的压缩比)能保持原有图像的颜色及层次,但占用空间却很大。例如一个200万像素的图像,差不多要占用6MB的存储容量,故TIFF常被应用于较专业的用途,如书籍出版、海报等,极少应用于互联网上。

GIF图像格式:扩展名是GIF。它在压缩过程中,图像的像素资料不会被丢失,然而丢失的却是图像的色彩。GIF格式最多只能储存256色,所以通常用来显示简单图形及字体。有一些数码相机会有一种名为Text Mode的拍摄模式,就可以储存成GIF格式。

FPX图像格式:扩展名是FPX。它是一个拥有多重解像度的图像格式,即图像被储存成一系列高低不同的解像度,而这种格式的好处是当图像被放大时仍可保持图像的质量。另外,修改FPX图像时只会处理被修改的部分,而不会把整个图像一并处理,从而减低处理器的负担,令图像处理时间减少。

RAW图像格式:扩展名是RAW。RAW是一种无损压缩格式,它的数据是没有经过相机处理的原文件,因此它的大小要比TIFF格式略小。所以,当上传到电脑之后,要用图像软件的Twain界面直接导入成TIFF格式才能处理。

19.相当于35mm

目前数码相机的成像器件面积都小于普通的135胶卷(即35mm胶卷相机)的面积,所以其镜头焦距很短,说到其镜头焦距时常不会涉及到其实际的物理焦距,而说与其视角相当的35mm(国内的135)相机的镜头焦距,也就是说,其“镜头的视角相当于XX”。

35mm胶片的尺寸是36 x 24mm,也就是我们平时在照相机馆中看到的最为普遍的那种胶卷,由于35mm焦长的广泛使用,因此它成为了一种标尺,就像我们用米或者公斤来度衡长度和重量一样,35mm成为我们判断镜头视野度的一种标注。例如,28mm 焦长可以实现广角拍摄,35mm焦长就是标准视角,50mm镜头是最接近人眼自然视角的,而380mm镜头就属于超望远视角,可捕捉远方的景物。

根据相机的光学原理,焦长越小,视角就越大,焦长越大,视角就越小,这对于数码相机和传统相机而言都是不变的道理。现在相机的焦长都是由mm(毫米)来标注的,而无论相机的类型是什么:35mm传统相机,、APS或者数码相机。镜头的焦长代表的是镜头和对焦面之间的距离,对焦面可以是胶片或者传感器。更准确地定义应该是“焦长等于对焦点和镜头光学中心之间的距离”。

现在通常的数码相机的焦长都非常的短,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数码相机的传感器都很小,往往对角线长度还不到一英时,为了在这么小的传感器上能够成像感光,因此镜头和对焦面之间的距离就很小,这就是为什么数码相机镜头的焦长数值都很小的缘故。

不过在数码相机上采用35mm等值来表现焦长,并非是人们不习惯数码相机上的焦长过短,而是因为每款数码相机上标注的实际焦长往往获得的视野不一样,比如都是6-18mm焦长范围,但是不同的数码相机上这个焦长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往往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于数码相机采用的传感器各有所别。

3种不同数码相机CCD的表现效果

采用210万CCD的尺寸是1/2"

采用330万像素的CCD尺寸是1/1.8

采用400万像素CCD的尺寸是2/3

这三款CCD不仅对角线尺寸不同而且所含有的像素值也不同。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组成画面的像素和焦长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很多具有不同像素值传感器的数码相机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具有相同的镜头和机身设计等等,如果这些传感器具有相同的物理尺寸,那么它们的35mm等值焦长就肯定是相同的。反过来说,这些数码相机上为CCD配套的镜头都具有相同的焦长,比如8mm,但是CCD的尺寸缺不一样,那么这些镜头换算成35mm等值的焦长就肯定不同。它们中间肯定会出现大于标准视野或者小于标准视野的情况。

因此采用标准的35mm等值焦长来标准就是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不管采用的CCD尺寸如何,这样各款数码相机之间才有了可比性,这就是35mm等值焦长来历。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